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的手指还悬在重启键上方,但没按下去。他盯着屏幕上那行“动作识别失败”的提示,像是在等它自己消失。
三秒后,字还在。
他收回手,把椅子往控制台前拉了半寸,打开日志查询界面。手指在键盘上敲得不快,但每一下都落在关键位置。七十二小时的数据流开始滚动,图表一条条生成,延迟曲线、触发频率、人工介入标记——全被调了出来。
门轻轻响了一下,老陈探头进来,手里拎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半瓶矿泉水和两个包子。“还没走?”他把袋子放在角落的柜子上,“我以为你早回去了。”
“刚出问题。”刘好仃指了指屏幕,“最后一次测试,系统没认出手势。”
老陈走过来,凑近看数据。“什么时候的事?”
“十分钟前。之前五次都正常。”
老陈皱眉,翻了几页记录。“自动模式成功率九十八点三?比昨天高不少啊。”
“可就差这1.7%,偏偏卡在演示前夜。”刘好仃合上一页窗口,又打开另一个,“你看这儿——强光环境下漏检三次,每次都在下午三点左右。”
“又是反光?”老陈挠头,“这太阳跟咱们杠上了。”
“王姐来了再说。”刘好仃说着,顺手点了打印,把几份对比报表送进打印机。
人还没到,声音先到了。走廊上传来轻快的脚步声,接着是王姐的声音:“灯还亮着呢,说明你们没睡着。”
她推门进来,外套搭在手臂上,头发扎得利落。“我刚在群里发了新流程图,大伙儿都说能背下来了。”她走到桌边,看见报表,眉毛一挑,“这是……复盘?”
“不是复盘,是评估。”刘好仃递过一份纸,“改进之后的效果,得拿数据说话。”
三人围到小桌旁。王姐一边看表一边念:“自动触发响应平均0.9秒,手动干预平均2.1秒……咱们现在是两条腿走路了。”
“问题是,”老陈指着其中一条折线,“自动识别在光照突变时还是会卡一下。虽然加了滤波算法,但摄像头还是会被闪花眼。”
“那不如让人多盯一会儿?”王姐提议,“引导员看到客户放下杯子,就准备启动,万一系统失灵,立刻补上。”
“可这样压力全压在人身上了。”刘好仃摇头,“我们做这套系统,本意是减轻负担,不是把人变成备用零件。”
“也不是完全没办法。”老陈突然想起什么,“厂里仓库还有两片偏振镜片,是以前拍产品视频用的。装上去,应该能压住反光。”
“什么时候能装?”
“明天早上第一件事。”
王姐点头:“那我同步调整引导节奏。比如在客户喝水时多聊一句,把抬手动作控制在光线最稳的时段。”
刘好仃听着,低头在本子上写了几笔,然后抬头:“咱们现在的问题,不是机器不行,也不是人不够快,是两者接不上趟。”
他指着图表中间一段断口:“你看,系统判断失误后,人工平均要1.2秒才反应过来。这一秒多,刚好是情绪转折的关键期。”
“所以得提前预判。”王姐接道,“不能等系统报错再动手,得在风险出现前就准备好。”
“对。”刘好仃合上本子,“系统为主,人力为盾。不是谁替代谁,是互相兜底。”
老陈笑了:“你还真能把打工心得讲成鸡汤。”
“五十多岁的人了,不说点有营养的话,怎么撑得住加班?”
王姐也笑出声:“那我明天彩排时,专门安排几个‘高危客户’,专挑阳光最猛的时候进场。”
“行。”刘好仃重新打开控制台界面,“今晚再跑一轮全模拟,把所有变量都试一遍。”
数据重新加载,屏幕上的曲线渐渐铺开。这一次,他们逐段分析:电压波动是否影响输出稳定性,摄像头角度是否覆盖全部坐区,手动遥控的按键反馈是否足够清晰。
老陈忽然停住:“等等,这个时间段,车间冲压机启动了两次,但光照曲线没抖。”
“真的?”王姐凑过去,“上次不是一震就闪吗?”
“昨晚我焊了独立电源,还加了个缓冲模块。”老陈语气有点得意,“现在就算隔壁砸墙,咱们这儿也能稳住。”
“那最怕的外部干扰,算是扛住了。”刘好仃轻声说。
王姐翻到最后一栏记录:“连续三天,无重大故障。手动介入总共六次,全是预防性操作,没有一次是因为系统彻底失灵。”
屋里安静了几秒。
“要不……”老陈试探着问,“把旧程序关了?”
“彻底切新版?”
“反正备份还在,真出事也能恢复。”
王姐犹豫:“可万一明天演示时突然抽风……”
“不会。”刘好仃看着屏幕上跳动的绿色信号灯,“这三天,我们经历了早晚高峰、电网波动、强光直射,甚至有人故意抖腿测试误判——但它每次都扛过去了。”
他顿了顿:“它已经证明自己能行了。”
老陈点点头:“那我明早更新主控程序,设新版为默认模式。”
“旧版保留镜像。”王姐补充,“三个月,以防万一。”
“可以。”刘好仃翻开笔记本,在最后一页写下八个字:**改进达标,双模可行**。
他合上本子,起身走到配电箱前,检查备用线路的接口是否牢固。螺丝拧得紧,线头包得好,胶带缠了三层。
老陈收拾工具包:“我去仓库领偏振片,顺便看看稳压模块到了没。”
“记得登记。”刘好仃提醒。
“知道,不然库管又要念经。”
王姐拿起平板:“我把新版手册发群里,让大家都熟悉下动作节点。”
她走到门口,又回头:“明天八点半,全员到齐,不许迟到。”
“放心。”刘好仃站在控制台前,重新启动了一遍测试流程。
灯光缓缓暗下,房间陷入昏黄。
三秒静默后,暖光准时升起,均匀洒在玻璃展板上,边缘整齐,毫无闪烁。
老陈临走前看了眼屏幕,满意地点头。
王姐关掉顶灯,只留下控制台的微光。
刘好仃没动。他坐在原位,看着那道光慢慢铺满地板,像一块慢慢苏醒的暖毯。
他打开日志备份界面,点击归档。
系统提示:**本次评估完成,所有指标达标,方案确认可持续运行**。
他刚要关闭窗口,屏幕右下角突然跳出一个提示框:
【光照模式切换中——检测到外部光源干扰,启动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