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六年(公元 189 年)四月初,河东郡的平静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叛乱打破。
黄巾余党郭太率领数万部众,在河东郡起兵,号称 “白波军”。这支叛军战斗力极强,沿途攻克临汾、北屈等数县,兵锋直指郡治安邑,甚至威胁到了潼关与洛阳之间的通道。
消息传到河东郡府,太守王邑惊慌失措,连忙向朝廷与屯兵河东的董卓求援。此时的董卓,正率部驻扎在河东郡的蒲坂津,密切关注洛阳的动向。得知白波军起,董卓不仅没有惊慌,反而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他立即召集李儒、牛辅(董卓女婿)商议。
“白波军虽众,却多是乌合之众,不足为惧。” 董卓坐在帐中,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倒是这平叛之事,可成为咱们的机会。”
李儒会意,上前道:“将军是想借平叛之名,调走皇甫嵩麾下的精锐?”
“正是!” 董卓哈哈大笑,“许褚那小子,勇冠三军,麾下兵马更是皇甫嵩的核心力量。若能将他调往河东平叛,一来可借白波军消耗他的兵力,二来可削弱皇甫嵩的实力,三来可将他置于咱们的掌控之下,方便日后拉拢或铲除。此乃一石三鸟之计!”
牛辅也道:“父亲英明!如今洛阳局势紧张,何进与宦官随时可能火并,朝廷急需有人平定白波军,稳定河东。咱们上表举荐许褚,朝廷必然会准。”
董卓当即命李儒草拟奏折,奏折中极力渲染白波军的威胁,称 “白波贼势大难制,已糜烂河东,若不速速剿灭,恐危及京畿安危”,随后极力举荐许褚:“破虏校尉许褚,忠勇过人,陈仓之战中立下大功,威震西凉。臣恳请陛下擢升许褚为讨虏中郎将,令其率部驰援河东,与臣协同平叛。臣愿以并州牧之职担保,许褚必能不负朝廷重托,剿灭白波贼!”
奏折送出后,董卓又暗中指使依附自己的侍御史刘嚣,在洛阳散布舆论,称 “河东乃京畿屏障,非猛将不可守;许褚乃当世虎将,若不派他平叛,河东必失,洛阳危矣”。一时间,洛阳朝堂上议论纷纷,不少官员都认为,派许褚平叛是最佳选择。
此时的洛阳,已陷入一片混乱。何进为诛杀十常侍,不顾朝臣反对,暗中召董卓、丁原等外兵入京。十常侍得知消息后,也在暗中策划反击。何太后与太傅袁隗被夹在中间,焦头烂额。面对河东的紧急军情与董卓的 “举荐”,朝廷根本无力甄别其中的阴谋,只能选择妥协。
四月中,朝廷的诏书送达扶风郡的皇甫嵩大营:“擢升破虏校尉许褚为讨虏中郎将,率所部兵马星夜驰援河东,讨伐白波贼。董卓率部协同作战,务必早日平定叛乱,稳定河东。”
皇甫嵩接到诏书后,面色铁青。他深知这是董卓的阴谋,却又无法公然抗旨。他当即派人召许褚前来议事。
许褚接到通知,心中已有预感。他策马来到皇甫嵩的大营,见皇甫嵩正站在舆图前,眉头紧锁,便上前躬身道:“末将许褚,参见将军。”
皇甫嵩转过身,看着许褚,叹了口气:“仲康,你可知此去河东,凶险万分?”
“末将知晓。” 许褚道,“董卓举荐末将,实则是想借白波军消耗末将的兵力,同时削弱将军的实力。”
“你明白就好。” 皇甫嵩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如今洛阳局势混乱,何进与宦官矛盾激化,董卓屯兵河东,窥伺洛阳。你此去河东,明为平叛,实则是深入虎穴。” 他走到许褚身边,压低声音道:“我给你三个任务:第一,保全实力,不可与白波军硬拼,若事不可为,可退守蒲坂津,等待援军;第二,密切监视董卓及其部将的动向,尤其是他们与洛阳的联系、军队的调动,有任何不轨之举,立即密报于我;第三,暗中联络河东郡的地方官员,收集董卓的罪证,为日后讨伐董卓做准备。”
许褚心中一凛,郑重抱拳道:“末将定不负将军重托!”
皇甫嵩又道:“你麾下现有八千人,其中三千骑兵,五千步兵。我再从麾下拨给你一万石粮草、五百副铁甲,同时给你一封密信,若你在河东遇到危急情况,可持此信联络河东郡的孟坦,他是忠于朝廷之人,必会助你一臂之力。”
许褚接过密信,心中感动。他知道,皇甫嵩此举是在冒着被董卓猜忌的风险,为自己铺路。“多谢将军!”
回到自己的大营后,许褚立即召集核心幕僚议事。他将朝廷的诏书与皇甫嵩的嘱托告知众人,随后道:“董卓此举,包藏祸心。咱们前往河东,既要应对白波军,又要防备董卓,可谓腹背受敌。”
周泰怒道:“主公,董卓如此阴险,咱们不如抗旨不遵,留在扶风!”
“不可。” 许褚摇摇头,“抗旨乃大罪,会给董卓出兵讨伐咱们的借口。如今咱们只能先应下,再寻机应对。”
张既道:“校尉,河东郡地形复杂,白波军多熟悉当地地形,擅长游击战。咱们若贸然进攻,恐会陷入被动。不如先派斥候探查白波军的动向,同时联络河东郡的地方官员,了解当地的情况,再制定平叛计划。”
马钧也道:“钧已改良了一批连弩与投石机,可随军携带,用于攻城与防御。另外,末将还打造了一批轻便的铠甲,适合骑兵快速机动,可装备给周泰将军的骑兵营。”
许褚点点头:“好!就按你们说的办。周泰、庞德,你二人率两千骑兵,作为先锋,先行前往河东郡探查白波军的动向;元绍,你负责整理粮草与军械,确保大军补给充足;张既、乐进、陈到,随我一同率领六千兵马前往河东。”
“遵校尉令!” 众人齐声应下。
许褚率领八千兵马,从扶风郡出发,前往河东郡。大军沿着渭水东进,沿途百姓听闻许褚要去平定白波军,纷纷夹道送行,不少百姓还送来粮食与饮水。许褚勒住马,对百姓们道:“诸位乡亲放心,我定会平定叛乱,保河东安宁!”
百姓们欢呼雀跃,目送大军远去。许褚看着百姓们的身影,心中暗想,这次离开扶风只怕短时间内不会再回来。
大军行至黄河岸边,周泰率领的先锋骑兵已等候在那里。“主公,白波军已包围安邑,太守王邑坚守城池,急需援军。另外,董卓已率部进驻蒲坂津,派人送来书信,让咱们尽快前往安邑,与他协同作战。”
许褚接过书信,看了一眼,冷哼一声:“董卓这是想让咱们先去送死。传我命令,大军在黄河岸边扎营,休整一日,明日再渡河。周泰,你再派斥候,探查安邑周边的地形,摸清白波军的布防。”
周泰躬身应下。许褚站在黄河岸边,望着滔滔江水,心中思绪万千。
河东郡已是董卓的势力范围,白波军又在前方虎视眈眈。
接下来的战斗,不仅是平定叛乱,更是与董卓的暗中较量。
而这场较量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未来天下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