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三年六月一日凌晨,法国北部的天际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
沉寂了数月的西线战场,即将被前所未有的钢铁风暴所唤醒。
在精心伪装的集结地域,成千上万辆坦克、装甲车、半履带车和卡车蛰伏着等待进攻开始的那一刻,引擎低沉地轰鸣着,排气管喷出淡淡的白色尾气,与清晨的薄雾混为一体。
士兵们最后一次检查着装备,等待战斗开始。
在阿拉斯的前进指挥部里,曼施坦因元帅看了一眼腕表,时间正指向预定时刻。
他面前巨大的作战地图上,代表各装甲矛头的蓝色箭头已经蓄势待发。
他拿起直通最高统帅部的电话,声音平静:
“这里是A集团军群指挥部,‘红色三叉戟’,按计划,出击。”
刹那间,地动山摇。
德军的火炮向前方的他们已经侦查了不知道多少遍的法军阵地发动了进攻,成千上万门火炮在漫长的战线上向法军阵地释放着他们的炮弹,尽管法军已经提前预料到德军会对他们发动总攻,但德军的进攻依然让法国人感到无法抵挡。
阵地里的法军只能蜷缩在战壕里瑟瑟发抖,期待炮弹不要落到自己附近,没有人敢把头伸出战壕。
针对前线阵地的炮击持续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半个小时后德军的火炮开始向法军阵地的纵深方向延伸,意图用火炮为自己的部队开辟出一条通路。
在兰斯以东的广阔出发阵地,古德里安的第一装甲集群已经等不及了,他的集群下辖数个精锐的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师,是此次攻势中最为锋利的“东刃”。
“所有单位,前进!”命令通过无线电传达到每一个战斗单位。
几乎在同一时间,天际线上传来了雷鸣般的轰鸣,地面的炮击还没有完全结束,天上的德军轰炸机就来了。
成群结队的德军轰炸机如同遮天蔽日的蝗群,掠过德军阵地上空,扑向预定的法军防线纵深。
炸弹如同冰雹般落下,远处法军阵地瞬间化作一片火海,巨大的爆炸声连绵不绝,仿佛要将大地撕裂。
这是“红色三叉戟”的序曲——旨在用绝对的火力覆盖,将法军的指挥中枢、通讯枢纽、炮兵阵地和前沿支撑点彻底摧毁。
炮火准备尚未完全延伸,古德里安便毫不犹豫地下令装甲部队出击。
他没有等待步兵完全扫清障碍,而是秉承其一贯的理念:速度就是一切。
豹式坦克的宽大履带和虎式坦克沉重的身躯碾过被炸得松软的土地,它们如同脱缰的野马,冲向被炸得七荤八素的法军防线。
法军残存的士兵刚从震耳欲聋的轰炸中回过神来,便看到地平线上出现了无数快速移动的黑点迅速放大成死亡的钢铁洪流。
法军的抵抗是零星混乱的,一些在炮击中侥幸存活夏莱的法军反坦克炮位仓促开火,炮弹打在豹式坦克倾斜的前装甲上弹开,只留下一个白色的印记,随即就被坦克的主炮和伴随的装甲掷弹兵精准火力所摧毁。
古德里安的部队根本不做停留,他们像一把尖刀切入黄油,迅速穿透了法军的第一道防线,然后毫不停留地向纵深猛插。
古德里安的战术目标明确:向东南方向,沿着马恩河河谷,直插香槟地区的腹地。
他的任务不是占领一城一地,而是最大限度地制造混乱、撕裂法军的防御体系并吸引和牵制法军可能存在的战略预备队。
他的先头装甲师以每天数十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不顾侧翼,不顾后勤线被拉长,无线电里充斥着他催促部队“加快速度!不要停!”的吼声。
法军指挥部试图组织反击,但他们的防线已经被这突如其来迅猛无比的突击打得千疮百孔,命令传递下去,往往发现预定反击的位置早已被德军绕过甚至占领。
就在古德里安的主力像风暴一样向东南卷去的同时,隆美尔指挥的第四装甲军则执行着更为精细和关键的任务:打出“左勾拳”,从东面合围巴黎。
隆美尔的部队在古德里安集群撕开的突破口内侧展开。
他的装甲掷弹兵在坦克的协同下,灵活地穿行在森林、河谷和公路网之间,往往出现在法军防线的侧后。
法军士兵惊恐地发现,德军坦克不仅从正面袭来,还常常从他们认为安全的后方出现。
隆美尔的部队以极高的效率清理着巴黎东部的屏障,如同一只灵巧而致命的手,正在小心翼翼地剥开巴黎坚硬外壳周围的柔软组织。
