江湾钓事

大仙女的哭啼

首页 >> 江湾钓事 >> 江湾钓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红尘都市 后宫春春色 曼陀罗妖精 四合院:开局吃出一亩三分地 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 四合院:卖掉工作考中专 神医嫡女 我不是祁厅长,叫我祁书记 论在古代逃难的艰辛 重回1982小渔村 
江湾钓事 大仙女的哭啼 - 江湾钓事全文阅读 - 江湾钓事txt下载 - 江湾钓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156章 盆地雨林退化区与东非维多利亚湖生态失衡区修复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深冬的青衣江湾,被一层薄雪轻轻覆盖。生态湖的水面结了薄冰,冰面下偶尔有锦鲤游动的身影,划出细碎的水纹;岸边的香樟树挂满了积雪,像披上了白色的绒毯,树下的石凳被雪覆盖,只露出模糊的轮廓;指挥中心的屋顶光伏板上积着薄雪,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在雪面上反射出微弱的光芒。室内的大屏幕上,全球生态治理永续期的进展地图正缓缓刷新 —— 北极斯瓦尔巴群岛、北欧波罗的海等区域已标注 “永续达标” 的翠绿色标识,而非洲板块中部,刚果盆地雨林退化区与东非维多利亚湖生态失衡区,却被醒目的黄色 “永续预警” 覆盖,像两块需要长期守护的生态瑰宝,预警区域内跳动的 “雨林缩减” 与 “水质恶化” 图标,意味着这两处的生态修复已进入 “构建永续生态系统、实现长期自我循环” 的关键阶段。

陈守义站在大屏幕前,手中捧着《2052 全球生态治理永续期重点区域报告(非洲专项)》。封面的卫星影像清晰呈现出两大生态困境:刚果盆地的雨林区域,原本连片的深绿色雨林出现了大量不规则的黄褐色斑块,这些是雨林砍伐后留下的荒地,其中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的斑块最为密集,部分区域已退化为稀树草原;东非维多利亚湖则呈现出不均匀的蓝绿色,湖岸线周边的绿色区域是藻类爆发区,北部乌干达沿岸、南部坦桑尼亚沿岸的绿色最为明显,湖水透明度不足 0.8 米。报告中的文字字字沉重:“非洲刚果盆地雨林退化区,近十年雨林砍伐面积达 1.2 万平方公里,比 20 世纪平均值快 12 倍;雨林退化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38 种特有动植物濒临灭绝,其中山地大猩猩的数量从 1.5 万只降至 6000 只;雨林碳汇能力下降 45%,每年减少固碳量 2.8 亿吨,加剧全球气候变化。东非维多利亚湖生态失衡区,近五年湖泊富营养化率达 82%,蓝藻每年爆发 4-5 次,覆盖面积达 1.8 万平方公里;湖内溶解氧含量最低降至每升 0.9 毫克,慈鲷、罗非鱼等经济鱼类数量减少 90%;周边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三国的渔业收入暴跌 85%,200 万渔民面临失业,生态系统已进入‘永续关键阈值’,若不能建立自我循环机制,将长期处于退化状态。”

“陈叔!刚果盆地雨林与维多利亚湖的最新生态监测数据出来了!” 小满抱着平板电脑快步冲进指挥中心,深灰色的工装外套上沾着雪粒,脸颊因寒冷而泛红,他将平板递到陈守义面前,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您看刚果盆地的马伊恩东贝湖周边雨林区 —— 去年一年,这里的雨林又被砍伐了 800 平方公里,雨林边缘的退化线已向腹地推进了 35 公里;原本生活在这里的 1200 只山地大猩猩,因栖息地破坏,去年又减少了 180 只,现在仅存 920 只,被迫向海拔更高的山区迁移。”

小满点开实地拍摄的视频,画面中出现刚果民主共和国生态学家卡伦的身影。他站在雨林砍伐现场,脚下是堆积的树干和树枝,远处的推土机还在轰鸣,将成片的树木推倒。卡伦穿着迷彩服,手中拿着雨林植被检测仪,屏幕上显示的植被覆盖率仅为 45%,而十年前这里的植被覆盖率达 92%:“十年前,这片雨林茂密得连阳光都很难穿透,各种鸟类和动物随处可见;现在雨林被大量砍伐,用于种植油棕和橡胶,只剩下零星的树木。上个月我们在山区发现了 12 只饿死的山地大猩猩,它们的栖息地被破坏,找不到足够的食物,只能在山区流浪。” 视频镜头转向远处的山地,几只山地大猩猩在光秃秃的山坡上缓慢行走,它们的毛发因营养不良而失去光泽,眼神中满是疲惫。

