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中草药故事集

承道小写师

首页 >>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 >>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渔港春夜 修仙归来在都市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深空彼岸 逍遥人生 曼陀罗妖精 陛下不可以! 都市花缘梦 都重生了谁谈恋爱啊 原来你们都想上我(NP)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 承道小写师 -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全文阅读 -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txt下载 -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279章 百草堂之连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太行山脉的余脉在四月里泛出淡绿,青石镇的石板路缝里钻出的蒲公英刚顶出黄蕊,镇口那棵老槐树下,就有人裹着棉袄打起了摆子。

\"王掌柜,再来两服银翘散!\"百草堂的木门被撞得吱呀响,进来的是粮铺的李掌柜,他媳妇抱着孩子,那娃脸蛋烧得通红,嗓子眼儿里像堵着团火,每声哭腔都带着破锣似的嘶哑。

王宁正蹲在柜台后翻晒青翘,指尖捻着枚青绿色的果实,果皮上的绒毛蹭得指腹发痒。这是去年霜降前收的青翘,个头虽小,掰开时能看见细密的白瓤,凑近了闻,苦香里裹着股清劲。他抬头时,额角的皱纹里还沾着点药粉——那是今早炮制连翘时溅上的,深褐色的,像落在皮肉上的陈年药渍。

\"舌头伸出来我瞧瞧。\"王宁放下青翘,指腹按在孩子腕脉上。那脉跳得又急又浮,像春日山洪冲得石子乱滚。孩子张嘴时,舌尖红得发亮,喉咙口起了层白膜。他转身从药柜第三层抽了抽屉,里面的青翘码得齐整,\"还是照老方子,金银花加青翘,这次连翘多加三钱,你家娃这热毒重。\"

他媳妇急得直搓手:\"王掌柜,昨儿个济世堂的孙老板说,连翘性寒,娃子吃多了要拉肚......\"

\"他懂个屁的寒温。\"里屋传来张娜的声音,她端着个粗瓷盆出来,盆里是刚淘洗好的芦根,水珠顺着她靛蓝布衫的前襟往下滴。她生得眉目清瘦,发髻上总别着根银簪,簪头雕的是朵半开的连翘花——那是王宁成亲时给她打的,\"孙玉国昨儿个卖的老翘,是前年的陈货,皮都褐了,能跟咱这新采的青翘比?\"

王宁没接话,只是拿戥子称药。青翘落在黄纸上,发出细碎的脆响。他忽然抬头,望着门外:\"这几日南风刮得勤,怕是要出事。\"

这话没说错。三日后,青石镇的晨雾里开始飘着股怪味,像腐草混着焦糊气。镇西头的铁匠铺一家四口全倒了,不仅发热,胳膊上还起了连片的红疮,抓破了就流脓水。更邪门的是,好几个人说撒尿时像有火在烧,疼得直跺脚。

百草堂的门槛几乎被踏平。王宁让王雪在门口支了口大铁锅,锅里咕嘟咕嘟煮着药汤,青翘和金银花的气息漫过半条街。王雪才十六,梳着双丫髻,粗布裙上别着个小布包,里面装着她记药名的纸条。她给排队的人递药碗时,辫子梢总跟着动作甩动,像极了后山连翘丛里蹦跳的山雀。

\"哥,张大叔说他婆娘喝了药,尿还是疼。\"王雪跑进来时,鼻尖沾着点灰,\"他说是不是药没用?\"

王宁正给个老汉诊脉,闻言眉头动了动。那老汉脸色蜡黄,舌头却红得吓人。他伸手按在老汉小腹上,老汉\"哎哟\"一声叫出来。

\"不是药没用。\"张娜端着碗清水进来,递给老汉,\"连翘能清心火,还能利小肠。怕是剂量得调。\"她走到药柜前,指着最上层的连翘:\"《本草经疏》里说,连翘'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这热结在小肠,就得让它把火从小便带出去。\"

王宁点点头,提笔改方子:\"给有尿痛的人,每服加五钱连翘。\"

