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小礼堂的小会议室里,白板被写满了四个大字:自贸区2.0。下面并排四条细线——货物、资金、数据、人员。每一条后面挂着三个词:证据位、编号、回执。
李一凡把笔帽扣上:“对接港澳,我们不是喊口号,是把四个接口磨成一把钥匙。第一轮拿出来的,只讲可验证的机制,不讲愿景。”
省长点头:“先过部委那一关。”
“会有质疑。”李一凡说,“我们用‘三张清单’接住:可复制件、不可复制清单、边界测试报告。凡星把白话卡准备好,所有术语掰给群众看。”
宣传口记录到一半抬头:“要不要预热?”
“别预热。”他摇头,“证据先行。”
四九城的视频预审会准点开。屏幕那端坐着几位部委代表,开场就直奔要害:“对接港澳,你们的货物便利化怎么防范‘借道冲红线’?”
“用‘走廊证2.0’。”李一凡把流程图推上去,“抽签—核权属—并联—回执不变,但把‘时空编码’和‘港口靠泊图’并入编号体。时间码必须与海关卡口影像哈希一致,群众端可查缩略图。谁想钻孔,先过编号这关。”
“资金口呢?”另一位代表开口,“你们的‘三账共管’在自贸区会不会被套利?”
“资金只在‘工具位’。”李一凡落笔,“项目公司、托管机构、属地政府三钥合开,离岸结算单元与项目实际进度绑定。开闸只认影像—编号—节点三件套。套利的第一步就是‘虚进度’,我们把它掐在影像哈希上。”
坐在边上的代表又问:“数据跨境你们凭什么管得住?”
“分级分类:可用不可见、可见不可留。”他指向第三条,“跨境数据流必须挂‘任务编号+用途白名单’,观察点的‘证据位验证台’做双哈希校验。回执不亮,口岸不开。我们把慢留在该慢处,把快放在能验证的格里。”
一个短暂的沉默后,主持人翻页:“听起来像个‘样板’,但风险边界在哪里?”
“不可复制清单三条写死:财力赤字、数据断点、体制未校准——任一条没补齐,练管道,不谈速度。自贸区也是如此。”李一凡把“不可复制清单”亮到屏幕中央,“边界外的诱惑,再动听也不进方案。”
会后,省里的小范围复盘开在走廊尽头的会客室。有人低声说:“他们的问题不止技术,更多是态度——怕你把自贸区当政治秀。”
李一凡把杯盖扣上:“所以我们不用词藻,只用编号。先把‘样本册’挂出来,让他们见到每一盏灯是怎么亮的。”
“组织部这边要不要提前布阵?”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严承陆问。
“布‘岗位画像’,不点名。”李一凡说,“统筹港澳对接、通关证升级、数据跨境三类岗位,谁把证据位补齐谁上墙,先进观察期。”
下午的口岸联测在湾南开始。屏幕上,靠泊图与卡口影像同步,走廊证2.0的编号像蛛网一样把每一条路径缝紧。技术骨干报数:“抽查十条,九条顺畅,一条延迟三分十二秒。”
“哪一格卡住?”李一凡问。
“海关侧的旧系统字段缺映射。”
“补映射页,写白话卡。”他盯着屏,“给群众一句能读得懂的话:‘卡在字段A,正在改为字段b,最晚今晚九点亮灯。’”
傍晚的风从河面掠过,省政府小楼的玻璃窗泛起一层淡白。宣传口送来几张外媒截图,上面的标题尖锐而熟悉:地方靠自贸区“包装增长”。省长脸色一沉:“要不要回应?”
“先备案,后回应。”李一凡把手里的笔放下,“等部委的质询函一到,我们用‘答疑册V1’回击。所有问题只用三页:证据页、流程页、边界页。”
“边界页要怎么写?”严承陆问。
“把‘不做什么’写在前面。”李一凡说,“包括不搞特殊金融花活、不用房地产讲故事、不讲项目拉清单式的‘政绩画册’。我们只讲通关时间缩短了多少、回执亮灯的比例是多少、群众查询点开率是多少。”
夜里九点,四九城的质询函抵达。三条质疑清晰:通关便利是否会诱发走私、资金链是否会隐藏债务风险、数据跨境是否超越了地方权限。秘书把函件贴在白板上,旁边空出三列待填。
“把‘走廊证2.0’的十条样本编号先钉上去。”李一凡点着第一列,“通关便利的核心不是放松,而是可追溯。”
他又点第二列:“资金的答复放三账共管的影像—编号—节点三件套,外加一张‘项目死亡笔记’,告诉他们我们怎么‘拒绝好看但危险的项目’。”
第三列:“数据跨境,把‘可用不可见’写成两段白话卡,群众看得懂,部委的人也一眼能对上机制。”
“什么时候发?”秘书问。
“今晚发到部委系统;明早八点,透明指数开‘答疑子页’,群众可查看删节版,去掉身份敏感部分,但保留编号与时间码。”
第二天一早,口岸联测的“延迟看板”上最后一格转绿。湾南大厅里,老人版指引箭头在地面贴得格外清楚。窗口前,一位货代抱着单据冲工作人员竖了竖大拇指:“三次刷新,灯就亮了。”
凡星团队把那只大拇指剪成了三秒短片,时间码压在角落。字幕只有八个字:慢在该慢处,快在该快处。
午后,省政研室送来第一份民意抽样:“自贸区2.0能带来什么”的选项里,“通关时间缩短”与“数据跨境便利”占了前两位,“炒房”排在最后。有人笑:“舆情一面倒,算不算胜利?”
“不是胜利,是秩序。”李一凡说,“我们不靠热搜赢,靠规则赢。”
电话震了一下,四九城那头传来简短的通知:“部际协调会将对岭州自贸区2.0进行进一步质询,时间后天,地点未公开。”
严承陆抬眼:“会不会有人‘暗访’我们实战基地?”
“随他们来。”李一凡把“实战基地”的白板擦得发亮,重新写上三行字:先红点,后绿线;先证据,后叙事;先边界,后速度。“记住——我们不表演,我们只亮灯。”
夜色落下来时,透明指数的“答疑子页”已经挂出。最上面三张卡并列:证据页的十个编号、流程页的三张箭头图、边界页的三条红线。留言区里,有人留下八个字:“我不要热评,要通关。”
李一凡站在窗前,看着对岸的灯线在水面上拉直。自贸区2.0的第一轮质询才刚刚开始,后面的风浪会更大——但道理很简单:灯在编号里,不在喉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