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在翰林院的布局,悄无声息地展开。
他散布的“官吏考核草案”,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
这枚炸弹,足以引爆世家最敏感的神经。
但表面上,林凡依旧是那个沉浸典籍、潜心修学的翰林编修。
他每日按时入衙,埋首书卷。
仿佛对外界的一切风云变幻,都漠不关心。
这反而让一些原本对他警惕的世家子弟,稍稍放松了警惕。
他们认为,林凡终究只是一个寒门出身的状元。
即便有陛下的青睐,也不过是初出茅庐。
对朝堂的复杂,恐怕还是一知半解。
然而。
这份表面的平静,终究被一场翰林院的例行文会打破。
翰林院每月都会举办一场文会。
既是同僚之间切磋学问,也是展示才华的平台。
更是世家子弟,维系人脉,巩固地位的社交场合。
这次文会,由掌院周明志主持。
翰林院的编修们齐聚一堂。
文会伊始,气氛尚算和谐。
众人或吟诗作赋,或品茗论道,言笑晏晏。
直到崔文轩起身。
他目光扫过林凡,脸上带着一抹难以捉摸的笑意。
“诸位同僚,今日文会,不如我们来些新意。”
他转向周明志,拱手道:“掌院,文轩斗胆,想请掌院出题。”
“并由我与林编修,共同作答。”
此言一出,场内顿时安静下来。
许多人都心知肚明。
崔文轩这是要借机,向林凡发难。
周明志捋了捋胡须,神色平静。
他知晓崔文轩的用意,却也乐见其成。
这正是磨砺林凡,也是让林凡立威的好机会。
“既然文轩有此雅兴,那老夫便出一题。”
周明志沉吟片刻,缓缓开口:“以‘大乾百年,文脉传承’为题。”
“论述我大乾文脉,如何从前朝乱世中崛起。”
“又当如何,在今日之世,再开新篇。”
题目一出,众人皆陷入沉思。
这题目看似宏大,实则颇为刁钻。
既要通晓史料,又要对时局有深刻见解。
更要提出未来文脉发展之道。
一个不慎,便容易流于空泛,或触及朝堂敏感之处。
崔文轩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他本以为周明志会出一些诗词歌赋的题目。
没想到,掌院竟出了如此宏大的论题。
这正是他擅长的领域。
他出身世家,自幼便熟读史书,对大乾文脉的理解,远超寻常寒门子弟。
他自信,能在此题上,彻底碾压林凡。
崔文轩当即拿起笔墨,略作思索,便奋笔疾书。
他的文章,引经据典,旁征博引。
从先贤圣哲,到当朝大儒。
将大乾文脉的流变,梳理得井井有条。
他笔走龙蛇,文气在他周身隐隐浮动。
这是世家子弟,从小熏陶出的文道底蕴。
他写毕,满意地放下笔。
目光挑衅地看向林凡。
林凡却并未急于动笔。
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闭目沉思。
他脑海中,回溯着前世所学的历史哲学、文化理论。
以及穿越后,对大乾文脉的深入理解。
他要写的,不是简单的史料堆砌。
而是要,为大乾文脉,指出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良久。
林凡睁开眼睛。
他的目光,清亮而深邃。
他拿起笔,蘸饱墨汁。
笔尖落在宣纸上。
没有丝毫的犹豫,也没有丝毫的停顿。
他的字,如同其人。
锋芒内敛,却又力透纸背。
他文章开篇,便直指核心。
“大乾文脉,肇始于民,兴盛于民。”
“非一朝一夕之功,乃万民智慧之汇聚。”
他论述大乾文脉,并非高悬于庙堂之上。
而是深植于百姓之间。
他提出,“文道当为民开智,为民立言,为民谋福祉。”
他引申前朝乱世,文人墨客多困于自身,未能挽狂澜于既倒。
正是因为,文道脱离了民众的土壤。
他进而提出,今日之世,文脉再开新篇。
当以“经世致用”为本。
“文以载道,道以济世。”
“当兴办蒙学,教化万民。”
“当修编律法,以正纲纪。”
“当着书立说,以启民智。”
他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晦涩的典故。
却字字珠玑,句句直指人心。
他的文气,不再是隐隐浮动。
而是如同潮汐般,自他周身涌出。
公事房内的墨香,瞬间变得浓郁。
那股磅礴而纯粹的文气,肉眼可见地在林凡头顶上方,凝聚成一团淡淡的清光。
清光流转,映照得整个房间都亮堂起来。
笔尖所过之处,墨迹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纸上的文字,熠熠生辉。
翰林院内的所有编修,都感受到了这股强大的文气。
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笔。
目光惊骇地望向林凡。
崔文轩的脸色,变得苍白。
他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
压得他心神不宁,文思枯竭。
他额头冒汗,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他引以为傲的文道底蕴,在林凡这股纯粹而磅礴的文气面前。
竟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林凡的文章,已然接近尾声。
他最后一句,掷地有声。
“文道者,以天下为己任,以万民为归依,方能万古流芳,绵延不绝!”
他放下笔。
头顶的文气清光,瞬间收敛。
房间内,归于平静。
唯有那张宣纸上,林凡的墨宝,依旧散发着淡淡的光华。
以及那股。
沁人心脾的墨香。
崔文轩如遭雷击。
他只觉得胸口发闷,喉咙发干。
他引以为傲的文采,在林凡的文章面前。
如同萤火之与皓月。
他踉跄着后退两步。
再也无法维持他世家子弟的傲慢。
他狼狈地拱了拱手,声音沙哑。
“林、林编修……文采斐然。”
“文轩……自愧不如。”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匆匆离开了文会。
仿佛身后有洪水猛兽在追赶一般。
整个翰林院,鸦雀无声。
所有编修,都呆呆地看着林凡。
他们眼中,不再是单纯的审视与观望。
而是多了一份。
发自内心的敬畏与崇拜。
林凡的文道威能。
已然在翰林院,彻底展现。
掌院周明志,此刻眼中精光闪烁。
他看向林凡的目光,充满赞赏。
他知道。
林凡这颗新星,已然在翰林院中,绽放出了最耀眼的光芒。
他的文名,必将随着今日文会。
传遍京城,乃至整个朝堂。
林凡端起茶盏,轻抿一口。
他神色平静。
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知道。
这只是一个开始。
京城的风云变幻,正因他的每一次出手。
而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