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您慢点走,旗袍后摆让我帮您拎着。”
“不妨事。这料子还是1955年你爷爷用合作社第一笔分红扯的,说是比当年新娘子时的红袄还金贵。”
“太奶奶!窗花贴歪啦!左边再高些……对对对!正好露出朱雀衔穗的尾巴!”
“怀言,把你爸珍藏的那坛酒搬出来。就地窖里用桃木箱封着的那坛。”
“爸,医生上周还说您要控酒……”
“今天破例。那坛是你妈怀你那年,我亲手埋在后山桃林下的。”
“爷爷,摄影机架好了!等会儿您和奶奶就坐在这幅‘百家镇合作社丰收图’前面。”
“换那把檀木椅吧。你奶奶腰不好,垫上我旧军装改的靠枕。”
“太爷爷,国际分部刚发来贺电!说用您教的古法酿了六十瓶红酒,正空运过来呢。”
“让他们留着自己喝。我尝过你太奶奶酿的桂花蜜,这辈子就算没白活。”
“爸,妈,宾客名单最后确认一遍。除了镇里几位百岁老人,其他都是自家孩子。”
“大壮家的重孙……咳……抱来了吗?”
“早抱来啦!那小子攥着您给的长命锁,笑得口水都滴到新褂子上了。”
“兰兰,听见没?连小娃娃都来给咱们道喜。”
“净闹腾……比合作社联欢会还吵……”
“要的就是这个热闹劲儿!当年咱俩在谷场行礼时,连鞭炮都是借民兵连的。”
“您二老往中间坐坐。对,太爷爷的手杖斜靠在椅边,对焦朱雀刻纹那个角度……”
“兴业呢?刚还看他端着笔记本电脑窜来窜去。”
“在书房同步全息投影呢!说要把1955年的结婚照做成3d动态效果。”
“胡闹……我那会儿辫子才及肩……”
“好看。比你偷戴合作社红绸花那回还俊。”
“爷爷!门口来了辆军牌车!下来个穿礼服的军官说是兴安的领导!”
“快请!等等……我亲自去迎。兰兰,帮我整整领口。”
“早熨平啦。你呀,比见外宾时还紧张。”
“不一样。这是咱家第一个穿军装来的贺喜人。”
“诛老先生!我代表国防科大全体官兵祝贺二老白金婚!这是学员们亲手绣的百福图。”
“不敢当!兴安在军校多蒙你们教导……这绣线怎么看着眼熟?”
“您眼力真好!他说这是奶奶用合作社时期纺的彩线染的。”
“这孩子……总惦记些零碎玩意儿……”
“妈,您摸摸这面料,是不是比咱家那床鸳鸯被还软和?”
“嗯……针脚也密实。就是朱雀眼睛该用金线勾边……”
“还是您老专业!我这就记下来带回去改。”
“开席前先合张影吧?四代人都到齐了,连刚满月的玄孙都抱来了。”
“等等……我簪子歪了……怀言他娘,把你梳妆匣里那对珍珠耳钉借我。”
“早给您备着啦!爸去年就从太湖珠场订的,每颗都照着合作社账本上画的珍珠草图样磨的。”
“太奶奶看镜头!一、二、三……”
“咔嚓声轻些!别惊着睡着的娃。”
“怕什么?当年谷场办酒时,民兵连真枪齐鸣都没吓醒兴业他爸。”
“酒席摆哪桌?八仙桌怕坐不下这么多人了。”
“就按合作社老规矩——院里支流水席!从堂屋排到桃树下,让孩子辈的负责传菜。”
“碗筷不够咋办?咱家存的老瓷碗统共才六十套。”
“用竹筒杯!后山新砍的毛竹,比你太爷爷雕定情信物那根还青翠。”
“爷爷,海外孙辈的视频接通了!您看投影屏——旧金山分公司正在舞龙呢!”
“像什么话……洋人地界舞青龙……”
“他们用的还是您教的‘百家镇舞龙口诀’,领队是当年跟您学农技的留学生。”
“菜上桌喽!头道‘金玉满堂’是照合作社食谱做的,连摆盘都复原了1955年婚宴样式。”
“少放辣。你奶奶咳嗽刚好。”
“知道!用的全是桃园……呃……后山暖房种的彩椒,甜滋滋的。”
“太爷爷,您尝这坛酒!封泥一开,满院都是桂花香!”
“取三只陶碗来。第一碗敬你太奶奶,第二碗洒地向故人,第三碗……孩子们分着喝。”
“给我剩点儿!当年埋酒时我还是梳羊角辫的小丫头呢!”
