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一听,立马笑了:“太好了!苏师傅,太谢谢你了,这筐子我收了十几年,一直舍不得扔,想着留个念想,你能帮我修好,真是太感谢了。”苏明摆摆手:“不客气,你先坐着等会儿,我忙完手头的活儿就给你修。”
等学员们都开始自己练习了,苏明就拿出工具,小心翼翼地拆着旧筐底,老爷子在旁边看着,时不时指点两句:“编筐底的时候,经纬线要摆匀,劲别太大,不然容易变形。”苏明点点头,按照老爷子说的,一点点编着新筐底,手法熟练,没一会儿,就编出了个方方正正的筐底,跟原来的纹路完美契合。
大姐看着修好的筐子,翻来覆去地看,笑得合不拢嘴:“太好了!苏师傅,跟新的一样,太谢谢你了,你这手艺真是太地道了!”说着,就从兜里掏出钱,非要给苏明修筐费,苏明赶紧按住:“大姐,不用给钱,我修东西从不收费,你要是实在过意不去,以后常来学学手艺,帮着传传老竹编就行。”
大姐拗不过他,只好把钱收起来,又在铺子里学了会儿编竹丝,才抱着筐子高高兴兴地走了,临走前还说,以后要天天来学,把老手艺学会学精。
快到傍晚的时候,学员们才陆续走了,每个人都拿着自己编的成品,跟苏明和老两口道别,约定好明天继续来,还说要一起准备老手艺展的东西。老太太和老爷子收拾好竹丝和工具,跟苏明说:“苏师傅,今天真是太充实了,展会的事儿,我们回去也好好准备,把家里压箱底的老物件都翻出来,争取让大伙儿眼前一亮。”
苏明点点头:“好嘞大妈,大爷,辛苦你们了,以后咱们一起忙活,把老手艺展办好,让更多人喜欢上老竹编。”老两口走后,苏明开始收拾铺面,把今天编好的成品都摆好,又把老爷子带来的老物件擦得干干净净,分类整理好,准备拿去展会用。
刚收拾完,修小凳子的大爷就来了,手里拎着个布包:“苏师傅,我听王老板说你们要去办老手艺展,给你带了点我自己腌的酱菜,你忙起来的时候,就着馒头吃,方便得很。展会那天,我也去帮你们搭把手,搬搬东西、看个摊子啥的,别跟我客气。”
苏明接过布包,心里暖暖的:“大爷,太谢谢你了,总想着我,到时候肯定麻烦你,真是太感谢了。”“啥感谢不感谢的,”大爷摆摆手,“你免费教手艺,为老手艺忙活,我做点小事不算啥,能帮上忙我就高兴。”
俩人聊了会儿展会的事儿,大爷就走了。苏明把酱菜放好,煮了一碗面条,就着大爷给的酱菜吃,虽然简单,但吃得特别香。他拿出手机,给张大爷打了个电话,跟他说老手艺展的事儿,说要带着老爷子的老物件、大伙儿编的成品去参展,还要现场表演编竹编,让更多人知道老竹编的好。
张大爷在电话里笑得特别开心:“好,好,苏明,你做得太对了!咱老竹编终于有机会走出潘家园了,村里的学员们听说了,都特别高兴,说等你们展会的时候,要组团去京城看你们,给你们加油打气。”苏明一听,特别感动:“太好了张大爷,等你们来,我请你们吃京城的特色小吃,再带你们去看展会。”
挂了电话,苏明拿起竹丝,又开始编小挂件,这次编的是个小蝴蝶,结合了老太太教的“辫纹编”和老爷子教的“镂空编”,精致得很。窗外的潘家园,灯火已经亮了起来,吆喝声渐渐淡了,但铺子里依旧透着暖意,桌子上摆着没编完的竹丝、大伙儿编的成品,货架上放着老物件,每一样都承载着老手艺的温度。
他看着这满屋子的热闹和生机,心里满是踏实。以前总担心老竹编会失传,现在有老太太、老爷子一起帮忙,有这么多学员愿意学,有街坊邻居支持,还有老手艺展的机会,他知道,这门老手艺,肯定能一直传下去,不仅能走出潘家园,走出京城,还能走进更多人的生活里,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
第二天一早,苏明刚把老爷子给的竹刀摆好,就听见铺门口传来一阵慢悠悠的脚步声,抬头一瞅,是个头发花白的老爷子,手里抱着个旧木盒,怯生生地往铺子里瞅。
“大爷,您进来瞅瞅,想买点啥,还是想鉴宝啊?”苏明赶紧招呼,一边搬了个小凳子递过去。老爷子点点头,慢慢走进来,把木盒放在桌上,搓了搓手:“小伙子,我听街坊说,你鉴竹编物件特别准,还收老古董,我这有个东西,你帮我看看,要是值钱,就给我收了,我老婆子住院,急着用钱。”
苏明心里一紧,赶紧打开木盒,里面裹着几层旧棉布,小心翼翼掀开,露出一个竹编的食盒,分上下两层,上面编着缠枝莲的图案,竹丝细腻,包浆温润,一看就有些年头了。“大爷,您这食盒是老物件啊,您先坐,我慢慢给您看。”
苏明拿起食盒,翻来覆去仔细端详,又用手指摸了摸竹丝的纹路,敲了敲盒身,还闻了闻味道,越看眼睛越亮。老爷子在旁边紧张地看着他:“小伙子,这东西能值多少钱啊?我也不懂,是我祖上传下来的,一直放在家里,没敢拿出来。”
“大爷,您这食盒是清代中期的,‘缠丝雕花编’的手艺,您看这缠枝莲的纹路,编得多细腻,每一片花瓣都层层叠叠,没有一点松动,还有这包浆,是常年用手摸出来的,温润发亮,没有一点药水味,是实打实的老物件。”苏明笑着说,“而且保存得特别好,没有破损,没有虫蛀,算是品相上等的老古董了。”
老爷子一听,脸上露出点喜色,又赶紧问道:“那能值多少钱啊?够不够我老婆子住几天院的?”苏明沉吟了一下,说:“大爷,说实话,这食盒要是拿到拍卖行,能卖不少钱,但我这儿是小铺子,没那么多本钱,不过我能给您一个实在价,一万五千块,您看行不?这是我能拿出来的最多的钱了,要是您觉得少,我再帮您联系拍卖行,就是得等几天才能拿到钱。”
老爷子连忙摆手:“不少不少,一万五不少了!能救急就行,我不等拍卖行的钱了,小伙子,你要是不嫌弃,这东西就卖给你了,我信得过你。”苏明心里松了口气,赶紧说:“谢谢您信任我,大爷,您等我一会儿,我去隔壁银行取现金给您,您把身份证带来没?咱简单写个收据,免得以后有麻烦。”
“带来了带来了!”老爷子连忙从兜里掏出身份证,脸上的愁容散了不少,“小伙子,你真是个实在人,不像别的收古董的,上来就压价,还说我这是假的。”苏明笑了笑:“大爷,我收老物件,讲究的是实在,不坑人,您急着用钱,我肯定不能让您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