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改革

GX2500

首页 >> 明末改革 >> 明末改革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日不落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仙人只想躺着 逆天明末三十年 烽烟尽处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赤色黎明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日月风华 
明末改革 GX2500 - 明末改革全文阅读 - 明末改革txt下载 - 明末改革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章 疲惫的皇帝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朱由检时常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与无力,仿佛整个庞大帝国的千斤重担都压在他一人肩上。何处遭了灾,需要他殚精竭虑筹措钱粮;何处发了大水,需要他调兵遣将安排赈济;

甚至朝堂之上,哪位重臣闹了情绪,哪位勋贵觉得委屈,他也得耗费心神去安抚平衡,提供所谓的“情绪价值”。

这边刚雷厉风行地安排完孙传庭试种土豆、徐光启研制农具的要务,还没等喘口气,那边宫中的规矩又来了——太后处又该定时请安了。

倒并非太后特意下了什么懿旨为难,而是这紫禁城内最基本的孝道伦常与日常礼仪,是他作为皇帝必须履行的职责,无可推脱。

“真是忙…忙得脚不沾地…”朱由检在内心里哀叹,这种连轴转的忙碌,甚至剥夺了他作为皇帝的另一项“重要职责”——为皇家开枝散叶,也就是俗称的“造人”。

事实上,自他穿越而来这大半年间,因国事焦头烂额,去周皇后宫中的次数屈指可数,印象中似乎仅有那么一回。

至于后宫其他的妃嫔,记忆更是模糊得很,他只依稀记得自己仿佛还有一位贵妃、一位嫔妃,具体封号为何、相貌怎样,竟在繁杂的政务中被冲淡得几乎想不起来了。

说起这位懿安皇后张嫣,朱由检心里总不免有些发虚和尴尬。先前他雷厉风行地处置驸马都尉万炜,将其问斩,而这万炜,恰是懿安皇后颇为倚重的自己人。这份人情与脸面,可谓被他这个当弟弟的皇帝毫不留情地一刀斩断了。

如今每次去请安,对朱由检而言都堪称一种煎熬。面对这位虽无实权却德高望重的皇嫂,他难免揣测对方心中是否会因万炜之事存有芥蒂。

但好在,咱们这位崇祯皇帝别的不说,打哈哈、糊弄过去的本事倒是修炼出了一些。每次请安,无非是皇嫂若提及或暗示,他便面上恭敬地应着,左耳进右耳出,嘴里说着“皇嫂教训的是”、“是朕考虑不周”,实则心思早已飞到了各地的灾情、军报之上。

他心下也自我宽慰:地,朕确实是收了;人,朕也确实杀了。这事儿做得是铁板钉钉,无可转圜。让皇嫂她老人家唠叨几句,出出心中闷气,也是理所应当的。毕竟,在这深宫之中,她所能做的,大约也只剩下这无奈的念叨了。

见完太后,朱由检只觉得身心俱疲,那堆积如山的奏疏今日实在无力面对。他脚步一拐,下意识地走向了周皇后所居的坤宁宫。

听得小太监通报,周皇后刚迎至殿门,便见皇帝一脸倦容地走了进来,甚至不及多说几句话,只含糊地咕哝了一声,竟径直走到她的榻边,身子一歪,便和衣倒了下去。

脑袋刚一沾上那柔软的枕头,嗅着被褥间熟悉的、令人安心的淡香,沉重的眼皮便再也支撑不住,几乎是瞬间便沉沉睡去。他原本或许还想强打精神说两句体贴的俏皮话,此刻也全然被极度的疲惫淹没。

一旁侍奉的太监宫女见状,面面相觑,欲上前轻声唤醒皇帝,更衣安寝。周皇后却立刻微微摆手,示意众人噤声退下。她轻步走近榻边,望着丈夫沉睡中仍微蹙着眉头、眼下带着浓重青黑的倦容,心中满是心疼与怜爱。

这些日子,他天天为国事操劳,废寝忘食,整个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清瘦了下去。那身朝服龙袍,里外上下不知缝了多少次补丁,他却始终坚持穿着,不肯耗费银钱添置新衣。

反观自己宫中用度,他却从未允许削减半分,甚至当她主动提出要缩减开销时,还被他用那般“冠冕堂皇”的理由否决:“你嫁与朕,是来做皇后、享尊荣的,岂能反而委屈了你?”

想到此处,周皇后心中更是酸涩与温暖交织。她只是轻轻拉过锦被,为他仔细掖好被角,柔声对左右吩咐道:“陛下这些日子是真累坏了。都退下吧,动静轻些,让他好好歇一歇。”

朱由检这一觉睡得极为香甜沉酣,足足两个时辰的深眠将他连日积压的疲惫扫去了大半。醒来时只觉神清气爽,通体舒坦。睁开眼,便见周皇后正坐在一旁,唇角含着一抹温柔的浅笑,静静地望着他。

被她这样瞧着,朱由检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仿佛一个偷懒被抓住的孩子。他讪讪地坐起身,揉了揉脸,道:“倒是扰了你的清静了……既然醒了,便一起用个晚膳吧?”

