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号实验室的合金门“唰”地滑开,陆研新抱着台光脑大步流星进来,身后跟着拎着双节棍的诺亚、攥着云杖的守白,金一诺,指尖绕着星璇仪的虹彩光丝——这场会,不止是科研战略,更是对抗巢核的“战前部署”。
会议桌旁,刘知非正调试全息投影,何静把一摞《量子材料周报》拍在桌上,封面印着醒目的“保密·核心”。所有人落座时,元宝叼着个啃得半残的能量棒,蹲在守白脚边,尾巴扫得地面“哒哒”响。
“先看‘十五五’的战报!”陆研新点开光脑,全息屏上跳出猩红的关键词,“上面把‘安全’和‘创新’绑死了——以前我们是追着别人的屁股跑,现在要边补窟窿边筑高墙!”
他指着“卡脖子技术”那栏,声音发沉:“量子纠缠光源我们做到99.4%保真度,够牛了吧?但超导芯片的衬底还得从国外买!就像打仗没有枪膛,子弹再快也没用!”
一、实验室定位:从“跟跑仔”到“带头大哥”
“第一步,把枪膛造出来!”陆研新敲了敲桌子,全息屏切换到材料清单,“氮化镓衬底、拓扑绝缘体薄膜,这俩是命门!我已经和国盾量子的人聊好了,三个月内共建生产线,目标是核心部件全自主——以后咱们的量子器件,从芯片到导线,全是自家货!”
诺亚挑眉,双节棍在手里转了个圈:“光有硬件不够,得有快刀。上次算量子动力学,熬了三天才出结果。”
“早准备好了!”陆研新调出“AI for quantum”的界面,蓝光闪得人眼晕,“生成式AI直接帮我们画材料分子图,神经符号计算把模拟速度提10倍!以后算数据,不是人等机器,是机器追着人跑!”
金一诺指尖的光丝晃了晃:“还有风险,上次引力子转换器过载,差点烧了半间实验室。”
“AI安全监控已经装了!”陆研新点开监控画面,上面标着红色预警区,“没戴护具、气体泄漏,它比元宝鼻子还灵,一秒钟就报警!每月还搞应急演练,量子激光、化学品操作,练到闭着眼都能搞!”
二、产学研协同:不是单打独斗,是拉帮结派
“上面说了,企业出题,我们答题!”陆研新指着“红山科技”的logo,“他们要搞6G太赫兹传输,缺低损耗光子晶体,我们接了!还有上海科大那套分成模式,咱们照搬——谁搞出能量产的技术,专利收益分一半!”
守白突然开口,手里的云杖碰了碰桌面:“要是企业催着要量产,基础研究怎么办?上次我在平行时空看的‘星轨窗守白’,就是被工期逼得忘了初心。”
陆研新早有准备,调出“自由探索基金”的文件:“20%经费专门给高风险课题!还搞了个‘概念验证中心’,把冷门研究变成能落地的小技术,既不丢初心,也不耽误赚钱!”
诺亚敲了敲双节棍:“量子计算硬件,开放合作和技术保护怎么平衡?总不能把家底都露出去。”
“学中科院的双轨制!”陆研新竖起两根手指,“非核心模块随便共享,谁要都给;关键工艺链,咱们自己关起门来搞!就像李小龙的截拳道,该防的防,该打的打!”
三、三大主攻方向:瞄准巢核的死穴
全息屏突然切换到星图,三个坐标被圈上金色:“这是咱们接下来的战场!”
“第一,量子-生物交叉!”陆研新指着脑机接口的示意图,“用量子传感解码神经信号,以后能直接帮高维园的孩子挡意识杂音——巢核想抢他们的意识,没门!”
“第二,绿色量子材料!”他点开室温超导的模型,“搞出这个,氢能储运、核聚变都能用,以后咱们的飞船,不用烧油,用超导!”
“第三,6G基材!”最后指向红山科技的需求,“太赫兹传输搞成了,不光能通讯,还能当‘信号炮’,下次巢核发绿线,直接轰碎它!”
四、结语:不是搞科研,是打硬仗
陆研新关掉全息屏,实验室里只剩仪器的嗡鸣。他看着所有人,声音沉得像敲鼓:“‘十五五’不是让我们追前沿,是让我们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巢核的绿线都伸到平行时空了,我们的技术要是靠进口,就是把刀柄递给敌人!”
他拍了拍桌子,眼里全是劲:“我们搞量子材料,不是做实验室珍品,是做对抗巢核的利器!要跨学科、跨机构,甚至跨时空合作——守白的平行自我、云染染的云障,都是我们的帮手!”
话音刚落,元宝突然跳上桌子,嘴里叼着本《量子芯片设计手册》,尾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把手册往陆研新面前送。
“行,元宝都来参战了!”陆研新笑着拿起手册,“会议结束!散会!”
所有人起身时,守白的云杖突然亮了,银链也跟着闪——平行时空的“实验员守白”发来道意识碎片,是张材料分子图,旁边写着“这玩意儿能挡绿线”。
守白笑了,把碎片投到全息屏上:“你看,跨时空的帮手来了。”
诺亚握紧双节棍,金一诺的光丝缠上云杖,陆研新抱着手册,元宝蹲在桌上,盯着屏幕上的分子图,像是在说“这玩意儿我也能帮上忙”。
实验室的灯亮得刺眼,不是冰冷的白光,是带着战意的暖光。他们不是在开科研会议,是在制定对抗巢核的战报——从实验室到战场,从材料到意识,每一步都踩在“安全”与“创新”的平衡点上,既要把技术握在自己手里,也要守住每个时空的初心。
毕竟,巢核想在技术起点上赢他们,没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