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笑着收下:“太客气了,大哥,麻花我收下了,你明天准时来取就行。”
大叔走后,苏明把屏风放在桌子上,又开始收拾铺面。王老板走了过来,看着桌子上的屏风,笑着说:“苏师傅,这屏风可是好东西,晚清的‘镂空山水编’,现在很少见了,你能修好,又能多一件好样品。”
“是啊,”苏明说,“这屏风手艺确实好,修好了给学员们讲讲,也让他们见识见识老手艺的厉害。”王老板点点头:“对了,苏师傅,后天有个老物件拍卖会,里面有几件竹编的,你要不要去看看?说不定能淘到好东西。”
苏明眼睛一亮:“好啊!王老板,到时候你叫上我,我去看看,长长见识。”
收拾完铺面,天已经黑了。苏明煮了一碗面条,就着老太太给的馒头和天津麻花,吃得特别香。他拿出今天收的老物件,一个个摆在桌子上,仔细擦拭,心里挺踏实。
虽然离开了村子,但在潘家园的日子,也挺热闹,来鉴宝的人、学手艺的人,都带着真诚,就像村里的大伙儿一样。他想起村里的老人们、学员们,拿出手机,给张大爷打了个电话,跟他说今天淘物件、教手艺的事儿,张大爷在电话里笑着说:“好,好,苏明,你在京城好好干,我们都为你高兴,等你有空,就回来看看我们。”
挂了电话,苏明拿起竹丝,又开始编小挂件,编的还是那个翡翠形状的,手指虽然粗糙,却格外灵活。窗外的潘家园,灯火通明,偶尔能听到远处的吆喝声,热闹又踏实。
他知道,以后在潘家园的日子,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老物件,有真的,有假的,有来寻念想的,有来淘宝贝的。但他会一直保持初心,不收钱鉴宝,免费教手艺,实诚做人,扎实做事,就像他编竹编一样,一根一根,慢慢编,慢慢绕,把老手艺的传承,把村里的温暖,都带到这京城的铺子里,让老竹编的烟火气,在潘家园里,越燃越旺。
不知不觉,就编到了深夜。苏明收拾好工具,关好铺面的门,躺在小床上,心里充满了期待。他期待着明天修好那个屏风,期待着后天去拍卖会淘宝贝,更期待着能让更多人知道老竹编的好,让这门老手艺,在京城的热闹里,扎下根,传下去。
第二天一早,苏明没等闹钟响就爬起来了,先把昨天那个天津大叔送来的屏风搬到桌子正中间,又翻出提前泡好的细竹丝、蜂蜡和小镊子,准备动手修。刚忙活没一会儿,就听见铺门口有人喊:“苏师傅,开门没?我来取屏风啦!”
苏明抬头一瞅,是那个天津大叔,手里还拎着个保温桶,赶紧放下手里的活去开门:“大哥,这么早啊?快进来,屏风我刚准备修,你先坐会儿,喝口热水。”大叔笑着走进来,把保温桶往桌上一放:“苏师傅,不着急修,我早上熬了点小米粥,给你带了点,你先垫垫肚子,别饿着干活。”
苏明打开保温桶,一股小米粥的香味飘了出来,里面还卧着两个鸡蛋:“大哥,你太客气了,还特意给我带早饭,让你破费了。”“啥破费,”大叔摆摆手,“多亏你帮我鉴宝、修屏风,这点东西不算啥。我就在旁边看着,不耽误你干活。”
苏明也不推辞,盛了一碗粥,就着昨天老太太给的馒头,快速吃了两口,就拿起屏风开始修。他先把断了的竹丝小心翼翼抽出来,再把泡软的新竹丝截成一样的长度,用小镊子一点点穿进纹路里,编得跟原来的纹路严丝合缝,然后再用蜂蜡慢慢打磨,把接头处磨得光滑,一点都看不出来修补的痕迹。
大叔坐在旁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嘴里不停念叨:“苏师傅,你这手艺真是绝了!这么细的竹丝,你穿得比绣花还准,我在家试着缝个扣子都手抖,更别说编这玩意儿了。”苏明笑了笑:“熟能生巧罢了,干了几十年,早就摸透这些竹丝的性子了,编的时候慢点开,别着急就行。”
修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屏风终于修好了。苏明把屏风擦干净,递给大叔:“你看看,跟原来一模一样,一点都看不出修补的地方,以后好好保养,别往潮湿的地方放,再传几十年都没事。”大叔接过屏风,翻来覆去地看,笑得合不拢嘴:“太好了!苏师傅,太谢谢你了,比我想象中还好,我儿子肯定喜欢!”
大叔掏出手机,非要给苏明转修理费,苏明赶紧按住他的手:“大哥,别来这套,我都说了,鉴宝、修东西都不收钱,你要是实在过意不去,以后有朋友要鉴宝、学手艺,帮我多宣传宣传就行。”大叔拗不过他,只好把手机收起来,又跟苏明聊了会儿家常,才抱着屏风高高兴兴地走了。
大叔刚走,昨天来学编挂件的那个老太太就来了,手里拿着个布包:“苏师傅,你看我昨天编的挂件,我又编了两个,你帮我看看,有没有进步?”苏明接过布包,里面放着三个小小的竹编挂件,虽然不算特别精致,但比昨天第一次编的强多了。
“大妈,进步太大了!”苏明笑着说,“你看这纹路,编得多整齐,比昨天紧实多了,再练几天,肯定能编得跟我一样好。”老太太一听,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都是你教得好,苏师傅,我昨天回家练了一下午,手都酸了,总算没白练。今天你再教我编个复杂点的,行不行?”
“没问题,”苏明点点头,拿出竹丝,“今天我教你编个小篮子,比挂件难一点,但编出来特别实用,你可以用来装钥匙、装小物件。”说着,就手把手地教老太太绕竹丝、编底、收边,一步步讲得特别细,生怕老太太听不懂。
正教着,铺门口又围过来几个人,有看老物件的,也有来鉴宝的。其中一个小伙子,手里拿着个竹编的蛐蛐罐,挤到跟前:“苏师傅,麻烦你帮我看看这蛐蛐罐,是我从旧货市场淘的,花了八百块,你帮我看看是不是老物件,没被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