周皇后微笑着颔首,即刻吩咐宫人传膳。

菜肴很快便摆满了桌案。皇后宫中的膳食,果然比他自己平日所用的要精致丰盛许多。朱由检看着眼前色香味俱全的各式菜品,先是习惯性地客气推让了一下:“不必如此破费的……”

然而,那诱人的香气不断钻入鼻中,勾起了他压抑已久的食欲。矜持了片刻,终究还是没抵挡住诱惑,加之确实腹中饥饿,便也不再端着皇帝的架子,拿起筷子,由最初的细嚼慢咽很快变成了狼吞虎咽,吃得十分香甜酣畅。

周皇后在一旁静静看着,眼中满是温柔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她自然深知丈夫平日里对自己极为苛刻,饮食简单近乎清苦。今日这一桌他爱吃的菜,本就是她揣摩着他的口味,特意吩咐御膳房精心准备的。

酒足饭饱之后,周身暖意融融,那沉重的眼皮似乎又开始打架了。朱由检瘫在椅上,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再想想乾清宫那盏孤灯下堆积如山的奏本,一股强烈的懈怠感涌上心头。

他忽然把心一横,什么勤政,什么宵衣旰食,今日暂且都抛到脑后去!他直接大手一挥,带着几分难得的任性,对周皇后宣布道:“罢了!今夜朕就不回乾清宫了,奏疏明日再批!朕今日就歇在你这里!”

这突如其来的决定,与其说是通知,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孩子气的耍赖,仿佛只要留在坤宁宫,就能暂时逃离那无穷无尽的国事重压。

朱由检总算好好休息了一晚。但事情也积压下来了。

伴随着“唉”的一声叹息,朱由检再一次的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崇祯三年十月末,京郊的试验田里,最后一批土豆种薯终于在孙传庭的亲自督促下被小心翼翼地埋入土中。朱由检亲临现场,亲眼看着那些承载着无限希望的块茎消失在褐色的土壤之下,这才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气。

他望着略显灰蒙的天空,内心无比虔诚地默祷:“老天爷,帮帮忙,看在无数饥民的份上,就让它们长出来吧。”

也正是在同一天,那几位来自泰西的传教士再次获准进入紫禁城觐见。尽管先前提出的开海建港、扩大贸易的提议依旧没有实质性进展,但他们此番前来,带来了其本国国王和女王的正式国书与问候,言辞恳切,洋溢着友好的氛围。

这份“友好”背后真正的含义是什么?朱由检心里如同明镜一般。

无非是因为他们远隔重洋,以目前的航海技术,尚无法支撑一支强大的舰队远涉重洋来这个遥远的东方帝国肆意妄为;更是因为他们看到大明虽然内忧外患,但体量依旧庞大,军力犹存,绝非可以轻易觊觎的肥肉。

倘若此刻的大明如同已被殖民的南美洲那般孱弱可欺,这些使者带来的,就绝不会是国书和问候,而是火枪与十字架了。

朱由检对这一切心知肚明,但他更清楚,现在绝不是表露鄙夷或清高的时候。他眼下正有求于人——他指望着能从这些西洋人背后所代表的势力那里,设法搞到一些低息甚至无息的“贷款”,以解朝廷财政的燃眉之急。

他一面保持着天朝皇帝应有的雍容气度,接受着遥远的问候,一面在心中飞速盘算着如何开口提出借贷之事,以及……后续可能的还款方式。

至于借了钱要不要还?若是平头百姓,自然愁白了头。但他朱由检乃是大明皇帝!老子凭本事借来的钱,凭什么急着还?自然是等打完仗、平息了内忧外患、国库充裕之后再说呗!

能允许你们日后多来做生意,给予些税率上的优惠,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还想着立刻让真龙天子掏现银?是不是太过得寸进尺了?

“诸位且看,朕这个提议如何?”一番场面上的寒暄与客套过后,朱由检话锋一转,终于切入了实质。

他将自己那个盘算已久的、打算以大明皇帝的“信用”作为担保,向远西各国借贷一批“信用贷”的想法,对着汤若望、罗雅谷、龙华民、邓玉函等几位传教士和盘托出。

得,这番话一出,几位泰西教士顿时各个瞪大了眼睛,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惊愕与难以置信。

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位深居东方紫禁城中的年轻皇帝,思想竟如此……“与时俱进”?连向海外异国筹措“贷款”这等在欧洲王室间都堪称复杂金融操作的事情,都能想得出来,而且还如此直白地提了出来!

