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

叾屾小白

首页 >> 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 >> 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我的谍战岁月 满唐华彩 国士无双:从皇后寝宫开始签到 烽烟尽处 武神主宰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第一权臣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 叾屾小白 - 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全文阅读 - 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txt下载 - 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4章 明升暗降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武研院的筹建如火如荼,李恪几乎将全部心力都投入其中。他沉浸在图纸、数据和一次次或成功或失败的试验里,暂时将朝堂的纷争置于脑后。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他这艘刚刚起航、看似顺风顺水的船,很快便遭遇了来自暗处的潜流。

这一日的常朝,气氛与往日有些微妙的不同。议完几件寻常政务后,太子李承乾罕见地主动出列,手持玉笏,神情恳切:

“父皇,儿臣有本奏。”

李世民目光扫来:“讲。”

“启奏父皇,”李承乾声音清朗,带着一种为国分忧的诚挚,“去岁关中、河南等地雨水不均,今春又逢倒寒,恐有春荒之虞。近日各地已有奏报,流民渐增,恐生事端。赈济安抚,乃当前第一要务。然,此事千头万绪,需得一位身份尊贵、能力卓着,又深知民生疾苦的皇子亲临督办,方能彰显朝廷重视,安抚民心。”

他顿了顿,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李恪所在的方向,继续说道:“三弟吴王,前有献火药利器、大破慕容孝隽之功,后又主持武研院,锐意革新,才干出众,朝野共睹。且听闻三弟平日议论,常怀‘人人平等’之念,体恤民情,由他前往主持赈灾,再合适不过。既可解朝廷燃眉之急,亦可让三弟深入民间,历练实务,可谓两全其美。”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寂静,随即响起一阵压抑的议论声。

好一招阳谋!

太子这一手,可谓高明至极。将李恪捧得高高的,理由冠冕堂皇——你有能力,你体恤民情,国家有难,你这刚刚立下大功的亲王不出力,谁出力?而且点名了李恪那“人人平等”的“黑历史”,将他架在道德的火炉上烤。

更重要的是,此举一石二鸟:

其一,将李恪调离权力核心长安,调离他刚刚起步、潜力无限的武研院。赈灾事务繁琐,耗时良久,等李恪回来,武研院是否还能完全由他掌控?他在朝中新建立的势头是否已经冷却?

其二,赈灾是块烫手山芋。做好了,是分内之事,功劳远不如军功显赫;做不好,或者中间出了任何纰漏,那便是天大的罪过,之前所有的功劳都可能被一笔抹杀,甚至惹来一身骚。

李恪心中瞬间雪亮。他抬眼看向御座上的李世民,只见父皇面色平静,目光深邃,看不出喜怒。他又瞥向李承乾,对方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期待与“兄弟情深”。

他能拒绝吗?不能。太子占着大义名分,将他捧得如此之高,若他推辞,便是畏难,便是之前所言“体恤民情”俱是空谈,瞬间便会声望大跌。

这是阳谋,他必须接招。

李恪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冷意,稳步出列,躬身道:“太子殿下过誉了。儿臣才疏学浅,然既为国家之事,父皇之忧,儿臣义不容辞!愿往灾区,竭尽全力,安抚流民,平息春荒!”

他没有推辞,甚至没有流露出丝毫犹豫,坦然将这副重担接了下来。这份果决,反倒让一些暗中观察的官员微微颔首。

李世民看着下方两个儿子,一个设套,一个入彀,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神色。他沉默片刻,缓缓开口:

“太子所虑甚是,恪儿既有此心,朕心甚慰。即日起,擢升吴王李恪为黜陟使,代天巡狩,总揽关中、河南两道赈灾安抚事宜!赐王命旗牌,遇紧急事务,可相机决断!望你不负朕望,妥善处置,早日平息民患!”

黜陟使!代天巡狩!王命旗牌!

