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轮作的五十亩试验田里,新插的秧苗借着育秧房打下的健壮底子,在精心照料下,竟真的顽强扎根,挺过了最初的不适期。叶片舒展,绿意渐浓,与周边已然休耕、裸露出土黄色的田块形成了鲜明对比,引来更多惊异与审视的目光。希望,如同田埂上悄然探头的野花,在人们心中悄然绽放。
然而,北地的天,孩儿的脸,说变就变。尤其在这春夏之交,气候更是诡谲难测。
时值五月,本该是暖风熏人、万物勃发的时节。这一日午后,天色却陡然阴沉下来,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带着湿意的寒意。经验丰富的老农抬头望天,眉头紧锁,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
“这天色……不对劲啊。”李老栓站在自家院门口,忧心忡忡地望向西边那翻滚的墨色云团,“才五月,怎么冷得跟入了秋似的?”
到了傍晚,寒风骤起,呼啸着卷过田野,带着刺骨的凉意。天空中,竟零星飘下了——雪籽!
“下雪了!五月飞雪!!”屯里响起惊惶的呼喊。
起初还是雪籽,砸在屋顶、树叶上簌簌作响。入夜后,气温进一步骤降,那雪籽竟化作了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铺天盖地!一场罕见的、毁灭性的“五月白灾”,在夜幕的掩护下,悍然来袭!
“不好!秧苗!”赵小满被窗外呼啸的风雪声惊醒,披衣而起,推开窗户,借着雪光望去,只见天地间白茫茫一片,那五十亩试验田已然被覆上了一层不祥的白色。她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秧苗何其娇嫩,如何能抵挡这零度以下的严寒?一旦受冻,不仅这季稻作前功尽弃,那些健壮的秧苗也将全部毁于一旦!
必须救秧!
理事堂的铜钟被紧急敲响,急促的钟声穿透风雪,将整个农社从睡梦中惊醒。妇人们匆忙起身,聚集到理事堂前,脸上都带着惊惧与茫然。
“姐妹们!白灾夜袭,秧苗危在旦夕!”赵小满的声音在风雪中显得有些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不能让霜雪冻坏了我们的希望!立刻行动起来,熏烟驱寒,护住秧苗!”
“熏烟?如何熏?”王二婶急问。
“用棉籽壳!”赵小满早已想好对策。农社织造院平日积攒下大量轧棉后废弃的棉籽壳,此物易燃,耐烧,且燃烧时会产生大量浓烟。“将棉籽壳分装草筐,分散置于田埂、风口,点燃后不以明火为主,务使其阴燃生烟!以烟雾笼罩秧田,隔绝霜寒!”
命令一下,农社瞬间化作一部高效运转的机器。男丁(铁锄卫队及部分家属)负责搬运沉重的棉籽壳筐,妇人们则提着灯笼,顶着凛冽的风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冲向那五十亩试验田。
风雪扑面,如刀割一般。田埂湿滑,不断有人摔倒,又立刻爬起,浑不在意满身的泥雪。一筐筐黑褐色的棉籽壳被迅速放置在预定位置。
“点火!”赵小满亲自手持火把,点燃了第一筐棉籽壳。湿冷的棉籽壳起初只是冒着青烟,在寒风中摇曳不定。但随着更多火把投入,一片片棉籽壳堆被引燃,浓密的、带着特殊气味的白色烟雾开始升腾,顽强地对抗着肆虐的风雪。
“快!这边再加一筐!”
“风口!风口处的烟要被吹散了!”
“用湿草稍微盖一下,让它闷烧,别起明火!”
呼喊声、脚步声、风雪呼啸声交织在一起。无数火把在暗夜中闪烁,如同一条挣扎求生的光龙,环绕着那五十亩秧田。妇人们的身影在烟雾与雪幕中若隐若现,她们的脸庞被烟火熏黑,睫毛上凝结着冰霜,双手冻得通红,却没有一人退缩。
一筐又一筐棉籽壳被投入那一个个小小的“烟雾发生器”。浓烟越来越大,越来越密,它们汇聚在一起,如同有了生命般,紧紧贴着地面,形成了一片巨大的、缓缓流动的白色烟云,将整片秧田牢牢笼罩其中。
从远处望去,赵家屯外那五十亩土地的上空,仿佛凭空生出了一片低垂的、不断翻涌的云海。云海之下,是农社妇人们用信念与汗水构筑的温暖屏障;云海之上,则是依旧无情飘落的冰冷雪花。这烟云与风雪对抗的奇景,在暗夜里显得无比悲壮而震撼。
李老栓也被屯里的动静惊醒,他披着破棉袄,站在自家院墙的高处,远远望着那片在风雪中顽强燃烧、烟雾蒸腾的秧田,望着那些在烟雾中穿梭忙碌的模糊身影,久久无言。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第一次对那片田、对那些妇人,流露出了一种近乎敬畏的复杂神情。他想起自己之前的嘲讽,此刻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这一夜,赵家屯无人安眠。棉籽壳燃烧的噼啪声,妇人们相互鼓励的呼喊声,与风雪的咆哮声,共同谱写了一曲与天争命的壮歌。
黎明时分,风停雪住。
当第一缕天光艰难地穿透铅灰色的云层,照亮大地时,一幅令人永生难忘的景象呈现在众人眼前。
千亩原野,银装素裹,唯有那五十亩试验田的上空,依旧缭绕着尚未散尽的、如同晨雾般的青白色烟霭。而在这烟霭的庇护之下,那片新绿的秧田,竟然真的挺过了这场浩劫!虽然叶片上沾染了些许烟尘,边缘也略有冻伤的痕迹,但绝大多数秧苗依旧倔强地挺立着,在雪后初霁的微光中,舒展着生命的绿色!
“活了!秧苗活了!”不知是谁先发出了带着哭腔的欢呼。
紧接着,欢呼声、哽咽声响成一片。筋疲力尽、满脸烟灰的妇人们相互拥抱,喜极而泣。
赵小满站在田埂上,看着那片劫后余生的绿色,看着身边这群可敬的姐妹,眼眶微微湿润。她抬头望向那片渐渐淡去的烟云,仿佛看到了农社不屈的灵魂,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冉冉升腾。
白灾夜袭,烟云护生。 这场突如其来的五月霜冻,未能摧毁农社的希望。赵小满临危不乱,以棉籽壳熏烟之法,带领全社妇孺,硬是在绝境中创造了一场农业史上的防护奇迹。那笼罩千亩、彻夜不散的烟云,不仅保护了脆弱的秧苗,更极大地震撼了所有旁观者,包括李老栓在内。经此一役,农社的凝聚力与应对危机的能力得到了空前的锤炼,而赵小满的威望,也在这冰与火的考验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