“雨林退化还导致刚果盆地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异常’。” 小满调出水土流失报告,“近五年,雨林砍伐区的水土流失量达每年每平方公里 800 吨,比未砍伐区高 15 倍;大量泥沙流入马伊恩东贝湖,导致湖泊淤积,湖面面积从十年前的 5300 平方公里缩减至 4800 平方公里;同时,雨林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周边区域的年降水量减少 25%,干旱天数从每年 30 天增加到 65 天,农作物减产 40%。” 视频中,卡伦站在马伊恩东贝湖岸边,湖水呈黄褐色,湖面上漂浮着大量泥沙和树枝;岸边的农田里,玉米和木薯的植株矮小,叶片因干旱而卷曲。卡伦捡起一把湖底的泥沙说:“这些泥沙都是从雨林砍伐区冲下来的,湖泊每年要淤积 15 厘米,照这个速度,再过 50 年,马伊恩东贝湖就会变成沼泽;周边的农民因为干旱和水土流失,每年都要饿肚子,很多人不得不离开家乡,去城市乞讨。”

手指继续滑动,画面切换到刚果盆地的金沙萨周边雨林区。小满的语气愈发沉重:“这里的原住民生活也受到严重影响。当地的班图族世代依赖雨林生存,他们靠采集雨林果实、狩猎和传统农耕为生,现在雨林被砍伐,果实采集量减少 70%,猎物数量减少 85%,传统农耕的土地因水土流失而贫瘠,去年班图族的人均年收入从十年前的 800 美元降至 220 美元,贫困率从 35% 上升至 78%;更严重的是,雨林中的传统药材资源几乎枯竭,班图族的巫医无法再为族人治病,很多人因得不到治疗而死亡。” 视频中,班图族长老姆巴站在自家的茅草屋前,屋前的空地上只晾晒着少量的木薯和玉米。姆巴手中拿着一个传统的药罐,罐子里只有几根干枯的草药:“这是我祖父传下来的药罐,以前里面装满了各种草药,能治疗感冒、发烧甚至外伤;现在雨林没了,草药也找不到了,上个月族里有 5 个孩子因为发烧得不到治疗而去世,我却无能为力。”

镜头转向金沙萨周边的油棕种植园,大片的油棕树整齐排列,取代了原本的雨林。种植园工人皮埃尔正在采摘油棕果,他的手上布满了伤痕:“我以前是班图族的猎人,现在雨林没了,只能来种植园打工,每天工作 12 小时,只能赚 2 美元,还不够养活家人;种植园用农药和化肥,污染了周边的水源,我们喝了水后经常生病,可又没有其他水源可用。”

画面跳转至东非维多利亚湖生态失衡区,小满调出湖泊监测数据面板,各项指标均呈现 “红色预警”:“维多利亚湖北部的乌干达金贾港周边湖区,近五年富营养化率达 90%,每年夏季蓝藻爆发时,湖面被厚厚的蓝藻覆盖,像铺了一层绿色的油漆;湖内溶解氧含量最低降至每升 0.7 毫克,形成了面积达 3200 平方公里的‘死亡水域’,除了耐缺氧的细菌,几乎没有其他生物生存;周边的乌干达渔民,去年因蓝藻爆发,有 3 个月无法捕鱼,人均年收入减少 60%。”

小满点开实地考察视频,乌干达海洋生物学家露丝正戴着潜水装备,在金贾港周边湖区潜水监测。她的手中拿着溶解氧检测仪,屏幕上显示的溶解氧含量仅为每升 0.8 毫克。露丝浮出水面,摘下潜水镜,脸上满是忧虑:“十年前,维多利亚湖的湖水清澈见底,能见度达 6 米,各种鱼类在水中游动,像一个热闹的水下乐园;现在湖水被蓝藻污染,能见度不足 0.5 米,潜水时蓝藻会粘在皮肤上,引发过敏和瘙痒。去年我们在‘死亡水域’采样,只发现了 2 种耐缺氧的细菌,慈鲷鱼和罗非鱼几乎绝迹。” 视频镜头转向水下,湖水呈深绿色,大量的蓝藻漂浮在水中,形成了厚厚的 “藻层”,湖底的泥沙裸露,没有任何水生植物和鱼类的痕迹。

