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的手指刚从手机屏幕抬起,茶杯边缘还留着一圈浅浅的水渍。他盯着那条老陈发来的消息看了两秒,随即在对话框里敲下:“收到,我马上联系质检。”
电话拨通得很快,对面传来李工略带沙哑的声音。刘好仃没绕弯子,直接说:“明天养老院那边要取样,边条样品得赶在这之前完成检测。”他顿了顿,“我知道你们手头有抽检任务,但这次是现场勘查同步推进,客户已经等在那儿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翻纸页的声音。“行吧,我给你插个队。不过流程单后补,出了事你得扛着。”
“没问题,责任我来担。”刘好仃挂了电话,顺手在工作笔记上划掉“协调检测档期”这一项,在后面打了个勾。
他转头打开内部协作平台,把王姐整理的那段幼儿园园长来电记录调出来,又回放了一遍语音转文字的内容。午休室、孩子怕光、阳光晃眼睛——这几个词在他脑子里转了一圈,他顺手新建了一个标签:“潜在场景扩展”,把这条信息拖了进去。
这时,电脑右下角弹出一条提醒:客服组今日晨会将在八点十五分开始。他看了眼时间,还差五分钟。
鼠标一点,接入语音会议。刚进来就听见一个年轻声音有点紧张:“万一客户问我们是不是也做了智能玻璃,怎么答?”
“就说我们现在主推的是‘更安静、更耐用’的适老优化方案。”王姐的声音稳稳地接上来,“重点不是能不能变色,而是用起来省心。”
刘好仃接过话头:“我补充一句——咱们不否认别人的技术,但也不急着照搬。就像做饭,有人爱摆盘花哨,咱们这锅炖菜,火候足、味道实,吃的人心里踏实。”
群里安静了一瞬,随即有人笑出声。“刘师傅这比喻太接地气了,我都饿了。”
“那就记住了,”刘好仃语气轻松了些,“回答问题时别躲,也别吹。就说我们在持续优化用户体验,特别是老人和孩子这类对光线敏感的群体。如果有兴趣,欢迎实地看看效果。”
会议结束前,他在平台上发布了一份简明应答指引,附了三句标准回应模板,每句都加了使用说明。比如“我们正在测试新的防眩模式”适用于技术追问,“目前没有全自动调节功能,但稳定性更强”用于对比提问。
发完,他顺手把“客服话术更新”这件事标为已完成。
手机震动,是老陈的消息:“车间设备刚才报了个小故障,维修组已经在处理,估计耽误半天。”
刘好仃眉头一皱,立刻调出进度表。原定周二试产,周三下午出数据,周四开决策会——现在中间这块时间被压扁了。
他翻到预案文档里的“弹性缓冲区”部分,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按照备用计划,可以把数据汇总节点往后推四小时,不影响整体节奏。只要质检那边能配合调整,问题不大。
他又给李工发了条微信:“边条检测时间可能顺延半天,还能保吗?”
对方回复得干脆:“只要样品下午三点前送到,晚上出结果没问题。”
刘好仃松了口气,马上通知王姐:“你那边提前一天启动观察记录模板录入,先把系统跑顺了。等样品一出来,数据就能实时填进去。”
王姐回了个“oK”表情,紧接着又发来一句:“我已经让客服组把新话术录进培训系统,今天全员打卡学习。”
他点点头,把这两条反馈记进执行日志。
抬头看了眼墙上的钟,九点二十分。厂区广播刚响过交接班提示音,走廊脚步声多了起来。
他起身走到窗边,楼下装卸区有工人正往货车上搬玻璃板,动作利落。阳光斜照进来,在桌面上拉出一道明亮的斜线,正好穿过他的笔记本,落在“任务分解表”那一栏。
坐回位置时,他顺手把昨天写的临时备忘录关了,把“午休场景可能性”归入待议事项库。这个想法先存着,等手头这批事落地再说。
十点整,质检组系统更新状态:“边条样品检测档期已锁定,明日优先处理。”刘好仃在任务面板上点了确认,页面自动跳转到生产进度看板。
“边条试产准备”一项显示已完成70%。模具清理已完成,原材料已备妥,只剩设备调试最后一环。
他给老陈回消息:“检测档期定了,就等你们开工。”
老陈很快回复:“维修组刚搞定,明早七点准时开机,保证不误事。”
刘好仃看着屏幕,轻轻呼出一口气。他把这句话截了图,贴进执行日志里,标注时间:10:03。
王姐这时也发来消息:“客服话术培训已完成,录音归档完毕。”
他在对话框里回:“收到,明天现场见。”
然后起身走到饮水机旁,倒掉那杯凉透的茶,添了半杯热水。茶叶在温水中缓缓舒展,颜色慢慢渗出来。
回到座位,他打开客户回访数据库,把最新一批标注了“光线不适”的反馈导出,准备下午发给王姐做分类分析。刚点保存,右下角又跳出一条系统提醒:“生产端已提交设备检修报告,试产流程重启。”
他点开附件,快速扫了一遍签字栏和时间节点,确认无误后,在电子日志里更新状态:“首日执行进展顺利,各环节均已启动。”
正要合上笔记本,手机又震了一下。
是王姐发来的照片,一张打印出来的客户留言表,上面用红笔圈了几条:
“装完之后,终于敢白天拉开窗帘了。”
“护工说擦玻璃次数少了。”
“老人自己会去窗边坐着晒太阳。”
她在下面写道:“这些都是真实反馈,要不要放进对外材料里?”
刘好仃盯着那几句话看了几秒,手指悬在键盘上方。
他新建了一份文档,标题写上:“用户声音集录”,把这三条复制进去。光标停了一会儿,删掉开头的“用户”两个字,改成“真实”。
还没来得及保存,办公室门被推开一条缝,老陈探进头来:“模具预热完成了,第一批原料半小时后进仓。”
刘好仃点头:“好,我去车间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