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呜……滴呜……滴呜……”
头尾相接的两辆警车穿门而入,在厂房前急停,发出凄厉的刹车声。张桥刚送走小表叔,和麦东风站门廊里,面面相觑。
莫非是追查道具左轮枪?
麦东风迎着张桥质疑的目光,无辜地耸肩摊手。
警车停在面前两米处,警笛震耳欲聋,交谈听不见。可能前世被捕经历作祟,张桥的心脏随着警笛节奏打鼓。四名全副武装警察下车,分辨出一个是林志南,总算镇定下来。
没啥好怕的,人民警察而已。
博客公司的高科技性质,天然受重视。标新立异的经营手段、时尚前卫的广告、又包宾馆又包飞机开会,在堔镇乃至全国已具相当知名度。经销商大会上,市里一个副市长亲临致辞。区长、局长、主任等官员来了多名,警察也专门派人维持秩序。今天拉警笛上门,反常的很。林志南不再是派出所长了,分局副局长领队定有大事。
“你认识一个叫安德鲁.威尔逊的美国人吗?”
“咦,你怎么知道?”
“注意,如实回答我的问题。安德鲁.威尔逊和你什么关系?”
“他是我在港九认识的朋友,他来堔镇了?他出了什么事?”
林志南脸色铁青,用审问犯人的语气说话。张桥稍微舒缓的心跳,再次快如奔马。思量着小屁孩肯定到了堔镇,不知道闯了什么大祸?另三名警察也一色的铁青脸,“国际友人”犯事,是真正的大.麻烦。
“听着,今天早上十点左右,在罗湖口岸附近。安德鲁.威尔逊经过一个工地,失足掉下深坑,至今昏迷不醒。”
林志南斟词酌句讲完,张桥大惊失色叫道:“啊!这、这……怎么回事?到底伤在哪?”林志南没有回答,从制服口袋取出一张名片说:“这是他身上发现的名片,所以找到你。”
名片是以前博思公司的老名片,测试mp系统打印的。张桥扫一眼收起说:“我想去看看他,可以吗?”
林志南点点头,打开一辆警车门,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警笛再起呼啸,车开了。张桥想问什么噪音大,坐立不安在后排抖动双脚。他宁愿小屁孩闯祸,赌博、嫖.娼、打架都行,离死亡远点,昏迷不醒是什么?离死亡很近的词汇。三首歌曲交给小屁孩,没拿到一块美金呢!要死改天再死。好吧,小屁孩是个不错的朋友,死了多没意思。他又想起周蕾,想起那个应该是自己儿子的棒小伙。
我是丧门星,今生给亲人朋友带来死亡?
张桥抱头想哭的时候,车停了,警笛停了,医院到了。
“这里是什么地方?安迪在哪,他到底怎么样了?”
下了警车,张桥如一具行尸走肉。跟随林志南走,上楼、拐弯,再拐弯、再上楼,在一个门外停下,发现不是病房。他焦急地问。
林志南拍拍他的肩说:“进去后,如实回答问题。”说完走了。
忐忑踱进门里,张桥理解林志南公事公办了。这是医院一间会议室,缭绕的烟雾中,好几个熟面孔排排坐。全是电视新闻上出现的人物,经销商大会上致辞的副市长也在座。
“cAA是什么公司?”
“cAA全称creative Artists Agency,一般翻译为创新精英文化经纪公司。实际上,cAA不止是文化经纪。美国乃至世界各国的电影、电视、音乐、文学、体育、科技、政治、新闻等等,多个行业的名人、明星或佼佼者,都是cAA的客户。”
“这么说,是个影响力巨大的公司了?”
“非常巨大。”
“你熟悉安德鲁.威尔逊的家庭吗?简单介绍一下。”
“安迪……啊,安德鲁.威尔逊父母离异,他父亲在香.港工作。名叫克里斯托弗.威尔逊,五十岁上下,是一家英资银行的总裁,和港九一名女子重组家庭。本月十八号,博客公司的经销商大会,克里斯托弗.威尔逊是受邀的外籍嘉宾。”
“我想起来了,我在会上见过他父亲。”
一双双威严的目光注视下,压制了张桥内心的悱恻悲苦。他机械的回答问题,表情冷峻,反而显得不亢不卑。
十几分钟的领导咨询后,从会议室出来,张桥有一种奇妙感觉。自己身上的“双重人格”,随着所处的环境、面对的人、面临的问题,很“智能”地切换。比如,在警车里是悲苦的后生仔,在会议室里是沉稳的中年人。不用按开关,或扎针割血之类的刺激手段,自然而然地切换。往远里探究,似乎也是如此。中午未见小表叔前,像个无助的孩子,相见之后,简直是教小表叔做人的心灵导师。
“送去做ct了!”