“维多利亚湖中部的肯尼亚基苏木港周边湖区,情况稍好,但富营养化率也达 82%。” 小满继续介绍,“这里曾经是东非最重要的渔业产区,每年出产慈鲷、罗非鱼等鱼类 30 万吨,周边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三国的 150 万渔民依赖这里的渔业资源。现在因富营养化和过度捕捞,鱼类数量减少 90%,其中慈鲷鱼的数量从十年前的 18 万吨降至 1.5 万吨;去年有 8000 家渔业合作社倒闭,50 万渔民失业,很多渔民不得不转行去做搬运工或清洁工。” 视频中,肯尼亚渔民奥马尔站在自家的渔船上,渔船的甲板上空空如也,渔网因长期闲置而发霉。奥马尔指着远处的湖面说:“十年前,每次出海都能捕到满船的鱼,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捕到 300 公斤;现在出海一整天,可能连 20 公斤都捕不到,渔网收上来全是蓝藻,根本没有鱼;我儿子原本也想当渔民,现在只能去基苏木市的码头做搬运工,每天赚的钱连吃饭都不够。”

“维多利亚湖南部的坦桑尼亚姆万扎港周边湖区,虽然富营养化率相对较低,为 75%,但面临着‘外来物种入侵’的威胁。” 小满调出外来物种报告,“上世纪 60 年代引入的尼罗河鲈鱼,因缺乏天敌,数量疯狂增长,每年捕食大量的慈鲷鱼和罗非鱼;同时,周边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湖中,导致湖水重金属含量超标 6 倍,其中铅含量达每升 0.15 毫克,远超安全标准;去年夏季,姆万扎港周边爆发了大规模鱼病,死亡的鱼类达 5000 吨,渔民损失惨重。” 视频中,坦桑尼亚环保组织成员伊曼纽尔正在姆万扎港采集鱼类样本,样本中的罗非鱼体型瘦小,鱼鳃呈黑色。伊曼纽尔拿着样本说:“这些鱼体内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人吃了会导致中毒;尼罗河鲈鱼不仅捕食本土鱼类,还破坏水生植物,现在湖中的水生植物覆盖率从十年前的 40% 降至 8%,鱼类失去了栖息地,数量越来越少。”

“非洲的原住民部落,还保留着一些与自然共生的传统智慧,这对生态修复很有帮助。” 小满的语气稍缓,调出传统智慧资料,“刚果盆地的班图族掌握着‘雨林可持续利用’的传统方法。他们会采用‘选择性砍伐’的方式,只砍伐生长过密或衰老的树木,保留年轻的树木和幼苗;同时,在砍伐后的区域种植雨林原生树种,如非洲桃花心木、刚果杉等,促进雨林恢复;班图族还会在雨林中开辟小型‘ agroforestry ’(农林复合系统),在树木间种植木薯、香蕉等农作物,既不破坏雨林,又能获得粮食。这种方法已有 3000 多年历史,现在在班图族保留的传统部落区,雨林恢复速度比其他区域快 35%,生物多样性也高 40%。” 视频中,班图族村民正在雨林中进行选择性砍伐,他们只砍伐直径超过 50 厘米的老树,用传统的斧头小心地砍伐,避免损伤周边的幼苗;几位村民则在砍伐后的空地种植非洲桃花心木幼苗,动作轻柔而熟练。

“维多利亚湖周边的卢奥族渔民,也有‘湖泊生态守护’的传统技术。” 小满继续介绍,“当地的卢奥族世代在维多利亚湖捕鱼,他们掌握着‘季节性休渔’和‘人工鱼巢’的传统方法 —— 每年雨季鱼类繁殖期,渔民会停止捕鱼,让鱼类有足够的时间繁殖;同时,他们会用芦苇和树枝编织人工鱼巢,放入湖中,为鱼类提供产卵和栖息的场所。去年,采用这种方法的海域,鱼类数量比其他区域多 50%,水生植物的覆盖率也提高了 45%。” 视频中,卢奥族渔民正在编织人工鱼巢,他们用芦苇编织成圆形的巢状结构,然后用石头固定在湖底;几位年轻的渔民则在休渔区的边界设置标识,提醒其他渔民不要进入。

