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够?”
陈克清的声音在电话那头回荡,不只是问句,更像是掷地有声的定论。
“小先生,你的价值,何止百分之三十?”陈克清的语气里充满了某种笃定,甚至是激动。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组织更精准的措辞,又或者是在思考更深层次的布局。
姚和韵的心脏,此刻已经不是在跳动,而是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每一次收缩,都带来窒息般的疼痛。
他感觉自己的灵魂被抽离,悬浮在半空,俯瞰着下方这个十七岁的少年,以及电话那头那位足以搅动风云的市长。
他这辈子所构建的官场认知,所信奉的行事法则,在这一刻,被李默和陈克清的对话,冲刷得七零八落,摇摇欲坠。
他以为的冒天下之大不韪,在陈市长口中,竟然成了怎么够?
“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不能光喊口号,得真刀真枪地干。”陈克清的声音再次传来,带着一种穿透力,似乎能直抵人心。“像你这样的创新者,这样的技术和管理思想,才是我们国家现在最稀缺的资源。
如果你仅仅只占百分之三十,我担心你没有足够的动力,没有足够的发言权,去完全按照你的设想来改造这个工厂。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彻底激发活力的样板,而不是一个被旧体制束缚手脚的改良品。”
陈克清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期许:“小先生,我需要你像打造你自己的私人企业一样,去打造这个洗衣粉厂!
甚至超越它!我要让这个厂子,成为我们市乃至全省,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一个标杆!
它必须彻底颠覆人们对工厂的认知,让所有人看到,效率和活力,不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专利,而是我们社会主义体制下,同样可以实现的辉煌!”
“百分之三十,太少了,至少要百分之五十一!”陈克清的声音陡然拔高,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只有你占据绝对控股权,才能真正把你的想法贯彻到底,才能真正意义上地进行探索和改革。
毕竟所有的风险,你都来扛了;那么按道理来说所有的利润,你也该拿最大头!
当然,作为市里,我们会提供最大的政策倾斜和行政支持,确保你的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姚和韵的身体,一个趔趄,差点没站稳。
百分之五十一?他以为自己听错了,以为陈市长是随口一说。
但听着陈克清那认真的语气,他明白,这不是玩笑,这是真的!
这哪里是给李默占股份,这分明是把一个未来可能席卷全国的金山,拱手送到了李默手中,并且还提供了全方位的护航!
他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这在体制内是何等惊世骇俗的举动?那些盯着陈市长和李默的政敌,会如何兴风作浪?
这简直是在拿自己的政治生命,甚至全家的身家性命,来为李默背书啊!
这需要多大的魄力,多大的信任,多大的对未来的洞察力,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姚和韵看向李默的眼神,已经从敬畏变成了膜拜,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他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艘刚刚启动的巨型航母甲板上,而李默,正是那个掌舵的少年。
他无法想象,这个少年究竟还有多少深藏不露的底牌,能够让市长级别的领导,做出如此孤注一掷的豪赌。
姚和韵原以为自己是李默的伯乐,现在看来,自己不过是被李默这匹千里马,顺手带上路的同行者罢了。
李默听完陈克清的话,眼神波动了一下,但很快恢复平静。
他没有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利益而表现出任何失态,也没有像一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那样,激动得手足无措。
他只是轻轻吸了口气,胸膛微微起伏,随即嘴角勾勒出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
“陈市长这份信任,我李默心领了。”李默的声音平淡,却又透着一股沉稳的自信。“既然市长愿意给予如此大的支持,那我也就不客气了。
百分之五十一的控股权,我接受。
但我有一个条件。”
“条件?哈哈,小先生尽管提!只要能推动改革,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陈克清能办到的,绝不含糊!”陈克清朗声笑道,对李默提出的条件毫无意外,反而充满了期待。
“这家日化厂,不能有任何冗余人员。
实行全员合同制,能者上庸者下,奖惩分明。
所有的决策,由管理层主导,县里和市里可以提供指导和监督,但不能干预具体的经营。
我需要的是一个纯粹的市场化企业,而不是一个挂着市场化牌子的传统国企。”
李默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要求,每一个字都精准地击中核心。
这些话,听在姚和韵耳中,更是振聋发聩。
这简直是对现有体制的又一次冲击!