他的先头部队,已经能够远远望见巴黎东郊那些工厂的烟囱和建筑物的轮廓。他们的任务是在巴黎以东建立起一道坚固的向北延伸的封锁线,并最终与从北面南下的霍特部队会师,完成对巴黎东侧的合围。隆美尔不断催促着他的师长们:“快!再快一点!我们必须抢在法国人反应过来之前,把大门关上。”
在阿拉斯以北的进攻出发阵地,曼施坦因亲自坐镇。
他手中的两支利剑——胡贝与霍特,将分别执行不同的致命任务。
首先挥出的是胡贝大将装甲军,胡贝的任务看似简单直接,却至关重要:从阿拉斯出发,向西南方向进行大规模深远穿插,直扑布列塔尼半岛的根部。
胡贝的装甲军以强大的虎式坦克营为先锋,辅以数量众多的豹式和四号坦克,在同样猛烈的空中支援和炮兵洗礼后涌出了阵地。
他们面临的初始抵抗比兰斯方向更为顽强,法军在此地经营日久,碉堡和雷区密度更高。但胡贝采取了稳扎稳打、集中兵力于狭窄正面实施强力突破的战术。
“工兵上前,清除雷区,坦克,集中火力摧毁那个碉堡群。”
一旦打开缺口,他的部队便毫不犹豫地投入进去,然后像决堤的洪水般向西南泛滥。
他们的推进轴线避开了主要城市,专挑法军防御相对薄弱的乡村和交通网间隙。
德军坦克轰鸣着穿过皮卡第的田野和诺曼底的果园,留下身后一片混乱和正在试图封闭缺口的、行动迟缓的法军步兵。
胡贝的目标不是杀伤多少敌军,他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冲到布列塔尼半岛的入口,切断半岛上所有法军部队与法国本土主力的陆路联系。
他的先头侦察营已经报告,法军正仓促从半岛和诺曼底地区抽调部队,试图建立一道面向东方的临时防线,但为时已晚。
胡贝的装甲矛头已经深深嵌入,整个法国西部战区的法军,正面临着被完全孤立成为“西部孤岛”的命运。
在胡贝军团的右侧,霍特的装甲军扮演着“内刃”的角色,他的任务与隆美尔遥相呼应,共同完成对巴黎的合围。
霍特的部队从阿拉斯东南方向出击,初始阶段需要克服法军较为坚固的边境防御。
但在绝对的技术和兵力优势下,这些防线很快被突破。霍特的推进方向是向南偏东,沿着巴黎的西侧外围迅猛穿插。
他的部队需要渡过数条河流,并抢占关键的渡口。
在这里,德军空军的近距离支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带着凄厉的呼啸,精准地拔除了法军设置在渡口的火力点,为装甲部队开辟了通道。
“不要理会亚眠方向的骚扰。”
霍特在无线电中告诫他的师长:“我们的目标是塞纳河,抢占河上的桥梁,建立桥头堡,然后继续向东卷击,与从兰斯方向来的隆美尔会合。”
霍特的先头部队一路狂飙,沿途绕过或快速击溃了试图阻挡他们的法军部队。
他们穿过空旷的田野和惊慌失措的村镇,兵锋直指巴黎西郊和塞纳河下游。
他们的任务是在巴黎的西面和南面(塞纳河以南)建立封锁线,法军指挥部已经意识到了巨大的危险,正拼命从巴黎城防部队中抽调兵力,试图在西郊建立一道屏障,阻止霍特与隆美尔的会师,但霍特的速度显然更快。
“红色三叉戟”行动发起后的头四十八小时,德军取得了远超预期的突破。
古德里安的迅猛突击已深入香槟地区超过80公里,严重撕裂了法军的东部防线,造成了巨大的混乱。
隆美尔的第四装甲军已清除巴黎东部大量外围支撑点,巴黎东大门户洞开。
胡贝的西进纵队同样推进神速,已深入法军纵深,布列塔尼半岛的法军集团被孤立的命运几乎注定。
霍特的南下部队也已突破初始防线,正快速向塞纳河方向挺进,巴黎西北方向告急。
曼施坦因在指挥部里,接收着各条战线雪片般飞来的捷报,脸上依旧保持着冷静。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法军最初的震惊过后,必然会组织起更为顽强的抵抗,尤其是在接近巴黎的区域。
但“红色三叉戟”的第一阶段目标已经基本达成——成功地在法军防线上撕开了巨大的缺口,并将装甲矛头深深地刺入了其纵深,为后续的分割包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往巴黎和法国腹地的道路,已经在德国装甲兵的履带下轰然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