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把刚整理好的客户见证视频素材存进专用文件夹,顺手点了下刷新。共享文档右上角跳出一个数字提示:王姐上传了新版本的《透明化讲解应对手册》。他点开看了一眼,三页纸,图文并茂,连话术停顿节奏都标了记号。
“这效率。”他轻声说了句,端起桌边凉透的茶喝了一口。
耳机里传来王姐的声音:“老刘,接待组那边我已经安排好了,今天上午那场失误不会再有。下午两点那批客户,由我亲自带。”
“行。”刘好仃回,“话术别太硬,像聊天就行。”
“放心,我说‘我们这儿啊,平时就怕有人拍照闪着系统’,客户一听就笑了,自然就接上了。”
老陈的声音插进来:“传感器第二批也到了,我刚跟安装组碰完头,明天开始换,优先东区和北区,不影响参观路线。”
“进度盯紧点。”刘好仃说,“别到时候客户站在那儿听讲解,背后一堆人拿着扳手叮当响。”
“那不至于。”老陈笑了一声,“我又不是第一天干活。”
刘好仃摘下耳机,站起身活动了两下肩膀。窗外阳光正好,照在控制台边缘泛出一点暖光。他看了眼时间,九点四十七分,离第一组客户到场还有十三分钟。
他打开内部通讯系统,在团队频道发了一条消息:“策略启动会,现在开。”
不到半分钟,王姐和老陈的身影出现在会议室连线框里。刘好仃把年报框架打印件拍在桌上,翻到第三页。
“先说分工。”他说,“王姐负责接待流程调整,今天必须把手册发下去,每场讲解前确认引导员看过更新内容。老陈这边,新型传感器更换按计划走,每天收工前报一次进度。我来对接销售部,筛出第一批适合参与见证计划的客户,今天要把邀请函发出去。”
王姐点头:“接待组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了,大家明白这不是临时变动,是咱们主动亮底牌。”
老陈挠了挠后脑勺:“我就担心,讲得太细,客户会不会觉得我们在掩饰什么?”
“不会。”刘好仃摇头,“我们不解释,只展示。就像餐厅上菜前掀盖子,香味自己会说话。”
王姐笑出声:“那你这是打算让客户闻味儿下单?”
“差不多。”刘好仃也笑了,“反正数据是真的,系统稳不稳,他们眼睛看得到。”
会议结束得干脆利落。刘好仃顺手把打印稿塞进抽屉,转身调出客户合作记录表。他一条条往下翻,手指停在两家企业的名字上——都是合作超过两年的老主顾,反馈栏里清一色写着“稳定”“响应快”“售后省心”。
他拨通第一个电话。
“张总,好久不见,我是玻璃厂的小刘。今天打电话,是想请您帮个忙……”
电话那头传来笑声:“哟,稀客啊!是不是又出什么事了?”
“不是坏事。”刘好仃语气轻松,“我们最近搞了个新玩法,想请像您这样的老客户来厂里坐坐,给新客户讲讲您的使用体验。不算正式演讲,就是喝茶聊天。”
“哦?”对方来了兴趣,“你们现在这么会搞事了?以前可不兴这套。”
“形势逼人嘛。”刘好仃笑着说,“再说了,谁的话都不如您亲口说一句‘这系统真没出过问题’来得实在。”
两人聊了不到十分钟,张总答应下周三抽空过来。
第二个电话打通时,对方正开会。刘好仃没多打扰,简单说明来意后挂了。半小时后,对方回信:行程紧张,没法到场,但愿意录一段短视频支持。
“也算开了个好头。”他把两条确认信息填进执行表,顺手标记为“已落实”。
十点整,监控画面切换到东展厅入口。一组五人客户团正在登记,带队的是新来的引导员小周。刘好仃盯着屏幕,耳朵贴上耳机。
“欢迎来到智能玻璃展示中心。”小周的声音清晰传来,“进门第一眼看到的这块幕墙,采用了双层偏振膜设计,不仅能防强光反射,还能有效过滤干扰信号。”
刘好仃微微点头。这是新增的第一个话术节点,小周说得流畅自然。
一行人往里走,来到中段展区。这里陈列着几块正在演示自动调光的样品。按照计划,引导员应该在这里插入第二段话术:“这些玻璃背后的控制系统,配备了滤波罩,专门应对突发闪光或反光干扰。”
可小周只说了句“这部分技术细节比较专业”,便匆匆带人走向下一个点位。
刘好仃眉头一皱,立刻按下内部通讯键:“王姐,中区缺了一段。”
“收到。”王姐的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不到两分钟,她本人出现在展厅走廊拐角,笑着迎上去:“哎呀,正好我巡场,接个班?小周辛苦了,后面交给我吧。”
客户们毫无察觉,依旧兴致勃勃地听着讲解。
“刚才说到滤波罩。”王姐接过话头,语气随意,“其实它有点像雨伞,平常看不见,下雨才知道有用。我们做过测试,手机闪光灯直拍三十秒,系统纹丝不动。”
她一边说,一边调出平板上的视频回放。画面里,一道强光闪过,屏幕只轻微晃了一下,随即恢复正常。
“哇,这反应挺快啊。”一位客户忍不住问。
“我们不怕拍。”王姐笑,“就怕您拍完觉得不够清楚,再来一次。”
现场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
刘好仃松了口气,迅速在笔记本上记下:“需强化引导员培训,避免关键话术遗漏。”接着他打开文档,新建一页,标题写上《透明化执行日志》,把这次情况简要录入。
中午十二点,所有事项进入正轨。
王姐发来消息:今日两场接待均完成话术嵌入,客户反馈积极;《应对手册》已全员下发。
老陈回复:首批传感器更换完毕,运行正常;第二批材料入库,明日八点开工。
刘好仃汇总信息,更新了共享文件夹里的“策略执行日报”。
他靠在椅子上,揉了揉眼角。这一天下来,节奏紧凑,但每一步都踩在点上。
下午四点,他收到张总的助理发来的邮件:确认来访时间、人数,并附了一句,“张总特意交代,要带上次项目的数据报表过来,现场分享。”
刘好仃看着这句话,嘴角慢慢扬起。
他转头看向主控屏,各区域信号平稳,绿线均匀起伏。东展厅刚刚结束一场参观,画面静止在最后一块调光玻璃缓缓变暗的瞬间。
他重新打开客户见证计划排期表,在周三那一栏,郑重标上红色对勾。
然后,他点开视频剪辑软件,开始处理张总同意提供的过往合作资料片段。画面里,是两年前某写字楼外立面施工的实录:工人们正在安装玻璃,镜头扫过铭牌,清晰显示着出厂编号与调试日期。
刘好仃把这段素材拖进时间轴,准备配上字幕:“连续稳定运行876天”。
他刚敲下第一个数字,耳机突然响起提示音。
王姐说:“销售部刚通知,原本推掉的那个客户,听说我们要办‘老客户见面会’,主动问能不能旁听。”
刘好仃停下打字的手指。
“他本来已经倾向竞品了。”王姐声音里带着笑意,“现在倒想来看看,我们到底有什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