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首页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百炼飞升录 一品布衣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第一权臣 日月风华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少司徒,朕有惑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得益于吕宋多年使用宝钞,南洋已经普遍接受了用宝钞作为一般等价物,去衡量货物价值,至少宝钞比贝壳、石头要强多了。

陛下的信誉,连反贼都要竖起大拇指,南洋的夷人更不必多说。

广州府电白港的船只吞吐量,一点都不弱于松江府,只要不是台风天,遮天蔽日的船帆,在港口日夜忙碌,四季不息。

“松江府有点欺人太甚了,之前每年就六百万贯,松江府自己就要吃下两百万贯,顺天府留一百五十万贯,应天府留一百万贯,浙江还要拿走一百万贯,福州、广州分剩下的五十万贯。”

“五十万贯够干什么连塞牙缝都不够!”侯于赵说起了黄金宝钞的流动,松江府倚仗自己的经济地位,根本不给别人剩一口,全都被松江府给吃了。

京师才150万贯,松江府独占200万贯,钱就是这样,总是流向不缺钱的地方。

浙江还田之后,经济活力很强,但白银流入不足,户部只好给浙江100万贯。

广州府真的是渴太久太久了,这特别定向增发的600万贯,真的不够。

“而且陛下,最近松江府连吕宋的600万贯宝钞都吞了大半去,王谦当初仗着自己父亲是次辅,为所欲为,摁着户部,让户部把宝钞给了松江府,现在松江府吃习惯了,连吕宋600万贯,都被松江府吃掉了400万贯。”侯于赵又告了松江府地面一状。

别看松江府地面官员,在大明皇帝面前表现的如同鹌鹑,任由陛下予取予夺,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事上这件事,可算是给松江府玩明白了。

他们在陛下面前一副嘴脸,在大臣们面前就完全是另外一副嘴脸了。

在大臣们眼里,松江府地面官员,那不是一般的嚣张。

松江府之所以能吃得下如此多的宝钞,完全是当年王谦仗着王崇古在朝,为了谋求自己的政绩,再加上松江府确实需要宝钞,张学颜百般无奈,最终答应了下来。

现在好了,王谦去吕宋做巡抚了,他的父亲已经逝世,轮到他受罪了!

600万贯,只有200万贯流入吕宋,王谦彻底傻眼了,连宝钞都带不回来,吕宋要他个巡抚有甚用!

大明处处都是回旋镖,朱翊钧万万没料到,王谦还能被自己的回旋镖,以这样的方式击中。

“陛下,松江府地面吃相难看,给广州府分的宝钞太少了,广州府百无办法,才发了官票,再加上私票,才维持住了广州府的正常运作,再这么下去,广州府怕是要自己发行黄金宝钞了。”侯于赵提醒皇帝陛下,这600万贯,必须要发。

因为广州府已经在发钞了,糖票的泛滥,就是广州府在发钞,这是基于现实的无奈之举,不是有谋逆之心。

可是时日一长,这就说不准了,虽然有南洋水师镇守,可这京师距离广州六千里路,随着地方完全掌控财权,会发生什么,不敢想象。

两广地面百姓认可宝钞,那些个走私贩子认可宝钞,连海外夷人都认可宝钞,当所有人挥舞着手里的宝钞,能够买到足够多的货物时,它跟黄金就没什么关系了。

侯于赵又以财相、少司徒的身份,谈了谈费利佩金债券三次崩溃的问题。

金债券,并不是完全基于费利佩的黄金有多少,而是作为货币存在。

当人们能够用金债券,在塞维利亚,这个新世界贸易之家,买到足够多的货物时,金债券的锚定物,就是多重锚定,费利佩个人的信誉、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超然地位、无穷无尽的货物。

而金债券的总崩溃,是英格兰人把整个大西洋贸易搅的一锅粥。

人们发现金债券不能买到足够多的货物,金债券的锚定物,就从多重锚定回到了费利佩手中的黄金,显然费利佩手里的黄金,是完全不够的。

这些观点,在王文定王国光的《宝钞锚定疏》里,就已经论述的非常清楚了,那是万历九年的一本奏疏。

“那就发吧。”朱翊钧最终被说服了,他叹了口气说道:“爱卿所言,朕其实仔细想过,大臣们有大臣们的考虑,朕也有朕的考虑,朕始终不愿意超发,是因为洪武宝钞的殷鉴在前,朕不得不谨慎再谨慎。”

“国失大信,天下启疑,朕并无无太祖高皇帝之威望,一旦宝钞因为超发,再次崩溃,朕有何颜面,面对天下万民”

作为皇帝,作为宝钞的源头,他要对万民负责,他坚持的货币保守政策,是不希望往日重现,这是他肩扛日月、身系社稷的职责,受亿兆万民供养,就要承担起这份责任。

侯于赵猛地站了起来,手猛的高举,攥紧了拳头,大声的说道:“崩了,也就崩了!崩了,就说遮奢户私印!崩了,就把遮奢户崩了,抄了家兑现!崩了,就换版再印就是!”

