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58年的澳洲

炸天帮炸子鸡

首页 >> 穿越1858年的澳洲 >> 穿越1858年的澳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修罗武神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衣冠不南渡 我在大唐有块田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权臣 
穿越1858年的澳洲 炸天帮炸子鸡 - 穿越1858年的澳洲全文阅读 - 穿越1858年的澳洲txt下载 - 穿越1858年的澳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47章 少年从军,传承铁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华夏城的演武场从未如此热闹过。清晨的薄雾里,一百二十个穿着迷你版军甲的少年列成十二排,稚嫩的脸庞上带着些许紧张,却个个腰杆挺直,眼神里燃着与年龄不符的坚定。他们是华夏城第一届少年军校的学员,最大的十四岁,最小的才十岁,此刻正等待着开营仪式的开始。

天宇站在观礼台上,看着台下这些半大的孩子,想起了十年前的自己。那时他刚接手华夏城,城外有流寇环伺,城内人心浮动,正是靠着一股子不服输的铁血劲儿,才把这座城守了下来。如今城防稳固,百姓安乐,但他始终记得老城主的话:“城池的底气,从来不是坚固的城墙,是一代接一代敢打敢拼的骨头。”

“稍息!”随着教官一声洪亮的口令,少年们齐刷刷地换了姿势,鞋底踏在青石板上,竟也踏出了几分整齐的脆响。天宇走下观礼台,从队列前缓缓走过,目光扫过一张张带着婴儿肥却紧抿着嘴唇的脸。

走到队列中间时,他停在一个矮个子少年面前。那孩子叫小石头,家在城北,父亲是城墙上的守兵,去年冬天抵御流寇时断了一条腿。小石头胸前别着父亲的军功章,甲胄穿在身上显得有些宽大,却被他用麻绳紧紧系在腰间。“为什么来军校?”天宇问。

小石头的声音带着童音,却异常清晰:“爹说,铁血不是靠说的,是靠练的。我要替他把没守完的城墙守下去。”

周围的少年们都没出声,却不约而同地挺了挺腰板。天宇抬手,轻轻拍了拍小石头的肩膀,甲片碰撞发出轻响:“好,有种。记住你今天说的话。”

开营仪式的鼓声擂响时,少年们跟着老兵唱起了《华夏军歌》。“举刀向敌,血染征袍,华夏儿郎,何惧风涛……”歌声不算嘹亮,甚至有些跑调,却像一簇簇火苗,在晨雾里跳得格外热烈。

一、淬火成钢,从站军姿开始

少年军校的第一课,是站军姿。教官是退伍的老兵赵虎,脸上一道从眉骨延伸到下巴的疤,笑起来格外吓人。“站军姿,练的是骨头!”赵虎的嗓门比鼓声还响,“脚分开六十度,膝盖绷紧,小腹微收,双肩后张!谁要是动一下,就给我绕着演武场跑十圈!”

太阳渐渐升高,晒得石板发烫。十岁的毛豆最先撑不住,汗珠子顺着额角流进眼睛,他下意识地想抬手去擦,却被赵虎的鞭子抽在脚边的地上,扬起的尘土溅了一脸。“动了!十圈!”赵虎的吼声让毛豆打了个哆嗦,含着眼泪开始绕场奔跑。

没人敢求情。队列里的少年都知道,来这儿不是享福的。小石头的军靴磨破了脚,血渍渗出来,他悄悄往鞋底塞了片干草,咬着牙愣是没吭声。队列末尾的阿木是个流民孤儿,以前在街头讨饭时总弯着腰,此刻为了把背挺直,后背的旧伤被牵扯得生疼,他死死掐着掌心,指甲嵌进肉里也没哼一声。

正午的日头最毒,有个叫阿福的少年突然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医官跑过去掐人中,说是中暑了。赵虎让人把他抬到树荫下,转身对着队列吼:“这就是没练过的样子!现在倒下,将来上了城墙,就是被砍倒的命!想活命,就得把自己炼成铁!”

那天下午,倒下了三个少年,被送回了家。剩下的一百一十七个,站到了日落西山,直到赵虎喊“稍息”,才有人敢偷偷活动僵硬的脖颈,却没有一个人哭。小石头看着自己磨出血的脚后跟,突然懂了父亲说的“铁血”——不是不怕疼,是疼了也不吭声。

二、武艺传习,一招一式见真章

少年军校的武艺课分两派。拳脚师傅姓武,是个矮胖的老头,据说年轻时能一拳打碎三块青砖,教的是近身格斗的“破阵拳”;兵器师傅姓林,左手断了两根手指,用一把特制的短刀,教的是实战刀法,没有花架子,招招冲着卸力、制敌去的。