正说着,门外突然吵嚷起来。刘二狗那破锣嗓子穿透药香:\"大家别信这姓王的!连翘是苦寒药,喝多了要烂肠子的!我家老板说了,治病得用温药,济世堂的'平安散'才是正道!\"

王宁放下笔,走到门口。刘二狗穿着件不合身的绸褂子,袖口沾着油渍,正站在台阶下唾沫横飞。他身后跟着个精瘦的汉子,是郑钦文,手里举着个纸包,里面的药末呈灰黄色。

\"孙玉国呢?让他自己来跟我说。\"王宁的声音不高,却让周围的议论声都停了。他的目光扫过人群,落在几个捂着肚子的人身上——那是前两天买了济世堂药的。

刘二狗梗着脖子:\"我家老板忙着呢!他说了,你们百草堂用的青翘是没长熟的,有毒!\"

\"放你娘的屁!\"王雪气得脸通红,手里的药碗差点摔了,\"青翘清热比老翘强,这是《炮炙大法》里写的!\"

王宁拉住妹妹,弯腰从锅里捞起片煮得半烂的连翘:\"大家看清楚,这连翘煮出来的水是黄中带绿,味苦却不涩。若是老翘,水色发褐,味带酸。孙老板卖的是什么,你们心里有数。\"

人群里有人嘀咕:\"济世堂的药贵得离谱,我买了两服,一点用没有......\"

刘二狗眼珠一转,突然指向个蹲在地上的妇人:\"李嫂子!你不是说喝了他家药,胃更疼了吗?\"

那妇人脸色苍白,捂着心口:\"我......我确实喝了就吐......\"

王宁走过去,搭住妇人的脉。那脉跳得迟缓,手心也是凉的。他叹了口气:\"你是不是平日里总觉得肚子冷,吃不得生冷?\"

妇人愣了愣,点头。

\"那你本就脾胃虚寒,连翘性寒,你确实受不住。\"王宁站起身,声音传遍人群,\"连翘虽好,却不是所有人都能用。脾胃虚寒的,身上长疮但脓水清稀的,都不能用。可这疫病是风热毒邪引起,对证的人,就得靠它救命。\"

他转身回屋,取了包药递给妇人:\"这是理中丸,先暖暖胃。你的病,另开方子。\"

刘二狗见没人理他,有些发慌,正要再说什么,突然有人喊:\"不好了!济世堂那边出事了!有人喝了'平安散',疮更厉害了!\"

人群\"哄\"地一下散开,朝着街东头涌去。刘二狗和郑钦文对视一眼,也慌忙跟了过去。

王宁望着他们的背影,又看了看锅里翻滚的药汤。阳光穿过雾气照下来,在药汤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极了连翘花的金黄。

\"怕是要有场硬仗了。\"张娜走到他身边,手里攥着那块银簪,簪头的连翘花被体温焐得温热。

王宁没说话,只是弯腰,又往锅里添了把青翘。药香更浓了,仿佛要把整个青石镇都裹起来。

济世堂的伙计抱着个血糊糊的人往医馆冲时,孙玉国正在后堂翻账本。账本上用朱砂画的圈密密麻麻——那是他标记的连翘进货价,从月初到现在,已经涨了三成。

\"老板!不好了!赵老栓快不行了!\"伙计的声音劈了叉。

孙玉国把账本往桌上一拍,砚台里的墨汁溅出来,在\"连翘\"二字上晕开个黑团。他穿件藏青马褂,袖口磨得发亮,却特意在领口别了块玉佩,走动时叮当作响,偏生那双三角眼总透着股精明。

\"嚷什么?\"他走出柜台,看见赵老栓趴在长凳上,后背上的疮肿得像紫葡萄,破口处流着腥臭的黄水。\"不是让你用平安散吗?\"

\"用了!可越敷越肿,他说像有火烧!\"赵老栓的儿子哭丧着脸,\"王掌柜说......说这疮得用连翘消肿,可刘二狗说那药有毒......\"

孙玉国的脸沉下来,踹了脚旁边的药箱:\"那姓王的懂什么!连翘是破气的,老栓本就气虚,用了更坏事!\"话虽如此,他看见那疮口时,喉结还是滚了滚——这光景,倒像是毒没排出来,反被憋在肉里了。

