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十月初十,辽东大地寒风渐起,枯黄的野草在风中瑟瑟作响。四十万中华军陆军在征虏大将军赵锐的率领下,从锦州浩浩荡荡向北进军,如同一条黑色巨龙,绵延数十里,直奔辽东腹地的核心重镇——辽阳。军阵之中,坦克部队排成钢铁长龙,履带碾压大地的隆隆声响彻云霄;炮兵部队紧随其后,一门门黝黑的后膛炮被马车牵引着,炮口直指前方;步兵将士们肩扛新式步枪,腰束饱满的弹药带,步伐坚定整齐,眼神中燃烧着必胜的火焰。
赵锐身披亮银铠甲,坐镇中军指挥车,手中紧握着辽东舆图。锦州的攻克与辽南的收复,让中华军彻底打开了通往辽东腹地的门户,辽阳作为连接锦州与沈阳的关键节点,是清军防守的重中之重,拿下辽阳,便等于斩断了沈阳清军的左臂,为最终攻克沈阳铺平道路。
“将军,前方斥候回报,辽阳城已近在三十里之外,清军守将豪格率领十万大军驻守城内,城防极为坚固,城外已挖掘三道护城河,架设大量鹿角拒马,城头上火炮密布,似有死守之意。”传令兵快步登上指挥车,躬身禀报。
赵锐微微颔首,目光锐利如鹰:“豪格乃皇太极长子,勇冠三军,早年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颇有战功,此次驻守辽阳,必然会拼死抵抗。传我将令,大军在辽阳城外二十里处扎营,坦克部队与炮兵部队即刻选址架设阵地,步兵部队沿营地外围构建防御工事,谨防清军骑兵突袭!”
“遵令!”军令迅速传遍全军,四十万大军有条不紊地展开行动。坦克部队率先抵达指定区域,呈扇形展开,形成一道钢铁屏障;炮兵部队在坦克的掩护下,寻找地势平坦开阔之处,搭建炮位,两百门后膛炮与五千门迫击炮整齐排列,炮口对准辽阳城的方向;步兵部队则分成若干小队,挖掘壕沟,架设拒马,构建起坚固的防御防线。
与此同时,辽阳城内已是一片紧张忙碌的景象。豪格身着厚重的铠甲,手持马鞭,正在城墙上巡视。这位满清宗室悍将,面容刚毅,眼神中满是凝重。辽阳作为辽东腹地的军事重镇,东接本溪,西连鞍山,北通沈阳,南邻锦州,是保卫沈阳的重要屏障,一旦失守,沈阳便会直接暴露在中华军的兵锋之下。
“将军,中华军四十万大军已在城外二十里处扎营,兵力雄厚,装备精良,还有那种名为‘坦克’的钢铁巨兽与大量重炮,来势汹汹啊!”副将图尔格走到豪格身旁,神色惶恐地说道。
豪格眉头紧锁,望着城外远处中华军营地升起的袅袅炊烟,沉声道:“本将早已料到中华军会大举来犯,辽阳乃我大清门户,绝不可失守!传我将令,即刻加固城墙,在城墙上增设箭楼与炮台,将城内所有火炮尽数搬至城头;组织民夫日夜赶工,加深加宽护城河,河底铺设尖刺;骑兵部队集结待命,待中华军攻城之时,从西门杀出,突袭其炮兵阵地,打乱其进攻部署!”
