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首页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衣冠不南渡 烽烟尽处 百炼飞升录 一品布衣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亮剑:让你驱逐倭寇,你马踏樱花?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8章 玉阶独对挽天倾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沈砚秋在徐府书房里,已经枯坐了将近两个时辰。

炭盆里的火早添了三次,此刻正燃得旺,哔哔剥剥地响,却驱不散他心头的寒意,也暖不了他僵冷的指尖。窗外,雪还在下,只是势头小了些,絮絮扬扬,无声地覆盖着庭院里的假山石径,将这方天地包裹得一片死寂。

老管家第三次轻手轻脚进来换茶,看着沈砚秋依旧维持着近乎不变的坐姿,目光落在窗外某处虚空,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口气,终究什么也没说,默默退了出去。

时间一点点流逝,每一息都拉得漫长。沈砚秋的指尖无意识地在膝上蜷紧又松开。他脑子里反复过着那篇策论的每一个字,尤其是关于“辽东广种玉米以补军粮”的细则。这是他唯一的,也是最后的指望。徐光启将此作为破局的钥匙带去了宫里,但这把钥匙,能否打开皇帝心中那扇被阉党把持的门?

他想起钱士升那句“魏公公要革了你的功名”,想起徐光启披上官袍时决然的背影。一种混合着感激与无力的情绪在他胸腔里冲撞。穿越至今,从绍兴号舍到京城徐府,他一次次凭借超越时代的见识和急智破局,可当真正面对这个帝国最顶层的权力倾轧时,他才深切体会到,个人的才智在庞大的体制与绝对的权势面前,是何等渺小。

徐光启是在用他数十年的清誉和官身,为他这个相识不久的后辈赌一个前程。

雪光透过窗纸,映得他脸色有些发白。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那些翻腾的情绪死死压住。现在,他只能等。

---

紫禁城,文华殿。

炭火烘得殿内暖融如春,但气氛却比殿外的冰天雪地更冷上几分。

崇祯皇帝朱由检坐在御座之上,年轻的脸上带着挥之不去的倦色,手指正按着一份摊开的策论。他看得极慢,眉头蹙紧,偶尔抬眼,目光扫过殿中肃立的两人。

徐光启垂手站在下首,绯袍上的雪水已然烘干,只留下些许深色的水渍。他微微低着头,神色平静,但紧抿的嘴角透露出内心的紧绷。

御座之侧,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的魏忠贤侍立着,脸上挂着惯常的、恰到好处的恭谨,只是那双细长的眼睛里,偶尔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他并未看徐光启,目光只落在崇祯皇帝身上,仿佛殿内只有他们君臣二人。

“徐卿,”崇祯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他指尖点了点策论上某处,“这‘宦寺监军,取祸之道’八字,作何解?”他没有看魏忠贤,但殿内空气骤然又凝涩了几分。

徐光启上前半步,躬身奏道:“陛下,此非泛指所有内臣。乃指那些不谙军事,却凭借身份克扣军饷、干预将领决策,以致将士寒心、战事失利之辈。萨尔浒之败,杨镐指挥或有失当,然军中粮饷不继,监军内官催战不休,亦是败因。沈砚秋此论,虽有偏激,却是为辽东战局、为陛下社稷着想,拳拳之心,天地可鉴。”

“好一个拳拳之心!”魏忠贤忽然轻笑一声,声音尖细,带着一股子阴柔的冷意,“徐大人,照你这么说,咱家派往辽东的儿郎们,倒都成了祸国的根源了?”他依旧没看徐光启,话却是冲着崇祯说的,“皇爷,奴婢们伺候皇爷,打理这偌大宫廷,已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外间事务,本不敢多言。只是这书生妄议朝政,诋毁内官,动摇的是皇爷的威信,寒的是为皇爷办事的人心啊。若此风一开,日后还有谁肯为皇爷尽心竭力?”

