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58年的澳洲

炸天帮炸子鸡

首页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穿越1858年的澳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雪满风刀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天唐锦绣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一权臣 我的红楼生涯 
穿越1858年的澳洲 炸天帮炸子鸡 - 穿越1858年的澳洲全文阅读 - 穿越1858年的澳洲txt下载 - 穿越1858年的澳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49章 自治稳固,基业已成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越过黑风堡的垛口,在华夏城的青石板路上投下长长的光影。送报的孩童踩着晨光穿梭在街巷,清脆的吆喝声穿透薄雾:“看报咯——新粮亩产再破纪录!西洋商队今日到访!”

街角的早点铺飘出油条与豆浆的香气,掌柜的王二喜滋滋地给客人装着吃食,柜台上的收音机正播放着自治区域的晨间新闻:“……昨日,南部灌区第三期工程竣工,新增灌溉面积两千亩,预计可使秋粮增产三成……”

这是华夏城自治区域稳固后的第五个年头。

一、阡陌纵横,仓廪丰实

城外的田野里,沈括带着农官们查看新培育的稻种。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禾秆,饱满的颗粒在阳光下泛着金芒。“‘华夏三号’稻种果然没让人失望,”他用卡尺测量着稻粒的直径,笑容满面,“比普通稻种增产近四成,还抗倒伏,今年的粮食储备怕是要堆不下了。”

旁边的老农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拨弄着稻叶,眼眶有些湿润。五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盐碱地,是官府组织百姓挖渠排盐、改良土壤,才让荒地变成了良田。“沈大人,您说咱这日子,咋就跟做梦似的呢?”

沈括拍了拍他的肩膀:“不是做梦,是咱自己干出来的。”

如今的自治区域,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从黑风堡到青岚港,纵横交错的水渠织成一张巨大的水网,将雪山融水引入千亩良田;田间的蒸汽脱粒机取代了传统的石碾,效率提高了十倍不止;农科院培育的改良作物遍布田野,小麦、玉米、水稻的产量逐年攀升,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远销南洋。

粮仓区成了华夏城最气派的建筑群之一。二十座高三层的粮仓整齐排列,每座都能储存百万石粮食,由专人看管,采用通风防潮的设计。守仓的老兵常说:“就算遇上三年大旱,咱城里的粮食也够吃。”

二、百业兴旺,货通四海

青岚港的码头总是热闹非凡。十艘万吨级的货轮停泊在泊位,起重机正将一包包棉布、瓷器、铁器吊装上船;来自欧洲、南洋的商船整齐排列,船员们忙着卸货——香料、象牙、西洋钟表……码头上的报关员用流利的汉语、英语、马来语核对清单,忙而不乱。

“张老板,这批‘华夏牌’棉布可真抢手,伦敦的商人加价三成要现货!”一个留着络腮胡的西洋商人拍着绸缎庄老板的肩膀,语气里满是赞叹。

张老板笑着递过一杯茶:“汉斯先生,下月新的织布厂投产,产量能翻一倍,到时候优先给您供货。”他的绸缎庄五年前还只是个小摊位,如今已是自治区域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商,旗下的“华夏布”因质地细密、花色新颖,在国际市场上名声大噪。

城内的工坊区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纺织厂的蒸汽织布机日夜运转,女工们坐在流水线旁,手脚麻利地将棉布打包;铁器厂的高炉熊熊燃烧,工人们正锻造着新一批铁轨——自治区域的铁路网已修到了五十公里外的铁矿,用不了多久就能贯穿整个区域。

“王工头,这批铁轨的硬度达标了吗?”质量监督员拿着检测仪仔细检查,眉头紧锁。

“放心,”王工头拍着胸脯,“用的是最新的‘百炼钢’技术,抗压强度比西洋货还高两成!”

除了传统的纺织、铁器行业,新兴的产业也蓬勃发展。电报局里,报务员敲击着电键,将消息发往各地;电灯厂的发电机嗡嗡作响,让华夏城成了澳洲内陆第一个用上电灯的城市;医学院的学生们在解剖室里认真学习,旁边的药房陈列着用现代方法提炼的中成药。

三、法治清明,秩序井然

自治区域的 courthouse(法院)前,围满了前来旁听的百姓。今天审理的是一起商铺合同纠纷,原告是本地商人,被告是西洋客商,法官用汉语和英语双语庭审,双方律师唇枪舌剑,条理清晰。

“根据《华夏城商事法典》第三章第七条,被告未按合同约定时间交货,需支付违约金……”法官敲响法槌,声音清晰有力。旁听席上爆发出掌声——这五年,自治区域制定了完善的法律体系,从民法、刑法到商法、税法,条文细致,执行严格,无论身份高低、国籍如何,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街道上,巡警骑着自行车巡逻,腰间的警棍和手铐锃亮。他们不像以前的衙役那样耀武扬威,遇到百姓问路会耐心指引,看到孩童摔倒会弯腰扶起。“李大哥,今天又来巡逻啊?”路边的摊主热情地打招呼,递上一个刚出炉的烧饼。

