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公司的法人代表,温鸿图校长的亲外甥!
会议室里,电话铃声戛然而止。
那份由钱振华亲手施加的、属于市委书记的绝对安静,比之前任何喧嚣都更具分量。它像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所有嘈杂的源头,让这间小小的会议室,瞬间变成了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
几个年轻的调查员,还保持着接电话或准备接电话的姿势,神情僵硬,眼神里写满了劫后余生般的震撼。他们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权力金字塔顶端那不容置疑的分量。
原来,天真的塌不下来。
因为,有人在顶着。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汇聚到了那个坐在主位上的年轻男人身上。林渊放下了手机,神色平静,仿佛刚才那通足以改变江城政局走向的电话,不过是问候了一声天气。
石磊长长地,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那口气息里,有方才的憋闷,有此刻的放松,更多的,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敬佩。他走到饮水机旁,重新给自己倒了一杯水,这一次,他的手不再有丝毫的颤抖。
“都坐下吧。”林渊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众人如梦初醒,纷纷拉开椅子坐下,只是腰杆,比之前挺得更直了些。
林渊没有说任何一句鼓舞士气的话,他只是站起身,缓步走到那块被他擦得干干净净的白板前。
他拿起马克笔,笔尖在“温鸿图”和“宏远小卖部”之间那道粗重的连接线上,轻轻敲了敲。
“温校长送了我们一份大礼。”他开口,语气平淡,“他把我们从暗处,推到了明处。把一场纪律审查,变成了一场他自导自演的全民审判。”
“这看上去对我们很不利。”林渊转过身,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庞,“但换个角度想,他也把自己,从那个用‘学术’和‘声望’堆砌起来的龟壳里,彻底暴露了出来。”
“他为什么这么做?”林渊自问自答,“因为他怕了。他怕我们手里的东西。他怕那个卖冰棍和方便面的‘宏远小卖部’。所以,他必须抢先一步,用更大的声音,来淹没我们即将发出的声音。他要用‘扞卫学术’这面大旗,堵住所有人的嘴。”
李浩,那个发现了“宏远小卖部”的年轻人,忍不住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愤愤不平:“书记,那我们现在怎么办?难道就让他这么泼脏水?要不,我去找几个相熟的记者,把咱们查到的东西,也捅出去!让大伙儿都看看,他那个宏远建筑公司,到底是个什么货色!”
“不行。”林渊和石磊几乎异口同声地否决。
石磊接过话头,沉声解释道:“现在捅出去,正中他的下怀。他已经把我们塑造成了‘为了政绩不择手段’的酷吏,我们现在拿出的任何证据,都会被他打上‘构陷’的标签。老百姓不明真相,很容易被他那套说辞迷惑,到时候,我们就真的百口莫辩了。”
李浩悻悻地坐了回去,脸憋得通红。他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咽不下这口气。
会议室的气氛,再次变得有些凝重。问题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他们手里明明握着王炸,却被对方用一张“道德绑架”的规则牌,给死死地压住了,出不了手。
“舆论的阵地,我们当然要抢。但不是现在,也不是用我们的嘴去抢。”
林渊拿起另一支红色的马克笔,在白板上,围绕着“江城大学”四个字,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像一座坚固的城墙。
“一座堡垒,从外部攻击,最耗时耗力,伤亡也最大。”他的笔尖在圆圈外点了点,“但如果,它的内部,有人愿意为我们打开一道城门呢?”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书记,您的意思是……找内鬼?”李浩脱口而出。
“不是内鬼。”林渊纠正道,“是同盟。是在那座被温鸿图视为自己独立王国的大学里,找到一个和我们一样,希望看到阳光照进来的人。”
他放下笔,声音变得格外清晰。
“你们想,同样是揭露温鸿图和‘宏远小卖部’的关系。由我们市纪委来说,那是‘权力对学术的迫害’。但如果,说出这件事的,是江城大学一位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老教授呢?那性质,就完全变了。”
“那叫‘清理门户’,叫‘学界自省’,叫‘良知未泯’!”
石磊猛地一拍大腿,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没错!只要有这么一个人站出来,温鸿图那套‘扞卫学术尊严’的狗屁说辞,就不攻自破!他那顶‘殉道者’的高帽子,会变成一顶绿帽子,扣得他自己抬不起头来!”
