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子威从书袋中找出笔赠送给他,然后说道:“明天早晨法场看你,难道你就在这脱掉肉体吗?”
丁约却说:
“不是。今天晚上必定下大雨,明天不能够行刑。过了两天大雨停止了,朝廷又有小的事故。十九那天才是上天规定的时间,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尸解成仙,希望你到时候去看望告别。”
这丁约就缩小身体,又从小洞进去到牢房,戴上刑具而坐。
常子威回到客店,到了下午。忽然刮起大风,尘土弥漫天空,夜里果然大雨如注。天快亮的时候,泥水淹到小腿。
朝廷下诏改日行刑。待雨过天晴,本来可以行刑了,但又有一位公主暴毙,皇帝又三天不视朝。
果然到十九那天皇帝才上朝,批准执行死刑。
常子威就早早地去法场的外边等候,正午的时候,号炮刚响,围观的人成千上万。俘虏的囚徒刚到,丁约已经有标记,在那里遥望子威,笑着点三四次头。
等到刽子手挥刀砍杀的时候,常人看见丁约人头落地,而常子威看到的却是自己送给丁约的那只笔被砍断了,在刀锋闪烁之中,丁约就跳出来了,然后就抬脚往前走,但是除了常子威别人都看不到丁约。
只见丁约此时仿佛新生一般,换了一身道服,仙风道骨、超凡脱俗,与常子威一起来到酒家,两人仿佛回到当初认识的时候,开怀畅饮。
丁约说:“我从此脱得大劫难,以后可以到处畅游了了,望你勤勉奉道,再过两世,我必定在昆仑石室等候你。”说完,下了酒店,冉冉向西走去,走了不几步就消失了。
尸解成仙一直是道教几千年来的传说,虽然修道之人都以能飞升成仙为最高目标,但是能够飞升之人寥寥无几,需要天资和机缘,有的修道人以地仙身份在人间洞天福地中修行,希望能够飞升成仙。
而尸解仙可能是很多天资不足的人无奈选择,好像修仙界也是存在着鄙视链,天仙鄙视地仙,地仙鄙视尸解仙。
例如太真夫人嘲笑安期生“君何为杳杳久为地仙乎?”
天仙和地仙可以都看不起尸解仙,《神仙传》上王远说蔡经:
“气少肉多,不得上去,当为尸解,如从狗窦中过耳。”
把尸解成仙说成是像从狗洞里爬进去成仙的,可见尸解成仙大概是堪堪达到成仙的门槛。
虽然尸解仙可能是作为最低端的仙,但是既然能称之为仙人,那就能够长生不老,看着丁约,那也是法力无边,对比凡人来说也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存在了。
冬之月,其帝颛顼,其神玄冥。
在五方帝体系中,北方颛顼帝掌管冬天,而的左右手,就是擅长使用寒冬魔法的玄冥。
在神话中,从立冬开始,玄冥就开始制造冰雪。
而除了冰雪之外,瘟疫等疫病也归玄冥管辖,所以,冬天和寒冷加上致死的瘟疫,就是这个神的恐怖形象了。
《楚辞天问》中说,日安不到,烛龙何曌。
古人认为西北方是不见天日的幽冥之地,只有烛龙举起火把,照着很小的一块地方,这个地方主人就是幽冥,也慢慢就和死亡联系到了一起。
死亡和阴冷,在世界很多民族的神话中,都是归于一体的。
竹书纪年中记载,少康十一年,使商侯冥治水。
冥是夏朝是商部落的侯爷,也是开国君主成汤的八世祖。姓子,名冥。在少康复国的战役中,他带着商人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司空,主要管理水利。
此时,黄河治理再次泛滥,天子命令冥在此出马治理。
冥领命出征,带着东夷人驻守黄河沿岸,与洪水展开抗争,帝杼的时候,河水再次泛滥,冥又一次冲在治理水患的前线。最后,冥年事已高,薨于水中,百姓感佩其治水之功劳,传颂其为“水神”。
这个说法,比较符合玄冥的名字。因为玄就是黑色,而黑色就是水,冬天也是水,北方也是水。
玄冥封神以后,东夷族本族也非常的崇拜他,商朝的郊祭就是祭祀这位商朝先祖的。商人甚至把他与帝舜、商祖契、开创商朝的成汤相提并论,列为祭祀的对象。
据《国语鲁语上》记载:“冥勤其官而水死……商人禘舜(喾)而祖契,郊冥而宗汤。”这里的禘、祖、郊、宗分别代表四种祭祀。四种祭祀中,“禘”的级别最高,“郊”次之,其后为“祖”和“宗”。而郊祭,是一种祭祀天、地、日、月之神的仪式。
玄冥还是肾之神,有腰子不太好的同仁,不妨可以拜祭一下试试。
中医根据五行理论,肾属水。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玄冥有了更多的内涵。庄子有句名言“玄冥闻之参寥”。
在道家始祖之一的庄子眼中,玄冥,却是指一种道的境界,他用“玄冥”来形容道。
他在《庄子·大宗师》中说:“于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 对这种“玄冥之境”,西晋玄学家郭象注:“玄冥,所以名无而非无也。” 而唐初的着名道家学者成玄英则这样记述:“玄者,深远之名也;冥者,幽寂之称。”
中国之文字,中华之文化,其博大精深的内涵,从“玄冥”二字的解读中即可见一斑。其实,“玄冥”,在上古所代表的真正含义,哪怕是现在,也仍然难以解读,充满谜团。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殷商人主要靠甲骨文记事,在现今出土的甲骨文中,也发现有“不玄冥”三字,现代学者对“不玄冥”却有多种不同的解释,甚至争论不休,至今仍无定论。
在中国的远古和上古,仿若玄冥,充满了神秘的传奇色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解读,所凭借的几乎都是神话和传说。
在那样的“玄冥”时代,因曾有“三皇五帝”之类的神人圣人降世,在中华大地上演绎和留下了诸多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