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姐话音刚落,刘好仃的手指已经在键盘上敲下了“客户回流观察记录”几个字。他没抬头,只说了句:“把这人信息调出来,看之前咨询过几次,有没有留下具体顾虑。”
“已经查了。”王姐的声音带着点轻快,“上周三打过电话,问的是抗干扰测试报告的事,销售说当时解释得不够细,后来就没再跟进了。现在主动问能不能旁听见面会,还特意提了一句‘想看看你们怎么证明稳定性’。”
老陈在通讯框里插话:“那不就是冲着技术来的?咱们不是已经把滤波罩和偏振膜都亮出来了?”
“问题是,”刘好仃终于抬眼,“他说的‘证明’,不是我们讲一遍就行,是他自己得信。”
他点了下鼠标,主屏切换成数据面板。三条曲线并列排开:蓝色是日均客户咨询量,红色是有效订单转化率,绿色是退货或延期交付申请数。从两周前开始,蓝线缓慢爬升,红线上周五出现一个小高峰,绿线则一直贴底平走。
“你看,”他指着张总确认来访那天的节点,“这里有个小跳。昨天又有两个老客户联系售后,问能不能安排参观升级后的系统运行状态。”
“这是好事啊。”王姐笑了一声,“说明我们的动静传出去了。”
“但还不够稳。”老陈盯着绿线后面微微翘起的一角,“上个月同期,绿色这条几乎压着横轴走,现在虽然没反弹,可昨天北区一组演示中途重启了一次——不是故障,是电压波动触发了自检,可客户当场就问‘是不是又出问题了’。”
刘好仃点点头,把这条也记进备注栏。他知道,真正的考验不在系统能不能扛住干扰,而在客户愿不愿意继续相信它能扛住。
十分钟后,三人围在一个临时会议窗口里。刘好仃把整理好的《阶段性应对效果简报》推到共享区。
“先说好的。”他语气平稳,“策略启动以来,接待组完成全部讲解话术更新,引导员抽查合格率百分之百;设备端两批新型传感器更换完毕,覆盖核心展区,压力测试通过率比上周提升十二个百分点;客户见证计划已有三位老客户明确参与,其中一位还愿意带项目资料现场分享。”
王姐笑着接话:“而且今天上午那个原本要签竞品合同的客户,刚给销售回消息,说想推迟三天做决定。”
“说明我们在拉回注意力。”刘好仃顿了顿,“但坏消息是,这种拉回还不牢靠。过去七十二小时,新增意向客户中,仍有四成提出要求——要么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要么允许他们自带光源做现场测试。”
老陈皱眉:“这不是折腾人吗?我们又不是实验室。”
“他们是怕被宣传牵着走。”王姐摇头,“现在外面吹得神乎其神,说什么‘全息玻璃零延迟响应’,听着像科幻片,可客户心里没底,只能靠多问、多试来找安全感。”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空调发出轻微的送风声。
刘好仃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词:**看见、相信、选择**。
“我们现在的努力,让客户‘看见’了改进。但他们还没完全‘相信’这是常态。至于‘选择’,更得等信任落地之后。”
“那下一步呢?”老陈问,“再加一层防护?还是干脆发个声明,说我们比对手强多少?”
“都不急。”刘好仃转身面对两人,“我们现在最该做的,是搞清楚——为什么有人信了,有人还在犹豫?”
他打开一份匿名反馈汇总表,逐条读出来:
“客户A:讲解挺细致,但我担心你们越强调防干扰,反而说明这真是个问题。”
“客户b:看了视频演示不错,但我想知道,连续运行三个月会不会出状况。”
“客户c:你们请老客户来聊挺好,可万一这些人是托儿呢?”
王姐叹了口气:“防得住光,防不住猜。”
“所以不能只靠嘴说。”刘好仃拿起笔,在“相信”下面画了个圈,“得让怀疑有出口,也让信任有证据。”
他转向老陈:“上次你说,新装的传感器能记录每次干扰响应时间和恢复过程,这些数据能不能生成可视日志?比如每天自动出一份‘系统健康快报’?”
“可以。”老陈点头,“后台已经在存原始记录,做成图表不难。”
“那就做。”刘好仃说,“不对外发,只在接待时,客户问起就当场调出来看。就像体检报告,谁都能查。”
王姐眼睛一亮:“还可以让老客户自己讲完后,顺便问一句‘您要不要看看今天的运行数据’?自然得很。”
“对。”刘好仃笑了,“让他们亲手点开,亲眼看到。”
会议继续推进。他们核对了本周所有接待场次的反馈记录,标记出六个仍表现出明显迟疑的客户案例,逐一分析背景和提问重点。
中午十二点十七分,简报定稿上传。刘好仃在团队频道留了句话:“数据说明我们走在路上,但还没到终点。”
王姐回复:“下午我会再培训一轮引导员,重点教怎么接住那些尖锐问题。”
老陈留言:“健康快报模板我午休时间弄出来,两点前发你审。”
屏幕暗下去后,刘好仃没动。他重新打开空白文档,标题打了四个字:**优化方向**。
光标在第一行闪烁。
他低头喝了口茶,凉的。顺手把杯子挪到一边,开始打字:
1. 强化客户质疑的回应机制,避免“解释过度”引发反向猜疑;
2. 健康快报需简洁直观,突出连续稳定运行天数与实时响应效率;
3. 见证环节增加互动设计,让新客户能直接向老客户提问……
写到这里,他停下,回头看了眼主控屏。东展厅正在开展一场小型参观,画面里王姐站在玻璃幕墙前,手里拿着平板,正递给一位客户。
那人低头看了几秒,忽然抬头笑了,说了句什么。王姐也笑起来,随即调出另一份图表。
刘好仃轻轻点了下头,继续往下写:
4. 考虑设立“开放体验日”,允许预约客户在非高峰时段进行自主测试;
他刚敲完这一条,耳机响起提示音。
“老刘,”王姐声音传来,“刚才那位客户问,能不能让他儿子下周带台专业测光仪过来试试?他儿子是做光电工程的。”
刘好仃手指停在键盘上。
“你怎么答的?”
“我说,”她的语气轻松,“欢迎啊,只要别把玻璃照化了,工具随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