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真的不想为难七福晋,但是……
她更不想让四爷心烦。
七爷这事儿做的,显然是超出了四爷的底线,七爷非但不把四爷这个兄长放在眼里,甚至他把四爷当做小人提防,若不然的话,七爷想要举荐杨志远,对四爷有什么严防死守的必要?
他显然是担心四爷会从中阻拦甚至是跟七爷争功。
别说是四爷了,她这个外人都觉得七爷实在过分。
四爷没有揪着七爷不放,已经是看在以往的兄弟情面上了,或许时日长了,四爷会彻底不在意,但是现在,四爷就是懒得搭理七爷。
她不能强求四爷做圣母。
她也不肯让四爷做圣母。
凭什么啊?
凭什么就得四爷以德报怨啊?
四爷参与的是九子夺嫡,又不是竞争感动大清十大好哥哥名额!
谁爱圣母谁去!
所以,面对着楚楚可怜的七福晋,维珍到底还是硬下心肠,瞧着七福晋面色惨白,嘴唇都微微发颤,却半晌说不出话。
维珍抿了口茶,缓声道:“福晋以为如何?”
七福晋反应过来了,睫毛颤得厉害,再开口声音也是颤颤的:“多谢嫂嫂,妾身……妾身受教。”
这便是听懂了。
还好是个能沟通的。
至于维珍心里,哪些人是沟通不了的,八福晋跟宋格格是并列第一个的。
一个是莫名其妙一上来就针对她,一个同样莫名其妙,跟她搞什么忽冷忽热。
对于沟通不了的人,维珍是绝对不会浪费时间的。
“嫂嫂好!”
蓦地一个有些古怪的声音传来,维珍闻声看去,就瞧着十福晋过来了,当下便笑着起身相迎:“福晋有礼了,快起来吧吧。”
维珍用的是蒙语,十福晋一脸惊喜,当下也改回了自己的蒙语:“嫂嫂还会说蒙语呢!”
总算不用拽怪里怪气的汉语了,这几日为了能跟维珍搭上话,十福晋在家里突击了汉语,只是效果……
实在是太难了!
所以总算不用说汉语了,十福晋别提多开心了,就凭这她对维珍的好感就上升了不少。
“先前大格格学蒙语,我便顺道也学了一些,学艺不精,还望福晋见谅。”维珍含笑道。
“嫂嫂实在是太谦虚了,明明就说的很好,”十福晋忙不迭道,一边又转向七福晋,这回用蹩脚的满语跟七福晋行礼问安,“妾身见过七嫂!”
比起怪里怪气的汉语,十福晋的满语要稍微好一些,只是七福晋却没听到似的,仍旧坐着出神,还是被侍婢提醒,七福晋才回过神来,当下忙不迭给十福晋还礼。
“弟妹有礼了,”七福晋道,然后又向维珍福身行礼,“妾身告辞。”
她现在心里装着事儿,实在没法子留在这儿陪着说笑,而且……
兴许她一味儿赖着不走,侧福晋心里对她更是厌烦,继而叫四爷对他们七爷府成见更深。
所以,她还是趁早走人吧。
七福晋走了,留下维珍跟十福晋说话,十福晋原本还有担心语言问题,既是维珍会说蒙语,那就顺当多了。
“嫂嫂,前些时日,我去给太后请安,从古嬷嬷那儿听说嫂嫂正准备在京郊办义诊呢,可是真的吗?”
蒙古科尔沁统治者是成吉思汗的后代,而博尔济吉特氏就是孛儿只斤氏的嫡系血脉,所以清朝爱新觉罗家族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家族通婚最繁多。
据记载整个清朝,公主下嫁博尔济吉特家族有三十余人,博尔济吉特家族也有十位女子成为清朝后宫显赫的后妃,其中最有名的代表就是孝庄皇后了。
孝庄皇后出身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如今的太后是孝庄皇后的侄孙女儿,自然也是出身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
除了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之外,也有其他博尔济吉特氏部族的女子嫁入天家,就如比十福晋,她来自阿霸亥博尔济吉特氏。
作为唯一出身蒙古的福晋,而且同是博尔济吉特氏,太后待十福晋自然亲近,所以十福晋也经常去给太后请安。
不过也只是对比其他福晋,太后好静又长年礼佛,一向不喜人搅扰,就是大格格也不能老是去慈宁宫搅扰不是?不过是隔三差五随维珍入宫给太后请安。
十福晋在太后那儿的待遇肯定跟大格格是不能比的,十福晋每个月也就只有两次去向太后请安的机会。
说是去向太后请安,但是很多时候,十福晋压根儿就看不到太后本人,都是古嬷嬷陪着十福晋坐坐聊个天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