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幺,你要找的东西找到了吗?我们要出发了。”杨双站在院子中冲屋里喊道,“车子在门口等着了。”
暑假放假第一天,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年长兴,一家人早早起床,租车从珈城出发前往句吴火车站。
昨晚第一天放假,几个孩子比平时晚上三小时,今天没有任何意外起床晚了。
一家人经历着急忙慌的大早上,院门刚打开,小老幺又折回去说是要拿东西,也不知道那么点小人儿要拿什么东西。
“来了,妈妈,请不要着急。”钱绾嘴里念念叨叨,手里拿着一块硬纸壳,背着小书包不疾不徐从过道跑出来,“这不就来了吗?”
杨双低头看手腕上的手表,上午耽误时间多,导致在路上的时间紧张,催促一家人上车。
“快点、快点,时间来不及,赶紧上车。”
钱桥双手架着女儿胳肢窝,将她送上面包车,自己坐上车快速将车门关上。
司机转动车钥匙,车子缓缓汇入车流。
安顿好的钱敬从小妹手中拿过硬纸壳板,上面全是拼音,以及小花边,没有一个汉字,他艰难从歪歪扭扭拼读上面的字母:“欢…迎…小…舅舅…位临?”
“位临?”钱敬回头将自己手上的硬纸壳递给后排的哥姐,“你们看看,是不是我读错了?”
钱温接过硬纸壳,纸壳上花花绿绿的儿童画,歪七倒八的字母在硬纸壳上“睡觉”,钱誉凑到她身边,两人一起看上面的拼音。
“伟林?”
“威力?”
“结合前后句,应该是莅临吧?”钱温皱着眉头盯着手中的硬纸壳上的字母,“小老幺估计不认识‘莅’,把‘莅’读成‘位’也不是没有可能。”
他们家一直有跟着书本认字的习惯,小老幺跟着书认识很多字,同样很多看似相似或者复杂的字不认识,会闹出读半边字的笑话。
钱誉从身边书包中取出纸笔递给坐在前面的老三,说道:“你写给‘莅临’的‘莅’,让小老幺读读看。”
钱敬一笔一划毫不含糊在纸上卸下“莅临”,他将草稿本放在小老幺面前,拿笔指着上面的字问:“老幺,这个字怎么读?”
钱绾视线短暂离开手腕上的串珠,抬头看了眼草稿纸上的字,理所当然地说:“位。”
三人对视,破案了。
他们家小老幺不认识“莅”,好一个指“莅”为位。
钱敬恨铁不成钢在草稿本上再次写下几个字,指着字说:“这是‘莅临’的‘莅’,不是‘位置’的‘位’。”
他记得自己不到五岁的时候,能看报纸看书,不是特别复杂的字全部会读,到小老幺指“莅”为“位”?
她双手扒着副驾驶靠背,小声嘀咕道:“妈妈,我怀疑老幺智商有问题,四岁半才认识一千个字。”
最后一排的钱誉和钱温跟着点头。
“我们应该给小老幺制定学习方案,不能让她在小学把进度落下,等到初高中在追赶不容易。”
“往后每天教二十个字,争取满五岁能将三千个字灵活运用。”
以前听父母聊天,他们五岁差不多能认识三千个字,独自读儿童书籍没问题,小老幺目前四岁半只认识一千个字,智商多少有点问题的。
钱桥伸手把他拽回座位上,一脑门黑钱:“你们妹妹智商没问题,你赶紧给我坐下,车子处于运动中危险。”
“你们怎么不说,是你们识字能力高于常人?”杨双回头说。
老大、老二、老三识字进度比同龄人快,小学语文老师布置抄写作业三人基本不写,在他们看来抄写太愚蠢,为此在长康他们夫妻俩没少被老师找去办公室谈话。
看书多、早熟、有自己思维方式,这些都是老师不喜欢的特性,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让老师认为在挑战作为老师的权威。
坐在一旁的出租车司机听一家人说话叹为观止,从后视镜看中间翻花绳的小孩,豆丁大认识的字比他还多,让他情何以堪。
他小声嘀咕:“一千个字够多了,我认识的字没她多。”
在司机师傅摆事实证明,钱誉、钱温、钱敬发现原来有问题的是他们而不是别人。
面包车很快抵达句吴,句吴火车站客流一如既往多,暑假来临还多了一部分游客。
出租车司机说完停车位置,一家人马不停蹄往出站口跑,从长康到句吴那列火车到站了。
出站口人挤人,举着招工牌数不清,各种吆喝声在耳边回荡。
一家人挤进内侧,钱绾坐在爸爸胳膊上,高高举起自己制作的接站牌。
年长兴提着简单的行李,随着人流缓缓前进,他第一次来句吴,第一印象是闷热与潮湿,浑身黏黏糊糊上下不舒服。
坐的高看的远,钱绾最先发现队伍中的年长兴:“小舅舅,我在这里。”
她用力挥舞着自己手臂,扭动自己的身体,钱桥费尽力气将她牢牢抓住。
抄着手站在旁边的杨双与丈夫打趣道:“长兴的东西没白送。”
“确实没白送。”
从去年到今年差不多一年,小老幺不一定记得亲舅舅杨回和大伯钱耐,对表舅印象深刻,每次两人通话,年长兴这位表舅总会说,小舅舅给你弄了一块像玻璃一样的翡翠,又或者别的翡翠。
年长兴听到声音,赶紧回应,催促前方旅客尽快走。
完成检票,他小跑着过去,从钱桥手中接过钱绾:“想不想小舅舅?”
“老想了。”钱绾把自己做的接站牌放到他面前得意地说,“我做的。”
年长兴盯着上面歪歪扭扭字母,心里被酸涩填满,笑容满面,额头蹭了蹭怀里小家伙脸:“绾绾真厉害,舅舅要给你准备了好多你喜欢的。”
出站口的旅客越来越多,又是炎热的夏天,气味着实算不上好闻。
杨双不得不打断亲亲热热的舅外甥两人:“两位,不如出去聊?”
从出站口挤出来,空气中气味明显好闻太多,一行人没有在句吴停留,径直坐车返回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