陈守义接过平板电脑,指尖在屏幕上缓缓滑动,每一个画面都让他心情沉重。他点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非洲办公室发来的实时数据文档,文档中的动态图表不断更新:非洲刚果盆地雨林退化区,近十年雨林砍伐面积达 1.2 万平方公里,占总雨林面积的 3.8%;生物多样性锐减,38 种特有动植物濒临灭绝,其中山地大猩猩从 1.5 万只降至 6000 只,非洲象从 50 万头降至 28 万头;雨林碳汇能力下降 45%,每年减少固碳量 2.8 亿吨;水土流失量达每年每平方公里 800 吨,马伊恩东贝湖湖面面积缩减 10%;班图族等原住民的人均年收入从 800 美元降至 220 美元,贫困率上升至 78%,传统药材资源枯竭,部落人口流失率达 55%。

东非维多利亚湖生态失衡区的数据同样严峻:近五年湖泊富营养化率平均达 82%,其中乌干达金贾港周边湖区 90%、肯尼亚基苏木港周边湖区 82%、坦桑尼亚姆万扎港周边湖区 75%;形成 8 个 “死亡水域”,总面积达 6.5 万平方公里;湖内溶解氧含量平均降至每升 2.1 毫克,最低达每升 0.7 毫克;慈鲷、罗非鱼等经济鱼类数量减少 90%,渔业产值从十年前的 45 亿美元降至 6.8 亿美元;周边三国的 200 万渔民中,有 50 万失业,8000 家渔业合作社倒闭;每年因蓝藻爆发和鱼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18 亿美元,300 多人因食用受污染鱼类而中毒。

居民生计方面的数据更是令人揪心:刚果盆地有 800 万居民依赖雨林生存,其中 500 万人因雨林退化失去收入来源,人均年收入从 800 美元降至 220 美元,贫困率从 35% 上升至 78%;200 万居民因干旱和水土流失面临粮食短缺,每年有 1.2 万人因饥饿死亡;班图族的传统语言和文化面临失传,部落的语言使用率从 75% 降至 25%。维多利亚湖周边有 200 万渔民依赖渔业生存,其中 50 万失业,很多人不得不迁往城市,导致沿海小镇的人口减少 40%;渔民的人均年收入从 1500 美元降至 300 美元,贫困率从 40% 上升至 85%;周边的水产品加工厂因原料短缺,有 60% 已倒闭,10 万名工人失业。

陈守义放下平板电脑,走到窗边,望着外面被雪覆盖的江湾,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 2042 年第一次去刚果盆地考察的情景:那时的马伊恩东贝湖周边雨林茂密,各种鸟类在林间鸣叫,山地大猩猩在树上玩耍,班图族村民在雨林中采集果实,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而现在,雨林被大量砍伐,山地大猩猩濒临灭绝,班图族村民失去了传统生计,曾经的 “地球第二肺” 变成了生态危机的重灾区。他又想起去年去维多利亚湖考察时的情景:金贾港的湖面上覆盖着厚厚的蓝藻,散发着刺鼻的异味,渔民的渔船闲置在码头,渔网上挂满了蓝藻;基苏木港的水产品加工厂大门紧闭,门口的招聘启事早已褪色;孩子们在湖边玩耍,却只能在远离蓝藻的区域活动,担心接触到有毒的湖水。这些画面像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上。

“陈叔,刚果盆地的雨林退化和维多利亚湖的生态失衡,修复难度太大了,而且现在处于永续期,需要建立长期的自我循环机制,我们真的能实现永续目标吗?” 小满站在陈守义身边,声音里带着一丝担忧,“雨林恢复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而且面临着油棕种植园和采矿的威胁;维多利亚湖的富营养化涉及三个国家,协调难度大,还有外来物种入侵的问题,稍有松懈就会反弹。”

陈守义转过身,看着小满,眼神坚定地说:“小满,永续期的任务虽然艰巨,但我们必须坚持。刚果盆地雨林是‘地球第二肺’,它的永续稳定关系到全球的碳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维多利亚湖是东非最大的淡水湖,它的生态状况影响着周边三国 2000 万居民的生计。我们在非洲其他区域、北极、北欧积累的‘传统智慧 + 现代技术’‘跨国协同治理’经验,都可以根据刚果盆地和维多利亚湖的实际情况调整应用。”

