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阿澈刚到办公室,销售部经理就拿着一叠文件跑进来:“老板,连锁超市的合作细节谈得差不多了,渠道价比电商平台低五个点,他们要求十万包货在下个月五号前送到全国十个仓库,每个仓库一万包,还要附上车载温度记录和批次检测报告。”
阿澈接过文件翻了翻:“温度记录和检测报告没问题,生产的时候让品控部同步做好。十个仓库的地址都确认好了吗?物流能不能按时送到?”
“地址都发过来了,物流部已经对接了两家冷链公司,说只要货能按时生产完,配送没问题。”销售部经理说,“不过超市还提了个要求,要我们缴纳五万块钱的进场保证金,说是防止后期出现质量问题或者供货不及时,合同到期后返还。”
“五万保证金?”阿澈愣了一下,“之前谈的时候没说啊,这钱能不能少交或者不交?”
“我跟他们谈了,他们说这是行业规矩,所有新进场的食品品牌都要交,最少三万,不能再少了。”销售部经理说,“要是不交,他们就不签合同,毕竟他们全国门店多,不缺供应商。”
阿澈想了想,现在能进连锁超市不容易,五万块虽然是笔额外支出,但长远来看值得:“行,让财务打钱过去,跟他们说清楚,保证金要写进合同里,明确返还时间和条件,别到时候扯皮。”
“好,我这就跟超市那边对接。”销售部经理转身出去了。
刚处理完超市的事,玲玲拿着手机走进来:“老板,越南那边有个经销商联系我们,说想代理咱们的脆片,问能不能寄样品过去,还想要中文版和越南文版的产品资料。”
“越南经销商?怎么找到我们的?”阿澈有点意外。
“说是在马来西亚的食品展上,看到我们给当地经销商供货,觉得产品不错,就通过外贸平台找到的联系方式。”玲玲说,“他们还问,产品能不能符合越南的进口标准,尤其是清真认证和农药残留这些。”
“清真认证之前已经做过,能直接用,农药残留咱们一直把控得严,没问题。”阿澈说,“让品控部把检测报告翻译成越南文,市场部整理一份产品资料,重点写清楚无糖无添加和生产标准,样品就寄椰子味、菠萝味和青梅味各五百包,这三个口味在东南亚应该受欢迎。”
“好,我这就安排寄样。”玲玲刚要走,又停下说,“对了,马来西亚那个十五万包的订单,经销商催着要发货,问能不能提前三天,他们那边超市等着上架。”
“提前三天?现在生产线都排满了,韩国订单刚发完,超市的十万包还在生产,能不能调整?”阿澈转头喊来老林,“现在生产线的进度怎么样?马来西亚的订单能不能提前三天交付?”
老林手里拿着生产计划表:“现在四条生产线都在产超市的货,每天能产三万包,超市的十万包要四天才能完成,完成后才能产马来西亚的订单。要是想提前三天,就得让两条生产线先转产马来西亚的订单,这样超市的货就得延迟两天交付。”
“那不行,超市那边已经定了五号送货,延迟交付要扣违约金的。”阿澈说,“跟马来西亚经销商说,没办法提前,只能按原计划发货,要是他们实在着急,就先给他们发五万包,剩下的十万包分两批补过去。”
玲玲赶紧联系马来西亚经销商,过了半小时回复:“他们同意先收五万包,剩下的十万包要在十五天内发完,还说要是再延迟,就要取消订单。”
“行,就按这个来,让生产部调整计划,超市的货优先生产,完成后先产五万包马来西亚的订单,尽快发出去。”阿澈说。
中午,品控部主管匆匆跑进来:“老板,不好了,刚抽检到一批发往超市的三拼组合脆片,有两包的脆度不达标,稍微有点软,可能是烘烤时间不够。”
“脆度不达标?这批货有多少?”阿澈心里一紧。
“总共两万包,已经打包好了,准备明天发往南方的两个仓库。”主管说,“我们重新检测了一遍,软的大概有三十多包,其他的都没问题,但按照标准,只要有一包不合格,整批货都不能发。”