武师傅教拳时总爱说:“你们骨头嫩,别学那些花哨的。记住,拳是用来护自己、护弟兄的,不是用来耍的。”他把“破阵拳”拆成三十二个基础动作,每个动作都让少年们练上百遍。小石头的拳头肿得像馒头,吃饭时拿不住筷子,就用布缠了继续练;阿木没力气,武师傅就让他每天扛着十斤重的沙袋扎马步,三个月后,他出拳的力道竟比同龄孩子沉了一倍。

林师傅的刀课更狠。他用的木刀和真刀一样沉,要求少年们“眼要准,手要稳,心要狠”。第一次练劈砍时,有个少年怕伤着人,刀刃偏了半寸,被林师傅用竹板抽了手心:“战场之上,你偏半寸,死的就是你!”

练“格挡”时,木刀撞得胳膊生疼。小石头总学不会卸力,胳膊被震得发麻,夜里偷偷用热毛巾敷,第二天接着练。有次林师傅让他和阿木对练,阿木的木刀劈过来,他竟凭着一股狠劲硬生生架住,木刀相撞时,他的虎口裂了道口子,血滴在刀面上,映着夕阳像朵小小的花。“这股子劲,对了!”林师傅难得笑了,“铁血不是硬拼,是拼得起!”

除了拳脚刀法,还有箭术课。教箭术的是个瞎了一只眼的老兵,总把箭靶画成流寇的模样。“瞄准了射!”他会把少年们的箭壶装满,“射不中靶心,就射到天黑!”小石头的箭总偏右,他就闭着右眼练,直到左肩被弓弦勒出红痕,终于能十箭九中;阿木的手抖,他就把箭尾系上铜钱,练到手臂发酸,铜钱掉了才停下。

半年后,少年们第一次进行实战演练。蒙着眼被扔进模拟的巷战场地,手里只有一根木棍,却能凭着听声辨位躲开“偷袭”,用学过的招式护住自己和身边的同伴。武师傅站在场地外,看着孩子们像小狼崽一样抱团作战,对天宇说:“城主您看,骨头里的血性,是能练出来的。”

三、战术传习,智勇双全方为勇

少年军校的课堂不止在演武场。每周三天,他们会被带到城墙上的了望塔,由经历过大战的老兵讲战术。李老兵少了条腿,坐在轮椅上,指着城外的地形说:“你们看那片芦苇荡,去年流寇想从这儿摸进来,被我们用火箭烧了个精光。打仗不是只靠勇,得动脑子。”

他教少年们看地图,用沙盘推演攻防。哪个位置适合设伏,哪条路是必经之道,怎么用少数人牵制多数敌人,这些连成年士兵都觉得头疼的战术,少年们却学得格外认真。小石头总把父亲的作战笔记带在身上,笔记里画着密密麻麻的城防图,他对着沙盘一遍遍对照,渐渐摸出了“以守为攻”的门道。

阿木擅长记路,老兵们说“知己知彼”,他就把华夏城周边的山林、河流、岔路全记在心里,甚至能画出简易的地形图,标出哪里有山泉,哪里有险滩。有次沙盘推演,他提出“绕到敌后断水源”的法子,连教官都愣了:“这小子,比当年的我机灵。”

情报课上,少年们学着辨认马蹄印——重型马是骑兵,轻型马是信使;学着听风声判断距离,看炊烟辨人数。一个叫小豆子的少年,能从草木的倒伏方向看出敌人的行进路线,被情报营的统领看中,说等他毕业就调去情报营。

“铁血不是蛮干,”天宇常来旁听,每次都会说,“是知道为什么而战,知道怎么战。你们守的不只是城墙,是城里的爹娘、朋友,是华夏城的日子。知道了这些,才算懂了战术的根。”

少年们似懂非懂,却把这话刻在了心里。推演时,他们总会想起自家屋顶的炊烟,想起演武场边卖糖画的老爷爷,想起城墙上巡逻的父亲——那些要守护的人和事,成了他们战术笔记里最亮的星。

四、铁血传承,不只是训练

军校里有个特殊的规矩:每月初一,所有少年都要去城墙上的“英烈墙”前站一个时辰。墙上刻着近五年来为华夏城牺牲的士兵名字,有小石头父亲的战友,有阿木从未见过的救命恩人(当年是士兵们从流民堆里把他救出来的),还有李老兵那条腿换来的胜利里,倒下的十七个弟兄。

第一次站在英烈墙前,有少年忍不住笑出声,被赵虎一脚踹在膝盖上:“笑什么!这些名字,是替你们挡过刀箭的!”他指着墙上的名字,一个个说他们的故事:“这个王二柱,为了炸掉流寇的粮仓,抱着炸药包冲了上去;那个张丫头,是城里的女医官,救伤员时被流箭射中,到死手里还攥着绷带……”