“对于刚果盆地雨林退化区,我们要从‘雨林恢复’和‘可持续发展’两方面入手。” 陈守义继续说道,“一方面,借鉴班图族的‘选择性砍伐’和‘农林复合系统’技术,结合现代的‘人工造林’和‘生态监测’技术,在雨林砍伐区种植原生树种,建立雨林生态监测网络,实时监测雨林恢复情况;另一方面,推动‘可持续农业’转型,减少油棕和橡胶种植园的扩张,推广班图族的农林复合系统,同时发展‘生态旅游’,在不破坏雨林的前提下,增加原住民的收入。对于维多利亚湖生态失衡区,我们可以借鉴卢奥族的‘季节性休渔’和‘人工鱼巢’技术,结合现代的‘水质净化’和‘外来物种控制’技术,在湖泊周边建设污水处理厂,减少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同时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尼罗河鲈鱼的数量,恢复湖泊的生态平衡。”

陈守义走到大屏幕前,手指在屏幕上轻轻一点,调出非洲刚果盆地与维多利亚湖生态修复永续规划图:“我们制定了‘三期永续’方案。第一期是‘基础永续’,在 2052 年 12 月底前,在刚果盆地雨林退化区,建设 50 个雨林生态监测站和 40 个人工造林区 —— 监测站配备植被覆盖率检测仪、生物多样性监测设备,实时监测雨林恢复和动物活动情况;人工造林区种植非洲桃花心木、刚果杉等原生树种,覆盖面积达 1200 平方公里,促进雨林恢复。在维多利亚湖生态失衡区,建设 60 个污水处理厂和 35 个蓝藻清理站 —— 污水处理厂采用‘生物氧化 + 湿地净化’技术,处理周边城市和工厂的污水,使污水达标排放率达 100%;蓝藻清理站配备专业清理船只和蓝藻处理设备,每年清理蓝藻面积达 2 万平方公里。”

“第二期是‘系统永续’,在 2053 年 6 月底前。” 陈守义的手指继续滑动屏幕,“在刚果盆地,推广‘农林复合系统 + 生态旅游’模式,与刚果民主共和国、喀麦隆等国政府合作,为班图族提供农林复合系统建设资金,培训 2 万名原住民掌握可持续农业技术;同时在马伊恩东贝湖周边建设 8 个生态旅游区,开展雨林探险旅游和原住民文化体验旅游,每年接待游客 8 万人次,增加原住民的收入。在维多利亚湖,开展‘人工鱼巢 + 外来物种控制’工程,在‘死亡水域’周边投放 1000 个人工鱼巢,为鱼类提供栖息地;同时引入尼罗河鲈鱼的天敌 —— 非洲鲶鱼,控制尼罗河鲈鱼的数量;建设 30 个水生植物种植区,种植耐污染的水生植物,改善湖泊生态环境。”

“第三期是‘长效永续’,在 2053 年 12 月底前。” 陈守义的眼神更加坚定,“我们要与非洲联盟和维多利亚湖周边三国签订‘生态永续协议’,建立长效监测和协同治理机制 —— 在刚果盆地建设 100 个雨林永续监测站,实时监测雨林植被、动物和碳汇情况;在维多利亚湖建设 80 个湖泊永续监测站,监测湖水质量、溶解氧含量和鱼类数量。同时,开展‘非洲生态教育’,在刚果盆地和维多利亚湖周边的 200 所学校开设生态保护课程,培训 2 万名‘生态永续守护者’,其中 40% 是班图族和卢奥族原住民,让他们参与生态永续的日常维护;建立‘非洲生态永续基金’,每年投入 80 亿美元,用于雨林恢复补贴、渔民转产扶持和原住民文化保护,确保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文化传承同步推进。”

“这个方案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还有多个国家的协同配合,我们能实现吗?” 小满看着规划图,还是有些担心。

“资金方面,我们已经向联合国申请了 600 亿美元的非洲生态永续专项资金,中国、法国、德国、南非等国家和欧盟承诺提供 300 亿美元援助,总共 900 亿美元,能满足永续期的需求。” 陈守义回答,“技术方面,我们组织了全球 1200 多名顶尖专家,包括雨林生态学家、淡水生物学家、农业专家等,他们下个月就会前往非洲开展实地调研,制定详细的技术方案。国际协作方面,我们已经与非洲联盟和维多利亚湖周边三国进行了多次沟通,他们表示愿意全力配合 —— 刚果民主共和国政府同意限制油棕种植园扩张,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三国承诺建设污水处理厂,班图族、卢奥族等原住民部落也愿意参与生态永续工作。”

就在这时,指挥中心的电话突然响起,小满快步接起电话,听了几句后,兴奋地对陈守义说:“陈叔!好消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批准了 600 亿美元的专项资金,还有 30 个国家愿意派遣专家加入永续团队 —— 中国派了 250 名雨林生态学家和环境工程师,法国派了 150 名农业专家,南非派了 120 名淡水生物学家,他们下个月下旬就能抵达非洲!”