朱翊钧十分惊讶的看着侯于赵,他还以为侯于赵和张学颜、王国光都是一样的保守派,没想到,侯于赵居然是极端激进派!

什么叫宝钞崩了就崩了,他侯于赵好大的胆子!

侯于赵激动的模样,差点引起纠仪官的反应,纠仪官看到侯于赵并不是要不自量力挑衅陛下,把刀收了回去。

陛下那魁梧的身形,能打十个侯于赵了。

“陛下,还是以费利佩的金债券为例,崩了又如何呢只要费利佩还是日不落霸主,他的金债券就能崩溃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都能继续发下去!因为有无数的海外夷人的脑袋,撑起他的金债券!”

“大明只要商品优势还在,那黄金宝钞,就能一直换版再印!超发又如何,自然有夷人担着!”侯于赵再次解释了,黄金宝钞可以一直崩溃下去。

有太多人可以承担这些罪责。

比如奸臣当道,把大司徒少司徒一起拉出去砍了;比如遮奢户不顾大局,私印宝钞,把他们的家产抄了,用还田均田法去兑现黄金宝钞;还不行,就用泰西的办法,用夷人的脑袋,把信誉再撑起来!

办法有的是,黄金宝钞最大的困局,就是黄金宝钞的实际拥有者,不肯发钞。

侯于赵完全可以理解陛下的顾虑,但他希望陛下可以稍微激进一点点,二十多年了,陛下对于宝钞的发行,始终非常的忌惮。

“陛下,物价的有序增长是有益于民生的,而钱荒,是完全不利于民生的。”侯于赵情绪十分激动,但他还是坐下来,试图站在户部的立场上,说服陛下。

物价有序上涨可以刺激工坊的出现,势要豪右更喜欢把银子拿出来投资产业,而不是积蓄,都有钱赚;而钱荒带来的物价稳定甚至下降,代表着谁都没钱赚,看起来稳定,但同样也是在错失时机。

朱翊钧面色凝重的说道:“少司徒,债务会螺旋上升,任何债务都会越涨越快。”

“费利佩金债券从一倍超发到三倍超发,用了十二年时间,可从三倍超发,到七倍超发,只用了五年,而从七倍超发到崩溃的十四倍超发,仅仅用了一年,黄金宝钞本质上是债,是朕、是朝廷,欠天下万民的债。”

“如果只是把宝钞看成是统治工具的一种,现在定向增发就不是六百万贯,而是两千万贯了。”

“借钱的时候有多么的潇洒,还钱的时候,都有多狼狈,债务规模越庞大,还钱造成的阵痛就越大。”

纸钞不是金银铜贵金属货币,纸钞是负债,发行的纸钞越多,代表着借的钱越多,借的钱多,一切的一切都看起来欣欣向荣,万物竞发,似乎大明马上就要摆脱王朝周期的魔咒,世世代代如此繁荣下去。

等到还钱的时候,产业调令,百姓苦无生计,没有活儿可干,工价在快速下降,这种落差,会让社会不满情绪快速增加,除此之外,还有万民的生活,也会变得十分艰难。

这是朱翊钧如此保守货币政策的第一个原因,债务会造成发展周期的波动加剧,债务越大,波动越大,对万民的影响就越大。

朱翊钧继续说道:“大明只有少数沿海地区完成了商品经济的蜕变,底色还是小农经济,小农经济是扛不住任何风险的,而且朝廷高估了沿海地区快速发展,对腹地的带动影响。”

“事实就是这种带动表现的并不明显,甚至是负作用,负作用很容易理解,腹地的人口、力役在流失,田土在抛荒,人们舍家弃业,离开故土奔赴沿海地区,人口不仅仅是劳力,还有读过书的人才,还有势要豪右、乡贤缙绅。”

“比如,扬州就有大量晋商,这些晋商在扬州置业安家,而他们在山西获得了财富,却把这些财富带到了扬州。”

