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武军骑兵如猛虎下山,借着火铳和弩箭制造的混乱,狠狠楔入蒙古骑兵的队伍,刀光闪烁,血光迸溅!
这些川陕老兵战斗经验丰富,配合默契,个人武艺也极为彪悍。
“杀鞑子!”
“给老子死!”
粗野的战吼和兵刃砍入骨肉的闷响混杂在一起,战场上充斥着最原始的血腥与暴力。
蒙古骑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丢下百余具尸体,狼狈退回本阵。
首战告捷!川陕军展现出的强悍战斗力和新式装备,不仅震慑了清军,更是让城头上的高万魁和延绥边军看得热血沸腾,士气大振!
“哈哈哈!好!杀得好!” 高万魁激动得猛捶墙垛,“陆督师的兵,真他娘的够劲!开门!迎李将军入城!”
李信却摆手拒绝,他对城上喊道:“高总兵!末将奉陆督师将令,于城外与您互为犄角,共御虏酋!
我军携有火炮,可轰击敌营,野战对敌更利!”
高万魁先是一愣,随即明白这是最优选择,内外呼应,让多尔衮首尾难顾。他大声回应:“好!就依李将军!某家在城头给你擂鼓助威!”
接下来几天,战局陷入了胶着。李信部和榆林守军相互配合,屡次挫败清军的进攻。
那五门轻型野战炮被推到前沿,虽然数量不多,但射程和精度都远超清军手中的老旧火炮,时不时就能轰掉清军一个箭楼或砸烂一段栅栏,惹得清军骂声不断。
“狗日的南蛮子!仗着炮利算什么本事!”
“有本事出阵真刀真枪干一场!”
清军骂得凶,李信麾下的川兵嘴更臭:
“驴球子的鞑子!没胆的孬种!就会嚎!”
“爷爷的火铳专打没卵子的货!来啊!”
双方除了刀来枪往,嘴上也是毫不留情。但骂归骂,多尔衮发现,这支川陕援军就像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牢牢嵌在榆林城外,让他无法全力攻城,西线突破的战略意图,眼看就要落空。
消息传回宣大前线皇太极御帐,这位雄主的面色也阴沉了几分。陆铮的反应速度和新派援军的战斗力,都超出了他的预料。
东西两线同时受制,这让他感到了一丝棘手。这个冬天,想轻易拿下大明,恐怕没那么简单了。
而在榆林城下,李信听着远处清营隐约传来的咒骂,只是冷冷一笑,对部下说道:“甭理那些嚎丧的鞑子!都给老子把招子放亮些,守好阵地!
督师让咱们来,就是来当这根搅屎棍的,就得把这群鞑子搅得不得安生!” 严冬的陕北,战火与粗野的咒骂交织,共同谱写着一段铁与血的悲壮篇章。
……
宣大前线,清军御营
咸熙五年末
凛冽的寒风席卷着塞外荒原,卷起积雪和沙尘,拍打着连绵起伏的清军大营。
御帐之内,炭火熊熊,却难掩帐中弥漫的压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
大清皇帝皇太极端坐主位,面色沉静地听着各路统帅的汇报,但微微蹙起的眉头显露出他内心的凝重。
“皇上,” 睿亲王多尔衮率先开口,语气带着挫败与恼怒,“西线延绥方向,陆铮派来的李信部八千余人已与高万魁合流。
彼辈倚仗城防与火器之利,负隅顽抗,我军数次强攻,伤亡不小,却难以寸进!
尤其是那新式火铳,甚是刁毒!” 他麾下的西路军(满洲两白旗精锐两万五千,蒙古喀尔喀、土默特等部骑兵一万五千,合计四万大军)原本指望迅速打开突破口,如今却被牢牢钉在了榆林城下。
紧接着,负责正面进攻宣大防线的武英郡王阿济格也瓮声瓮气地抱怨:“皇兄,杨岳老儿得了川陕的粮饷器械,守得跟个铁王八似的!
孙应元那一万川陕铁骑又在山西宁武关像根毒刺一样盯着咱们的侧翼,儿郎们攻城时总得留着力气防备他,施展不开!
这仗打得憋屈!” 他统领的东路军(满洲两黄旗及部分镶蓝旗精锐四万,汉军旗重炮营一万,蒙古科尔沁部骑兵两万,合计七万大军)。
是绝对的攻坚主力,但面对有了底气、稳守营垒的明军,进展异常缓慢。
皇太极默默听着,目光扫过帐内诸将。他亲统的中军(满洲剩余旗丁及巴牙喇护军营两万,作为总预备队及威慑力量)尚未全力投入,但东西两线受阻的局面已经形成。
“粮草情况如何?” 皇太极看向负责后勤的臣子。
“回皇上,大军携带及后方转运粮草尚可支撑两月。然若战事久拖不下,恐需加大掳掠力度,或需后方进一步增调。”
皇太极微微颔首,心中已然明了。陆铮的强力介入,完全打乱了他速战速决、趁明廷虚弱直取京师的计划。
东西两线都变成了硬碰硬的消耗战,这绝非他愿意看到的。
皇太极站起身,走到沙盘前,沉默良久。帐内诸将屏息凝神,等待着他的决断。
“看来,陆铮是铁了心要保住这北疆防线……” 皇太极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他东西两路分兵支援,看似强势,实则也将其力量分散。
杨岳、高万魁皆依赖其援助,方能支撑。”
他手指重重点在沙盘上的宣大核心区域,语气陡然转厉:
“传朕军令!”
“西路军,多尔衮!”
“臣在!”
“着你部停止对榆林的强攻!改为围困、袭扰,做出长期对峙姿态,务必牢牢牵制住李信部及高万魁主力!
同时,多派游骑,渗透陕西腹地,侦查虚实,散布恐慌,看能否寻隙而动!”
“嗻!”
“东路军,阿济格、济尔哈朗!”
“臣在!”二人齐声应道。
“集中所有重炮,给朕昼夜不停地轰击大同左卫!不必吝啬火药!朕不信杨岳的兵都是铁打的!
孙应元在山西按兵不动,是想以静制动?那朕就逼他动!
只要大同防线出现一丝松动,朕的亲军预备队立刻压上,务求撕开缺口!”
“嗻!”
部署完毕,皇太极目光冷冽地扫视全场:“陆铮想跟朕拼消耗,拖时间?朕倒要看看,是他川陕的家底厚,还是朕八旗勇士的刀锋利!
各部依令行事,不得有误!此战,关乎国运,望诸君戮力同心!”
“谨遵皇上圣谕!” 帐内响起一片应和声。
新的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清军的攻势策略随之改变。西线转为高压围困和渗透,东线则准备发起更凶猛、更集中的重点突击。
战争的焦点,似乎再次回到了宣大主战场,但整个北疆的局势,因为陆铮的介入和皇太极的应对,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惨烈。
深冬的寒意,裹挟着浓烈的血腥味和杀机,笼罩在每一个士卒的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