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听到陈克清那热情洋溢的声音,哑然失笑。
他甚至能想象到电话那头,那位在整个地区都说一不二的市长,此刻正靠在宽大的办公椅上,脸上挂着真诚的笑容。
“陈市长说笑了,清河县这边还有些事情没忙完,暂时怕是走不开。”
李默的语气不卑不亢,像是在和一位许久未见的老友聊天。
姚和韵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
这小子,面对市长的橄榄枝,居然就这么轻飘飘地推了?
换做任何一个体制内的人,此刻怕是早已激动得语无伦次,连声称谢了。
“哦?什么事能把我们的小先生绊住脚?”陈克清的语气里充满了好奇,“说来听听,要是缺人手,我给你调兵遣将!要是缺政策,我给你开绿灯!”
这份偏爱,已经毫不掩饰。
“也不是什么大事。”李默轻描淡写地说道,“就是看县里的老百姓洗衣服太费劲,肥皂又不好用。
我琢磨着,弄了个洗衣粉的配方,准备在清河县建个厂子。”
“洗衣粉?”电话那头的陈克清愣了一下。
他显然没想到,能让李默亲自打电话过来的,竟然是这么一件听起来鸡毛蒜皮的小事。
在他想来,以李默的格局和手笔,一出手至少也得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工业项目。
姚和韵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
完了,市长肯定觉得这是小打小闹,上不得台面。
自己刚才的兴奋,怕是要变成一场空欢喜了。
然而,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后,陈克清的下一句话,却让姚和韵的眼珠子差点瞪出来。
“只是在清河县建个厂?”陈克清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小先生,你的眼光,不该只局限在一个小小的清河县。
这个洗衣粉,效果如何?成本怎样?产量能做到多大?”
一连串的问题,直击要害。
不愧是能坐上市长位置的人,瞬间就从一件小事中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
“效果,碾压市面上包括进口货在内的所有产品。”李默的回答充满了自信,“成本,可以做到比最劣质的粗制肥皂还要低。
至于产量,只要原料和设备跟得上,我能让全省的老百姓,都用上我们的洗衣粉,而且是用上就再也离不开的那种。”
这番话,掷地有声。
电话那头又一次陷入了沉默,但这次的沉默,却让姚和韵感觉到了一种风暴来临前的压抑。
他能清晰地听到听筒里传来陈克清略显粗重的呼吸声。
过了足足半分钟,陈克清的声音才再次响起,那声音里,压抑着一种巨大的激动。
“全省?”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小先生,你的意思是……可以推广到全省?”
“如果市里支持,为什么不能?”李默反问。
“好!好!”陈克清连说了两个好字,然后,他问出了一个让姚和韵灵魂都在颤抖的问题。
“那……能否推行全国?”
这个问题一出,整个房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全国!
这两个字,像两座无法想象的巨山,狠狠地压在姚和韵的心头。
他这辈子,想过的最大的事,也就是把清河县的经济搞上去,让县城人吃饱穿暖。
而现在,老姚亲耳听着这两个年轻人,在一部电话里,云淡风轻地讨论着一个席卷全国的商业版图!
这已经不是一个级别的对话了。
李默似乎早就料到他会这么问,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地吐出一个字。
“可以!”
“轰!”
姚和韵感觉自己的脑子像是被一道天雷劈中,嗡嗡作响。
他看着李默,眼神已经从最开始的欣赏、敬畏,彻底变成了一种仰望。
仰望神明般的仰望。
“哈哈哈!好!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你小子不是池中之物!”陈克清在电话那头爆发出雷鸣般的笑声,“说吧!要什么!要人,还是要钱,还是要政策!只要我陈克清能给的,你要什么,我给什么!”
这已经不是支持了,这是毫无保留的托付!
姚和韵激动得浑身发抖,他觉得,清河县的天,从今天开始,真的要变了!
李默的表情却依旧平静,似乎这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既然陈市长这么说了,那我就不客气了。
我原先的计划,是先搞个小作坊,投个几十万,慢慢来。
但现在看来,格局可以再大一点。”
他伸出一根手指。
“初期的设备、原料、建厂、铺路,还有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训,我初步估算了一下,启动资金,至少需要八百万。”
“八……八百万?”
姚和韵眼前一黑,差点一屁股坐到地上去。
他活了五十多年,连三百万的现金都没见过,李默一开口,就是八百万!这小子是疯了吗?把整个清河县卖了也不值这个价啊!
“八百万……”陈克清在电话那头重复了一遍,语气也凝重了起来。
这在80年代,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
“我知道这笔钱数目不小。”李默不疾不徐地继续说道,“所以我有个想法。
陈市长,现在国家不是正在提倡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吗?
我们这个日化厂,完全可以作为一个试点。
一个引入社会资本,搞活市场经济的试点。
我们不需要县财政和市财政出一分钱,我们可以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陈克清对这个新词很感兴趣。
“对!但是,这第一个能赚大钱的机会,肉必须烂在锅里,得由我们自己人牢牢把握住。”李默话锋一转,终于抛出了自己的核心目的,“这笔钱,由我们自己来出。”
陈克清那边又沉默了。
他听出了李默的言外之意,这是不想让外人来分这块最大的蛋糕。
可八百万,从哪儿弄?
就在姚和韵以为这件事要黄了的时候,陈克清突然笑了起来。
“小先生,你是不是早就打听到我那个不成器的弟弟了?”
“弟弟?”李默倒是真的愣了一下。
“对,我有个堂弟,前两年从海外回来的,带了点钱,天天嚷嚷着要报效祖国,却不知道该干什么。
这笔钱,我让他出!
就当是替我这个当哥哥的,为你这个项目投石问路了!”
陈克清的语气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
姚和韵已经麻木了。
市长的弟弟?海归?有钱?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他感觉自己像是在听天书。
“既然是投资,那就得按规矩来。”李默的声音再次响起,“这笔钱,算是我个人向你弟弟借的。
另外这家工厂,我以技术和部分现金入股,我要占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狮子大开口!
这是姚和韵脑中闪过的第一个念头。
在国营经济占绝对主导的年代,个人要在这么大一个项目里占三成股份,这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这要是被政敌抓到把柄,就是里通外国、挖社会主义墙角的铁证!
他紧张地看着李默,手心里全是汗,生怕陈市长一口回绝,甚至当场翻脸。
电话那头,又一次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这一次的沉默,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漫长,漫长到姚和韵觉得自己的心脏都要从喉咙里跳出来了。
李默也微微皱了皱眉,难道自己这次,真的玩得太大了?
就在他以为陈克清要拒绝的时候,电话里,终于传来了声音。
那声音,低沉,缓慢,却带着一种石破天惊的力量。
“百分之三十?”
陈克清顿了顿,然后用一种j近乎是深深不解的反问口吻。
“怎么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