这比喻虽然粗俗,却极其精准。几个年轻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
“可……这样的人,能找到吗?”那个最先找到p3实验室卷宗的内向青年周源,推了推眼镜,提出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温鸿图在江大经营了这么多年,根深蒂固。敢跟他作对的人,恐怕早就被他排挤打压,甚至赶走了吧?剩下的,不是他的心腹,就是明哲保身的聪明人。”
周源的话,让刚刚活跃起来的气氛,又冷却了几分。
这的确是最大的难题。要在上万名教职工里,找到那个唯一的、有分量、有胆魄、还愿意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站出来的“吹哨人”,其难度,不亚于大海捞针。
“难,是肯定的。”林渊没有否认,“但并非不可能。”
他走到那堆从住建局和工商局调来的档案旁,从里面抽出一份厚厚的、还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文件。
那是江城大学最新版的全体教职工名册,上面详细记录了每一个人的姓名、年龄、职称、院系,以及入职时间。这是他们之前为了了解江大内部情况,让校方提供过来的。
“温鸿图可以控制人事,可以控制经费,但他控制不了人心。”林渊将那本沉重的名册,放在会议桌的中央,“我不相信,一座百年学府,数万名知识分子,会真的铁板一块,会让一个蛀虫,永远盘踞在象牙塔的顶端。”
“总会有的。”他的手指,在那本名册的封面上,轻轻划过。
“总会有一个人,还在坚持着某些看起来不合时宜的东西。总会有一双眼睛,在黑暗里,看清了所有的肮脏,并为此感到痛苦。”
“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他找出来。”
林渊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石磊身上。
“老石,这件事,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大张旗鼓地查了。温鸿图现在就是一只惊弓之鸟,我们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他警觉。”
“我需要你,用最隐蔽的方式,从侧面了解。尤其是那些……在温鸿图上任后,被从重要岗位上调离、职称评定受阻、或是被边缘化的老教授、老专家。”
“这些人,最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突破口。”
石磊重重地点了点头,将任务记在心里。他知道,这是一项水磨工夫,急不得。
“其他人,继续深挖‘宏远建筑’和李卫国这条线。”林渊转向其他人,“舆论战已经打响,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必须赶在温鸿图出下一招之前,把所有证据都砸实。”
“是!”
会议室里,重新充满了紧张而有序的气氛。一场无声的战争,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战场上,同时打响。
夜,渐渐深了。
调查员们陆续离开,只有林渊的办公室,还亮着灯。
他没有回家,而是将那本厚重的江城大学教职工名册,带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石磊的调查需要时间,但林渊等不了。他需要用最快的速度,锁定那个关键人物。
他关上门,拉上窗帘,将自己与外界彻底隔绝。
办公室里,只有他一人。
他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没有立刻翻开那本名册。他只是闭上眼睛,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意识沉入了那个只有他能看到的世界。
【天眼巡查系统】
【正气点余额:6500】
扳倒曹坤后获得的3500点奖励,让他的家底又厚实了不少。
他的意念,在系统商城里飞速扫过。
【官威光环】、【明察秋毫】、【言辞如刀】……这些熟悉的技能,已经无法满足他此刻的需求。
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一个他之前兑换过,但一直没有机会升级的技能上。
【慧眼识珠(中级)】
【效果:提升对人才的洞察力,能够感知到目标人物的潜在能力、性格特质以及内心深处的渴望与不甘。有一定几率,在人群中发现被埋没的“璞玉”。】
【升级至高级所需正气点:2000】
这个技能,当初是为了寻找石磊而兑换的。现在,他需要用它,来寻找另一个“石磊”。一个属于学术界的“石磊”。
“系统,升级【慧眼识珠】至高级。”林渊在心中默念。
【叮!消耗正气点2000,【慧眼识珠】已成功升级至高级!】
一股温润的热流,从他的眉心处,缓缓涌入双眼。他的眼睛感到一阵轻微的刺痛,随即而来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感。仿佛蒙在眼前的一层薄纱,被彻底揭开了。
他睁开眼,缓缓翻开了面前那本厚重的名册。
他没有去看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和职称,而是将手掌,轻轻地覆盖在了纸页之上。
【慧眼识珠(高级)】,发动!
下一秒,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
在他的视野里,那本平平无奇的名册,仿佛变成了一片浩瀚的星空。
每一个名字,都化作了一颗光点。
大部分光点,都呈现出一种黯淡的、随波逐流的白色或灰色,代表着平庸、麻木与顺从。
其中,有数百个光点,闪烁着代表着“趋炎附势”的黄色光芒,它们紧紧地围绕着一个最耀眼的、如同恒星般的浊黄色光团——那无疑就是温鸿图。
而在这片星空中,还零星散落着一些微弱的、却在顽强闪烁着的金色光点。
它们代表着正直、良知与不屈。
但这些金色光点,大多黯淡,光芒微弱,仿佛随时都会被周围的黑暗所吞噬。
林渊的目光,在这片“星图”上飞速扫过,寻找着那颗最明亮、最坚定的金色星辰。
忽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了名册的末尾。
在“校史馆”那个几乎被人遗忘的部门名录下,一颗金色的光点,正散发着远比其他所有金色光点都璀d璨、都炽热的光芒。
那光芒,甚至带着一丝不容玷污的、属于学者的孤高与傲骨。
林渊的心脏,猛地一跳。
他将手移开,目光落在了那个名字上。
——方敬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