“末将遵令!”图尔格躬身领命,转身匆匆离去。
在豪格的严令之下,辽阳城内的清军将士与百姓们开始了紧张的备战。士兵们搬着沉重的石块与木料,在城墙上加固防御;民夫们日夜赶工,加深护城河,汗水浸湿了衣衫;城头之上,清军士兵们手持弓箭、火铳,警惕地注视着城外中华军的动向;五万骑兵部队集结在西门内侧,战马嘶鸣,将士们摩拳擦掌,准备随时发起突袭。
豪格深知,中华军的火器威力无穷,正面硬抗绝非上策,唯有凭借骑兵的机动性,突袭其炮兵阵地,才能打乱其进攻节奏,为坚守辽阳争取时间。他坚信,凭借着辽阳坚固的城防、十万大军与五万骑兵,定能守住辽阳,击退中华军的进攻。
十月十二清晨,天刚蒙蒙亮,辽阳城外的中华军营地便响起了震天动地的号角声。赵锐站在了望塔上,举起望远镜眺望辽阳城,只见城墙高大厚实,城头上布满了清军士兵,城外三道护城河宽达丈余,河底隐约可见尖刺,防御极为严密。
“将军,坦克部队与炮兵部队已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发起进攻!”参谋总长周昂走到赵锐身旁,沉声说道。
赵锐放下望远镜,沉声道:“传我将令,坦克部队在前,炮兵部队在后,向辽阳城墙推进,对辽阳城发起猛攻!步兵部队沿坦克两侧展开,掩护坦克与炮兵部队推进,谨防清军骑兵突袭!”
“遵令!”周昂躬身领命。
军令一下,中华军的进攻正式开始。五十辆坦克轰鸣着向前推进,履带碾压着大地,将清军设置的鹿角拒马一一碾碎;炮兵部队紧随其后,在坦克的掩护下,向辽阳城墙逼近;步兵部队分成两翼,沿坦克两侧展开,手持步枪,警惕地注视着辽阳城门的方向。
“放!”炮兵统领一声令下。
两百门后膛炮同时开火,轰鸣声震耳欲聋,一枚枚高爆弹呼啸着飞向辽阳城墙,重重砸在城墙与城头之上。“轰!轰!轰!”剧烈的爆炸声此起彼伏,烟尘冲天而起,辽阳城墙在炮弹的撞击下,砖石飞溅,出现了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弹坑;城头上的清军火炮阵地被部分摧毁,士兵们伤亡惨重,纷纷缩回城头掩体后。
豪格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中华军的猛烈攻势,眼中满是惊骇。他万万没有想到,中华军的炮火竟然如此猛烈,如此精准,仅仅一轮炮击,便给城头守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骑兵部队,出击!”豪格高声下令。
西门城门缓缓打开,五万清军骑兵如同潮水般冲出城门,向着中华军的炮兵阵地发起猛攻。骑兵将士们手持马刀,胯下战马奔腾,蹄声震地,尘土飞扬,气势汹汹。
赵锐早已料到豪格会派骑兵突袭,见状当即下令:“步兵部队,列阵迎敌!迫击炮部队,打击清军骑兵集群!”
中华军步兵将士们迅速列成方阵,手中步枪对准冲锋的清军骑兵,形成密集的火力网;迫击炮部队迅速调整炮口,对准清军骑兵集群,一枚枚迫击炮炮弹呼啸着落下。
“砰!砰!砰!”步枪的枪声密集响起,如同炒豆般不绝于耳;“轰!轰!轰!”迫击炮炮弹在清军骑兵集群中爆炸,掀起阵阵烟尘,战马受惊,四处奔逃,骑兵们纷纷倒地。
清军骑兵的冲锋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前排的骑兵纷纷倒在血泊之中,后续的骑兵想要继续冲锋,却被倒下的战马与士兵阻挡,阵型大乱。中华军的步枪火力密集而精准,清军骑兵根本无法靠近炮兵阵地,只能在原地遭受炮火与步枪的双重打击。
豪格站在城墙上,看着冲锋的骑兵纷纷倒下,眼中满是绝望与愤怒。他没想到,中华军的步兵与迫击炮配合如此默契,竟然让他的五万骑兵无法发挥丝毫作用。
“撤退!快撤退!”豪格高声下令。