“三十多包有问题,就要整批返工?”阿澈皱起眉,“现在时间这么紧,返工的话,超市的货肯定要延迟交付。”
“要么返工,把所有包装拆开,逐包检测,挑出不合格的,重新烘烤后再打包,这样要耽误一天时间。要么就跟超市那边说明情况,看能不能通融。”主管说。
阿澈想了想,超市刚合作,不能出任何问题:“必须返工,逐包检测,不合格的挑出来,重新处理后再打包,让生产部加派人手,尽量把时间赶回来,别耽误送货。”
“好,我这就安排。”主管赶紧出去了。
下午,老李进来汇报:“老板,越南那边的进口政策我打听了一下,他们对食品进口管得挺严,除了常规的检测报告,还需要中国海关签发的卫生证书,不然清不了关。”
“卫生证书?之前发韩国和欧洲的时候没要这个啊。”阿澈说。
“每个国家的要求不一样,越南是必须要的,而且证书上要注明生产企业备案号、产品批次这些信息,还要越南文翻译件。”老李说,“我已经让法务部准备相关资料,明天去海关申请,估计要三天才能办下来。”
“三天能办下来就行,样品还在路上,等经销商收到反馈,再办证书也来得及。”阿澈说,“对了,新增的生产线现在运转怎么样?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运转挺正常的,每天能稳定产一万包,比之前预计的还多一点。”老李说,“仓库里的小麦库存也充足,哈萨克斯坦补发的那批已经入库了,够生产一个月的。”
“那就好,原料稳定了,生产就不用慌了。”阿澈松了口气。
刚说完,研发部小张跑进来:“老板,我们试产了一款荔枝味脆片,你尝尝,看看能不能批量生产。”
阿澈拿起一块放进嘴里,甜中带点清香,脆度也够:“不错,这个口味可以,现在东南亚市场在开拓,荔枝味在那边也受欢迎,先做一万包样品,发给越南经销商和马来西亚的老客户,看看反馈。”
“好,我这就安排。”小张说。
晚上,销售部经理来汇报:“老板,超市的保证金已经打过去了,合同也签好了,他们收到货后,会在一周内上架到全国门店,还会在门店的零食区做堆头展示。”
“堆头展示?要不要另外收费?”阿澈问。
“不用,这是他们给新品牌的支持,不过只给半个月,半个月后要是销量好,才能继续保留堆头。”销售部经理说,“市场部要不要配合做些宣传,比如在电商平台上同步宣传门店有售,带动一下销量?”
“可以,让市场部做个海报,写清楚‘全国连锁超市同步上架’,再搞个线上线下同价的活动,吸引消费者购买。”阿澈说。
第二天一早,返工后的三拼组合脆片顺利完成检测,全部合格,物流部赶紧安排发货。老林来汇报:“超市的货已经发了七万包,剩下的三万包明天就能发完,刚好能赶上五号的送货时间。马来西亚的五万包订单,已经开始生产了,后天就能发货。”
“那就好,别再出什么岔子了。”阿澈说。
中午,越南经销商发来消息,说样品收到了,椰子味和荔枝味反馈很好,想先订三万包,还想让阿澈派人去越南面谈代理协议的细节。
“派人去越南?现在公司这么忙,谁有空去啊?”阿澈有点犯难,核心团队每个人都有分工,走不开。
“他们说要是我们没人过去,他们可以派人来咱们工厂考察,顺便谈协议,所有费用他们自己承担。”玲玲说。
“让他们来工厂更好,正好让他们看看我们的生产规模和品控流程,更放心。”阿澈说,“跟他们说,随时欢迎来考察,我们负责接待,让市场部准备好工厂的介绍资料和生产车间的参观路线,别到时候手忙脚乱。”
“好,我这就回复他们。”玲玲说。
下午,品控部主管又进来了:“老板,越南的卫生证书办下来了,海关已经盖章,翻译件也做好了,你要不要看看?”
阿澈接过证书翻了翻:“没问题,让玲玲存好,以后越南订单发货的时候要用。对了,之前那批青梅味的试销装,电商平台的反馈怎么样?”
