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炸刚一停止,阵地上空弥漫的硝烟尚未散尽,六个加强连已如离弦之箭般跃出掩体。士兵们沉默而迅速地向前推进,赶在鬼子从防炮洞中冲出之前,一举突入前沿阵地。枪声、爆炸声与喷火器的呼啸瞬间响成一片。
然而,原本作为后备的鬼子部队,此刻也被张立宪这支突击队的猛烈攻势彻底惊醒了。这些士兵虽训练不足,却在慌乱中凭着本能朝进攻的国军部队发起了反冲锋。
直到双方短兵相接,张立宪才震惊地发现。敌军实际人数远超预估!阵地上瞬间枪声大作,刺刀与工兵铲在晨光中横飞,血肉与泥土混作一团。经过一番疯狂而残酷的白刃战,最终只有百余名士兵浑身浴血地冲出重围。
在他们身后那道浸透晨露的堑壕里,留下了几乎同等数量的同伴遗体,静静地倒在这片刚刚夺取的阵地上。
我军炮火随即轰鸣,81毫米迫击炮的炮弹呼啸着划破天空,将试图追击的鬼子再度压制回去。
一轮突击就损失近半兵力,对一支加强连而言,这代价沉重得令人窒息。张立宪的脸色在炮火映照下晦暗不明,喉结无声地滚动了一下,却还是从牙缝里挤出了继续进攻的命令。
一轮、两轮、三轮……部队像潮水般轮番扑向敌军阵地,又在顽抗下不断退却。待到第一天的战斗结束,已有七百多个身影永远留在了对面那道浸满鲜血的堑壕里。
停止进攻不是因为损失太大,而是炮弹打光了。当最后一发迫击炮弹射出炮管,张立宪终于下令收兵。
虞啸卿像一阵狂风般冲进营帐,指挥用的马鞭狠狠抽在弹药箱上:“怎么回事?谁让你们停下的?为什么不接着打!就差一口气了,就差最后一口气啊!”
张立宪猛地站起身,一脚踢开空荡荡的弹药箱:“副师长阁下,我军的迫击炮已经没有弹药了。难道您要让士兵在毫无火力掩护的情况下,用血肉之躯去填那些堑壕吗?”
“这算什么理由?我军没炮的时候就不打仗了?”虞啸卿额角青筋暴起,“还有手榴弹,还有机枪,给我冲上去!这是命令!”
“您难道看不见吗?”张立宪向前一步,毫不退让地直视着上司的眼睛,“没有迫击炮掩护,前面那么多道堑壕要死多少人!”
“看见了又怎么样?”虞啸卿的手已经按在了枪套上,声音嘶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你们怕死了?”
“你不怕死,你带着部队冲啊!动嘴皮子谁不会啊!”此话一出,帐篷里陡然陷入死寂,只余下两个男人粗重的喘息声在有限的空气里碰撞。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唐基几乎是踉跄着冲了进来,双臂张开隔在两人中间:“别吵了!都什么时候了还内讧!兄弟部队已经顶上去了!大敌当前,虞师长、张团长,此刻最要紧的是精诚团结啊!”
他话音未落,仿佛是为了印证这“精诚团结”的讽刺,前线骤然传来一阵前所未有的混乱喧嚣。
不过十来分钟,传令兵就带来了令人窒息的消息。兄弟部队非但没能拿下阵地,反而在鬼子反击下彻底崩溃,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一个整营冲上去,活着回来的竟不足两个班。他们并非血战至最后一人,而是一触即溃,在恐慌中四散逃命。
帐篷内再次被沉默吞噬,这一次的寂静却比先前的争吵更令人难堪。虞啸卿僵立在原地,脸色由铁青转为惨白,方才那股不容置疑的怒火,此刻尽数化为了难堪与自我怀疑。
他既为自己的误判感到羞愧,又对张立宪之前的顶撞耿耿于怀,两种情绪在胸中剧烈撕扯,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就在虞师前线激战正酣之际,遥远的东瀛本土,战争内阁正做出一个疯狂而绝望的最终决议:第一,不计一切后果,在本年内动员全部国力进行战略决战;第二,将主要国家力量与军事资源倾注于决战,同时尽可能维持本土最低限度的自给能力;第三,在作战与生存之间寻求危险的平衡;第四,以保障本土存续为首要重点,竭尽所能展开最后作战。
此时的东瀛,早已被逼入绝境。自战略空袭开始,阿瑟将军指挥的庞大机群便对整个地区展开了无差别的毁灭性轰炸。成千上百架战机如同蝗群般扑向千岛之国各处的机场、港口与军事设施,累计出动架次高达二千八百余次,将整片海域覆盖其中。
持续不断的空袭,几乎彻底摧毁了部署在菲岛正面防线的东瀛第一机动舰队全部航空力量。193架战机在空中化为火球,405架尚未起飞便被炸毁在烧焦的跑道上,更有数百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在这场钢铁风暴中灰飞烟灭。
在科龙湾,盟军的空中打击同样取得了毁灭性战果:十三艘水面舰艇与同等数量的运输船舶被送入海底,九艘鱼雷艇被炸成碎片,三艘潜艇永远沉没于黑暗的水下。
东瀛已被逼至绝境,他们的海军必须进行一场决战,一场关乎国运的豪赌。此役若败,曾经不可一世的联合舰队将彻底失去有组织的战斗力,整个战争的天平将随之倾覆。
届时,维系东瀛本土与南方资源区的生命线将被一刀斩断。留给他们的唯一退路,只剩在本土进行困兽之斗。
而到了那一步,即便尚存几艘军舰,也终究无力回天。正因如此,东瀛海军高层已然下定决心:将全部舰船投入这场终极决战,哪怕全军覆没,也要拼死一搏。
世界的目光正聚焦于这片海域。倘若花旗获胜,其兵锋必将长驱直入,锁定胜局;而若是东瀛得手,国军的战略价值将陡然攀升。闽省之役的战略意义,也随之被推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山城官邸里的那位再也坐不住了。专线电话直接接通前线指挥部,听筒里传来他特有的、不容置疑的嗓音:“胡伯玉,我别无他求,只希望你尽快打一两场漂亮仗。必须让盟友看到我们的决心与实力。如今的经济形势,你我都心知肚明。我们面前只有一条路——全力以赴,用战果换取更多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