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好! 熊光明一看,反而更高兴了。他就稀罕这些老家伙,经验就是宝藏,而且人老成精,歪招~~哦不,是奇思妙想也多!他亲自把老师傅接到技术攻关组的生活区,隆重介绍给易中海和刘海中认识。
“老易,老刘,这位可是一拖的宝贝,邹师傅!八级钳工,手上全是真功夫!你们以后多亲近,多交流!” 私下里,熊光明对易中海和刘海中面授机宜,“抓住机会,争取把老爷子的绝活儿都学过来!”
这事儿,易中海最擅长。他卖相好,心机深沉,没两天就跟邹师傅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端着茶缸子就能听老爷子讲半天当年的技术传奇和土法妙招。
刘海中则端着点文化人和老师的架子,但他好为人师的特点,反而歪打正着。他跟邹师傅从怎么才能把徒弟教得更快更好这个话题切入,两人关于师道传承和因材施教进行了深入且略带争执的探讨,在教学方法的思想碰撞中,同样获益匪浅。
熊光明看着这些技术骨干交流场面,满意地背着手走了。他仿佛已经看到,在不久的将来,一群身怀绝技的老师傅,带着一帮锐意进取的年轻人,不仅能把涡轮增压器小型化,没准真能给他鼓捣出一台惊世骇俗的发动机来,什么奔驰,去你妈的!
当然,他的三蹦子,永远是第一优先顺位!
五月份时候秦淮茹生了个姑娘,取名槐花,给贾张氏气的一个礼拜没笑模样,天天拉拉个脸。
当时正盘账呢,突然肚子疼,老周有点慌,不知道咋办。
还好贺大姐在呢,让老周打电话叫厂里车给秦淮茹送到了医院。
到了之后秦淮茹反倒没那么疼了,跟医生说想上厕所,大夫问她第几胎?
第三胎。
你可别上了,赶紧进产房!
贾东旭到的时候,秦淮茹都生完了,顺利的就像上了趟厕所,小丫头五斤出头,瘦的像个小猴子。
贾张氏之前吹的牛逼被院里大妈一通的蛐蛐,也没人当着她面,反她觉得大家眼神都在嘲笑她,连个对骂的目标都没有,给贾张氏气的抱着老贾的照片骂了好几天,把整个院子看不惯的骂了一个遍,都是你们丫咒的,一个个见不了我们贾家好,老贾呀~!!
给秦淮茹膈应的够呛,奶差点给憋回去。
接下来日子里厂里一切平和,随着气候逐渐变好,这三年算是过去了。(不仅仅是中国,这三年世界不少地方都不太好过。)
七月的天,热得跟下火似的。吴院士把优化整理好的涡轮增压器最终技术资料,像嫁闺女一样郑重地交给了一拖的同志,让他们回去自个儿研究改装去。了却这桩心事,他立刻摩拳擦掌,准备全身心扑在更宏大的目标上,自主研发新型柴油发动机。
熊光明更是个行动派,“红旗增压”的成功就是最好的敲门砖。他立马拿着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先找自家部委领导打申请,完事儿又去找孙主任要政策、要支持。
果然,手续办得出奇顺利,资金也批下来一笔。用熊光明的话说:“够不够的先放一边,锣鼓听声儿,干活看劲儿,先干起来!不够?不够再去要嘛!但咱们得先有个响动!”
这天,他把“红旗增压”项目的原班人马,以及新加入的几位骨干,全都招呼到了办公室。屋里气氛跟外面炎热的天气截然不同,带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凝重。“红旗增压”成功的庆功酒仿佛还在喉间滚烫,但新的、更艰巨的战役已经打响。
“人都到齐了吧?刘海中同志,麻烦您关下门。”熊光明声音不高,却让交头接耳的声音瞬间消失。
没有寒暄,他直接将一份盖着红头大印的报告拍在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同志们,‘红旗增压’是成功了,相当于给咱那老黄牛换了个厉害的‘肺管子’,气是顺了,劲儿也足了些。”他话锋一转,目光如炬,扫过在场每一张面孔。
“可它的‘心’,还是那颗老心!是苏联几十年前的老底子!”
他走到窗边,指着外面停着的东方红-54,语气沉痛:“体积大、重量沉、油耗高!像个虚胖的巨人!单单一个增压器,解不了根本的渴!治标不治本!”
他转过身,双手撑在桌面上,身体前倾,声音沉静而有力:“我们没有乌克兰那沃野千里,也没有西伯利亚的大平原!咱们国家,尤其是南方,多的是水田、梯田、山地!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是能漫山遍野跑、灵活机动的小型拖拉机、小型收割机、农用运输车!它们需要的,是一颗马力强劲、体积小巧、皮实耐造的中国心!一颗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先进的小型大马力柴油机!”
他直起身,掷地有声:“上级已经批准了我们的方案!任务代号~~‘燎原’!我们要让自主创新的柴油机之火,形成燎原之势,燃遍全国!而你们,在座的各位,‘红旗增压’的原班人马,就是这第一颗火种!告诉我,能不能完成任务?!”
办公室里寂静无声,落针可闻。这个任务,比攻克一个增压器难上何止十倍!它涉及的是从基础材料、铸造工艺、燃烧理论到精密制造的全方位挑战,几乎是从零开始造一颗全新的“心脏”!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上级下达的直接任务和所里自行研发带来的压力截然不同,尤其是这种带着响亮代号的任务。
吴院士感到一股热血“嗡”的一下直冲头顶,那不是恐惧,而是极度兴奋带来的战栗。他“腾”地站起来,花白的头发似乎都在微微抖动,声音却异常坚定:“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就能!也必须能!”
要说最兴奋的当属刘海中,他脸色潮红,血压估计都飙升了,第一次正式参与这种国家级项目,听听,“燎原”!这名字多带劲,跟革命电影里的代号一样!
“对!所长说得对!咱们这次就造一颗真正的‘中国心’!”刘海中挥舞着拳头。
“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人一定能造出来!而且要造得更好!”易中海也激动地附和。
没有图纸,没有样机,甚至没有可供参考的完整技术资料。一切从零开始,造一颗完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强劲心脏!口号声在办公室里回荡,充满了悲壮与豪情。
等大家心情稍微平复,吴院士立刻进入状态,开始进一步细化工作,下达具体任务。
当时主流的柴油机是涡流室式,结构简单但对燃油经济性不利。吴院士力排众议,一锤定音:“我们必须采用更先进、更高效、但技术难度也更高的直喷式燃烧系统!这一步,不能省,不能绕!”
直喷技术?在场懂行的都倒吸一口凉气。这对喷油嘴的制造精度、喷油压力、以及燃烧室与活塞顶的匹配要求达到了变态的程度。微米级的误差都会导致燃烧不充分,冒黑烟,功率直接拉胯。
吴院士立刻点将,让一位计算能力超强的专家单独领军,组建计算组,夜以继日地手摇计算尺,用笔和纸去攻克流体动力学,模拟燃油喷雾与空气的混合过程。那场面,堪称“人肉计算机”的极限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