“不了, duty( duty)在身,”巡警笑着摆摆手,继续往前走去。五年前,这里还常有盗匪出没,如今却夜不闭户——严密的治安网络和公正的司法体系,让犯罪率降到了历史最低。

城内的学堂更是座无虚席。从蒙学的三字经、百家姓,到中学的数理化、外语,课程设置兼顾传统与现代。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校服,朗朗的读书声传遍街巷。“先生,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举手提问。

先生拿起地球仪,耐心解释:“因为地球在自转啊……”

这五年,自治区域新建了三十所学校,普及了义务教育,甚至还有专门的女子学堂。曾经目不识丁的农家女,如今能读书写字;以前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苦力,现在能看懂机器说明书。

四、甲兵强盛,固若金汤

黑风堡的城墙上,士兵们正进行日常操练。他们穿着统一的新式军装,配备着自制的步枪和火炮,动作整齐划一。了望塔上的哨兵用望远镜观察着远方,一旦发现异常,就能通过电报迅速通报。

“各单位注意,进行实弹演练!”指挥官一声令下,火炮阵地上的士兵们迅速行动,装弹、瞄准、发射……“轰!轰!”炮弹精准地落在远处的靶场上,炸起阵阵烟尘。

这五年,华夏城的军事实力突飞猛进。兵工厂造出了比西洋更先进的后膛枪和速射炮;造船厂建成了十艘铁甲舰,游弋在近海,保卫着贸易航线;空军(虽然还只是热气球侦察部队)也初具规模,能俯瞰战场态势。

“报告将军,北部边境发现不明武装!”通讯兵匆匆跑来,递上电报。

将军接过电报,看了一眼,淡定地说:“让骑兵营和炮兵连过去看看,注意不要主动开火,先查明身份。”这样的从容,源于强大的实力——自治区域的常备军已扩充到一万人,还有五万人的预备役,随时可以 mobilize(动员)。

五、人心凝聚,认同日深

傍晚的中心广场上,各族百姓聚在一起,载歌载舞。汉族的秧歌、回族的踏脚、彝族的火把舞……大家手拉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广场中央的纪念碑上,刻着“华夏一家亲”五个大字,熠熠生辉。

“玛莎,尝尝这个!”一个汉族大妈递给旁边的西洋姑娘一块月饼,“今天是中秋节,要吃这个才团圆。”

玛莎是五年前随商队来的,如今已在华夏城定居,嫁给了本地的工匠。她笑着接过月饼,用流利的汉语说:“谢谢王大妈,我也给您带了我们家乡的曲奇。”

这样的场景,在华夏城随处可见。五年来,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们在这里定居、通婚、融合,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华夏认同”——不是基于血缘,而是基于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这里秩序的认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天宇站在城楼上,俯瞰着这座生机勃勃的城市。从最初的一个小堡垒,到如今五百平方公里的自治区域,从百废待兴到欣欣向荣,他仿佛看到了无数人的身影:扛着锄头开垦荒地的农民,在工坊里挥汗如雨的工人,在学堂里教书育人的先生,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士兵……

“大人,该吃晚饭了。”身后的侍卫轻声提醒。

天宇点点头,转身往回走。他知道,自治区域的稳固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有风雨,还会有挑战,但他有信心——因为这座城的根基,早已深深扎进了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心中。

回到城主府,饭菜已经备好。妻子给她盛了一碗米饭,笑着说:“今天的报纸看了吗?西洋的国王都派人来祝贺咱自治区域成立五周年呢。”

天宇拿起报纸,头版头条就是各国的贺电,旁边配着华夏城的航拍图——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在澳洲内陆拔地而起,周围是肥沃的田野,远处是蔚蓝的大海,一派繁荣景象。

他端起饭碗,心里充满了踏实。这五年的心血没有白费,华夏城不仅站稳了脚跟,更建成了一片乐土。基业已成,接下来,就是让这片乐土更加稳固,让这里的人们永远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窗外的夜色渐浓,华夏城的灯火次第亮起,像一片璀璨的星河。天宇知道,这光芒,会越来越亮,照亮更远的地方。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虚空塔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庶子夺唐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学霸:回到初中当卷王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绝世战神赘婿 汴京诡案手札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修仙归来在校园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医妃要和离,战神王爷悔哭了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民国谍影 精灵之梦幻天团 明末:边军不退 
最近更新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飞刀圣剑2 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 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 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 天道好长生 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 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 红楼梦白话文版 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 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 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 穿越之边疆崛起 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 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 
穿越1858年的澳洲 炸天帮炸子鸡 - 穿越1858年的澳洲txt下载 - 穿越1858年的澳洲最新章节 - 穿越1858年的澳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