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军区从北、东、东南三个方向,缓缓合拢,将这座千年兵家必争之地紧紧箍住。
济南华东军区司令部里,参谋人员步履匆匆,张百川站在作战地图前,听着各纵队陆续发来的准备就绪的报告。
“司令员,各纵队均已到达攻击位置,炮兵阵地构筑完毕,弹药充足。”华东军区参谋长张运逸汇总了最后的情况,向张百川报告。
张百川点了点头,目光依旧停留在地图上徐州的核心区域,下达了命令:“按预定时间,总攻开始。”
没有慷慨激昂的动员,没有多余的言语,一道简洁的命令通过电话或者电台传达到了前线每一个指挥所。
凌晨时分,天色微熹。
华东军区集中起来的两千门火炮,从北面的九里山到东面的云龙山,再到徐州城四周,无数道炽热的火舌划破黎明的天空,带着尖啸,砸向鬼子精心构筑的防线。
“轰,轰,轰——,”
炮弹密集落下,鬼子的阵地瞬间被一片火海和浓烟覆盖。土木工事被掀上半空,铁丝网被撕成碎片,暴露在外的鬼子士兵在巨大的冲击波中非死即伤。这是华东军区成立以来,第一次展现如此规模、如此猛烈的炮火准备。
炮火准备持续了四十分钟。
炮声尚未完全停歇,嘹亮的冲锋号便从多个方向同时吹响,
北面,第一纵队司令员王坤放下望远镜,对着电话下达命令:“炮兵延伸射击,步兵进攻 蓄势已久的突击部队跃出阵地,向着九里山鬼子主阵地发起了冲击。
炮火刚刚犁过一遍的阵地,守敌晕头转向,抵抗显得零星而无力。第一纵队的战士们迅速撕开了鬼子的外围防线。
东面,第二纵队钟伟部面对的是更为险峻的云龙山。炮火延伸后,钟伟抵近前沿,通过电话指挥:“爆破组,上,把那个狗日的暗堡给我端了,机枪掩护,”
冒着残敌的射击,爆破手灵活地匍匐前进,伴随着几声巨响,顽固的火力点被逐一清除。步兵紧随其后,沿着炸开的通道向上猛攻,与鬼子展开了激烈的山地争夺战。
东南方向,第三纵队许友部进展更为顺利。他们的任务是扫清外围并监视南面,面对的多是伪军和少量鬼子驻守的次要据点。在猛烈的军事打击和政治喊话下,许多伪军据点几乎一触即溃,出现了成建制的投降。
张百川在司令部里,不断接收着各方向的战报。
“报告,第一纵队已突破九里山主阵地,正向火车站方向穿插,”
“报告,第二纵队攻克云龙山多处制高点,正在清剿残敌,”
“报告,第三纵队扫清东南外围据点,俘获伪军数百人,”
“报告,城内敌军调动频繁,似有收缩兵力固守老城迹象,”
张百川听完汇报,走到沙盘前,略一沉吟,果断下令:“命令第一纵队,加快向火车站和老城区北侧穿插速度,务必尽快切断城内敌人东西联系,命令第二纵队,在巩固云龙山阵地的同时,派有力一部向城区东部压迫,命令第四纵队预备队,立即投入战斗,从第一纵队打开的突破口进入,向城区纵深发展,分割敌人,”
他的指令清晰而迅速,参谋长张运逸和副参谋长粟昱迅速将命令传达下去。
战役的发展完全按照张百川的预想,甚至比预想的还要顺利。鬼子第65师团显然没有料到华东军区拥有如此强大的炮火,更没有想到对方的攻势如此迅猛且协同一致。其外围防线在第一天之内就土崩瓦解。
突入城区的部队,以连、排为单位,在炮火和机枪的掩护下,沿着街道逐屋清剿,与负隅顽抗的鬼子进行着激烈的巷战。但失去了完整防线和指挥体系的鬼子,抵抗虽然凶悍,却被快速歼灭。
战斗进行到第二天黄昏,徐州城内大部分区域已被华东军区控制,残存的鬼子被分割包围在几处核心据点内,做困兽之斗。
就在这时,一份紧急情报送到了张百川面前。
“司令员,紧急军情,国民党李仙洲部先头部队一个军,已抵达徐州西南约三十公里的夹沟地区,其后续部队也在向该方向运动,他们打出的旗号是‘接收徐州’,”
谢福治皱起了眉头:“果然来了,想摘桃子?”
张百川闻言露出一丝冷笑:“摘桃子?那也得看这桃子有没有他们的份,”
他快步走到地图前,看了一眼夹沟的位置,随即下令:“命令第五纵队立即派出一个旅,前出至徐州西南十五公里的青龙山一带,构筑防御工事,严密监视国民党军动向,没有我的命令,不许放他们一兵一卒过来,”
“命令各攻城部队,加快清剿速度,务必在明日中午前,彻底肃清城内残敌,我们要在‘友军’到来之前,把徐州打扫得干干净净,”
“另外,”张百川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嘲讽,“以华东军区司令部的名义,给李仙洲发报。电文如下:欣闻贵部抵达徐州附近,我部正在对负隅顽抗之日寇发起最后攻击,不日即可光复徐州。为确保作战顺利进行,防止敌伪溃兵流窜,请贵部暂于现地停留,勿再向前。待我部肃清残敌,稳定秩序后,再行商议交接事宜。”
这封电报,客气中带着强硬,明确告诉了对方:徐州是我们打下来的,你们别想靠近。
命令下达后,张百川对几位领导说道:“鬼子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下。现在,我们要把重点放在应对这些不请自来的‘客人’身上了。”
“告诉部队,提高警惕,防备国民党军可能的摩擦行动。同时,加快城内接收和安抚百姓的工作,我们要让徐州的老百姓知道,是谁真正解放了这座城市,”
城内负隅顽抗的鬼子第65师团残部,在华东军区部队毫不留情的最后打击下,迅速土崩瓦解。师团部被端,成建制的抵抗很快停止。
第三天上午,一面鲜艳的红旗在徐州的城楼上冉冉升起,迎风飘扬。标志着华东军区经过激战,成功光复徐州,
然而,胜利的喜悦还未完全散去,西南方向就传来了新的消息:李仙洲部并未理会华东军区的“劝阻”,其先头部队继续向徐州方向逼近,目前已与我在青龙山一带布防的部队形成对峙,
徐州虽然光复,但城外的形势,瞬间变得微妙而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