虺文忠成功的夜袭,如同在突厥游骑骄横的气焰上泼了一盆冷水,也极大地鼓舞了代州军民的士气。城头之上,守军们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稍稍松弛,脸上甚至能看到久违的笑容。他们谈论着“薇参赞”那惊艳的一箭,谈论着“虺先生”神出鬼没的夜袭,言语间充满了自豪与信赖。
然而,林薇和李元芳却并未有丝毫放松。游骑的退缩,恰恰预示着风暴中心的逼近。斥候传回的消息越来越紧迫,默啜的主力大军已然完成集结,如同蓄势待发的洪流,正朝着代州滚滚而来。城外的陷马坑、拒马枪尚未完全布置妥当,新式器械的产量也远远达不到预期,时间,成了最奢侈的东西。
压力如同无形的巨石,再次沉沉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这日深夜,林薇独自一人站在城楼最高处,眺望着北方漆黑如墨的夜空。寒风凛冽,吹得她衣袂猎猎作响,单薄的身影在巨大的城墙背景下,显得有几分孤寂。
连日来的殚精竭虑,与士兵同甘共苦的体力消耗,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惨烈战事的隐忧,如同交织的藤蔓,悄然蚕食着她的精力。她不是铁打的,也会疲惫,也会在无人的深夜,感到一丝源自灵魂深处的沉重。
家国天下,黎民苍生……这条“天下为公”的道路,比她想象的更加艰难,更加孤独。尤其是在这强敌环伺、内忧虽暂平却未绝的绝境之中,那份理想的光辉,似乎也有些遥不可及。
她不禁想起武则天那道冷酷的通缉令,想起武三思等人阴鸷的目光,想起神都朝堂上的波谲云诡……即便她在此地拼死守住了代州,流尽了鲜血,回到那座权力的中心,等待她的,又会是什么?是兔死狗烹,是新一轮的猜忌与倾轧吗?
一丝难以言喻的迷茫和疲惫,如同冰凉的露水,浸透了她的心扉。她扶着冰冷的垛口,微微闭上了眼睛,感受着寒风吹在脸上的刺痛。
就在这时,一件带着体温的厚重披风,轻轻地披在了她的肩上,隔绝了部分寒意。
林薇猛地睁开眼,转过头。
李元芳不知何时,已然悄无声息地站在了她的身后。他依旧穿着那身玄色劲装,身形挺拔如松,只是眉宇间带着与她相似的、连日操劳留下的痕迹,但那双眼睛,在清冷的月光下,却亮得惊人,如同亘古不变的寒星,充满了令人心安的沉稳力量。
他没有问她为何深夜独自在此,也没有说任何宽慰的言语。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如同最忠诚的磐石,沉默地分担着她的孤独与压力。
看着他,林薇心中那丝刚刚升起的迷茫,忽然间淡去了许多。她不是一个人。至少,还有他,始终站在她的身后。
“元芳,”她轻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沙哑,“你说,我们真能守住代州吗?守住了,又能如何?”
这个问题,带着她少有的脆弱和不确定。
李元芳沉默了片刻,目光从她脸上移开,投向城外无边的黑暗,那里隐藏着十万突厥铁骑。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坚定:
“守不守得住,要打过才知道。”
“但臣知道,殿下在,城在;殿下亡,城亦不足惜。”
这话说得极其平静,却蕴含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忠诚与决绝。他不是在为朝廷守城,不是在为女皇守城,他守的,只是眼前这个人。
林薇的心猛地一颤。
李元芳缓缓转过头,目光再次落在她的脸上,那眼神深邃如海,里面翻涌着压抑已久、此刻却再也无法掩饰的炽热情感。
“殿下,”他的声音比刚才更低沉了几分,带着一种郑重的、仿佛起誓般的意味,“臣,不识什么前朝血脉,亦不认什么天命所归。”
林薇怔住了,看着他。
“臣只认,殿下心中所秉持的‘道’!”他的语气陡然变得无比清晰和坚定,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砸在寂静的夜空里,也砸在林薇的心上。
“臣只认,殿下在朔州城头,与士卒同甘共苦,誓与城池共存亡的担当!”
