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熲政治智商还是比较高的,他可是很知道刘备此举代表着什么,忍不住感慨:“怪不得刘备要以兄长名义写信给关羽呢,他是想让关羽自行行事,然后他也可以对淮南或者广陵的官吏有个交待啊!”
“在明知南边敌人倾巢而出的情况下,刘备还能如此果决,下此决心,这真的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得到的!太子,咱们这个盟友可真是够意思啊。我甚至觉得,等到关羽真的出兵之后,咱们也不能没有表示啊,或许应该再给刘备送一些礼物,表达心意。”
高熲是从政治家角度来看待的,何为政治家?那就是要权衡好每一件事的利弊,皇帝永远都要谨记一句话——你这个皇帝代表的是大多数世族阶层的利益,皇帝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需要对世家大族一个交代!
这一点跟张富之前的揣测刚好相反,张富想的明显有点太简单了。刘备私底下写信还是想让关羽‘背锅’不假,但并不是背‘不管蜀国’的锅,而是背着‘不管淮南’的锅!
这两个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前者只是可能是会被蜀国责怪,但正常盟友都不会去怪罪的。但是后者可是很容易引发国内动乱的,淮南地区的大家族可是不少,他们要是知道皇帝宁愿丢掉淮南都要打濮阳,他们很可能直接就投降东吴了。
这也是刘备有很多话不好直说,只能悄悄以个人名义安排关羽去做的原因。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考虑的上上上下下门道可多着呢……
张富站起身来,扶着额头,久久不能平复自己的心情,他今天真的被刘备感动到了。他也是在这一刻,突然明白什么叫做‘季汉的浪漫’了,也是在这一刻,他才理解为什么刘备是‘大汉魅魔’!
张富在这个世界上十几年,一步步成长,感受到太多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别说不同国家了,就是自己国内,朝堂之上,不同的派系都会明争暗斗,恨不得政敌不得好死呢。这种事情,好像才是政治上的常态。
刘备就像这个世上的一个另类,在他心里,是真的可以选择‘宁愿自己牺牲,也要重视情义’的做法!
也正是刘备这样的人格魅力,让三国乱世成为历史上最精彩绝伦的百年,也让历史上的季汉成为了乱世中的一抹浪漫——季汉就是有这样一群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哪怕知道结果,也不后悔……
(这里多说一句,避免有兄弟抬杠:当然,刘备肯定是分析过利弊,也抱有关羽可以拿下濮阳、拿下整个东郡的希望,所以他才愿意放弃淮南来赌一把东郡,也有想死死抱住蜀国这根大腿,才可能在乱世里不被覆。
整体来说,这个决策不是刘备一拍脑门就决定的。毕竟他是个政治家,是一国之主,做决策只考虑情义不考虑利益显然是不现实的。
但是刘备确实选择了‘宁愿自己吃亏,也要信守承诺’的打法,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大汉魅魔!)
看着太子有些感动的失态,高熲小心翼翼询问道:“太子?那我们给刘备的回信还写吗?”
张富深吸一口气:“写,当然要写!而且,我们这次要在信中明确告诉刘备,希望关羽不要进攻了,他们还是收缩兵力,重点防守好淮南、广陵等地吧。咱们这边虽然难了些,但也算走在正轨上,他那边可确实有些难顶了。”
“另外,你也加一句,如果淮南压力太大,我们会从荆州出兵,渡江攻打柴桑或者北上江夏,围魏救赵。想尽办法,也会尽可能拉扯东吴一番,不能让孙策周瑜两个奸诈之人,如此轻松的北上!”
高熲突然抬起头,认真说道:“太子,前面的我可以理解,但这最后一句话真的要加吗?咱们荆州可真的抽不出任何一支人马了啊,岳飞的压力已经够大了,又如何能再渡江骚扰东吴呢?”
张富握紧拳头,直勾勾看着高熲:“加,一定要加!这个你就别管了,我会亲自给岳飞、法正沟通的。新野的索超、徐庶可以威胁江夏,襄阳的黄忠、魏延也可以抽出一支人马渡江南下到柴桑!”
“太子,先不说岳飞前线紧急时候,会不会用得上这些人马。咱们这些人可是荆州最后的机动力量了,这些人都派出去,相当于整个荆州都放空了,也太危险了啊……”
张富举起手,示意高熲别说了,他坚定道:“昭玄,《诗经》有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刘备是我们唯一的盟友,既然人家如此够情义,咱们也不能当忘恩负义的畜生啊,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