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安乐公主处理完宫务,陪着皇后从皇上处回来,一进东暖阁,就见自家女儿明慧四仰八叉地在皇后的凤床上睡得正香,而黛玉则安静地坐在窗边的暖榻上,手中虽拿着一卷书,眼神却怔怔地望着窗外渐沉的暮色,眉宇间笼着一层淡淡的忧思。
安乐公主放缓了脚步,走到黛玉身边,柔声问道:“康乐,可是想家了?还是明慧这丫头闹得你不自在?若想回去,不必顾忌她,本宫这就派人送你回府。”
黛玉闻声回过神来,忙放下书卷起身行礼,摇头道:“公主误会了,明慧妹妹待我极好。是黛玉……黛玉自己有些心事。”
“哦?”安乐公主在她身旁坐下,拉着她的手,语气温和,“可否说与本宫听听?或许本宫能为你解忧。”
黛玉抬起清澈的眸子,看着安乐公主关切的脸,犹豫片刻,还是决定说出自己的发现。她将午后在太妃宫中,如何看见甄大夫人与老太妃身边嬷嬷那迅速而诡异的目光交接,以及后来如何借口寻找耳珰回去,隐约看见甄家丫鬟潜入后院的情形,低声细语地讲述了一遍。
末了,她微微蹙眉,轻声道:“公主,我并非要多事。只是觉得……甄家此举,透着些蹊跷。若真是全心沉浸在老太妃病重的悲痛中,怎会有那般眼神?又何必在此时,遣人鬼鬼祟祟去往后院?老太妃宫中一应事务,自有宫中规矩,他们若有正当需求,大可光明正大提出……这般小心翼翼,避人耳目,倒像是……像是在传递什么不便为外人知的讯息。”
安乐公主听着,神色渐渐凝重起来。她久居宫中,深知这朱墙之内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黛玉年纪虽小,但观察入微,心思缜密,她提出的这点疑虑,绝非小女孩家的胡思乱想。甄家……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想做什么?
她拍了拍黛玉的手,语气沉稳中带着安抚:“好孩子,难为你这般细心。你这并非多事,而是心细如发,帮了大忙。此事你暂且放在心里,勿要对他人再提起。本宫这就去禀报母后。”
安乐公主当即起身,径直去了皇后的寝殿,将黛玉所见和盘托出。
皇后正倚在榻上闭目养神,听闻女儿禀报,缓缓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传康乐县主过来。”
黛玉很快被引来。皇后让她坐在自己榻前的绣墩上,语气温和却不失威仪:“康乐,你将你今日所见,再细细与本宫说一遍,不必有任何遗漏。”
黛玉定了定神,将事情经过又清晰有序地陈述了一遍,比方才对安乐公主说的更为详尽,连那嬷嬷和甄大夫人眼神交汇时细微的表情变化都描述了出来。
皇后静静听着,末了,问道:“你为何会觉得此事非同寻常?仅仅是因为他们避人耳目吗?”
黛玉沉吟片刻,组织着语言,声音清晰而冷静:“回皇后娘娘,黛玉愚见。甄家沐浴皇恩,深受荣宠,若为老太妃病情忧心,或有所求,皆是常情,大可坦然陈情。皇上与娘娘仁厚,必会体恤。然而他们选择如此隐晦的方式,只能说明,他们所欲传达或获取的讯息,是见不得光的,是深知一旦被察觉,便会引来滔天大祸的。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黛玉……不得不做此想。”
皇后看着眼前这个年纪尚小,却已显露出惊人洞察力和逻辑思维的少女,眼中不禁流露出激赏之色。
她伸手轻轻抚了抚黛玉的头发,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温和与赞许:“好孩子,你说得极是。难为你心思缜密,洞察入微,更难得的是这份沉稳与见识。本宫知道了,此事你功不可没。放心吧,交给本宫来处理,你不必再为此忧心,今晚好好陪着歇息便是。”
说罢,皇后吩咐身边心腹女官:“去小厨房,将那盅炖好的益气安神汤取来,本宫要去紫宸殿面圣。”
皇后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脸上恢复了平日的雍容与威严,只是眼底深处,多了一丝冰冷的寒意。甄家……看来是安稳日子过得太久,忘了自己的本分了。
――
紫宸宫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了冬日的严寒,却驱不散天子眉宇间因国事与家事交织而染上的淡淡疲惫。
见皇后去而复返,亲自端着一盅汤品进来,皇上放下手中的朱笔,冷峻的脸上露出一丝真切的笑意,带着些许嗔怪:“不是才回去歇着?外头天寒地冻的,这安神汤让宫人送来便是,何须你亲自跑这一趟?” 说着,他亲自起身,接过皇后手中的汤盅放在御案一角,又示意内侍赶紧给皇后奉上热腾腾的奶茶。
皇后接过雕花暖手炉捂在手中,浅浅一笑,仪态万方:“臣妾也想偷个懒,早早歇下。只是,这宫里头,偏偏有人不想让皇上与臣妾安心片刻,臣妾只好再来扰您清静了。”
皇上闻言,神色微凝,拉着皇后在暖炕另一侧坐下,语气沉了几分:“哦?出了何事?是谁又惹得朕的皇后烦心了?说来听听。”
他深知皇后处事极有分寸,若非紧要之事,绝不会在他忙碌时再次前来。
皇后敛去笑容将黛玉在甄老太妃宫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后来向她回禀时的分析和盘托出。
她叙述得条理清晰,甚至连黛玉那“事出反常必有妖”的稚嫩却犀利的话语也原样复述。
末了,她轻叹一声,凤眸中闪过一丝冷芒,语气却依旧平稳:“臣妾细细思量,觉得康乐那孩子所言,并非小儿女的多心猜疑。甄家此举,实在蹊跷得很。只是……眼下太妃病重,安危最是要紧,阖宫上下乃至宗亲命妇皆看着,实在不是深究细查的时机。臣妾不想在太妃病榻前闹得风声鹤唳,人心惶惶,反而惊扰了太妃静养。皇上您觉得,臣妾这般考量可妥当?”
皇上静静听完,指节在炕几上轻轻敲击了几下,沉吟片刻,颔首道:“皇后思虑周全,处置得宜。后宫之事,朕尽付于你,你只管依礼依法行事便是。若觉棘手,或需调动人手,随时派人来告知朕。”
他顿了顿,眼中露出一抹毫不掩饰的赞赏,“只是没想到,康乐这孩子,年纪小小,身处那般混乱哀切之境,竟能如此敏锐沉着,洞察秋毫。这份心性见识,远超同龄,果然不愧是林探花之后,林淡亲自教养出来的侄女,林家……门风清正,后继有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