IcU病房没见到安德鲁,一个漂亮护士解释。张桥不急了,正好有时间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伤痛自疗”到现在,头一次看到痊愈的希望。病房走廊有人抽烟,他也躲到一个角落点燃一支。医院不禁烟的年代,说坏也坏,说好也好。
“我走不开,你跟大麦说一声。嗯,好吧!你们去老地方,等我到晚上九点,电话别打了。如果我不到,事情就大条了。”
小麦的电话打到大哥大来,张桥匆匆交待几句挂断。然后,立马关机。本来约好麦家兄弟商量拍电影的事,眼下什么事都没小屁孩的生死重要。况且,拍电影和小屁孩也有关系。
“是不是觉得兴师动众、小题大做?”
不知几时,林志南飘然而至。张桥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差点忘记在哪儿,咳嗽一声扭头说:“不,应该的。一个美.国人如果死在特区,怎么死不重要。话语权在别人手里,天知道那些外媒如何抹黑?现在是敏感时期,小心无大错,我十分赞赏这种防微杜渐的工作作风。”
“哈,想不到你政治觉悟挺高的?”林志南一脸意外。
张桥送上一支烟,又帮点燃,自己续上一支说:“南叔,我是经济动物,从经济方面看问题。梅杰的破冰之旅后,形势眼见好转。但是,内部外部总有一些人不希望我们好。特区众目睽睽,安德鲁万一出现最坏情况,让别有用心的人拿来大做文章。国事我管不了,我自己在特区恐怕要玩完了。”
“出现最坏情况,也没你想象的那么严重。”林志南拍他肩膀安慰,“再说了,你不像倒霉鬼。一个人生病在家,不是还有我正巧上门吗?你幸运的很!”
张桥爱听这种话,笑说:“救命之恩,何以为报?”林志南抓下巴道:“很容易,解释一下话语权什么意思得了。我是工农兵大学生,学业不精。这两年,老是听人讲西方话语权,刚才你也讲了。原以为是电影、电视、报刊媒体之类的,好像又不是?来,你这个正牌大学生,又见多识广,详细给我解说解说。”
“南叔,你太看的起我了。”张桥打马虎眼,这话题有坑,“我一个刚毕业半年的小年轻,哪懂那么复杂的问题?”
林志南微微颔首道:“是啊,刚毕业半年的小年轻,创建一家小小的科技公司。短短三个月,发展成分布全国的大公司。哦,我听说你拒绝接受记者采访,拒绝上报刊、上电台、上电视,是不是有顾虑?担心打上红色烙印,将来过到那边被歧视?”
博克公司闯出偌大的名气,创建人是二十郎当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绝佳的新闻素材、新闻人物。特区媒体、粤省媒体、央级媒体多家光顾博克,上前台接受采访的却是张亚青。必须说,媒体是满意的。三十岁的女性、两个孩子的母亲、体制内出身、丰富的职业经历,媒体塑造张亚青的女强人形象,对公众的吸引力比张格本尊过之无不及。甚至,足以忽略张桥的存在。如今报刊上、电台上、电视上,张亚青几乎和博克融为一体。而林志南逆向反推,俨然审讯,将张桥置于敏感的立场上诘问。
我问的话你不说,那就带你下新坑。
张桥想自己掌嘴,先前嘴贱卖弄个啥,提什么话语权?可怜巴巴说:“哎呀,南叔,我真没那见识。不过,我听过一种说法,语言霸权,我比较赞同。全世界大多数学校,英语是必修课。想当人上人,先过英语关,几乎是各国学子的金科玉律。而且,延续几十、上百年了。如此一来,英语成了世界语言。举个例子,我们对外广播,西方也对外广播。我们的受众顶多在华人圈,而西方的受众还真是全世界。因为,听得懂英语的人多。即使我们换英语广播,人家走在前头,早已霸占市场,树立了权威。一步领先,步步领先。唉,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用学英语,话语权就在我们手里了。”
似是而非的论调,网上多的很。张桥当“家教”起,喜欢上网看帖,什么帖都看,歪理邪说有的是。这个忽悠不了,那再换一个。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嗯,听上去有点道理!”
林志南本就半认真半调侃,没有穷追猛打。熄灭烟头说:“去吧,你朋友做完ct了。”
“怎么不早说?”张桥拔腿就走。
林志南笑道:“头部没发现水肿、血块之类的,一切正常。你放心了吧?”
张桥拍胸口停脚,大呼一口气,夸张地靠上墙,又问:“已经苏醒了?”
林志南摇头说:“没有,医生解释不清,说什么人体非常复杂,尤其神经系统……唉,反正是让你去跟他讲讲话,这样可以唤醒他,醒了就没事了。”
“我曹!哪来的蒙古医生?”张桥跺脚叫骂,擦身过的一个医生瞪眼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