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喷需要高压。需要研制能产生100公斤以上喷油压力的喷油泵和喷油器。精密偶件,比如柱塞、出油阀、针阀的配合间隙要求达到微米级,这需要特殊的研磨工艺和超精加工设备。
还好熊光明之前有先见之明,从苏联人那里“坑”来了一台半自动研磨机,再加上那三位八级钳工老师傅组成的“王牌天团”,干这活儿虽然极具挑战,但总算有了点底气。
发动机要小,马力要大,缸体壁厚就必须减薄,但对强度要求反而更高。这就需要高强度铸铁。可当时国产铸铁性能不稳定,脆性大,废品率极高,愁坏了铸造车间。
高功率密度意味着更高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活塞和缸套必须极其耐磨耐热,缸套需要硼磷铸铁。材料和热处理工艺在国内几乎都是空白。
熊光明立刻发挥他“四处化缘”的本事,联系部里,询问相关材料国家研究到哪一步了,需要技术支援。好消息是,“燎原”计划不是保密项目,可以全国求援。虽然和洛阳拖拉机厂等兄弟单位在发展方向上有点小冲突,但轧钢厂这边定位更高端,走的是小型化大马力路线,反而形成了互补。
反应最快、最积极的当属天津。消息一放出去,天津化工厂就主动领了任务,紧急攻关耐高温的密封橡胶件;天津手表厂更是派来了两位老师傅,帮助提升精密零件的研磨精度,负责教导微米级的尺寸测量技术。
要说天津啊,也就是后来挨着北京被政策压制了,当时的工业底蕴和技术工人水平,那是相当能打的,尤其在精密制造和轻化工方面,连上海都不敢说稳赢。
就连远在东北的森林铁路,听说需要做铸造木模最上等的红松,也二话不说,挑最好的木材给送了过来。全国一盘棋,为了这颗“中国心”,大家都拼了。
熊光明直接在自己办公室和研究车间之间摆了一张桌子,放出狠话:“我就在这儿看着你们!缺什么,报上来,我去要!累了,我给你们按摩,我这手艺还是相当地道的(显然没人敢真让他按,手指头跟小胡萝卜一样,怕被捏死)。我们这是在打仗,打一场科技强国、自力更生的大仗!”
打了几天鸡血,又忙叨了半个多月,项目总算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进入按部就班的攻坚阶段。熊光明这才稍微清闲下来。
李怀德也跟着松了一口气,之前为了满足吴院士团队“对标苏联专家”的用餐需求,那差点都尿血了。
李怀德就差给熊光明磕一个了,这后勤谁爱干谁干!还苏联专家。。。。一天能保证一顿荤菜,顿顿大馒头米饭就不容易了。
熊光明倒是从善如流,当即拍板:“行!就按老李你说的,一天保证一顿荤菜,顿顿大白米饭、大馒头管够!但副食必须充沛,鸡蛋、豆腐、青菜得跟上!”
李怀德都快哭了,转头就把压力给到了采购科,底下的采购员差点被逼疯,满世界找门路。李怀德甚至又想起了以前那条“物美价廉”的隐秘渠道,心里直嘀咕,本来合作得好好的,肉又好又便宜,不知道咋就被连锅端了,真是邪门!
随着夏收结束,国家总算缓过一口气。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白面定量提升了。这消息不用开会通知,老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日子,正在一点点地好起来。而这“燎原”计划的星火,也在这渐渐好转的年景里,默默地燃烧、积蓄着力量。
这天下了班,刘光天正在前院吭哧吭哧擦自行车呢,老夏躬着腰,脸上堆着讨好的笑,蹭了过来。
天热,各家都不急着吃饭。熊光明刚回来,擦了把汗,正坐在躺椅上摇着蒲扇喝茶歇气儿。
“夏叔来了?坐坐坐!难得见您一回,来,喝口茶解解暑!”熊光明热情招呼。
老夏半边屁股小心翼翼挨在凳子上,双手接过熊光明递来的茶碗。
“哎哎~~还是你这茶好,闻着就香。”
“嗨,朋友给的,您尝尝。啧,我看您是有事?咱两家什么关系,您直说,别拘着!”熊光明看他那欲言又止的样,直接挑明了。
老夏扭头瞅了一眼正卖力擦车的刘光天~~熊家连他自己的七辆自行车排开,光天且得忙活一阵呢,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光天,别擦了,明儿再说吧,厨房有西瓜,你抱一个回去吃。”熊光明会意,开口道。
“没事哥!还三辆就擦完了!”刘光天头也不抬,干劲十足。
老夏一看,这不耽误正事嘛!赶紧朝自家屋里喊:“夏雨!夏雷!俩小兔崽子一点眼力见没有!过来帮你们光天哥干点活!一天天惯得你们,懒成啥样了!”
