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桃花潭遭了冷眼,桃滢滢没有动怒,她是真的习惯了。正如她所说的,玄天国朝少有待见魂修的地方。
说来也是奇怪,正是因为人人都清楚魂修受魂印所制,知道他们不会对无罪的常人出手。所以,哪怕是路边的小摊都敢寒着脸道一句:“恕不接待。”
其实以付自安的身份,要是发个脾气,常人也只有伺候的份。但这两人都没有对着小人物发脾气的兴致。
不过,酒肯定是要喝的。付自安让桃滢滢等着,独自去买了两葫芦酒,一包烧卤和一包兰花豆。接着便是攀上屋顶避风之处,看着星星喝酒。也不是别处的屋顶,是付自安自己的产业,甜水小店的屋顶。
两人就用手抓着简单的下酒菜,聊聊闲天。
桃滢滢问起了自己那个没入门的徒弟,付自安兴高采烈的告诉她:“桃师姐,你可能要血本无归了。阮阮她到现在都没有真气,有可能不适合修行。”
说这话的时候,付自安脸上的表情太过得意,把桃滢滢给气笑了。
但她也只能无可奈何的嚷道:“算我倒霉!”
桃滢滢心想,自己朋友不多,付自安算是一个,当然是没法与他计较什么的。
……
午夜便是魂修干活的时候,桃滢滢要去忙正事。付自安便随便找了一家旅店住下。
第二天一大早,付自安遣客栈的伙计去投拜帖。而伙计才出门就又折返回来,因为山长已经派人来接付自安了。
付自安想起上一次来临康时,才到城门口,高家老祖就派人来接了。山长昨天没来接,大抵是知道自己会和朋友相会吧。
于是乎,付自安坐上了山长派来的马车。
恪物院是修士最为密集的支脉,为了支持学修在各自领域修行而互不干涉。恪物院很大很大,大到一个山门容不下。毕竟保护山门的大阵,建不了那么大。
所以,真正能算作恪物院山门的,其实是恪物院的书库。
恪物院本院,坐落在临康城东侧,占临康一半。马车沿着东大道一路前行,便来到本院大门。本院仍然不是山门,只要有个正当的理由,常人也可以进出。
在本院之中,学生就不允许骑马、乘车了。只有那些德高望重的大先生,才有资格乘车。而今天付自安所承车架,是山长会用的马车,自然是畅通无阻。
马车一进本院,浓郁的书卷气扑面而来。不仅仅是因为很多穿着青衫的学修,在匆匆忙忙的赶去上课。还因为本院里,真的弥漫着纸张和墨水的气味。
让付自安有些尴尬的是,很多学修以为是山长乘车经过。便恭敬的对着马车行礼。当然,他们做的没有错,就算马车上的人不是山长,能坐在山长马车里的人肯定也当的起一礼。
马车最后停在了本院的西北角。白石青瓦的院墙不高,主要起装饰作用。漂亮的院墙里面云气缭绕,那就是缥缈云了。
整个江州,山都不多见,所以恪物院的山门其实没有山。倒是进了院门之后,有光洁如镜的玉砖大道。
玉砖其实不是玉,而是临康工匠以特殊材料、特殊技法烧制的砖块。地砖需要结实耐磨,还要追求光洁入镜。其制作工艺就十分的复杂,制造工时长,材料贵。一块玉砖造价十余金。若问为什么不直接用金子铺道,只因金子没有它结实耐磨啊。
天上城的宫殿之中,便多见这种堪比黄金的玉砖。不过,现在的临康城已经不做这种低技术含量的玉砖了,都是江州的其它城镇在做。
踩着玉砖道前行了数十米,缥缈云完全消散后。便能见到晴天白云之下,以玄木搭建的古朴书库静静的矗立。
书库其实不高,只有三层。但书库建筑风格古朴大气,关键是那纯黑色的玄木,似乎把光芒都要吸走一般的深邃。给人强大的压迫感和神秘感。
这玄木也是有讲究的,坚如铁石,水火不侵。玄木不算难找。九畹州,灵逊雪家乡的林子里就有。但是以玄木建的房子,便只有这恪物院的书库了。若非当年道祖大能,谁又能把这玩意弄成建筑材料建房子。
欣赏完书库,付自安把目光放平,书库旁边有一座雅致的凉亭。此时山长就在那凉亭中,笑眯眯的向付自安挥手。
付自安便快步走过去,远远的就向山长行礼。
山长也认真的还礼,并笑着说道:“你如今也是首座长老,何须如此拘礼啊?”
付自安道:“我是晚辈,礼数怎么能少。”
山长便笑着把付自安请到凉亭中落座,并亲手给付自安倒了茶。
开场是关于何玉璞的话题,山长说:“玉璞跟在你身边,个子真是长的飞快啊。”
付自安说:“也到了他该长个子的年纪了。另外就是多吃肉、蛋、奶对长个子很有帮助。”
山长笑道:“玉璞回来的时候就跟我说了,院中的食肆都安排了。不过,你教的广播体操,他们不爱学……我都没有办法。”
付自安有些欣慰,自己交代给何玉璞的,他是真的没落下。至于那广播体操,学修们不愿做,其实也没什么关系。
“大庭广众之下做操,让他们觉得难为情吧。”
“大抵如此。再就是恪物院里的学修,还是功利心强。喜欢效果强、见效快的事物。”
付自安没想到山长会如此评价自己的弟子,愣了一下。
山长便在此时,把话题换了一下:“倒是你修行的很快啊。你应该是通了四肢气窍的。如今来承观气机法,肯定是气数已经一百三十余了。”
付自安点点头:“叨扰山长了。”
山长笑呵呵的拿出了一块令牌递给付自安道:“都安排好了。此令你收好。凭它,你可以上书库的二楼和三楼。”
付自安一愣:“二楼,三楼?”
书库的一楼,便是恪物院的传功道场。付自安以为自己就在这里承观气机法便可。那二三楼付自安自然也听闻过,那是恪物院贮藏原始稿件的地方。
大多数道法只记载于通天录,只通过通天录传道。而恪物院的很多学识、道法,则仍然保存着原始稿件。它们就存放在书库二楼。那是恪物院大学士们为了印证自己学识、道法才会去的地方。一般学修都没资格上二楼。
三楼就更是神秘了,据说其中存放了很多没有记录在通天录上的禁忌学识。
而付自安一来,山长直接给了二楼和三楼的通行令牌。正如他先前对付自安说的一样。
恪物院之门,随时向付自安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