残余的清军骑兵如蒙大赦,纷纷调转马头,狼狈地逃回西门。此次冲锋,清军骑兵损失惨重,五万骑兵折损两万余人,元气大伤。
击退清军骑兵的突袭后,中华军的进攻更加猛烈。坦克部队推进至辽阳城墙下,用坦克炮轰击城墙,一枚枚穿甲弹精准地命中城墙,城墙很快便出现了多处缺口;炮兵部队继续猛烈炮击,扩大缺口;步兵部队在坦克的掩护下,向着城墙缺口发起冲锋。
城头上的清军士兵拼死抵抗,弓箭、火铳纷纷对准冲锋的中华军士兵,滚石、擂木从城墙上滚落。然而,中华军的坦克为步兵提供了坚固的掩护,清军的弓箭、火铳根本无法穿透坦克的钢铁外壳,滚石、擂木也被坦克轻易推开。中华军士兵们依托坦克的掩护,不断向前推进,逼近城墙缺口。
就在辽阳战局陷入胶着之际,城南的太子河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缓缓驶来。正是郑和率领的中华军海军舰队,他们沿辽东半岛西进,顺利抵达辽阳城南的太子河入海口,准备配合陆军发起进攻。
郑和站在“威远”号舰桥之上,望着远处辽阳城的方向,沉声下令:“舰队全速前进,炮击辽阳城南城墙;海军陆战队即刻登岸,从南门发起进攻,配合陆军夹击清军!”
“遵令!”军令迅速传遍舰队。百余艘战船同时开火,舰炮猛烈轰击辽阳城南城墙;海军陆战队将士们乘坐登陆艇,沿着太子河逆流而上,在辽阳城南门外侧的河岸登陆。
两万余名海军陆战队将士登陆后,迅速集结,向着辽阳城南门发起猛攻。他们手持新式步枪,腰束弹药带,如同猛虎下山般冲向城门,步枪的枪声密集响起,城头上的清军士兵纷纷倒地。
此时的豪格正在城墙上督战,得知南门遭到海军陆战队的猛攻后,脸色骤变。他万万没有想到,中华军海军竟然会如此迅速地抵达辽阳,对他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将军,南门危在旦夕,中华军海军陆战队已登陆,正在猛攻城门,我们该怎么办?”图尔格焦急地问道。
豪格环顾四周,东门、西门、北门都遭到中华军陆军的猛烈进攻,城墙已出现多处缺口,士兵们伤亡惨重,根本无法抽调兵力支援南门。若继续坚守,辽阳城必将被中华军攻破;若分兵支援南门,其他城门的防线便会彻底崩溃。
两难之下,豪格咬牙说道:“传我将令,南门守军坚守阵地,本将军率领部分亲兵驰援南门!”
然而,不等豪格率领亲兵出发,辽阳城东、西、北三门的城墙便在中华军的持续猛攻之下轰然倒塌,出现了多个宽达数丈的缺口。中华军士兵们如同潮水般从缺口处涌入城内,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
城内的清军士兵在中华军的南北夹击之下,阵脚大乱,士气低落,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中华军陆军与海军陆战队在城内汇合,逐街逐巷地肃清残敌,推进速度异常迅猛。
豪格率领亲兵赶到南门时,南门城墙已被海军陆战队攻破,海军陆战队将士们正涌入城内。豪格见状,深知辽阳城已无法守住,再坚持下去只会全军覆没。
“将军,辽阳城已破,我们快突围吧!”图尔格拉着豪格的手臂,急切地说道。
豪格长叹一声,望着城内四处逃窜的清军士兵与冲锋的中华军将士,眼中满是绝望与不甘。他率领十万大军驻守辽阳,本想守住这道屏障,却没想到短短一日便遭遇惨败。
“传我将令,全军放弃辽阳,向沈阳方向突围!”豪格沉声下令。
军令传下,残余的清军士兵纷纷向北门涌去,试图从北门突围。然而,北门已被中华军陆军牢牢控制,士兵们遭到密集射击,纷纷倒地。豪格率领少数亲兵,拼死冲击北门,杀出一条血路,向着沈阳方向仓皇逃窜。
午后申时,辽阳城内的残余清军被彻底肃清,辽阳城宣告光复。此次战役,中华军海陆协同作战,打得清军首尾不能相顾,十万清军损失七万余人,仅有三万余人跟随豪格逃往沈阳,五万骑兵更是折损过半,元气大伤。