夏雨、夏雷哥俩从门缝里探出头,瞅了瞅刘光天,愣是没敢过去。光天哥早立下规矩了,光明哥家的车,只能他擦!谁敢上手,收拾不死你们!街道附近这一片,谁不知道光天哥的“威名”?
熊光明瞧见那哥俩畏惧的眼神,心里门儿清。光天这小子,不偷不抢,他也懒得管。
“行了光天,别忙活了,赶紧回去歇着吧。”熊光明再次发话。
“嗯?”刘光天后知后觉,猛地反应过来,恨不得给自己一小嘴巴,夏叔这是有事要跟光明哥谈啊!他赶紧应了一声,进厨房抱了个西瓜,麻溜儿回家了。
“行了夏叔,没外人了,您说吧。”熊光明给老夏续上茶水。
老夏四下张望一番,压低声音:“那个~夏雷不是马上要去厂里的中专报到了吗,正好跟他哥一块儿。我合计着买辆自行车,哥俩上学也能搭个伴儿。。。。”
熊光明听得直想乐。就这点事儿,搞得跟地下党接头似的!老夏这胆子,真对不起他那副粗犷的长相,胡子长他脸上都白瞎了!
虽然熊二长大了,但夏婶子一直帮着桂英姨忙里忙外,洗洗涮涮、买菜收拾屋子,干的活跟老妈子差不多,却从无怨言。
熊光明当上厂长后,不是没人想来献殷勤,可根本插不进手。桂英姨早就放了话:“有夏家妹妹帮衬就够了!”直接断了那些人的念想。
院里一帮人背后没少蛐蛐,但熊家门槛高,都也不敢真怎么样。夏婶子心里感激,干活更是尽心尽力。
本来买自行车这事,夏婶子开口最合适,但老夏为了显摆自个儿是当家的,愣充大个儿,真到事头上又犯怵,聊点家常事也神神秘秘。
“我爹那辆永久,100块钱,您推走。”熊光明爽快道。这简直是白菜价!四月份工业券正式启用,买新车光有钱不行,还得有票,现在是一车难求,二手价格都水涨船高。西四缸瓦市那边自发形成的自行车黑市,一直到80年代都挺红火。
老夏一听,喜出望外,却又哆哆嗦嗦从兜里掏出一张票来:“单位~单位发的奖励,是辆凤凰女车,你看这。。。。”
嚯!女车在这时候可是稀罕物,还是凤凰牌的!熊光明心里点头,老夏这人肉是肉了点,但办事讲究,没想占他便宜。
“您这票,自己拿到黑市上卖了或者换辆加重的男车都行啊。您是想~~~用这女车票换我那辆男车?也行!”熊光明想着夏婶子跟桂英姨处得跟亲姐妹似的,就当给个面子,让桂英姨高兴,这都不叫事。
“不是,光明!”老夏搓着手,声音更低了。
“那个~~你~你能~能帮我找张男车票吗?”
操!你丫是得多怂啊! 熊光明心里吐槽,这票拿到黑市上随便换好吧!
“等着!”熊光明转身进屋,拿了张28永久的男车票出来。
“嗯,工业券够吗?”
老夏脸上笑开了花,皱纹都挤一块了:“够够够!工友们给我凑齐了!谢谢你啊光明!呵呵呵~” 看来老夏在厂里人缘不差,这女车票估计也是先进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