陈守义接过电话,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员简短交流后,挂断电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小满,我们的非洲生态永续工作,可以正式启动了。明天我们就带队前往刚果盆地和维多利亚湖,实地推进方案落地。”

“我跟您一起去!” 小满的眼神里充满了斗志,“我已经整理好了刚果盆地与维多利亚湖的生态资料、原住民传统技术手册,还带了雨林原生树种种子和维多利亚湖水质净化设备图纸,一定能为永续工作出力。”

第二天清晨,陈守义和小满带领专项永续团队,登上了前往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飞机。经过 32 小时的飞行,他们首先抵达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金沙萨,随后兵分两路:陈守义带领一队前往刚果盆地雨林退化区,小满带领另一队前往东非维多利亚湖生态失衡区。

陈守义的团队首先来到刚果盆地的马伊恩东贝湖周边雨林区,见到了生态学家卡伦和班图族长老姆巴。卡伦带着他们参观了雨林砍伐现场和山地大猩猩栖息地,看着眼前的景象,陈守义的心情格外沉重。在班图族的部落会议室里,陈守义向卡伦和姆巴介绍了雨林恢复和可持续农业方案,当提到要结合班图族的传统技术推广农林复合系统时,姆巴激动地说:“我们早就想保护雨林了,可不知道该怎么做,现在有你们的帮助,我们终于能守护好自己的家园,让子孙后代还能看到茂密的雨林!”

随后,团队在马伊恩东贝湖周边雨林区建设人工造林区。团队成员与班图族村民一起,将培育好的非洲桃花心木和刚果杉幼苗种植在雨林砍伐区。陈守义蹲在地上,手把手教村民种植技术:“种植的时候,要将幼苗的根系舒展,用腐殖土覆盖,这样幼苗能更好地扎根生长;同时,要在幼苗周围种植木薯和香蕉,形成农林复合系统,既不影响树木生长,又能获得粮食。” 村民们认真地学习着,姆巴看着亲手种下的幼苗,眼中充满了希望:“再过十年,这些幼苗长成大树,雨林就能恢复往日的茂密,山地大猩猩也能回到这里生活了。”

在雨林生态监测站建设现场,团队成员安装了植被覆盖率检测仪和生物多样性监测设备。监测站的主体建筑采用环保材料,与雨林环境融为一体,不会对动物造成干扰。卡伦看着安装好的设备,兴奋地说:“有了这些监测设备,我们能实时掌握雨林恢复情况和山地大猩猩的活动轨迹,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上个月我们还在监测中发现了 15 只山地大猩猩幼崽,这是雨林恢复的好迹象!”

与此同时,小满的团队抵达了维多利亚湖乌干达金贾港周边湖区。他们首先在金贾港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采用 “生物氧化池 + 人工湿地” 工艺,能将工业和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去除,处理后的水质达到维多利亚湖排放标准。团队成员向乌干达海洋生物学家露丝介绍处理技术:“这个污水处理厂每天能处理 15 万吨污水,相当于金贾港 90% 的污水排放量,建成后能大幅减少流入维多利亚湖的污染物,控制蓝藻爆发。” 露丝看着正在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激动地说:“有了这个污水处理厂,维多利亚湖的水质一定能慢慢改善,鱼类也能重新回到这里!”

在蓝藻清理站建设现场,小满带领团队成员安装专业清理船只和蓝藻处理设备。清理船只配备了大型蓝藻打捞装置,能将湖面上的蓝藻打捞上来,然后通过船上的处理设备将蓝藻转化为有机肥料;同时,团队还在湖中投放了蓝藻分解微生物,加速蓝藻的分解。乌干达渔民奥马尔主动帮忙调试设备,他擦着汗说:“以前蓝藻爆发时,我们只能在家待着,没有收入;现在有了这些清理设备,我们不仅能清理蓝藻,还能将蓝藻变成肥料卖钱,日子终于有盼头了!”