这时郑钦文溜进来,凑到他耳边低语:\"老板,王宁那边把连翘加了量,说能治尿痛,好多人又去他那儿了......\"

\"废物!\"孙玉国低声骂了句,眼珠转了转,\"去,把库房里的老翘拿些出来,就说......就说陈年的老翘性子温和,既能治病又不伤身,翻倍卖!\"

郑钦文愣了愣:\"可那些老翘是前年的,都快发霉了......\"

\"让你去就去!\"孙玉国推了他一把,\"把霉的地方刮掉,炒焦了谁看得出来?\"

这话没留意,被门口的张阳听见了。张阳是镇上唯一懂炮制的药师,平日里谁家药铺缺人手就去搭把手,手里总攥着个铜质的小秤。他今天本是来济世堂借药碾子,闻言眉头拧成个疙瘩,转身就往百草堂走。

百草堂里,王宁正教王雪辨认连翘的好坏。他摊开两张纸,一张上是青翘,青绿色,果皮紧实;另一张是老翘,黄褐色,顶端裂成两瓣,露出里面带翅的种子。

\"你看这老翘,\"王宁捏起一枚,对着光,\"若是熟透了采收,晒干后是黄中带褐,这翅 seed (种子)是棕褐色,有油性。孙玉国卖的那些,颜色发灰, seed (种子)干得发脆,那是放坏了的。\"

王雪正点头,张阳掀帘进来,铜秤\"当啷\"一声掉在桌上。\"王掌柜,孙玉国要卖霉连翘!\"他急得脸发红,\"他让郑钦文把发霉的老翘刮了,炒焦了卖,还说能治疫病!\"

王宁的手猛地攥紧,指节泛白。灶上的药汤还在滚,热气模糊了他的脸。

\"哥,不能让他害人!\"王雪急得直跺脚,布包里的纸条掉出来,上面歪歪扭扭写着\"连翘:苦,微寒\"。

张娜正在给药瓶贴标签,闻言停了手。她贴的标签上,\"连翘\"二字写得娟秀,旁边还画了朵小小的连翘花。\"孙玉国这么做,是要出人命的。\"

正说着,门外一阵喧哗,有人喊:\"赵老栓不行了!\"

众人涌出去,只见赵老栓被抬着往百草堂来,后背上的疮口渗出黑血。他儿子哭着跪下来:\"王掌柜,求您救救我爹!孙玉国的药越敷越厉害......\"

王宁蹲下身,手指在赵老栓疮口边缘按了按,又翻了翻他的眼皮。\"还有救。\"他站起身,声音沉稳,\"张阳兄,帮我炮制药材。小雪,烧热水。\"

张阳立刻点头,挽起袖子走向炮制台。他取来新采的青翘,先用清水快速冲洗,再放进竹筛里沥干。\"连翘得去杂质,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他一边操作一边说,\"孙玉国连净制都省了,简直是胡闹!\"

王宁取了些连翘,又加了蒲公英、紫花地丁,用铜臼捣烂,再加些蜂蜜调成糊状。\"这疮已经成了痈,得让连翘把毒拔出来。\"他往赵老栓背上敷药时,动作很轻,\"连翘能散结,把脓头透出来,再用清热解毒的药托毒外出。\"

药刚敷上,赵老栓忽然哼了一声,眉头舒展些了。

这时,孙玉国带着刘二狗来了,远远站着喊:\"王宁!你别装好人!这人是用了你的烂药才加重的!\"

王雪气得要冲上去理论,被张娜拉住。张娜扬声道:\"孙掌柜若是不信,敢不敢让张阳兄验验你家的药?\"

张阳从怀里掏出个纸包,正是今早从济世堂借碾子时顺手拿的样品:\"这是你家的老翘,表面有霉斑,炒焦后药性全失,只剩燥性,敷在疮上只会逼毒入里。\"他把纸包往人群前一递,\"大家闻闻,这味是霉味,不是药香!\"