“反馈很好,好评率95%,很多消费者说酸甜适中,不腻口,问什么时候批量开售。”主管说,“已经有不少经销商来问能不能拿货,想在实体店卖。”
“批量生产可以安排了。”阿澈说,“让生产部在超市订单完成后,腾出一条生产线产青梅味,先做五万包,一部分发电商平台,一部分给经销商供货。”
“好,我这就跟老林说。”主管出去了。
刚歇了没一会儿,销售部经理匆匆进来:“老板,超市那边来电,说我们发过去的第一批货,有两个仓库反映,部分包装有点破损,大概有两百多包,问我们怎么处理。”
“包装破损?怎么会破损?物流不是走的冷链吗?”阿澈有点生气。
“物流部说是运输途中颠簸导致的,他们已经跟冷链公司沟通了,对方同意赔偿破损的货款,但超市要求我们重新补发两百多包,不然就要扣保证金。”销售部经理说。
“扣保证金肯定不行,补发就补发吧,两百多包也不值多少钱,别影响后续合作。”阿澈说,“让生产部赶紧生产两百多包三拼组合,明天发出去,跟超市说清楚,这次是物流的问题,以后会跟物流方沟通,避免再出现这种情况。”
“好,我这就安排。”销售部经理说。
晚上,阿澈正在办公室整理越南市场的资料,老林敲门进来:“老板,新增的生产线突然出了点问题,机器运转的时候有异响,师傅检查了,说是某个齿轮磨损了,需要更换配件,配件要从厂家发过来,大概要两天才能到。”
“怎么偏偏这时候出问题?”阿澈头都大了,“现在超市的货还没发完,马来西亚的订单还在生产,生产线停两天,肯定要耽误交货。”
“师傅说可以临时修一下,让机器低速运转,产能会下降一半,但能勉强生产,就是会影响效率。”老林说,“要么就低速生产撑两天,等配件到了再修,要么就停线,等配件到了再恢复生产。”
阿澈算了算,低速生产虽然产能下降,但总比停线好:“那就低速生产,让师傅多盯着点,别再出其他问题,配件一到就赶紧更换,尽快恢复正常产能。”
“好,我这就去跟车间交代。”老林转身出去了。
第三天一早,越南经销商的两个人就到了工厂,阿澈带着他们参观了生产车间、品控室和原料仓库。他们看了生产流程和检测过程,连连点头,说没想到工厂规模这么大,品控这么严格。
面谈的时候,越南经销商说:“我们想签一年的代理协议,最低订货量每个月五万包,供货周期不能超过十五天,价格方面能不能再优惠两个点?”
“价格不能再优惠了,现在已经是渠道价了,再优惠我们就没利润了。”阿澈说,“供货周期十五天没问题,但要提前下单,我们需要安排生产。另外,货款要先付30%的定金,发货前付清尾款,这是我们的规矩。”
“定金没问题,我们之前跟其他品牌合作也是这样。”越南经销商说,“不过我们还有个要求,产品包装上要印上越南文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还有我们的代理商标识,这样消费者买的时候更放心。”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印越南文可以,但代理商标识不能印,我们只印自己的品牌logo,之前韩国经销商也提过贴牌,我们没同意,这是原则问题。”阿澈说,“要是你们觉得不行,那合作只能再考虑了。”
越南经销商商量了一下,说:“行,那就按你们的来,不印代理商标识,我们回去后就签合同,打定金过来。”
送走越南经销商,阿澈松了口气,又拿下一个东南亚市场。刚回到办公室,玲玲就跑进来:“老板,好消息,马来西亚经销商收到第一批五万包货后,反馈很好,说销量比预期的好,又追加了十万包订单,还是椰子味和菠萝味。”
“又追加十万包?”阿澈笑了,“现在生产线虽然低速运转,但只要配件到了,恢复正常产能,这些订单都能按时完成。让生产部做好计划,先把超市和马来西亚的订单完成,再批量生产青梅味。”
“好,我这就跟生产部说。”玲玲说。
下午,生产线的配件到了,师傅们赶紧更换,到下班前,机器已经恢复正常运转,产能也回到了每天四万包。老林来汇报:“老板,生产线修好了,明天就能正常生产,超市剩下的三万包货,明天就能完成,马来西亚的订单也能按计划推进了。”
“太好了,这下不用怕耽误交货了。”阿澈说,“让仓库把青梅味的原料准备好,等超市订单完成,立刻开始生产。”
晚上,财务发来报表,这个月因为韩国订单、马来西亚订单和超市订单,销售额比上个月翻了一倍,虽然支出也增加了,但净利润还是涨了不少。阿澈看着报表,心里很高兴,公司的发展越来越顺了。
他拿起笔记本,写下新的计划:跟越南经销商签完合同后,开拓柬埔寨市场,再研发一款芒果味的升级款,针对欧洲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写完,他合上笔记本,觉得未来充满了希望。
这时,手机响了,是电商平台的运营经理打来的:“阿澈老板,青梅味脆片的试销太火了,五千包已经卖完了,很多消费者催着批量开售,能不能尽快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