汤若望与邓玉函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震惊。这位大明皇帝,似乎与他们固有认知中那些只关心天朝上国威严、鄙夷奇技淫巧的东方君主截然不同。

汤若望最先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轻咳一声,努力让自己的语气保持恭敬与平稳:“尊敬的皇帝陛下,您富有远见的提议……确实令人惊叹。”

他谨慎地选择着措辞,“这无疑是一个……一个极具开创性的想法。然而,如此巨额的资金借贷,远涉重洋,绝非我等传教士所能决断。此事必须呈报罗马教廷,并由我们各自祖国的君主和议会进行详尽的磋商。”

罗雅谷在一旁补充道,语气同样审慎:“是的,陛下。这涉及到抵押、利息、还款期限、兑换方式以及最重要的——如何确保契约能被万里之外的双方共同遵守等诸多复杂事宜。需要精通律法与财政的专家们反复谈判才能确定。”

邓玉函也点头附和:“而且,陛下,远洋航行风险巨大,海盗、风暴都可能导致血本无归。投资者……呃,我是说,愿意出借资金的国王和商人们,必然会要求与之匹配的高额回报,或者……某些贸易上的特许权作为担保和补偿。”他巧妙地将“条件”换成了更委婉的“补偿”。

朱由检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心中了然。他当然知道这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他抛出这个想法,本就是一次试探性的“招商引资”。他并不急于立刻得到肯定答复,只要种子播下去,就有生根发芽的可能。

于是他故作深沉地点点头,摆出一副尽在掌握的神情:“朕自然知晓此事关重大,非旦夕可决。朕只是先行提出此议,诸位可先将朕的意思,详细传达给能做主的人。告诉他们,大明幅员辽阔,物产丰饶,市场巨大。若愿雪中送炭者,朕必待之以诚,将来海贸通商,自有厚报。”

但朱由检今日召见他们的主要目的,还是想方设法先弄些现钱到手。既然贷款和开港两件事都需旷日持久的讨论,远水难救近火,他便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更“直接”的方案:

“诸位皆有心在这广传福音,朕亦深知尔等之志。”朱由检语气温和,仿佛在替对方着想,“然我中华自有法度礼俗,于京畿之地广建泰西庙宇,恐非易事,亦需有所规制。”

他稍作停顿,观察了一下几位传教士的神情,继续道:“然朕感念尔等诚心,或可特予恩典。这样吧,朕特许在京师及近畿之地,筹建二十座……嗯,教堂。由尔等各自认建,每建一座,朕便收取特许捐输两万两白银,此捐输可充作朕整饬武备、抚恤灾民之用。此乃善举,两全其美。”

朱由检说得冠冕堂皇,仿佛收取的不是准入费,而是对方为大明公益事业做出的“自愿捐赠”。他甚至巧妙地运用了“特许捐输”这个词。

“名额有限,仅此二十之数,先认先得,建完即止。”他最后补充道,活脱脱将神圣的传教事业,变成了一场限量版的“特许经营权”拍卖。

这番操作,将宗教热情与现实的金钱交易直接挂钩,再次让几位传教士瞠目结舌,内心五味杂陈——这位大明皇帝,真是把“搞钱”的智慧发挥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汤若望、罗雅谷等人闻言,脸上的表情可谓精彩纷呈。他们万万没想到,传播上帝福音的崇高事业,在大明皇帝这里竟然变成了一桩明码标价、限量抢购的“生意”!

一阵尴尬的沉默后,还是较为熟悉中国官场规则的汤若望率先开口,他语气艰难地说道:“尊敬的陛下,您的恩典……令我等待遇殊隆。只是,这每座教堂两万两的‘特许捐输’……数额巨大,我等皆乃侍奉上帝之人,并非豪商巨贾,恐怕……”

“诶——”朱由检立刻打断他,一副“我很理解,但规矩不能坏”的表情,“朕深知诸位教士清贫,然此捐输非为朕之私欲,实为助朕强兵赈灾,亦是尔等融入中华、广结善缘之契机啊。”他巧妙地将收费与“做善事”、“本地化”捆绑在一起。

“再者,”朱由检话锋一转,开始画饼,“一旦教堂落成,尔等便可正大光明地宣讲教义,吸引信众。届时,还怕没有虔诚的富商官宦捐助善款吗?眼光需放长远些。”这几乎是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后续运营和回本了。

最终,对传播福音的极度渴望压倒了疑虑。几位传教士交换了眼神,由汤若望代表众人,以一种近乎壮士断腕的语气躬身道:“陛下圣意,我等……尽力而为。只是恳请陛下能给予些许时日,容我等书信各方,筹措款项。”

“准了!”朱由检大手一挥,心情愉悦。他又做成了一笔“无本买卖”,仿佛已经看到四十万两白银在向他招手。至于这些传教士如何去凑这笔巨款,那就不是他需要操心的问题了。

一场前所未有的“教堂特许经营权拍卖会”,就在大明皇帝的乾清宫里,以这样一种奇特的方式达成了初步意向。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纪先生,有空领个证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流浪吧!蓝星人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急!全世界都知道我养了五条鱼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爸,这好像是北宋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大秦:自曝穿越,主打一个坦诚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民国谍影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风雨大宋 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大梁好声音 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 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 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 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 玄黄十二域 最后的一位将军 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 这个师爷很科学 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 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 大明第一战神 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 杨凌传之逆袭家主 司马老贼 洪武:医圣朱橚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 穿越当死侍 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 
明末改革 GX2500 - 明末改革txt下载 - 明末改革最新章节 - 明末改革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