有人凑过去闻了闻,立刻皱起眉:\"还真是!我昨儿买的就是这味!\"

孙玉国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指着张阳:\"你......你胡说!\"

\"我有没有胡说,赵老栓的疮会说话。\"王宁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连翘是好药,但要看怎么用。采收不合时,炮制不得法,辨证不对证,良药也会变成毒药。\"

正说着,林婉儿不知何时站在人群外。她穿件灰布褂子,头上裹着蓝布巾,手里挎着个竹篮,篮子里装着些刚采的草药。她没说话,只是朝王宁递了个眼色,又指了指后山的方向。

王宁心里一动——他库房的青翘,不多了。

赵老栓这时呻吟着睁开眼,哑着嗓子说:\"背上......好像不那么烧了......\"

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孙玉国见状,拉着刘二狗灰溜溜地走了,背影在药香里缩成个小点。

王宁望着他们的背影,又看了看林婉儿消失在街角的方向,忽然对张娜说:\"准备家伙,明天去后山采连翘。\"

张娜点头,低头看见药台上的连翘花标本,那金黄的花瓣在暮色里,像一簇小小的火苗。

鸡叫头遍时,百草堂的灯就亮了。王宁正往竹篓里装东西:一把铜锄,刃口磨得发亮;两卷粗麻绳,是爬山用的;还有个油纸包,里面裹着干粮。张娜在一旁给他缝补裤脚,他裤腿上有个破洞,是去年采药时被荆棘划破的。

\"后山那片连翘丛在北坡,海拔怕是有千把米。\"张娜把针线放进布包,\"林婉儿既然指给你,定是那里的连翘长得好。\"她忽然抬头,眼里映着油灯的光,\"记住,连翘的根须浅,挖的时候别伤了主根,明年还能再长。\"

王雪揉着眼睛从里屋出来,双丫髻睡得有些歪:\"哥,我也去!\"她背上自己的小竹篓,里面装着个小药锄和油纸伞,\"我能帮你辨认青翘!\"

王宁本想拒绝,看她眼里的光,终究点了头。

天刚蒙蒙亮,三人就上了路。山路起初还平缓,两旁的灌木刚抽出新叶,沾着露水。越往上走,风越凉,雾气像白纱似的缠在半山腰。王雪走得急,辫子上的红头绳总往王宁眼前晃。

\"哥,你看那是不是连翘?\"她突然停住,指着崖边一丛灌木。

王宁走过去,那灌木枝条细长,却光秃秃的没开花。他摘下片叶子闻了闻:\"这是迎春,叶子比连翘圆,枝条是实心的。连翘的枝条中空,你折断看看就知道。\"

王雪真的折了根枝条,果然中间是空的,像根细管子。\"原来如此!\"她把断枝扔进竹篓,\"书上说'连翘茎中空',我总记不住。\"

爬到海拔八百米处,雾气突然散了。阳光穿过松针洒下来,照亮了对面山坡——漫山遍野的连翘正开得热闹,金黄的花朵挤在枝条上,像谁把碎金子撒在了绿丛里。更妙的是,花丛间还挂着不少青绿色的果实,正是没成熟的青翘。

\"这里的连翘长得好。\"张娜弯腰拨开草丛,\"土壤是沙质的,排水好,难怪能长这么旺。\"她摘下一枚青翘,轻轻捏了捏,\"你看这果皮多紧实,里面的种子还没硬,正是入药的好时候。\"

王宁拿出铜锄,顺着连翘根部周围的土轻轻刨。他的动作很轻,像怕惊扰了什么似的。\"连翘的根须会沿着岩石缝长,得顺着纹路挖,不然容易断。\"他边挖边说,\"去年有个药农图快,一锄头下去,把整丛根都铲断了,可惜了那片好连翘。\"

王雪学着他的样子,在另一丛连翘旁蹲下。她的小锄太小,挖起来费劲,鼻尖很快沁出了汗。\"哥,这青翘上有绒毛,是不是要刮掉?\"

\"不用。\"王宁把挖好的连翘捆成束,\"入药时连果皮带绒毛一起晒干,绒毛也是药效的一部分。《本草汇言》里说,连翘'散诸经血结气聚',这绒毛能助它'散'得更透。\"