在刚果盆地的金沙萨周边雨林区,团队还遇到了一个难题 —— 油棕种植园主不愿意放弃种植园,阻碍雨林恢复工作。陈守义召集种植园主开会讨论,班图族长老姆巴提出了 “可持续种植” 的建议:“我们可以在油棕种植园中间种植雨林原生树种,形成‘油棕 + 树木’的混合种植模式,既不影响油棕产量,又能增加碳汇,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我们可以帮你们开发有机油棕产品,提高售价,增加收入。” 陈守义采纳了这个建议,组织团队为种植园主提供技术支持,指导他们在种植园中间种植非洲桃花心木。经过两个月的努力,500 平方公里的油棕种植园改造完成,油棕产量不仅没有减少,还因树木的遮荫作用提高了 15%,有机油棕产品的售价也提高了 30%。种植园主皮埃尔笑着说:“没想到可持续种植既能保护生态,又能增加收入,我以后会继续推广这种模式,为雨林恢复出一份力!”

在维多利亚湖的坦桑尼亚姆万扎港周边湖区,团队面临着尼罗河鲈鱼数量过多的问题。小满召集专家讨论,卢奥族渔民提出了 “可控捕捞 + 天敌引入” 的传统方法:“我们可以组织渔民有计划地捕捞尼罗河鲈鱼,将捕捞的鲈鱼加工成鱼干和罐头出售;同时,引入非洲鲶鱼,控制尼罗河鲈鱼的数量,这种方法我们祖先曾经用过,很有效。” 小满结合现代技术,为渔民提供捕捞设备和加工技术,同时从坦桑尼亚的淡水保护区引进了一批非洲鲶鱼。经过三个月的治理,尼罗河鲈鱼的数量减少了 40%,慈鲷鱼和罗非鱼的数量增加了 35%。坦桑尼亚环保组织成员伊曼纽尔看着湖中增多的鱼类,兴奋地说:“这种方法既控制了外来物种,又增加了渔民收入,维多利亚湖的生态终于要恢复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非洲刚果盆地与维多利亚湖的生态永续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在刚果盆地雨林退化区,50 个雨林生态监测站全部投入使用,实时传输雨林恢复和动物活动数据;40 个人工造林区的幼苗长势良好,雨林植被覆盖率从 45% 提高到 65%;“农林复合系统 + 生态旅游” 模式推广后,班图族的人均年收入增加了 50%,生态旅游区每年接待游客 8 万人次,山地大猩猩的数量增加到 7200 只。在维多利亚湖生态失衡区,60 个污水处理厂使污水达标排放率达 100%,35 个蓝藻清理站每年清理蓝藻面积达 2 万平方公里;“人工鱼巢 + 外来物种控制” 工程实施后,1000 个人工鱼巢为鱼类提供了栖息地,尼罗河鲈鱼的数量减少了 40%;30 个水生植物种植区的水生植物覆盖率达 30%,湖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052 年 12 月底,陈守义和小满在刚果民主共和国金沙萨召开了非洲生态永续期中期总结会。来自非洲联盟、刚果盆地周边国家、维多利亚湖周边三国的政府代表、专家团队和原住民代表齐聚一堂,会议上展示的永续成果让所有人都充满了信心。刚果民主共和国环境部长看着雨林恢复和维多利亚湖水质改善的影像,激动地说:“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取得这么好的永续效果,感谢中国团队带来的技术和经验,我们会继续加大生态保护的投入,实现生态的长期永续。”

会议结束后,陈守义和小满来到刚果盆地的班图族部落,看到姆巴的部落里,农林复合系统中的木薯和香蕉长势喜人,非洲桃花心木幼苗已长到 2 米高;山地大猩猩在雨林中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监测数据显示,去年又有 50 只山地大猩猩幼崽出生。姆巴笑着说:“今年我们的木薯和香蕉产量增加了 40%,生态旅游收入达 200 万美元,部落里的年轻人都回来了,再也不用去城市乞讨了;我们还开设了传统语言课程,让孩子们学习班图语,传承我们的文化。”

在维多利亚湖的乌干达金贾港,小满和露丝一起潜水监测,看到湖底的水生植物长势喜人,慈鲷鱼和罗非鱼在植物间穿梭,湖水的透明度提高到了 3 米,蓝藻的数量比以前减少了 80%。露丝兴奋地说:“现在维多利亚湖的溶解氧含量达到了每升 4.8 毫克,接近鱼类生存的正常标准,渔民们又能正常捕鱼了,上个月有很多渔民告诉我,他们一天能捕到 100 公斤鱼,比去年多了 5 倍!”