故事讲完,一百多个少年鸦雀无声。小石头摸着父亲刻在墙上的名字旁边那个陌生的名字(父亲说“他替我挡了一刀”),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阿木对着墙上“情报营 周”的名字深深鞠躬,老兵说,当年就是这个姓周的士兵把快饿死的他抱回了城。

从那天起,少年们的训练更拼了。他们不再觉得辛苦,因为知道“铁血”二字背后,是无数人用命换来的安稳。有次夜间紧急集合,天降大雨,少年们穿着单衣跑了十里路,没人掉队,跑到城门口时,对着城墙齐齐敬礼——那里,值夜班的士兵正举着火把巡逻,像一颗颗永不熄灭的星。

年底考核时,天宇亲自来观考。少年们进行了一场模拟守城战:小石头带着小队守东门,用学过的“滚石阵”挡住了“敌人”的第一次冲锋;阿木绕到后方,凭着记熟的地形找到了“敌军”的水源,用泥巴堵了个严实;小豆子假装投降,摸清了“敌军”的布防,回来报信时摔掉了两颗门牙,却举着沾血的布条笑得灿烂。

最后一项考核是“铁血问答”。赵虎问:“城破了怎么办?”

少年们齐声喊:“跟他们拼了!”

天宇摇摇头,走到他们中间:“拼,是因为知道为什么拼。但真正的铁血,是就算城破了,也得留着命再把城夺回来。你们是种子,不是柴火,得活着把这股劲传下去。”

他指着英烈墙的方向:“那些名字不是让你们学他们死,是学他们活——活得有骨头,活得有担当。”

少年们似懂非懂,却把这话刻进了心里。那天的夕阳格外红,照在他们的迷你军甲上,像镀了层血与火的光。

五、后继有人,铁血精神永不灭

开春时,少年军校举行了结业仪式。一百一十七个少年,没有一个退出,个个晒得黝黑,眼神亮得像淬了火的钢。他们站在演武场上,接受天宇亲自颁发的结业勋章——勋章是用缴获的流寇兵器熔铸的,上面刻着“铁血”二字。

小石头的勋章被父亲用红绳系着,挂在脖子上,和那枚军功章并排贴着心口。他被分配到了父亲当年所在的东门守军,每天站在父亲站过的位置,巡逻时会给新兵讲英烈墙的故事。

阿木去了情报营,跟着老兵在山林里追踪流寇的踪迹,他画的地形图成了营里的宝贝,每次行动前,战友们都会说:“有阿木的图,咱心里踏实。”

小豆子留在了军校,成了助教,教新入学的少年辨认马蹄印。他说话漏风(掉了门牙还没长齐),却没人敢笑——这个十岁的孩子,说起“为什么要守华夏城”时,眼睛里的光比谁都亮。

天宇站在城墙上,看着少年们穿着正式的军甲,加入守城的队伍。他们的步伐还不够稳,力气还不够大,但当流寇再次袭扰时,小石头带着小队扔出的滚石比老兵还准;阿木传回的情报让流寇的埋伏落了空;小豆子带着新学员,在城墙上用弹弓(军校的“暗器课”成果)打瞎了流寇首领的眼睛。

战斗结束后,少年们坐在城墙下,分享着缴获的干粮。小石头咬着饼子,对阿木说:“我爹说的铁血,是不是就是现在这样?”

阿木点头,指着远处的炊烟:“嗯,就是让那些炊烟一直冒下去,让卖糖画的老爷爷一直摆摊,让城里的娃娃不用来军校也能安稳长大。”

天宇听着他们的话,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从来不是复制过去,是让少年们在铁血里找到自己的担当——不是模仿谁的样子,是活成华夏城该有的样子。

那年秋天,少年军校的第二届学员入学了。开学典礼上,小石头作为老生代表,站在队列前,讲起了英烈墙的故事。阳光照在他胸前的两枚勋章上,也照在新学员们发亮的眼睛里,像一场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炬传递,让华夏城的铁血精神,在一代又一代少年的心里,扎下了根。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武道凌天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虚空塔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我不是戏神 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庶得容易 绍宋 明尊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庶子夺唐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蛊真人 道士不好惹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全世界因你而甜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谍云重重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军工科技 寒门崛起 抗战之烽火燃血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修仙归来在校园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我在亮剑搞援助 
最近更新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神女转世,平定四方 三国渔皇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 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 这穿越成猎户? 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 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 穿越大夏秀诗词 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 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 华夏旌旗:全球俯首 河葬 七星大罗盘 谋杀三国精编版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 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 
穿越1858年的澳洲 炸天帮炸子鸡 - 穿越1858年的澳洲txt下载 - 穿越1858年的澳洲最新章节 - 穿越1858年的澳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