正挖着,王雪突然\"哎呀\"一声。她脚下一滑,差点摔下陡坡,幸好抓住了一丛连翘。等王宁把她拉上来,她手里还攥着几根带花的枝条,手腕却被划出了血。

张娜赶紧从布包里拿出药粉——那是用干连翘磨的粉,撒在伤口上,血很快就止住了。“连翘不仅能清热,还能止血敛疮。”她给王雪包扎时,声音放得很柔,“小时候我在药铺玩,被药碾子砸了手,就是你伯父用连翘粉敷好的。”

王雪望着自己的伤口,突然问:“既然连翘这么好,孙玉国为什么要毁它?”

王宁正把一捆连翘放进竹篓,闻言动作顿了顿。山风穿过连翘丛,花朵簌簌作响,像谁在低声叹息。“因为他只看见药能换钱,没看见药能救人。”他说这话时,目光落在远处的青石镇,镇子在山脚下缩成个小点,“就像这连翘,有人把它当救命草,有人只把它当换银子的货。”

快到中午时,竹篓已经装了大半。王宁正准备歇脚,突然听见远处传来脚步声,还夹杂着骂骂咧咧的声音。

“他娘的,这破山怎么这么难爬!孙老板说了,找到连翘就有赏!”是刘二狗的声音。

王雪吓得往王宁身后躲。张娜把竹篓往岩石后藏,低声道:“他们怎么会来?”

王宁皱起眉,拉着两人躲进连翘丛深处。只见刘二狗和郑钦文正顺着山路往上爬,手里都拎着麻袋,脸上满是不耐烦。

“郑哥,你说这连翘真能卖大钱?”刘二狗抹着汗,“孙老板说,只要把这山上的连翘都采光,百草堂就没药可用了,到时候全镇的生意都是咱们的。”

郑钦文啐了口唾沫:“管他呢,老板给钱就行。不过这鬼地方,连条路都没有,怎么采光?”

“笨!”刘二狗踢了踢脚下的石头,“挖不动就砍!把枝条都砍下来,青翘老翘一起捋,总有能用的!”

王宁在草丛里攥紧了拳头,指节泛白。张娜按住他的手,轻轻摇头。

刘二狗和郑钦文果然开始砍连翘。他们的砍刀胡乱挥舞,金黄的花朵落了一地,连带着没成熟的青翘也被打落,踩在泥里。王雪看得眼圈都红了,死死咬着嘴唇才没哭出声。

等那两人走远,王宁才从草丛里出来。他看着被砍断的连翘枝条,断口处渗出的汁液像在流血。“这些人……”他的声音发紧。

“别气。”张娜捡起一根没被砍断的枝条,上面还挂着几枚青翘,“我们先把能救的收起来。林婉儿既然引我们来,说不定还有更好的地方。”

果然,往山顶再走百米,绕过一道山脊,眼前出现了片更茂密的连翘林。这里的连翘长得更高,枝条上的青翘也更饱满。更妙的是,林婉儿正坐在一块岩石上,手里编着连翘花环。

“我就知道你们能找到这儿。”她把花环递给王雪,“孙玉国的人只敢在低处折腾,不敢往这上面来——这里有几处陡坡,他们那点本事,上来就得滚下去。”

王雪戴上花环,金黄色的花朵衬得她脸红扑扑的。“婉儿姐姐,你怎么知道这里有连翘?”