“这架马车,没有想的那么强力。”

这是朱翊钧如此保守的第二个原因,区域发展不平衡,沿海地区的高速发展,没有有效辐射到腹地,甚至还把腹地的血肉给吸的一干二净。

加大宝钞投放,加大对沿海地区的投资,加剧这种不平衡。

“朕还有一个顾虑,少司徒稍安勿躁,听朕说完。”朱翊钧看得出侯于赵确实有点着急,安抚后才说道:“还有一个,是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印钞赚钱实在是太快了,朝廷一旦习惯了印钞赚钱,就会脱实向虚,从实业转为金融,只需要发钞,就可以享受无尽的荣光,遇到任何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发钞。”

“似乎只要把钞票发出来,一切问题就解决了。”

“可是,货物,从来不是从货架上长出来的。”

保守货币政策的第三个原因,印钞太赚钱了!脱实向虚就成为了必然,当人们可以从金融上赚到钱的时候,整个社会,上到朝廷,下到万民,还想去做实业去赚钱吗

货币政策应该天然保守,这就是朱翊钧的理解。

“那么,少司徒刚刚回朝,其实对朕不了解,朕其实对自己的名声并不在意,暴也好,虐也罢,势要豪右现在连让喉舌骂朕的勇气都没了,朕不在意名声,但朕这三个疑惑,少司徒能回答吗”朱翊钧十分平静的看着侯于赵。

侯于赵叹了口气,二十多年前,他就听说过,皇帝一句一句‘朕有惑’,把天才张居正都问的头晕目眩,甚至廷议的时候,张居正都在思考陛下的疑惑,失神数次。

现在,轮到侯于赵面对陛下三惑。

顶不住,根本顶不住。

“臣一个也答不上来。”侯于赵是个老实人,他老实承认了自己才能不足,无法为陛下解惑,别说他,就是天下也没人能回答这三个问题。

甚至,侯于赵无法说服陛下,反而有点被陛下说服了,超大规模的超发,是不负责任的体现。

超大规模的超发,是一种懒政,就这个左脚踩右脚螺旋上天的懒政,陛下最起码能玩二三十年,弄一个冠绝古今的万历盛世完全足够了。

至于几十年后,到了还债的时候,自然有后人智慧。

盛世是陛下创建的,后代子孙把握不住,是子孙不孝。

但王国光那句话说得好,任何形式的欠债,都是要还的,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例外。

“老赵啊,朕跟你说,朕其实也想发钞,白银堰塞都集中在了大都会,百姓受钱荒之困多年,久盼甘霖,就跟农户看着皲裂的地,希望老天爷下点雨一样。”

“以前,朝廷、皇帝都没有足够的信誉,发不了宝钞,百姓用钱引,用飞钱,这势豪巨商就用这大钱小钱,良币劣币利差牟利,百姓深受其害。”

“朕也想,但这三个问题,朕想不明白,大臣也无法解惑,朕也只能忍着。”

“现在1800万贯,已经是近三倍的超发了,如果不是大明有商品优势,不是大明有最勤勤恳恳的百姓,生产了足够的货物,撑起了宝钞,现在宝钞就该第一次破产了。”朱翊钧也是一脸为难。

侯于赵真的不是为了自己,他要是为了自己,事情反倒是简单了,拉出去砍了就是。

可这事情就是个很难解开的死结。

“广州府这六百万贯,还是要给的,但也说好了,是特别增发,不是常例,明年定向增发,就只有六百万贯了。”朱翊钧做了最终的决策。

“陛下圣明。”侯于赵叹了口气,最终没能说服陛下大量增发,反而自己被说服了。

有的时候,保守派也不是真的想保守,是没办法。

侯于赵离开晏清宫,回到了松江府户部衙门,坐在太师椅上一动不动,静静的思索着陛下三问,这三问,但凡是他能解决一个问题,就能说服陛下多发点钞,但他思索了许久许久,是一个也解决不了。

“哎,国事多艰难,吾辈当奋进。”侯于赵只能在发展中,寻找一些解题的办法。

“少司徒,刑部的王阁老来了。”一个司务急匆匆的走了进来,禀报侯于赵,王家屏找了过来。

“快请。”侯于赵站了起来,快步走出,来到了门前,迎接王家屏的到来。

“见过王阁老。”侯于赵拱手见礼。

王家屏笑着说道:“客气客气,少司徒,我今天来这趟儿来,是专门来谢少司徒施以援手,我那个不省心的弟子,求告到我这里,要求增发六百万贯,我一听这事儿,陛下肯定不同意,就严词拒绝了他。”

