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却异常执着,身体微微前倾,蓝眼睛里闪着不容置疑的光:“主席先生,我们掌握的情报显示,在越南战争期间,桑虎将军麾下有一支神秘的小分队,曾多次潜入越南,协助北越完成对南越及我方顾问的斩首行动。此外,大量针对后勤枢纽、指挥中心的破坏行动,据说背后都有他的人的影子。这是一位真正的影子将军,我必须见他!”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邓公闻言,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我们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没有,也绝对没有向任何第三方派遣过成建制的军事人员!这一定是某些别有用心人士散布的谣言!”
可卡特这回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那架势,不见到桑虎本人,怕是真要赖着不走了。眼看这位美国总统就要上演一出静坐示威,我方协调人员无奈,只得安排。
正巧,桑虎那时就在北京开会。军方高层一合计,见就见吧,正好也让美国人瞧瞧,咱们的将军是什么气魄!交流交流,也好。
可说不说,桑虎卖相那是相当能打,会面当天,桑虎穿着一身笔挺的将官常服,昂首阔步走进会场。他身材魁梧挺拔,如同山岳,常年的军旅生涯在他脸上刻下了坚毅的线条,眼神锐利如鹰,不怒自威,周身弥漫着一股久经沙场的肃杀之气。往那一站,活脱脱就是从小说里走出来的铁血将军形象!
卡特一见,心里先喝了声彩,这派头,这气势,果然名不虚传!
接下来的几天,中方安排了系列军事交流活动。特种大队进行了实战化演练:攀岩索降如履平地,精准狙击百步穿杨,小组战术配合默契无双,看得美军观察团目瞪口呆。
最震撼的是模拟反劫机演练,特种队员从突击到控场、解救人质,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用时之短、效率之高,让在场的美国将军们后背直冒凉气,私下交头接耳:“上帝~~我现在有点明白,当年麦克阿瑟在朝鲜。。。。或许输得并不完全冤枉。”
而真正的高潮,发生在非正式的经验交流座谈会上。轮到桑虎发言时,他毫不怯场,开启了脱口秀模式,就是吹牛逼。
他也不提具体国名、地名,就那么绘声绘色地描述:“有一年,在南方那一片湿热得要命的老林子里,我带了一个小队完成任务后,突发情况,大家分批次撤离。我迂回撤离的时候,神不知鬼不觉摸到了敌人一个连级指挥所外围,本来就想摸进去看看情况。那晚上,月黑风高,我寻思着,等他们换岗太麻烦,干脆就自己动手帮他们清静清静。。。。” 他讲得唾沫横飞,细节丰富到令人发指,如何利用地形阴影渗透,如何识别并优先解决哨兵和指挥官,如何制造混乱,如何在得手后利用爆炸和夜色掩护全身而退。。。。
美国人听得心里明镜似的,这黑脸将军说的绝对是越南的事儿!而且听他描述,被清静掉的那些,多半就是自家的顾问或者南越的嫡系部队。按理说,该愤怒才对,可不知怎么,听着桑虎那带着浓重口音、却充满自信和细节的叙述,他们竟然~~有点上头了?感觉他说的每一步都逻辑严密,环环相扣,挑不出半点毛病,仿佛事情就该这么干!
眼看镇住了场子,桑虎更是兴致勃勃,开始忆往昔峥嵘岁月:“这都不算啥!咱年轻那会儿,胆子更肥!听说有个大汉奸坐飞机跑路?那能让他跑了?咱就寻思着,能不能扒着飞机跟他一块飞一趟?。。。。”
他话音未落,底下懂中文的美方人员差点把刚喝进去的咖啡喷出来。连旁边的中方翻译嘴角都抽搐了一下,硬着头皮把“扒飞机刺杀汪精卫”、“导致飞机失事”、“自己跳伞幸存”这段明显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给翻了过去。
美国代表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这太离谱了”,但看着桑虎那一本正经、不像开玩笑的黑脸,再结合他那骇人的战绩,心里又忍不住犯嘀咕:“理论上~~好像,嗯~也不是完全不可能?毕竟他是桑虎啊!”
经此一会,桑虎,这位被我方内部戏称为“第一届战忽局局长”的特种作战先驱,算是正式走马上任,在国际舞台上亮了相。
美国人回去后,对桑虎和他描述的那支“幽灵部队”念念不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牺牲了若干高级情报渠道,cIA终于弄到一本据说是桑虎亲自编写的《特种作战指南》(内部油印版,还带着错别字),里面还有不少具体案例,当即如获至宝,立刻呈送白宫。
卡特和他的安全团队研读之后,冷汗直流。
“中国人的特种作战理念和实践,已经达到了我们难以想象的高度。如果这本指南所述属实,那么依照其中的渗透与刺杀战术,他们想要威胁到总统您的安全,可谓易如反掌!”
报告转到军方,陆军特种部队(绿色贝雷帽)、海豹突击队的教官们看了之后,纷纷摇头:“总统先生,这上面的很多训练要求和战术设想,以我们目前的人体生理学和装备技术水平来看,几乎不可能实现!这尼玛都扯到我姥姥家了!cIA是不是被中国人用假情报给涮了?一帮信球,骗经费的鳖孙!”
cIA方面信誓旦旦地保证:“绝对可靠!这是我们牺牲了两名潜伏多年的高级间谍才换来的!这是中国最神秘、最顶尖的特种部队——龙组内部的绝密训练指南!据说,龙组的成员已经超越了普通人类的极限,他们可以悄无声息地杀掉世界上任何一个他们想杀的目标!目前,国际情报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掌握了关于龙组的确切信息,其保密级别为最高!”
眼看军方还在质疑,高层怒了:“达不到?那说明你们训练还不够刻苦,没有吃透精髓!看看这里面讲的战术思维,何等精妙,何等匪夷所思!这是思维的跃升!”
为了验证其可操作性,也为了堵住悠悠众口,美军内部还真有人不服气,偷偷按照指南里某个看似儿戏的渗透案例,安排了几名士兵,穿着维修工制服,扛着个破梯子,大摇大摆地~~果然毫不费力地就混进了戒备森严的国会大厦区域。又有特工以检查电路、查水表、水管、安装闭路电视的方式,轻松进入了某位议员的家中溜达了一圈。
这下,质疑声浪被压下去了不少。“中国人~~太厉害了!” 一种莫名的敬畏,甚至带点迷信情绪开始蔓延。
“这指南里的东西,我们必须好好研究!我们做不到,不是指南的问题,是我们还没理解透彻,没练到家!”
也不知道是哪环节出了岔子,或者是有人故意显摆,这份被美军视为珍宝的“桑虎秘籍”,其部分内容竟然不知不觉间流了出去,落到了美国好莱坞一些导演和编剧的手里。
这些人一看,如获至宝,深受启发!那充满想象力和视觉冲击力的战术描写,那孤胆英雄式的行动模式,简直就是为银幕量身定做的!据说,后来那部轰动全球的《第一滴血2》(Rambo: First blood part II)里,主角在越南丛林里大杀四方、以寡敌众的不少情节灵感,就是源自这份“桑虎事迹”的艺术加工,后来的《007》,《谍中谍》。。。。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之一,熊光明,后来在某次家庭聚会,听桑虎带着几分得意,几分戏谑地讲起这段国际玩笑时,只能默默低头,使劲扒拉着碗里的饭,心里默念:“我就随口吹个牛逼,谁能想到。。。。大哥你是真敢往上编啊!还龙组,我听着都尴尬,当初怎么说的出口呢,酒这玩意儿真不是好东西!这忽悠的功力,我拍马难及!战忽局局长,非你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