这权柄不可谓不重!看似给予了极大的信任和权力,但李恪心中清楚,这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盯着他的眼睛也越多。这更像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或可积累民望;用不好,便是自戕的利器。

“儿臣,领旨谢恩!”李恪重重叩首。

“退朝!”

旨意很快明发天下。吴王李恪被任命为黜陟使,督办赈灾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传开。有人赞叹陛下圣明,任用贤王;有人惋惜吴王刚刚开创的局面被迫中断;更多的人,则是在冷眼旁观,等着看这位年轻气盛的亲王,如何在这泥潭般的赈灾事务中挣扎。

消息传到武研院,雷老头、王德等人皆面露忧色。他们都明白,王爷这一去,归期难料,武研院这刚刚聚拢起来的人心,怕是又要散了。

李恪回到武研院,立刻召集所有骨干。

“本王奉旨赈灾,不日即将离京。”他开门见山,看着下方一张张或担忧、或茫然的面孔,“武研院乃国之重器,绝不能因本王一人离去而停滞!”

他目光锐利,扫过众人:“本王离京期间,武研院一应日常事务,由副总办(原工部调来的老吏)暂代。火药司研发,由雷主事全权负责,按既定方略推进,所有试验数据,详细记录,封存备查!其他各司,亦按原计划进行,不得懈怠!”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本王会定期派人回来查验进度!若有人以为本王离京便可敷衍了事,阳奉阴违,休怪本王手持王命旗牌,先斩后奏!”

森然的杀气,让所有人心中一凛,纷纷躬身应命:“谨遵王爷钧令!”

安排完武研院的事务,李恪又匆匆返回吴王府,安排离京事宜。王德忙着收拾行装,调配随行护卫、文书官吏,忙得脚不沾地。

夜深人静,李恪独自在书房,对着大唐疆域图,目光落在关中与河南的区域。那里河流密布,城池众多,也是世家大族、豪强地主盘根错节之地。赈灾,绝非开仓放粮那么简单,其中涉及的利益纠葛、官吏贪腐、地方势力博弈,远比研制火药更加复杂和凶险。

他知道,这是一场不比陇右战场轻松的硬仗。太子和李泰,绝不会让他轻松过关,必然埋下了无数绊子。

但他眼中并无惧色,反而燃起一丝斗志。

将他调离武研院,是想断他根基?

那他偏要在另一条路上,走出一个通天大道!

赈灾,考验的不只是仁慈,更是智慧、手腕和魄力。这何尝不是一个深入了解大唐基层、积累政治资本、甚至……暗中布局的绝佳机会?

他提起笔,在一张纸条上写下几个名字和地点,交给悄无声息出现在身后的王德:“安排我们的人,提前动身,去这几个地方。本王要知道,那里的粮仓,到底还剩下几粒米;那里的河道,究竟淤塞了几尺深。”

“老奴明白。”王德接过纸条,身形再次隐入黑暗。

李恪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

想用赈灾困住我?

那就看看,谁的手段,更高明吧。

长安,我很快就会回来。

带着你们意想不到的“功绩”回来。

次日清晨,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从吴王府出发,打着黜陟使的仪仗,离开了长安城,向着灾情初显的东方而去。

城楼之上,李承乾看着那远去的队伍,脸上露出一丝得逞的冷笑。

而另一个方向,魏王府的阁楼上,李泰胖胖的身影隐在帘后,小眼睛眯着,不知在盘算着什么。

李恪的离开,让长安的棋局,暂时陷入了新的平衡。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场围绕皇权、围绕未来的博弈,远未结束。

真正的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酝酿。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我的模拟长生路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jojo的奇妙冒险:中国篇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修仙归来在校园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长夜谍影 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师士传说 亮剑之最强兵工系统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民国谍影 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 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 九两金 乡野奇途 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 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 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 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 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 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沈少卿探案 一人修真传 八百铁骑,镇万界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血玉传承 考古学家在秦朝 大秦风骨:王翦传 消失的墨者 
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 叾屾小白 - 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txt下载 - 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最新章节 - 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