“没成想,万文卿这家伙,居然求到了少司徒这里,劳烦少司徒费心了。”

万文卿朝中有人,但这次定向增发,朝中有人不起作用,王家屏没有出手。

万文卿是广州知府,老师不管他,他就走了正常流程,找到了户部尚书撒泼打滚,无论如何都要让侯于赵帮忙。

侯于赵焉能不知这是个烫手山芋陛下对宝钞的保守政策,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侯于赵还是去了。

这就是大家总是提起的一件事,侯于赵和别人真的不一样,别人是能少一事就少一事,侯于赵则是当办必办,该他的责任,他从不推脱。

看起来这满朝公卿,全都是为了当官来的,只有他侯于赵是来真的治国安天下来了。

王家屏还必须要亲自登门感谢,自家弟子托人办事,事情办成了,王家屏礼数必须要到。

“国事也,王阁老言重了。”侯于赵全然没当回事儿,他都没想到王家屏会来,这户部的事儿,张学颜已经老了,他侯于赵不管,谁管都推给陛下处置,陛下就是个神仙,能有三个分身,也忙不过来。

王家屏感谢之后,眉头一皱说道:“少司徒这满脸愁云惨淡,可是讨宝钞,被陛下训斥了我这个弟子,光给少司徒找麻烦了。”

“那倒不是,陛下虽然惊讶,倒是没有训斥我,两广地面需要,再加上西洋商盟成立,总要有钱用,就准了,是陛下问了我三个问题,我一个也答不上来,羞愧难当。”

“君示臣以诚,臣却无法为陛下分忧解难。”侯于赵把陛下三个疑惑又复述了一遍。

王家屏坐下思考良久,越想越难,愁云惨淡。

王家屏靠在椅背上,摇头说道:“我也没办法,这不是才能的问题,元辅应该也没办法,元辅要是有,就不会让陛下疑惑到现在了。”

债务螺旋快速增长和债务周期性引发的经济波动、区域发展不平衡瘸腿走路和最可怕的脱实向虚,这三个问题,一个比一个难办。

“难哟,我能帮少司徒的事儿,其实不多,就区域不平衡这个,还有点办法,修驰道,可以稍微缓解下第二个问题,但也是稍微缓解一二。”王家屏清楚的知道,驰道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是地理决定的。

王家屏在两广做巡抚,但两广之前只有总督,那时候,王家屏就领过兵。

有一个总督军务都要面对的问题,那就是打仗运送粮草。

五百里,实到五成,剩下都是损耗,民夫人吃马嚼;

而一千里实到只有两成半,剩下七成半都是损耗;

如果是两千里,实到只有不足半成了。

用兵一万,长驱千里,每月起运粮为16万石,一年为192万石。

而大明的田赋粮税一年也就2000万石左右,也就是一场规模不大,用兵一万,一年所费就是大明一年田赋的十分之一。

入朝抗倭,大明和朝鲜围绕着粮草之事展开了许多次的沟通,真不是大明小气,战争真的太贵了,几万大军,打三五年,就能把大明给掏空。

而解决办法,就只有一个,能用河漕就用河漕,能用海漕就用海漕,能降低十倍以上的损耗。

运粮和运货的逻辑是相同的,海漕的技术难点逐渐克服之后,海漕发达的沿海地区,就是天然的经济中心,就这一个区域发展不均衡,驰道只是缓解,不能根治,也没有根治的办法。

王家屏斟酌之后,继续说道:“如果西洋商盟稳定运行起来,再加上京广驰道顺利通车,那么就可以让陛下每年再多发六百万贯宝钞了。”

如果把陛下的疑惑,拆分之后,就能看清楚主要矛盾,而主要矛盾就是交通不便,驰道能缓解这个问题,继续拆分就会发现,除了驰道,还有西洋商盟是否能够稳定运行。

京广驰道最晚明年年中就能全线通车,而西洋商盟是否能够运行,就成了问题的关键。

“那西洋商盟能够和环太商盟一样顺利运行吗”侯于赵颇为期待的问道,如果能够顺利运行,又能给大明加五十年国祚了。

这一点都不夸张,环太商盟的黄金白银等原材料,已经让大明大喘气了一口,这一口就是五十年的气数。

“规模可能小一点,但也不遑多让就是了。”王家屏对这一点还是很有信心的,虽然没有白银,但其他原料,也是大明需要的。

西洋商盟提供原料、大明利用原料生产足够充分的货物、环太商盟提供充足的黄金白银赤铜等贵金属,万历开海,大三角贸易彻底稳定。

大明这一口大喘气,两百年国祚就到手了。

“而且我跟你说,首里侯陈璘、娄虎骆尚志,在安南打这一仗,打的太好了,以至于这些西洋番使者,无不战战兢兢。”