他这话说得委屈,却字字诛心,将沈砚秋的策论直接拔高到挑战皇权、离间君臣的高度。

徐光启心头一沉,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不再与魏忠贤做口舌之争,再次向崇祯深深一揖:“陛下,策论之言或有冒犯,然其心可原。且此子并非徒逞口舌之快,观其策论后半,所提‘广种玉米于辽地’之议,条分缕析,数据翔实,实为解辽东军粮困局的一剂良方!”他直起身,从袖中取出那份沈砚秋整理的“玉米抗旱种植细则”抄本,双手高举过顶。

“陛下,臣近年于农事略有钻研,此种源自泰西,耐寒耐瘠,亩产远超黍麦。沈砚秋据此提出,于辽河沿岸军屯试种,若得成功,不仅可部分缓解军粮压力,更能使辽东驻军粮草稍得自给,减少长途转运之耗与途中贪墨之弊!此乃固本培元、利在千秋之策!陛下求才若渴,若因此子直言便革其功名,岂非因噎废食,令天下有识之士裹足不前?”

崇祯的目光终于从策论上移开,落到了徐光启手中那份细则上。他对于具体的农事并不精通,但他听得懂“亩产远超黍麦”、“减少长途转运之耗与途中贪墨之弊”。辽东军饷,一直是他心头最大的一块石头,压得他喘不过气。任何能减轻这份压力的可能,都对他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他沉吟着,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目光在徐光启恳切的脸和魏忠贤阴沉的侧影之间逡巡。

魏忠贤见状,心下暗恼,知道皇帝被说动了。他尖声道:“皇爷,徐大人所言或许有些道理。但这沈砚秋狂妄无状,诽谤朝廷乃是事实。功名乃国家名器,岂能轻授此等狂生?若不加以惩戒,朝廷法度何在?”

殿内陷入一片令人窒息的寂静。只有炭火燃烧的细微声响,和崇祯手指敲击桌面的单调节奏。

许久,崇祯终于停止了敲击,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疲惫与决断:“徐爱卿所言,不无道理。辽东军粮,确是心腹之患。沈砚秋策论,言辞虽过激,然其中建言,亦有可取之处。”

他顿了顿,看向魏忠贤:“魏伴伴,朝廷取士,当以才德为先,亦需体恤其建言之心。沈砚秋……功名暂且留着吧。”

魏忠贤眼角抽搐了一下,脸上那恭谨的笑容几乎维持不住,却也只能躬身道:“皇爷圣明。”

崇祯又看向徐光启,语气缓和了些:“徐爱卿为国举才,其心可嘉。然此子性情确需磨砺。待吏部选官时,让他去个能办实事的地方,好好历练一番。若真有其才,朕自然不会埋没。”

“臣,代沈砚秋,叩谢陛下天恩!”徐光启深深拜伏下去,心中一块巨石落地,后背官袍竟已被冷汗浸湿。

---

当徐府老管家几乎是连滚爬爬地冲进书房,语无伦次地喊出“宫里传来消息,沈相公的功名保住了!保住了!”时,沈砚秋一直紧绷的肩背,几不可察地松弛了下来。

他缓缓吐出一口憋了许久的浊气,这才感觉到指尖恢复了些许暖意。

“徐先生呢?”他问,声音带着久未说话的微哑。

“老爷……老爷直接从宫里去了衙署,让人传话回来,说……”老管家激动得眼圈发红,“说让沈相公安心,风波已过,但……但前程之事,恐还有波折,让您务必沉住气。”

沈砚秋点了点头。保住功名,只是第一步。阉党岂会轻易罢休?皇帝那句“去个能办实事的地方好好历练”,听起来是保全,又何尝不是一种放逐?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清冷的空气夹杂着雪沫涌入。院中积雪已深,白茫茫一片,掩盖了所有路径与污秽。

这大明的天,他算是窥见了一角。接下来的路,恐怕要比这积雪覆盖的庭院,更难行走。

他凝视着那片刺目的白,眼神渐渐沉静,深处却有什么东西,如同被冰雪压覆的草芽,更加坚定地,想要破土而出。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武道凌天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绍宋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她是剑修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悬案大用:1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北宋大丈夫 军工科技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师士传说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民国谍影 风雨大宋 精灵之梦幻天团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最近更新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 血色白银 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 小姐,姑爷又摆烂了 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 洪武:医圣朱橚 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 离之星 于府钱庄 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 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寒甲御天 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 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 骏驰青霄 清欢渡:味染人间 围棋少年,我在大明举重若轻 绣春雪刃 天幕:玄武门大舞台,有胆你就来 蓝月闪烁之时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