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点点头,把竹篮往桌上一放:“苏师傅,我这一辈子编的东西,今天都带来了,有民国的蛐蛐罐,还有建国后的竹编筐,都是实打实的老手艺,给孩子们当样品,比光说不练强。”苏明一看,筐里的物件个个精致,尤其是那个蛐蛐罐,“网纹编”编得细密均匀,包浆温润,一看就是好东西,赶紧说:“大爷,太感谢您了,有这些样品,大伙儿学得更快!”
没过一会儿,那个小姑娘带着同学、表姐也来了,手里还拎着个大袋子:“苏师傅,王大妈,王大爷!我们把昨天编的小挂件带来了,还有我妈烤的饼干,给大伙儿分一分!”说着,把饼干分给在场的人,又拿出自己编的小葫芦、小蝴蝶,挨个给大伙儿看,一脸骄傲。
正热闹着,小李风风火火地跑来了,手里抱着个文件夹:“苏师傅,王大妈,王大爷!你们快看,我把你教我的辨假技巧都整理下来了,打印了好几份,以后来学手艺的人,我就给他们发一份,省得大家再被骗!”苏明接过文件夹,翻开一看,上面写得清清楚楚,还有配图,哪是真包浆,哪是药水泡的,哪是手工编的,哪是机器编的,一目了然。“小李,你太用心了!这东西太实用了,以后大伙儿再也不用怕被骗了!”
上午的人比昨天还多,铺子里挤得转不开身,连窗户边都站满了人,有年轻人,有退休的老人,还有几个大学生,说是要做老手艺调研,特意来采访苏明和老太太。苏明和老两口分工明确,老太太教新手编“绞丝编”小篮子,老爷子教大伙儿认老物件、辨真假,苏明则教学得快的学员编“缠丝编”小挂件,还得抽空给大学生们讲老竹编的传承故事。
有个小伙子学编小挂件,竹丝老打结,急得抓耳挠腮:“苏师傅,这竹丝也太不听话了,怎么编都编不明白,我是不是不适合学这个?”苏明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伙子,别急,谁刚开始学都这样,我第一次编的时候,把竹丝都编断了,比你还惨!你看,左手拿稳,右手慢慢绕,劲别太大,就跟哄小孩似的,慢慢就顺了。”说着,手把手地教他,老爷子也在旁边搭腔:“对,编竹编就得有耐心,心浮气躁可不行,这手艺练的就是心性。”没一会儿,小伙子就编出了个简单的小挂件,高兴得举着给大伙儿看:“我编出来了!我也会编竹编了!”
正忙得不可开交,门口进来一个阿姨,手里抱着个竹编的小盒子,哭丧着脸:“苏师傅,你快帮我看看这盒子,是我去年花五千块买的,说是清代的老物件,我一直当宝贝似的收着,昨天看了你的报道,才知道可能是假的,你帮我鉴别鉴别。”
苏明让老爷子先替他盯着学员,接过小盒子,摸了摸竹丝,又看了看编纹,闻了闻味道,叹了口气:“阿姨,实话说,你这盒子是仿的,跟小李上次买的那个差不多,都是药水泡的包浆,机器编的纹路,不值五千块,顶多也就几百块钱。”
阿姨一听,眼泪立马就下来了:“哎哟,这可咋办啊!我攒了好久的钱才买的,想着留着给我闺女当嫁妆,结果是假的,这骗子也太缺德了!”苏明赶紧安慰她:“阿姨,你先别哭,你还记得在哪买的不?要是有联系方式,就去找他退钱,实在不行,就拿着报道去找市场管理处,他们肯定能帮你。”
接着,苏明又给她讲了辨假技巧,还把小李整理的资料给了她一份:“阿姨,你别心疼,就当买个教训,以后再买老物件,先对照着这份资料看看,拿不准就来找我,我免费给你掌眼,绝对不让你再被骗。”老太太也凑过来,递给阿姨一张纸巾:“妹子,别难过,以后跟着我们学编竹编,自己编的物件,比啥假老物件都金贵,编好了给你闺女当嫁妆,更有意义。”
阿姨擦了擦眼泪,点点头:“好,苏师傅,王大妈,谢谢你们!我以后不买老物件了,就跟着你们学编竹编,自己编个首饰盒给我闺女,比啥都强!”说着,就找了个凳子坐下,跟着老太太学编竹丝,虽然眼睛还红红的,但脸上已经有了笑容。
中午,王老板又来了,还带来了两个帮手,手里拎着好几箱盒饭:“苏师傅,大妈,大爷,我看今天人多,特意多订了点盒饭,还有热乎的汤,大伙儿都别忙活了,先吃饭,吃饱了才有力气学手艺!”大伙儿一听,都纷纷道谢,围着桌子坐在一起,有的学员还主动帮着分盒饭、盛汤,跟一家人似的,热热闹闹的。
吃饭的时候,那个修竹编筐的大叔也来了,手里拎着个布包:“苏师傅,王大妈,王大爷,我给你们带了点我老家的粉条,纯手工做的,你们炖菜吃,香得很!我儿子昨天看了报道,说要把那个竹编筐摆在婚礼现场,让所有亲戚都看看咱老竹编的手艺,还说要让我跟着你们好好学,以后也当老手艺传承人。”
苏明一听,特别开心:“太好了大叔,你儿子太有眼光了!这竹编筐摆在婚礼上,比啥装饰品都洋气,以后你跟着我们学,咱一起把老手艺传下去。”大叔点点头,一边吃饭,一边跟大伙儿唠家常,说他小时候看爷爷编竹编的事儿,说得津津有味,大伙儿都听得入了迷。
下午,大学生们还在采访。
苏明和老两口轮流跟他们讲,从编竹编的技巧,到老手艺的传承困境,再到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老竹编的变化,说得特别实在。有个大学生问:“苏师傅,你免费教手艺,不图钱,图啥啊?”
苏明笑了笑:“我啥也不图,就图这老手艺别失传了。我从小跟着我师父学编竹编,师父临终前跟我说,这手艺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不能在咱手里断了。现在有这么多人愿意学,我心里比啥都高兴,只要有人学,我就一直教,永远不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