“你都不知道,高宗伯天天跟我说抱怨,这些个番夷,对自己没有自知之明,总是在狮子大开口。”

“现在好了,一仗打完,立刻安静了,连礼数都周全了,也不再仗着自己蛮夷的身份漫天要价了,极大的推行了西洋商盟的建立。”

“宣威海外,很有必要。”王家屏说起了西洋商盟,也有些志得意满。

就西洋商盟这一件功劳,他王家屏死后,完全有资格下葬金山陵园了,日后,他就是万历维新功臣之一了,和张居正、戚继光、王崇古、谭纶等人,青史流芳,名垂千古了。

“那就好,那就好。”侯于赵一听,眼前一亮。

大明有个围绕着京杭大运河的对流,叫煤银对流,虽然很少有人提及了,但不代表煤银对流没有运转,煤银对流运转非常流畅。

京广驰道的贯通,等于大明有了另外一根大动脉,大明在北方要建立一百多座官厂,货钞对流就可以再次建立了。

一通则百通,陛下完全不需要用后患无穷的超发,以寅吃卯粮,先缺后空的方式,把遗祸留给子孙后代。

印钞是懒政,陛下选择了一条更难走的路,维新这条路本来就很难走了,陛下还不肯给自己减负,明明可以轻便一些的,当然,这是陛下的担当,陛下的信誉基石之一。

大明皇帝在九月初三,如同候鸟迁徙一样,再次上船,离开了晏清宫向着扬州府而去。

这年头,无论是坐船还是驰道回京,其实都非常的不舒服。

舟车劳顿,绝非虚言,朱翊钧这一年两次的奔波,为的是大明的国泰民安,无论是谁,在这件事上,都讲不出皇帝的不是来。

某种程度上,大明上下,其实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陛下的确是个明君,换一个上去,绝对不如陛下,哪怕是势要豪右,也不会好过。

因为陛下希望大明发展,而不是希望势要豪右去死,换个人上来,没有陛下这等才能,为了取利,难保不会杀鸡取卵。

陛下就从来不做杀鸡取卵的事儿,而是让势要豪右做下金蛋的鸡。

对于这个职责,遮奢户们还是相当满意的,下金蛋的鸡的利用价值极高,代表着陛下不会轻易杀鸡,相反还会好好养着。

人最怕的不是被利用,最怕的是连利用价值也没有。

朱翊钧回到了京师已经是九月十九日,他在朝阳门站下车后,环顾四周,有些迷茫的对着来接驾的冯保说道:“冯伴伴,朕这两次驻跸松江府,居然没有任何意外发生,哪像世宗皇帝,别说南巡了,在皇宫里住着还有危险。”

“京师也是一片风平浪静。”冯保的话,甚至有些惋惜。

冯保虽然退了,但他还是宫里的老祖宗,皇帝离京后,他和骆思恭一起保护太子的安全。

冯保已经想好了自己的落幕,有人要对付太子,杀一杀皇帝的威风,冯保作为老祖宗,在陛下离京后,他挺身而出,为保护太子而死!

多么极致的落幕!

日后他就是大明贤宦,不敢说和三宝太监齐名,但也能居于三宝太监之下。

冯保为了这个,太子的饮食起居,都是他亲自照料,尤其是他自己做偿菜的奢员,就为了以忠君的身后名,青史流芳。

可是,那些个胆小的、丑陋的、脏脏的魑魅魍魉,连这点胆子都没有!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丹武双绝 烽烟尽处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短篇恐怖故事:睡前故事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急!全世界都知道我养了五条鱼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我的公公叫康熙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 大明:开局自曝身份,狱友是朱棣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武炼巅峰 从超级特工到千古一帝 亮剑之最强兵工系统 明末钢铁大亨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百战 三国:从赤壁之战开始平步青云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网游:开局无限BUFF,我最强药师 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精灵之梦幻天团 寒门宰相 
最近更新汉疆喋血风云录 历史中的酒馆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周第一婿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大楚武信君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衣冠谋冢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高门庶子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 朕真的不务正业txt下载 - 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 朕真的不务正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