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的景象映入眼帘。
院子比想象中要大,呈长方形,估摸着得有近百平米。
但此刻,这广阔的空间却被半人高的枯黄杂草占据,密密麻麻,几乎无处下脚。
几棵老槐树光秃秃地立在院子角落,枝桠虬结,更添几分荒凉。
正对着院门的是三间正房,同样是土坯结构,屋顶的瓦片残破不堪,有的地方甚至露出了下面的椽子。
东西两侧还各有两间稍矮的厢房,情况也差不多,墙皮剥落,门窗歪斜。
院子角落里堆着不知何年何月留下的烂砖头、破瓦罐,还有一个倒塌了一半的鸡窝。
空气中弥漫着尘土、霉烂和枯草混合的陈旧气息。
陈小莺刚才的兴奋劲儿一下子消失了,她踮着脚,看着满院的荒草,小脸皱成了包子。
“哥……这……这院子好破啊……能住人吗?”
王娟也是倒吸一口凉气,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亲眼看到这破败的景象,心里还是沉了一下。
这比她预想的还要糟糕。
不过也是……要是不糟糕一些的话,估摸着早就住人了,也轮不到他们。
陈识却似乎毫不在意,他拨开挡路的枯草,深一脚浅一脚地往院里走,眼睛像探照灯一样,仔细打量着每一处。
“破点怕啥?骨架还在就行!”
陈识咕哝道,“娘,您看,这院子多宽敞!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加起来七间房!到时候,正房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来了住,东厢房给小艺妹妹一家子,西厢房给来福舅、平安哥他们,后边还有两间倒坐房,到时候收拾出来,大舅二舅他们上来也能有地方住。”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着。
王娟听着,脸上的笑容又浮现起来。
破是破了点,但修缮一下完全够用。
他走到正房门口,推开虚掩的、歪斜的木门,里面更是狼藉,蛛网遍布,地面坑洼,还有不少鸟兽的粪便。
但他却蹲下身,敲了敲墙根的基础,又看了看房梁。
“墙基还挺结实,没下沉。房梁也好着呢,都是老榆木,够硬!”
陈识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语气笃定,“就是屋顶得全部翻修,墙壁得重新糊,门窗都得换新的,地面也得找平……活儿是多了点,但都不是啥解决不了的大问题!”
“小识说得对!”
王娟也开始规划起来,“这院子坐北朝南,光线好。等过些阵子把这些草一清,地方就显出来了。东边那块地平整,可以开出来种点菜……西边墙角搭个葡萄架……”
陈小莺听着母亲和哥哥的描述,再看看这破院子,想象力也开始发挥作用,她指着院子中央:“娘,哥,到时候这里能不能给我弄个秋千?”
“行!没问题!哥给你弄个最结实的!”
陈识大手一挥,满口答应。
一家人在这破败的院子里转悠了快一个时辰,指指点点,说说笑笑。
看完了院子,陈识心里有了更具体的盘算。
他让母亲和妹妹先回家,自己则转身去了轧钢厂。
修缮院子是大事,光靠自家人不行,得找帮手,小舅王来福和表哥王平安是主要劳力,得先跟他们通个气。
到了轧钢厂后勤处,正好赶上王来福和王平安中午休息。
两人穿着沾满油污的工装,蹲在食堂门口的台阶上啃着窝头,看见陈识来了,都有些意外。
“大外甥?你咋来了?所里不忙了?”王来福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渣子。
“小识弟,有事?”
王平安也憨厚地问道。
陈识把他们拉到一边,掏出那串钥匙,低声道:“小舅,平安哥,咱们那院子的钥匙,我拿到了!”
“真的?!”
王来福眼睛瞬间亮了,一把抓过钥匙,激动得手都有些抖,“可算下来了!在哪儿呢?啥样?”
王平安也凑过来,黝黑的脸上满是期待。
“地方不错,就是破得很,得大修。”
陈识实话实说,“我刚去看过,屋顶、墙壁、门窗、地面,里里外外都得拾掇。过阵子就得动工,我想着,主要就得靠咱仨的力气了。”
“没问题!”
王来福把胸脯拍得砰砰响,“力气咱有的是!修房子的事儿,我跟你平安哥包了!保证给你拾掇得利利索索!”
王平安也重重点头:“嗯!小识弟,你放心,我们有力气!”
陈识点点头,他知道小舅和表哥都是实在人,肯下力气。
“光靠咱仨也不行,有些技术活儿得请人。”
陈识规划着,“泥瓦匠、木匠都得找。平安表哥,你在厂里认识人多,看看有没有靠谱的老师傅,到时候请他们帮帮忙,工钱好说。”
“成!这事儿包在我身上!”王平安一口应下,“我们车间就有老师傅会泥瓦活,退休在家闲着,我回头就去请!木匠……我想想,村子里有一个老李头手艺就不错……”
“材料也得提前准备。”
陈识继续道,“椽子、檩条、瓦片、石灰、砖头……这都得要票要钱。我回头去找找杜主任,看厂里有没有淘汰下来的旧木料、边角料能便宜处理点。钱的事儿我想办法。”
王平安插话道:“小识弟,我……我这阵子又攒了点工资,不多,你先拿着用……”
说着就要掏口袋。
陈识赶紧拦住:“平安哥,你的钱自己留着,表嫂现在可怀着孕呢。修房子的钱我来想办法,够用。”
反正都还欠着他钱,自己目前也不缺,一家子没必要计较那么多,只要他们承自己这份情就可以了。
三人蹲在厂区角落,头碰头地商量了许久,初步定下了修缮的步骤和分工。
王平安负责联络工匠和部分力气活,王来福主要负责出力和小工,陈识则统筹全局、负责采购核心材料和资金。
带着初步的计划,陈识离开了轧钢厂。
接下来他还得去找陈小艺,这院子她也是未来的主人之一,得让她知道,也听听她的想法。
来到纺织厂,陈小艺虽然也可以休息,不过她为了多存点钱好还给陈识,选择继续上班。
不一会儿,陈小艺就围着红围巾,脚步轻快地跑了出来。
几个月工厂生活的锻炼,让她褪去了不少乡土气,显得更加利落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