2053 年 6 月,非洲刚果盆地与维多利亚湖生态修复 “系统永续” 阶段顺利完成。刚果盆地雨林退化区,雨林植被覆盖率从 65% 提高到 82%,碳汇能力恢复到十年前的 75%;山地大猩猩的数量恢复到 9500 只,非洲象的数量增加到 35 万头;班图族的人均年收入从 220 美元升至 550 美元,贫困率从 78% 降至 45%;1200 平方公里的油棕种植园完成可持续改造,有机油棕产品出口量增加 60%。维多利亚湖生态失衡区,富营养化率从 82% 降至 48%,其中乌干达金贾港周边湖区降至 55%、肯尼亚基苏木港周边湖区降至 42%、坦桑尼亚姆万扎港周边湖区降至 38%;8 个 “死亡水域” 中有 6 个恢复了生态功能,鱼类数量增加了 85%,慈鲷鱼的数量恢复到 8 万吨,罗非鱼恢复到 15 万吨;渔业产值从 6.8 亿美元升至 32 亿美元,35 万渔民重新回到工作岗位,5000 家渔业合作社重新开业。

2053 年 12 月底,“长效永续” 阶段圆满完成。刚果盆地建设的 100 个雨林永续监测站和维多利亚湖建设的 80 个湖泊永续监测站,实现了生态数据的全球共享;2 万名 “生态永续守护者” 上岗,其中 8000 名是班图族和卢奥族原住民,他们定期巡查雨林、监测湖泊,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非洲生态永续基金” 累计投入 160 亿美元,帮助 80 万渔民转产、50 万原住民发展可持续农业,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文化传承实现了协同发展。

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 2053 年全球生态治理永续期总结大会上,陈守义代表团队汇报了非洲刚果盆地雨林与东非维多利亚湖的生态永续成果。大会宣布,这两个区域的生态系统已建立起稳定的自我循环机制,进入 “永续良性循环” 阶段,为全球生态治理永续期树立了 “非洲样板”。

站在演讲台上,陈守义看着台下各国代表赞许的目光,心中充满了感慨:“生态治理的永续期,是构建人与自然长期和谐共生的关键阶段,需要我们付出持久的努力和智慧。非洲的永续成果,证明了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的深度融合、国际社会的紧密协同,是实现生态永续的有效路径。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坚守,让每一片生态修复区域都能长久保持生机,让非洲的雨林更茂密、湖泊更清澈,让非洲人民的生活更美好,共同守护好我们唯一的地球家园。”

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掌声中,陈守义仿佛看到了刚果盆地的雨林重新连片茂密,山地大猩猩在林间嬉戏,班图族村民在雨林中快乐地采集果实;看到了维多利亚湖的湖水重新清澈见底,鱼类在水中游动,渔民们驾着渔船满载而归,孩子们在湖边追逐打闹。他知道,生态治理的道路没有终点,但只要全世界人民齐心协力,就一定能让地球的每一片角落都充满生机与希望,实现人与自然的永续共生。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我在斗罗里当恶毒女配 她是剑修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大日我都吞了,你说我练错了?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都市皇宫 渔港春夜 四合院:开局嫂子秦淮茹 考公失败,我转身进入省委组织部 四合院:张弛有度 赶海:开局一把沙铲承包整个沙滩 重生,咸鱼的日常小生活 鉴宝神瞳 四合院:一人纵横 四合院从1953开始 从死宅到土豪,只需要几个本本 都市极品医神 铁腕官途 诸天:从四合院开始黑化 四合院小市民 暗海反杀 妙医圣手叶皓轩 宋檀记事 穿越四合院,开局入赘娶寡妇 
最近更新平步深渊:机械狂神 具临:极恶都市 初入仙途,都市惊变 茅山最后一名传人 当兵:从被国科大特招入学开始! 抗战:从搜刮六子财产开始 姐姐,我真的想做个废物 楚新钓:开局迎娶何罗鱼老婆 性转美少女,神豪系统带我飞! 四合院:开局拒绝给易中海养老 财富自由从消费返利开始 赎的光 阴阳混沌决之反夺舍 诸神消失后,我在人间镇妖诛邪 我的体内住着一个神王 神豪秘书系统之百姨百顺 澜城浮沉 学科觉醒:我,全知学霸碾压全球 网红渔夫,今天飞哪包鱼塘? 开局差评,系统让我当武林盟主 
江湾钓事 大仙女的哭啼 - 江湾钓事txt下载 - 江湾钓事最新章节 - 江湾钓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