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初一心事重重地回到院落时,寒影已静立在门前。
守在她不远处——早已成为他的习惯。
方才她在厨房为李令行煮面时,他就在屋外,将他们每一句对话都听在耳中——习武之人耳力敏锐,即便如今受软骨散牵制无法施展武功,听力却未受影响。
他随后进屋,斟了一杯茶递上:“姑娘,先喝口茶。”
接下来该如何宽慰姑娘?
从前素素在姑娘身边时,也不知是如何开解她的?
寒影一时感到词穷。
“姑娘……是在担心谢大人?”寒影试探着问道。
魏初一闻声抬眼,见他眉间隐有忧色,轻声回道:“一半一半。”
“谢大人智谋过人,姑娘实不必过于忧心。”寒影语气笃定。
在他心中,谢知遥之才不逊于太子,实非需人时时牵挂。
“我岂不知他聪慧?可如今太子下落不明,他又离京远赴险地。若太子罹难的消息传回上京,念亲必首当其冲。纵有安国公府庇护,只怕也难护其周全。”
她端起茶杯,指尖微凉,“还有沈家……他们为我筹措粮草出钱出力,若受牵连,我于心何安?”
她三番两次借沈家之力筹措粮草——帮助东宫,好事丁点没轮到沈家,如今怕是反要遭受牵累。
一桩桩事情,皆已偏离原定轨道。
她原以为将念亲托付安国公府便可无虞,谁料太子竟会遇险,生死未卜。
又思及乔非等人至今音讯全无,魏初一眼底掠过一丝戾气。
若非李元皓与李令行,她岂会被困于此?
若念亲因她之故有所闪失,她必倾尽所有,颠覆西夏,纵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
“明日他就要到了。我已说动李令行解你软骨散。届时你设法递信于他,只道我一切安好,请他勿念,一切当以大局为重。”她语气转沉,寒影却略有迟疑。
魏初一将他神色尽收眼底:“接头之事你不必担心,我自有安排。还记得上次我们去过的那家金店吗?”
寒影颔首。
“这是二百两银票,明日你便去那家店买些首饰。那店幕后东家便是沈家,你可托他们给谢知遥递信。这几日他们必会紧盯着我,你反其道而行,只作寻常采买,专拣贵重物事,最好是银钱不足,日后才有借口再去。”
她细细叮嘱,唯恐寒影性子过于刚直,不知变通。
“姑娘放心,我知道该如何做了。”寒影郑重应下。
---
深山老林之中,半山腰处隐着一处小院,林木掩映,若非走近极难发觉。
几间木屋静立其间,质朴无华,唯有炊烟袅袅。
厨房里,一名麻衣少女正手忙脚乱地挥舞着锅铲。院中坐着两名男子,一人胳膊带伤,腿脚不便;另一人头腹皆缠厚布,沉默如山。
“饭还没好?”手脚皆不利索的乔非又一次望向厨房,语气不耐。
她进去已近一个时辰,便是满汉全席也该做好了。
屋内传来锅铲碰撞之声,夹杂着少女的回应:“快了快了,别催!”
林可暗自撇嘴——她很有理由怀疑这人上辈子是饿死鬼投胎,每顿饭都要催了又催,从未见过比他更心急的人。
“半个时辰前你就说快了,现在还是这句。”乔非恼火地看着自己吊着的胳膊和伤腿,又瞥了眼身旁木讷不语的太子齐天珩,心中忍不住暗骂句:晦气!
那日被敌军逼至绝境,这位太子殿下欲与敌人同归于尽,是他,在最后关头拉着太子一起跳下悬崖。
就算齐天珩想死,也得先问他答不答应。他离京前便答应过姑娘,无论如何要保住太子性命。
其实当时他也不知跳崖后会怎样,粉身碎骨也未可知。
但他赌了一把,结果赌对了——崖下竟是一汪深潭。他与齐天珩落水后皆昏迷不醒,再醒来时已在这院落之中。
自己醒来后发现自己断了一条胳膊,瘸了一条腿。
而太子齐天珩却成了个不言不语的傻子,问什么都不答话。
也不知是不是跌落悬崖时摔坏了脑子。
毕竟他自己都摔成这个惨样,太子摔坏脑子似乎也不无可能。
救他们的姑娘名叫林可,问她,他们何以在此,她答是师父在小溪边捡回来的。再问她师父,只说外出采药了,或许十天半月也不一定回。
乔非初时还觉这师徒二人心大,竟敢留一少女独守深山照料两个陌生男子,如今却觉她那师父怕不是为躲这姑娘的饭菜才久出不归。
他日日都担心自己没被摔死,反倒迟早会被毒死在这里。
“好了,可以开饭了。”林可端着两碟菜从厨房走出,脸上还沾着些黑灰。
乔非嫌弃地扫了一眼。
若非想着早日带太子离开这鬼地方,他才不会冒着被毒死的风险天天催饭。
“这黑乎乎的是什么?”乔非指着一碟看不出菜色的盘子问道。
“野山菌,我昨日采药时顺手摘的。”林可一脸骄傲地看着乔非,等着他夸奖自己能干。
“你要不先尝一筷子,看看有没有毒?”乔非小心翼翼地提醒。
这菜怎么看都不像能入口的样子。他记得姑娘曾说过,不认识的菌菇不能乱吃,容易中毒。
林可见他不信,有些生气,气呼呼地先夹了一筷送入口中。
咀嚼几下,皱眉咽下——怎么还是这么难吃?
“怎么样?”乔非看她表情,担忧地问。
“反正毒不死你……就是有点难吃。”林可臊红了脸。
听她这么说,他松了一口气。
端起一个碗,从两个碟子里各夹了些菜,递到齐天珩面前:“吃吧,没毒。”
说完不再理会那人,自顾自端起碗吃起来。
林可咬着筷子,好奇地打量乔非,视线在两人脸上来回扫视:“你们是什么关系?我看你对他态度不怎么友好。”
乔非白她一眼:“我哪儿待他不好?饭都让他先吃。他是我祖宗,行了吧?”
林可捂嘴偷笑:“就你这语气听着都不像,倒像他欠了你许多债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