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晚星等人沉默了很久很久,最后大家红着眼眶给周小英盖了土,立了碑。
到了下午,太阳升高了,孙晚星她们才回去。
从云盘县返回来接她们的车子已经在山脚下等了她们很久很久。
回去的这一路上没有一个人说话,气氛十分的低沉。
到了云盘县,大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摊开纸笔,写出一篇篇痛击人心的报道。
因为她们相信,韩东丽姐姐的遭遇,周小英的遭遇不会是个例。
顾家村、坝子村也不会是第一个这样的村子。
一篇篇文章在第二天递上了各层领导的案头,妇女报的信件在第二天也刊登了起来。
云盘县的事迹在大街小巷里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一封封的信件如雪花一样的朝有关部门袭去。
湘省的专案组在第三天到达了云盘县,在他们的请求下,罗旅长借了一些士兵给他们。
专案组和孙晚星她们这些妇联干部联盟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奔走在云盘以及周边县城的各个村落。
愿意跟她们走的妇女从一开始的顾家村的二十多个人,发展到了后面的三百人、五百人、上千人。
妇女报的记者们跟踪报道她们的情况。
这上千人里,有一部分是知青,一部分是当地妇女,另外一部分,是和肖文婧一样,被拐卖到这边的妇女。
在征求到了这些妇女们的意向后,这些妇女们愿意回去的,就由着专人把她们送回去,不愿意回去的,就就近安排工作。
知青们也在各级别领导的协助下,回到了原籍,这是运动开始十年以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知青回城。
比历史线上的大规模知青回城,早了整整两年。
而作为主管知青部门的知青办,在云盘县那触目惊心的嫁娶率出来之后也受到了追责。
知青办的人一层层的往下查,查出了无数的蛀虫,也查出了无数不作为的人以及收了钱祸害知青的人。
全国各地的监狱里又进去了一大批的人。
此时机如此来之不易,许多知青凝聚成了一条绳,一层层的递交了要回城的请求。
他们的声音被中央的首长听见了,在开了许多次会议研究之后,中央批复了知青们可分批缓慢回城的意见。
在云盘县待了整整两个月一眼后,在春节到来之前,孙晚星和梁玉荣等妇联联盟的干部们启程回家。
他们去火车站的这一天,无数妇女自发来送她们。她们有的是听到消息以后特地从村子里赶来的,有的是被安顿在县城里的。还有一些是对比起其它妇女,过得比较好的。
谁都知道好歹,谁都知道孙晚星她们做的事情对她们往后的生活,她们的后代有多大的影响!
对孙晚星这群人,她们是由衷的感谢。
县委大院里,新上任的县委书记、县长殷勤的把孙晚星她们这群人送出院子。
如今在县委里已经拥有了话语权的周主任在跟各位战友道别。
一辆嘎斯车就停在县委大院的门口,嘎斯车的驾驶座里,一个目光坚毅的战士正目视着前方,他边上的副驾驶座上坐着一个拿着武器的战士。
这是送孙晚星她们去市里乘坐火车回家的车子。
孙晚星一行人从县委里出来,刚刚出大门,孙晚星她们就怔住了。县委门口的街道两旁站满了妇女。
这些妇女孙晚星她们很熟悉,有跟着她们到县城上班的人,也有留在罐头厂里的知青,也有为了孩子留在村里的妇女。
最前方的一些人手里拿着一朵朵用红绸缎做成的大红花,见到孙晚星等人出来,她们往前来,双手举起大红花往孙晚星她们的头上戴。
给孙晚星戴大红花的是韩东丽:“孙主任,希望你一帆风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命百岁。”
韩东丽本来以为自己会死在坝子村,死在吴松的手上,没想到她还能活。经过了一个多月的休养,韩东丽脸上的伤痕已经消失不见,她现在就在罐头厂里上班。这些大红花用的红绸是她们听说孙晚星她们要走的时候,去跟县里借来连夜做出来的。
孙晚星再一次词穷,这种受人爱戴的场景她在电视上看过,在书本上见过,在短视频里刷过,可她从来没有经历过。
曾经在见到类似的事情的时候,孙晚星从来没有想过她也会成为被拥戴的人中的一员。
这种感觉怎么说呢?很复杂。是喜悦、是自豪、是激动,满腔情感在这一刻充盈到了极致。
孙晚星从来没有一刻这么清晰的觉得过,云盘县因为她的到来,让那些女性脱离了泥潭。
因为她啊,因为她啊!孙晚星又怎么能不感动,不激动呢?
“谢谢你,也希望你和你们往后的人生一片坦途。”孙晚星又词穷了,然后她忽然想起,好像这样的话,她和很多人说过。
可此时此景下,她觉得这一句话就是对她们最好的祝福了。
韩东丽用力点头,眼眶红了。孙晚星伸手拍拍她的肩膀:“以后可以给我们多写写信。”
此次来云盘县的妇联干部们都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每一个人都希望她们能够收到这些妇女的信件。
她们都很想知道这些妇女会不会过得好。
“好。”
孙晚星和韩东丽说着话,她环顾四周,各地妇联的人也拉着一个个妇女的手叮嘱着已经说过无数遍的话,有眼窝子浅的人已经哭了出来。
今天是个多云的天气,在这个时候,一缕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撒了下来,落在孙晚星她们的身上。
时间已经不早了,有的同志回家的车子就在傍晚,从云盘县到市里光坐车都需要三个小时,要是再不走,就没有时间了。
蒋主任看了一眼来送行的妇女们,笑了:“同志们,走啦~~”
妇联干部们依依不舍的和来送行的人挥手,然后在你推我拽中上了嘎斯车的车厢。
开嘎斯车的军人开着车子在云盘县的主干道上缓步行走,瓜果、蔬菜、馒头或者当地的特色食物往车子里头扔。
掷果盈车的景象从历史课本里跳了出来,她们止不住的挥手,大声的呼喊着让追着车子走的人回去。
车子驶出了云盘县的街道,追车的人再也追不上,大家重新坐回车厢里。
“人生里,被人这么拥戴一回,不枉此生了。”有人说。
每一个人都很赞同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