“臣只认,殿下面对女皇威压,说出‘争,但为天下公’时的格局与胸怀!”
“臣只认,殿下即便身处如此绝境,依旧心系追随者安危,而非怨天尤人的仁德!”
他一字一顿,声音并不高昂,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仿佛在陈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臣,认同殿下心中的‘道’!愿以此身,护道前行!”
“殿下的理想所指,便是臣剑锋所向!”
“殿下的信念所存,便是臣性命所系!”
“无论前路是刀山火海,还是万丈深渊,臣,李元芳,必生死相随,永不背弃!”
“此誓,天地为证,日月共鉴!”
话音落下,城楼之上一片死寂。只有寒风呼啸而过,卷动着他的衣袂和她的发丝。
林薇呆呆地看着他,看着他眼中那毫不掩饰的、几乎要将她灼伤的炽热与忠诚。耳边回荡着他那石破天惊的誓言——“臣,认同殿下心中的‘道’!”
不是效忠她的血脉,不是效忠她的身份,甚至不仅仅是效忠她这个人。
而是效忠她的“道”!她所选择的,那条艰难无比,却光明万丈的道路!
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如同决堤的洪水,猛地冲垮了林薇心中那筑起的、名为疲惫与迷茫的堤坝,瞬间涌遍了她的四肢百骸,冲上了她的眼眶,让她视线一阵模糊。
她明白了。
她不是一个人。
她的理想,并不虚无。至少,眼前这个顶天立地的男子,读懂了,并且愿意用他的生命去追随,去守护!
这不再是主从之间的责任,而是志同道合者之间的托付与承诺!
看着他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坚毅和虔诚的脸庞,林薇只觉得胸腔里被一种滚烫而充实的情感填满了。所有的疲惫,所有的迷茫,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她缓缓地、极其郑重地,伸出了自己的手,没有去接他想象中的剑,而是轻轻地,覆在了他紧握剑柄的手背上。
他的手背冰凉,带着金属和皮革的硬度,却能感受到其下奔涌的热血与力量。
李元芳的身体微微一僵,似乎没料到她会如此。他能感受到她掌心传来的、与他截然不同的温软与坚定。
“元芳,”林薇抬起头,迎上他震惊而深邃的目光,脸上绽放出一个无比清晰、无比坚定的笑容,那笑容仿佛能驱散所有的阴霾与寒冷,“你的剑,我收到了。”
她没有说“我接受你的效忠”,而是说“你的剑,我收到了”。这意味着,她接受的不仅仅是他的忠诚,更是他这个人,他的信念,他的一切。
“这条路,很难,很远。”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但有你同行,我便无所畏惧。”
她握紧了他的手,虽然无法完全包裹,却传递着无比的信任与温度。
“让我们一起,守住这座城,走通这条‘道’!”
李元芳感受着手背上那从未有过的、温软而坚定的触感,看着她眼中那比星辰更明亮、比火焰更灼热的信念之光,只觉得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流与力量充斥了全身,连多日征战积累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他反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动作有些笨拙,却无比郑重。
“臣,誓死相随!”他再次重复,声音低沉,却仿佛蕴含着足以劈开一切黑暗的誓言。
月光如水,静静流淌在代州古老的城墙上,将两人并肩而立的身影拉得很长。
绝境之中,他的誓言,如同最坚实的基石,牢牢稳住了她的“道”。
而她的“道”,也因这份超越生死的理解与追随,变得更加清晰,更加不可动摇。
前路依旧凶险,战火即将燃起。
但此刻,林薇的心中,只有一片澄澈与坚定。
她有她的道,她有她的剑。
这便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