“我小时候跟着师父采药,常来这儿。”林婉儿望着连翘丛,眼神柔和,“你看这丛,枝条有手腕粗,至少长了十年。当年我师父说,好药得有好地养,更得有人惜。”

那天下午,他们采了满满三篓青翘。下山时,王雪走在最前面,头上的连翘花环在风里摇晃。王宁背着最重的篓子,脚步却很稳。张娜走在最后,时不时回头望那片连翘林,阳光照在花海上,像铺了层流动的金箔。

回到镇上时,天已经黑了。百草堂的灯亮着,张阳正等在门口,看见他们回来,松了口气:“可算回来了!钱多多来过,说有要事找你,还留下个盒子。”

王宁打开盒子,里面是满满一盒青翘,个个饱满,带着新鲜的泥土气。盒底压着张纸条,是钱多多那歪歪扭扭的字:“王掌柜,以前是我糊涂。这些连翘您先用,不够我再想办法。”

王雪凑过来看,突然笑了:“哥,你看,连钱多多都知道连翘是好东西。”

王宁望着盒子里的青翘,又望向窗外。夜色里,仿佛还能看见后山那片金黄的花海,在月光下轻轻摇晃。他知道,这场仗,他们能赢。

青石镇的乡绅们聚在祠堂时,檐外的雨正下得紧。雨珠敲在青瓦上,噼啪作响,倒像是谁在暗处擂鼓。王宁站在供桌左侧,青布长衫下摆还沾着后山的泥点,怀里揣着三样东西:一枚青翘,一枚老翘,还有张孙玉国卖发霉连翘的账册——那是张阳偷偷抄来的。

供桌右侧,孙玉国坐得笔直,绸衫上的盘扣擦得锃亮,只是手指在膝盖上不停摩挲。刘二狗和郑钦文缩在他身后,活像两只受惊的耗子。

“王掌柜说济世堂用坏药害人,这事得有个说法。”族长磕了磕烟袋,烟锅里的火星明灭不定,“今儿请各位来,就是要辨辨这连翘的理。”

孙玉国立刻站起来,袍角扫过凳腿,带起一阵风:“族长明鉴!姓王的是嫉妒我生意好,故意抹黑!连翘本就性寒,他给体虚的人用,才害人家病情加重,反倒怪我的药?”

“我何时给体虚的人用过连翘?”王宁从怀里掏出青翘,举到众人面前,“大家请看,这是青翘,未成熟时采收,苦寒之性强,专清重症热毒。而这位赵大叔,”他指向站在人群后的赵老栓,“当时疮肿流脓,舌红脉数,是典型的热毒证,用青翘正是对症。”

赵老栓赶紧撸起袖子,胳膊上的疮已经结痂:“是真的!王掌柜的药敷上第三天,脓就变清了,不疼了。”

孙玉国脸一沉:“那李寡妇呢?她喝了你的药就吐,难道也是热毒?”

李寡妇从人群里挤出来,手里攥着个药包:“孙老板别装糊涂!王掌柜早说我脾胃虚寒,不能用连翘,给我换了理中丸。倒是你,前儿个还让刘二狗来劝我买你的‘平安散’,说连翘是毒药!”

刘二狗慌忙摆手:“我没说……”

“你说了!”王雪突然开口,双丫髻在油灯下一晃一晃,“我听见了!你在百草堂门口喊,说连翘会烂肠子!”她从布包里掏出张纸,是她抄的《炮炙大法》节选,“书上写着呢,连翘‘消肿散结,治疮疡’,从没说过会烂肠子!”

孙玉国的额角渗出细汗,他突然指向王宁怀里的老翘:“你说你懂连翘,那你说说,老翘和青翘有什么分别?若说不出,就是装懂!”

这一问正中王宁下怀。他把老翘也放在供桌上,青翘青绿紧实,老翘黄褐开裂,对比鲜明。“青翘采收于白露前,果实未熟,苦寒力胜,清热消肿最宜;老翘采收于寒露后,果实成熟,寒性稍缓,更偏于疏散风热。”他拿起孙玉国卖的老翘——那是张阳带来的样品,“但孙老板的老翘,是霉变后炒焦的,寒性尽失,只剩燥性,用它治病,好比用炭火扑油火,只会越烧越旺。”

张阳适时上前,将老翘掰碎:“大家看,这内里发黑,有霉斑,断面毫无油性。好的老翘,断面应是黄白色,种子带翅,油性足。”他又取来钱多多送来的青翘,“再看这好药,质地坚硬,气微香,味苦而后回甘。”

人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人把自家买的连翘掏出来比对,果然和孙玉国的样品一样发黑。

“难怪我儿子喝了药,疮更肿了!”