赵锐率领将领们登上辽阳城头,望着城内一片狼藉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辽阳的攻克,不仅切断了沈阳清军的退路,更让中华军的后勤补给线得到了进一步延伸,为最终攻克沈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传我将令!”赵锐高声下令,“第一,妥善安置投降的清军士兵,愿意返乡的登记造册,发放路费与粮食;愿意加入中华军的,另行改编训练;第二,安抚城内百姓,发放粮食与衣物,医治受伤百姓,严禁士兵骚扰百姓,违者军法处置;第三,清理战场,修缮城池,建立防御工事,将辽阳作为进攻沈阳的前沿基地;第四,立刻向北京监国大人禀报捷报,告知辽阳已光复,请求下一步作战指示;第五,令部队休整三日,补充兵员与物资,三日后挥师北上,直捣沈阳!”
“遵令!”将领们齐声应诺,转身各自忙碌起来。
城内,中华军士兵们开始有条不紊地执行命令。投降的清军士兵被集中看管,登记造册;百姓们从躲藏的地方走出,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喜悦,纷纷涌向中华军士兵,献上粮食与饮水;工匠们开始清理街道上的废墟,修缮被战火损毁的房屋与城墙;医疗兵们则穿梭在城内各处,为受伤的百姓与士兵提供救治。
辽阳光复的捷报很快传到北京,王巢得知消息后,龙颜大悦,当即下令举国同庆十日,并传令嘉奖东征大军:晋升赵锐为“辽东总督”,赏赐黄金五千两、良田万亩;郑和晋封为“平海公”,海军陆战队统领陈武等人各有升迁;阵亡将士家属由官府厚葬并赡养终身;辽阳百姓免赋税五年,以助恢复生产。
捷报传到沈阳,多尔衮得知辽阳失守、豪格率领残部逃往沈阳的消息后,如遭雷击,瘫坐在椅子上,面如死灰。锦州失守,辽南沦陷,辽阳被克,沈阳已成为一座孤城,陷入中华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摄政王爷,辽阳已失,中华军下一步必然进攻沈阳,我们该怎么办?”多铎等人面带恐惧地问道。
多尔衮沉默良久,才缓缓说道:“传我将令,收缩兵力,死守沈阳!令各地残余守军迅速撤回沈阳,集中所有兵力,与中华军决一死战!同时,再次向蒙古部落求援,许以重利,务必让他们出兵支援!”
然而,此时的蒙古部落早已被中华军的强大实力震慑,根本不敢出兵支援;各地残余守军在撤回沈阳的途中,遭到中华军的追击与拦截,损失惨重,能够顺利撤回沈阳的兵力寥寥无几。满清的灭亡,已是大势所趋,无法逆转。
辽阳城内,赵锐站在城头上,望着东北方向沈阳的位置,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攻克辽阳,只是收复辽东的关键一步,接下来,他将率领四十万中华军,与郑和的海军舰队形成夹击之势,直捣沈阳,彻底剿灭满清,完成监国大人托付的重任,让辽东大地重归中华版图。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辽阳城残破的城墙上,映照出一片庄严而肃穆的景象。城内,炊烟袅袅升起,百姓们开始重建家园;城外,中华军的营地灯火通明,士兵们正在休整备战,等待着向沈阳进军的命令。
一场决定满清命运的最终决战,正在沈阳城外悄然酝酿。中华军的海陆大军,如同两把利刃,即将对满清的老巢发起最后的致命一击,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在战火中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