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登上了离开的船只,却不幸在海上遇到了水雷……他的灵魂,带着未尽的承诺和无尽的思念,不知何故,竟然跨越重洋,依附在了这架他倾注了最多情感的钢琴之上,日夜重复着那首离别之曲,等待着永远无法实现的重逢。
“莉娜……我的莉娜……我答应过……要回去的……”安东尼奥的意念充满了悲伤和温柔,“这首曲子……是我们的约定……”
真相水落石出。一个跨越了国度、时代和生死的爱情悲剧。安东尼奥并非恶灵,他的执念是爱,是承诺,是未能完成的音乐梦想。
强行超度他,等同于抹杀这份跨越时空的深情。
张闲沉默了片刻,心中已有计较。他看向安东尼奥的虚影,传递过去意念:“罗西先生,您的等待,或许换一种方式,更能传达您的心意。”
他走到钢琴前,示意安东尼奥。
安东尼奥疑惑地看着他。
张闲将手放在琴键上。他并不会弹钢琴,但他可以将自身灵力与安东尼奥残留的强烈情感和音乐记忆进行共鸣。他闭上眼睛,回想刚才听到的《升c小调夜曲》的旋律,以及《梁祝》中蕴含的东方情感,尝试将这两种代表着不同文化、却同样深刻的思念,进行一种精神层面的“融合”。
叮咚……叮咚……
生涩却蕴含着真挚情感的琴音,从张闲指尖流淌出来。他弹得断断续续,甚至时有错音,但每一个音符,都灌注了他对安东尼奥故事的理解和共鸣,灌注了一种“希望对方安息”的祝愿。
他在用这种笨拙的方式告诉安东尼奥:我听到了你的故事,我理解你的执着。但沉溺于过去的悲伤,并非对爱情最好的纪念。放下,或许才能让这份情感以另一种形式永恒。
安东尼奥的虚影静静地“听”着,身影波动得更加剧烈。他能感受到张闲意念中的真诚与引导。
当张闲停下演奏,客厅里再次陷入寂静。
安东尼奥缓缓飘到钢琴前,他抬起虚幻的手,最后一次,轻轻拂过琴键。没有发出声音,却仿佛有无数音符在他指尖流淌。
他转过身,面向张闲,深深地、如同谢幕般鞠了一躬。
然后,他抬起手,指向客厅墙壁上悬挂着的一幅被布蒙着的画。
张闲走过去,掀开了那块积满灰尘的布。
画布上,是一位穿着旗袍、气质温婉、巧笑嫣然的东方女子,正是安东尼奥记忆中的“莉娜”。她的眼眸清澈,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柔情与等待。
在画的右下角,有一行细小的意大利文签名和日期,以及一个中文的“莉”字。
安东尼奥的虚影凝视着画中的女子,充满了无尽的爱恋与释然。他最后一道意念传来,带着深深的感激与了无遗憾的平静:
“谢谢您……陌生人……让我……终于有勇气……说再见……”
“请告诉后来者……这架钢琴……和这幅画……承载着一段……美好的回忆……请……善待它们……”
他的身影开始散发出柔和的白光,变得越来越淡,最终如同融入月华一般,彻底消散在空气中。这一次,是心甘情愿的、了无牵挂的往生。
那萦绕在洋房中近百年的哀伤执念,也随之烟消云散。空气仿佛都变得轻快、通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