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的香气混着雪后清冽的空气,漫在安园的门廊下。
肖天宇和吴维云裹紧了大衣,准备动身回锦城老宅。
他们也很舍不得两个小孙子,可是年关将近,老家那边还有一大堆的事等着处理。
来来往往的人太多,不一定能顾得上两个小家伙,所以只能把他们留在安园。
这位是他们老两口跟肖天舟和肖云墨商量之后,做出的最好的决定。
宋希音知道大家都是为了她和孩子们好,自然是没有意见的,更何况她和安念也很投缘,愿意留在安园。
肖云墨都说了可以把安园当自己家,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霄鹰早已候在车旁,一身笔挺的黑色西装,见他们出来,立刻恭敬地拉开车门。
“先生,夫人,请上车。”
宋希音快步上前,替吴维云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围巾,扶着她的胳膊送进车里。
“爸,妈,路上慢点,到了给我们打个电话。”
肖君珩扒着车窗,小脸蛋贴在玻璃上,奶声奶气地喊:“爷爷,奶奶,再见!”
肖君凌也跟着挥挥小手,声音软乎乎的:“爷爷奶奶,要早点回来呀。”
吴维云隔着车窗,摸了摸两个小家伙的脸,眼眶有点热:“哎,宝贝们乖,听妈妈的话,等奶奶忙完了,就来接你们。”
肖天宇坐在副驾驶,朝肖天舟和安念点了点头。
目光扫过院子里嬉闹的孩子,最终落在宋希音身上,语气温和:“希音,辛苦你了。”
“爸您放心,有二叔和二婶在呢。”宋希音笑着摇头。
车子缓缓驶出安园,轮胎碾过积雪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宋希音站在门口,望着车影消失在路的尽头,心里忽然空落落的。
孩子们自小由公婆带着,夜里偶尔哭闹,都是吴维云轻拍着背哄睡。
君珩第一次学走路摔了跤,是肖天宇蹲在地上,拍手鼓励他再试试……
这猛地分开,还真有些不适应。
不过转念一想,公婆也该歇歇了,自己周末尚有空闲,还可以喘口气。
他们却围着孩子转了这么久,连个囫囵的假期都没有,却一直尽心尽力的。
“别担心。”
安念轻轻牵起她的手,指尖带着暖意。
“张妈和元姨都是肖家的老人,当年带过云墨他们兄弟几个,哄孩子有经验得很。”
她抬手朝院子里指了指:“你看那边。”
宋希音转头望去,只见肖天舟正把肖君珩举过头顶,小家伙笑得咯咯响。
小胳膊小腿在空中扑腾,像只快乐的小麻雀。
肖君凌在一旁急得直跳,拽着肖天舟的裤腿嚷嚷:“二爷爷,该我了!该我了!”
“你说好了一人十下的!”
“来了来了。”
肖天舟连忙把君珩放下来,弯腰抱起君凌。
粗粝的手掌稳稳托着的小胳膊,一下下往空中举。
“我们凌凌最乖,二爷爷给你多举三下!”
安念掩唇轻笑,眼角的细纹里盛着暖意。
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多年前的场景。
肖天舟也是这样抱着小时候的云岚,在老宅的院子里举高高,儿子的笑声比现在的君珩还要响亮。
他自己则累得满头大汗,却仍笑着说“再来十下”。
这么多年过去,他哄孩子的招数还是老样子,一点没变。
果然,一个家里有了孩子,就像枯木逢了春。
君珩的吵闹声、凌凌的软语、偶尔打翻玩具的脆响,像一道道鲜活的光,把这座沉寂多年的园子,照得鲜活明亮起来。
安念这些天忙得脚不沾地,早上跟着张妈研究辅食配方,中午盯着元姨给孩子缝绣球。
傍晚又要教君凌,认绘本上的小动物,连伤春悲秋的功夫都没有了。
脸上的笑容却一天比一天多,连眉眼都柔和了许多。
肖天舟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对两个小家伙更是宠上了天。
君珩想要会跑的遥控车,他立刻让霄鹰去买最新款。
凌凌喜欢窗边的风铃,他亲自踩着梯子摘下来,怕挂钩硌着孩子,还特意缠了圈软布。
有时候连宋希音都觉得,这位二叔对孩子的宠溺,比亲爷爷肖天宇还要甚。
这天早上,宋希音刚给两个小家伙穿好衣服,君珩就蹬着小皮鞋往门外冲,嘴里喊着“去找二爷爷玩举高高”。
肖君凌也奶声奶气地,跟在后面。
手里还攥着块,昨晚没吃完的小饼干,要分给“二爷爷”。
宋希音看着他们的背影,又看了看窗外正在和霄鹰一起扫雪的肖天舟。
他似乎察觉到小家伙们来找他,回头时脸上带着笑,眼神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
宋希音转头对安念笑道:“二婶,你看二叔,现在活脱脱一个‘孩子王’了。”
安念正在给窗台上的蜡梅换水土。
闻言抬头,目光落在院子里,那抹高大的身影上,嘴角弯起温柔的弧度。
“是啊,他呀……最疼孩子了。”
阳光穿过窗棂,落在她们身上,暖融融的。
远处传来君凌咯咯的笑声,混着肖天舟低沉的哄逗声。
宋希音微笑,心想真好,这俩小家伙就是宝贝疙瘩,长得又讨喜,无论到哪里都受欢迎。
做为妈妈,真希望他们永远都平安喜乐,所遇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