“这黑心肝的,拿发霉的药骗钱!”

孙玉国猛地一拍桌子:“胡说!你们都是被姓王的收买了!连翘本就不是什么好药,《伤寒论》里哪用过它?”

“《伤寒论》不用,不代表它不好。”林婉儿不知何时站在门口,雨丝打湿了她的灰布褂子,“《温病条辨》里的银翘散,以连翘为君药,治风热初起,效果显着。孙老板连温病和伤寒都分不清,也敢谈用药?”

她走到供桌前,指着窗外:“后山北坡有片百年连翘丛,我师父说过,这药能在贫瘠山石中扎根,能在风寒里开花,本性坚韧,专克热毒。它是良药,只是遇上了庸医,才被说成毒药。”

这话像把锤子,敲得孙玉国脸色惨白。他突然冲向王宁,想抢那本账册,却被乡绅们拦住。账册掉在地上,散开的纸页上,“发霉连翘五斤,售价银十两”的字迹格外刺眼。

“原来你早知道是霉药!”族长大怒,烟袋往桌上一摔,“青石镇容不下你这种黑心药商!”

孙玉国瘫坐在地上,刘二狗和郑钦文早吓得躲到了门外。雨还在下,祠堂里的药香却越来越浓——那是王宁带来的青翘和金银花散发的气息,清苦中带着股让人安心的力量。

王宁弯腰捡起账册,忽然叹了口气:“连翘再好,也治不了贪念。孙老板,你输的不是药,是心。”

他转身对众人说:“连翘虽能清热解毒,但终究是药。脾胃虚寒者忌用,气虚疮疡者忌用,孕妇慎用。用药如用人,得知其性,明其理,才能发挥它的好。”

这时,钱多多从门口探进头来,手里捧着个大箱子:“王掌柜,我又寻了些好连翘,您看够不够?”

王宁望着他,又望向祠堂外的雨幕。雨似乎小了些,远处的天际透出点微光。他知道,等雨停了,青石镇的连翘花会开得更旺,而百草堂的药香,也会飘得更远。

谷雨那天,青石镇的雨终于停了。太阳出来时,百草堂门口的那丛连翘恰好开花,金黄的花瓣沾着水珠,像谁把碎金撒在了绿枝条上。王雪正蹲在花丛前,小心翼翼地给花浇水,她的布包里多了本新的药书,封面上是王宁题的字:“辨药先辨心”。

“小雪,把那筐青翘搬到晒场上。”王宁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杆秤。他的袖口又沾了新的药渍,是炮制连翘时染上的,深褐色的,和旧渍叠在一起,像幅淡淡的药草图。

张娜跟在后面,手里端着个木盘,盘里是刚做好的药锭,上面印着朵连翘花。“钱多多送来的那批连翘,我按老法子加了蜂蜜制过,性子更温和些,老人孩子都能用。”她把药锭摆到柜台前,“赵老栓今早来谢礼,送了筐新摘的香椿,说他那疮彻底好了。”

王宁笑着点头,目光落在镇口的方向。济世堂的门已经关了好些天,门板上贴了封条,风一吹就吱呀作响。孙玉国被族长赶出镇那天,什么都没带走,只留下一库房发霉的药材,最后被张阳带人清理出来,烧成了灰。

“哥,你看谁来了!”王雪突然喊起来。

只见林婉儿挎着竹篮站在门口,篮子里装着些新鲜的野草药。她头上的蓝布巾换了条新的,眼角的皱纹里带着笑意:“后山的连翘结果了,我摘了些来,给你们添药材。”

王宁接过篮子,里面的青翘带着露水,沉甸甸的。“今年的青翘长得真好。”他拿起一枚,对着阳光看,“比去年的饱满。”

“那是因为挖的时候没伤着根。”林婉儿在台阶上坐下,看着晒场上的连翘,“我师父以前说,药材跟人一样,你待它好,它就给你真药效。你还记得去年我指给你的那丛老连翘吗?它旁边新冒出了好几株幼苗呢。”

王雪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婉儿姐姐,你真的不留下和我们一起经营百草堂吗?”