“大姐别抢!地窖里还有您出嫁时埋的女儿红……”
“兴业那小子躲哪儿去了?快把他研究的全息烟火放起来!”
“来啦!保证零污染零噪音!您看——朱雀衔穗的图案悬在桃树梢上呢!”
“像极了……像极了合作社粮仓顶那枚徽标……”
“奶奶,这是海外华人商会送的织锦,说是按您当年设计的‘五谷丰登纹’复原的。”
“难为他们还记得……这织法早失传了……”
“没失传!您教过的徒弟在苏杭开了传习所,光今年就带出三百绣娘。”
“酒过三巡,该让孩子们说祝词了。从重孙辈开始。”
“太爷爷太奶奶!我写了首七律——‘桃木杖点千山翠,合作社存万代春’……”
“稍改改。第二句换成‘朱雀翅展四海平’。”
“还是爷爷境界高!我这就重抄在洒金笺上。”
“妈,您眼圈怎么红了?”
“高兴的……要是大壮能瞧见今日……”
“他瞧着哩。今早扫墓时,我见他碑前供着新酿的米酒,准是昨夜有人偷偷祭拜过。”
“是当年民兵连那些娃娃吧?每年清明都这样……”
“太爷爷!国防科大又发来新的全息贺礼——用兴安哥设计的程序做的战旗阵列表演!”
“收好那面旗。等我们百岁寿辰时,要挂在合作社纪念馆正厅。”
“您二位至少得活到一百二!刚才医生偷偷说奶奶心肺功能比去年还好。”
“借他们吉言。兰兰,听见没?咱们还得陪重孙念大学呢。”
“尽会哄人……连曾孙都要娶媳妇了……”
“正好!兴业带着他那个mIt的小姑娘过来敬酒了。”
“爷爷奶奶好!我是林薇安,祝二老……”
“孩子,近些让我瞧瞧。嗯……眼神清亮,是个搞科研的料。”
“太奶奶,她刚在《自然》发表生物电池论文!”
“知道。你爷爷半夜偷摸查人家学术履历,老花镜都擦坏三副。”
“薇安啊,这枚合作社时期的朱雀胸针给你。当年我别着它参加全国劳模大会,今天传给你了。”
“这太贵重了!我……”
“收着。下个月跟兴业回国调研,戴着它去科学院谈项目,比介绍信管用。”
“爷爷您太偏心了!我订婚时只得对银镯子!”
“谁让你丈夫是搞金融的?要是像兴安那样穿军装,我早把民兵连勋章给他了。”
“说到兴安——刚接到他加密通讯!说在漠北演习没法赶回,但用军事卫星拍了张全家福!”
“胡闹!公家设备怎能私用……”
“他说是经过批准的!领导特批‘给功勋家属的特别致敬’!”
“这孩子……总搞突然袭击……”
“照片传过来了!呦!连院里桃树上的喜鹊都拍得清清楚楚!”
“那是你太奶奶每天用灵泉……用晨露喂熟的鸟儿,通人性着呢。”
“切蛋糕吧?按您吩咐做成合作社粮仓造型,顶层搁着俩面人——穿中山装和旗袍的。”
“蜡烛要插几根?按白金婚规矩是七十五支……”
“减半。取六十年圆满之意,剩的留给孩子们分。”
“太奶奶许的什么愿?说出来让我们听听!”
“愿咱家粮仓永远堆满新麦,愿你们爷爷的手杖永远立得稳。”
“我的愿望简单——等下个六十年,还坐在这院里听你们吵吵嚷嚷。”
“那得准备助听器喽!现在就被你们吵得脑仁疼……”
“爸,您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还嫌吵呢?”
“怀言,把剩下的酒封回桃木箱。等钻石婚时再启。”
“您算错啦!今年就是钻石婚!”
“那就等到金刚石婚!反正咱家桃树一年比一年茂盛。”
“爷爷,晚霞上来了!您和奶奶到回廊那边,我抓拍张剪影。”
“拄着手杖?还是牵着太奶奶的手?”
“都要!还要拍到你们影子投在合作社旧匾额上的样子!”
“兰兰,我头发还像结婚时那么黑吗?”
“傻话……早白透啦……可比当年顺眼得多……”
“诸位!举杯!祝诛皎先生与陈兰兰女士——”
“且慢。这杯该由我敬——敬所有从合作社走到今天的人。”
“我们不过做了该做的事。”
“是做了别人不敢想的事。这杯敬岁月,敬山河,敬脚下黑土地里永不熄灭的魂。”
(酒杯相碰声惊起满树朱雀,暮色将白金婚誓约铸成金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