铁饭碗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保障,李默却要直接打破。
这需要承担的压力和风险,绝非寻常人所能想象。
但他看着李默那淡定自若的神情,再想到陈市长的支持,内心深处涌起一股豪情——干!既然要干,就干票大的!
陈克清在那边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着李默话语中的深意和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但他很快就做出了决定。
“好!我同意!”陈克清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小先生,你尽管放开手脚去干!
只要你的方向是正确的,能为市里创造效益,能为老百姓带来好处,所有的阻力,我替你扛!
我会向省里申请,将这个日化厂作为试点,赋予它最大的自主权,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突破现有的一些条条框框!”
“至于你说的冗余人员,那更是我们现在所有国企的顽疾!
你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那简直是对我们市最大的贡献!我不会干预,反而会配合你,从源头上解决!”陈克清掷地有声地说道。
“感谢陈市长信任。”李默语气中多了一丝真诚。
他知道,陈克清能做到这一步,是真的把他放在了未来改革者的位置上,而不是简单的看中一个商业项目。
“另外,市里会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小组,由我亲自挂帅,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洗衣粉厂的各项建设能够顺利推进。
姚和韵同志那边,我会亲自打招呼,让他全力配合你,但日常事务,仍由你全权负责,他主要负责行政上的协调和扫清障碍。”
陈克清把后续的工作也做了明确的指示。
“对了,关于生产设备的引进,我近期要去省城开一个会议,会接触到一些相关部门的领导,以及一些国外的技术专家。
你需要什么具体的设备型号,或者想引进哪方面的技术人才,都可以列出来,我帮你留意一下。
我们要做,就要做最好、最先进的!”
陈克清的语气里充满了雄心壮志。
“设备清单和技术需求,我今晚会整理出来,尽快交给你。”李默回应道。
“好!那就这么说定了!小先生,你放手去干,我替你兜底!”陈克清最后重申道。
“陈市长,你这个电话,给我省了好多麻烦。”李默笑了一句。
陈克清闻言,在那头也爽朗地大笑起来:“哈哈,能给你省麻烦,那才说明我这个市长没白当!对了,你可得抓紧了,我这边会尽快安排我弟陈克武跟你见面!”
挂断电话,李默缓缓放下那部红色的电话听筒。
屋子里一片寂静,只有晨光透过窗户,洒落在地面上。
姚和韵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身体僵硬得像一尊石雕。
他看着李默,嘴唇哆嗦了几下,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感到口干舌燥,整个世界观都在短短几分钟内被彻底重塑。
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纯粹的市场化管理,市长亲自挂帅保驾护航,甚至还有专门的工作小组……这已经不是简单地建一个厂,而是一场由上至下推动的经济体制改革实验!
“姚叔,愣着做什么?”李默转过身,看向他,语气中带着一丝促狭,“不是说好了,三天之内,东郊那块地,要给我弄得干干净净吗?”
姚和韵猛地一个激灵,回过神来。
他看着李默那清澈的眼神,心里猛地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有震惊,有崇拜。
“啊!对!三天!”姚和韵如梦初醒,狠狠地一拍大腿,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激动和亢奋,“不!不用三天!
今天,最迟今天晚上,我就把那块地清理干净!谁敢阻拦,我把他全家都给我扔出去!”
他转身就往外走,步伐急促有力,全然没有了之前的颓丧和疲惫。
此刻的姚和韵,就像是打了一针强心剂,整个人都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斗志。
他知道,自己抓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一个足以改变清河县命运,也改变他个人命运的机遇!
姚虞花和苏晚晴不知何时已经悄然走进了房间。
她们虽然没有听到电话里的所有对话,但从姚和韵和陈克清的声音变化,以及李默最终那句百分之五十一我接受的话语中,也大概猜到了事情的走向。
姚虞花走到李默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那双漂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她的唇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骄傲和崇拜,仿佛在说:看,这就是我们的男人!
苏晚晴也走上前来,眼神中充满了温柔和理解。
她只是静静地站在李默身旁,用行动表达着无声的支持。
李默看着两个女人,心里也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他所做的一切,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这些关心他,信任他的人。
“走吧。”李默看向她们,轻声说道,“我们去吃早餐,今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他揽着苏晚晴的腰,牵着姚虞花的手,走向院子。
清河县的天空,真的要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