林婉儿笑了,指了指远处的山路:“我还是喜欢山里。不过我会常来的,教你们认新的草药。”她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递给王宁,“这是我师父留下的连翘炮制法子,比寻常方法多了道蜜炙的工序,对小儿热症更稳妥,你留着用。”

王宁接过布包,入手沉甸甸的。打开一看,里面是泛黄的纸,上面的字迹娟秀,边角处还画着连翘的图样,和张娜银簪上的花纹竟有几分相似。

“这字迹……”张娜凑过来看,突然“呀”了一声,从自己的梳妆盒里拿出个旧荷包,上面绣着同样的连翘花,“这是我娘年轻时的笔迹!”

林婉儿的眼睛亮了:“你娘是不是叫张月娘?”

张娜点头,又摇头:“我娘去世得早,我只记得她会绣连翘花……”

“她是我师姐!”林婉儿握住张娜的手,声音有些发颤,“当年我们一起跟着师父学医,她绣的连翘花是最好的。后来她嫁了人,我们就断了联系……”

雨后天晴的光落在三人脸上,带着点暖融融的意味。王宁望着晒场上的连翘,忽然明白过来——有些缘分,就像这连翘的根须,看着断了,其实早就在土里缠在了一起。

入夏时,青石镇的疫病彻底平息了。王宁在镇中心的老槐树下搭了个凉棚,免费给村民们讲解草药知识。他讲连翘时,总让王雪先念一段《本草纲目》,再让张阳演示青翘和老翘的区别,林婉儿则坐在一旁,时不时补充几句山里的采药诀窍。

钱多多也常来帮忙,他不再倒腾药材,而是开了家小药铺,只卖正经药材。他的铺子里摆着个大瓷瓶,里面装满了连翘花,客人进来时,总能闻到股清苦的药香。

这天傍晚,王宁关了百草堂的门,和张娜并肩走在石板路上。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边的连翘丛里,偶尔有晚归的蜜蜂嗡嗡飞过。

“你看,”张娜指着镇口,“有人在种新的连翘。”

王宁望去,几个村民正往土里栽连翘幼苗,动作小心翼翼的,像在呵护什么珍宝。他忽然想起林婉儿说的话,药材跟人一样,你待它好,它就给你真药效。

晚风拂过,带来满街的药香,那是连翘和金银花混合的气息,清苦中带着回甘。王宁知道,这香味会一直飘下去,飘过青石镇的石板路,飘过后山的连翘丛,飘进每个需要它的人心里。而那些关于连翘的故事,也会像这药香一样,在青石镇代代流传。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庶子夺唐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学霸:回到初中当卷王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权欲:从小镇公务员到一省之长 寻忆:武灵天下 撒旦老公:调皮小猫休想逃!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艳海风波 都市皇宫 渔港春夜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都市花缘梦 巨星崛起 四合院之坑人无数却都说我好人 四合院:张弛有度 赶海:开局一把沙铲承包整个沙滩 重生,咸鱼的日常小生活 七零军婚:随军后她风靡家属院 鉴宝神瞳 赵氏嫡女 四合院从1953开始 官途,从小科员到一省之首! 都市极品医神 铁腕官途 妙医圣手叶皓轩 穿越四合院,开局入赘娶寡妇 
最近更新这个挂逼不太野 玉阶血 八零小木匠随军 随母改嫁下乡,三个继兄宠我入骨 深港未眠 断亲后,我带全村悠哉度荒年 她算哪门子表姑娘 村花每天都在给自己披马甲 我在板鸭很开心 于他怀中轻颤 我女朋友是学医的 她谋 非分之想 被换命格后,玄门大佬杀疯了 SSSSSSSSSSSSSS满级神医 急!死后成了宿敌金丝雀怎么办 被抄家流放,飒爽嫡女在边关盖大楼! 渣男兼祧吃绝户?改嫁皇叔他急了 SSSSSSSSSS级狂龙出狱 我是废雌?可哥哥们是大佬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 承道小写师 -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txt下载 -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最新章节 - 短篇中草药故事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