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的土地,在1980年的春天焕发出勃勃生机。
不再是姚和韵先前打扫出的那片空地,而是被规划得井井有条,一派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
几十台推土机、挖掘机轰鸣着,平整着广阔的土地,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钢筋水泥的雏形勾勒出未来庞大工业区的轮廓。
陈克武早已将他那身从西德带来的笔挺西装束之高阁,换上了一身沾染着灰土的工作服。
他不再是那个西装革履、气质不凡的考察者,而是像个初出茅庐的学徒,寸步不离地跟在李默身边。
他提着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笔记本和几支铅笔,时不时地在本子上勾画着什么,或是侧耳倾听李默与工程师、工头们的对话。
“李先生,这里的承重梁设计,是不是可以再加固一些?按照西德那边的标准,这种规模的化工厂,对地基的要求极高。”陈克武指着一处正在搭建的钢架结构,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
他毕竟是学工程出身,对这些细节格外敏感。
李默瞥了一眼,目光扫过那密集的钢筋和厚重的混凝土基础。
“陈先生,放心。
结构图是引进的德国设备商提供的标准图纸,国内最好的几家设计院都审验过。
国内的土壤情况和气候条件,我们做了适应性调整。”
他拍了拍陈克武的肩膀,语气带着调侃,但眼神依旧锐利。
“你现在的主要任务,不是挑毛病,是学习。
学习我们怎么把这个‘庞然大物’从无到有建起来,怎么让它开足马力运转起来。
回头我让张师傅教你操作缫丝机,那玩意儿可比你那德语德语的化工设备有意思多了。”
陈克武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好好好!听李先生的!不过,这缫丝机……我怎么感觉像是旧社会的东西?”
“旧社会的东西,用好了,就是新社会的金元宝。”李默不以为意,“我们做生意,不能只是它新旧,要看它能不能赚钱。
你先学着点,等洗衣粉厂稳定下来,我们还得扩张,到时候缫丝机能派上大用场。”
陈克武嘴巴微张,又闭上。
他知道李默从不妄言。
每次看似不经意的提及,背后总有深意。眼下这洗衣粉厂,他已经投了八百万,加上水泥厂的四百万,几乎是他这些年的全部身家。
可跟在李默身边,他却觉得这笔投资,怕是投得太少了。
姚和韵这几天几乎是泡在了工地上。
作为县长,他需要协调各方资源,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土地平整、审批手续、电力接入、水源保障……这些原本可能耗费数月甚至数年的流程,在李默十万火急的要求下,被压缩到了极限。
“贤侄啊,你这速度,简直比县里修路还快!”姚和韵看着面前一栋栋初步成型的厂房,感叹道,“前两天我刚协调了电力公司,他们说要一个月才能接通高压线。
结果你那边找了几个技术人员捣鼓了两天,居然自己拉起了一条临时线路!佩服,佩服!”
“姚叔,那是没办法的办法。”李默站在一处高地上,望着工地全景,手里拿着一份详细的施工进度表,“设备马上就要进场调试了,耽误一天,就是几万块的损失。
我这人,耐心不好,等不了。”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姚和韵连连点头,心里却又是一阵嘀咕。自己这个“贤侄”,似乎总有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难搞定的事情办成。“对了,李默,你说的那批化工原料,从上海那边调的,我托了老关系,他们说……”
“姚叔,别管上海那边了。”李默打断他,脸上没什么表情,“我下午刚接到消息,那批从德国进口的催化剂,海关那边扣了。
说是什么手续不全,要补交一大笔保证金。”
姚和韵一愣:“德国进口的?我记得你说过,你们的洗衣粉技术,主要是国内自主研发,只需要一些辅助材料?”
“一部分是辅助材料,一部分是关键的催化剂,用量不大,但对提高洗涤效率至关重要。”李默解释道,“那批货本来下周就该到。现在被卡住了,生产线调试就要延后至少半个月。”
他皱了皱眉,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
“这帮人,就是看准了我们是第一次做,好欺负。
本来想着快点把厂子建起来,抢占市场先机,现在看来,又得拖延。”
陈克武在一旁听着,脸上闪过一丝担忧。
他知道,在计划经济的时代,这种跨部门的协调,往往不是一句手续不全就能轻易解决的。
海关、外贸、化工部……牵扯的环节太多。
“李先生,这事……我或许可以帮忙。”陈克武斟酌着开口,“我哥哥陈市长在省里有些关系,尤其是在外贸和海关口,他认识不少人。
或许可以打个招呼,问问具体是什么情况。”
李默看了他一眼,嘴角难得地露出一丝浅笑:“陈先生,果然是做大事的人,就是沉得住气
。行,这事就麻烦你了。
你和你哥哥打个电话,就说是我李默让你去问的,要他把那批货尽快放行。
理由就说……国内急需的化工助剂,关系到一项重点工程的进度。”
“重点工程?”陈克武心中一凛,他知道李默口中的重点工程,指的就是这个洗衣粉厂。
他点点头:“我明白了,李先生,我这就去办。”
陈克武离开后,姚和韵长舒了一口气,拍了拍胸口:“李默啊李默,你真是……怪不得陈市长也对你赞不绝口。
有陈市长出面,这事应该稳了。”
“未必。”李默的表情依旧平静,“陈市长的人脉,只是解决了‘可能’的问题。
海关那边怎么操作,还得看具体的人。
不过,‘重点工程’这四个字,份量不轻。”
他话锋一转,看向姚和韵:“姚叔,除了这批货,还有一件事需要你尽快协调。”
“你说!”姚和韵立刻打起精神。
“我们一期工程,需要大约五百名工人,其中技术工要占到两成。
现在工地上这些都是临时找来的,等设备进场,需要一批懂操作、懂保养的熟练工人。”李默说道,“县里的国营工厂,比如纺织厂、罐头厂,有没有可以调剂过来的?”
姚和韵苦笑了一下,“李默,你这是把县里的家底都要掏空了啊!那些厂子,哪个不是缺人手?不过……你放心,只要你点头,我亲自去跟那些厂长谈。
实在不行,就从新招一批学徒工,我让教育局那边开个短期培训班,教他们基本的设备操作。”
“那就麻烦姚叔了。”李默点点头,“另外,工厂的安保工作,也得提前准备起来。
我听说,县里治安这块,一直抓得挺严的。”
“这个你放心!”姚和韵拍着胸脯保证,“清河县是出了名的治安良好,绝对不会让你的工厂出任何乱子。
毕竟这也是我的命根子!
我这就安排县公安局的同志,过来跟你的工地方案对接,派几个人过来,专门负责厂区的安全保卫。”
两人又仔细讨论了一些细节,直到傍晚,陈克武才从外面回来,脸上带着轻松的笑容。
“李先生,事情办妥了。”陈克武说道,“电话打通了,我哥哥那边打了招呼。
海关那边回复说,会尽快完成手续,最多两天,那批货就能出来。”
李默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陈先生办事,效率果然不低。看来,你这些年在西德,不只是学了化工技术。”
陈克武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摆摆手:“跟李先生比起来,我还差得远。
对了,我哥哥还问,我们什么时候回省城?他说他想你了,哈哈哈哈。”
“回去?”李默笑了,“现在还不是时候。
等这个厂子正式投产,再说吧。”
他的目光投向远处,夜幕渐渐笼罩了这片正在崛起的工业区,星星点点的灯火,如同未来的希望。
“陈先生,好好跟着我,以后让你见识见识,什么才叫真正的‘大场面’。”
陈克武看着李默自信满满的侧脸,心中那份狂热又添了几分。他
知道,李默的野心,远不止于一个洗衣粉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