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手帐

杨庆柏

首页 >> 我的人生手帐 >> 我的人生手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渔港春夜 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慕爷,团宠夫人又掉马了 团宠真千金竟是玄门大佬 曼陀罗妖精 逆天邪神 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 四合院:苟在轧钢厂保卫科很舒服 重生后,我成了省委书记的女婿 论在古代逃难的艰辛 
我的人生手帐 杨庆柏 - 我的人生手帐全文阅读 - 我的人生手帐txt下载 - 我的人生手帐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241章 划等号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暑假过后开学的第一天,我正伏在团委办公室的木桌上整理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窗台上的铁皮茶缸冒着袅袅热气,把“为人民服务”的红字熏得有些模糊。突然,传达室的王大伯披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闯进来,手里扬着一封印着“向阳公社党委”红色公章的信封:“小杨同志,公社来的信,说是表扬咱们学校的学生哩!”

我连忙接过信,指尖触到粗糙的牛皮纸,还带着室外的秋老虎热气。拆开信封,钢笔字遒劲有力,字里行间满是恳切——表扬一位名叫尹斌的学生。尹斌暑假返回曾插队的青年点,顶着四十度的高温帮公社修理抽水机、拖拉机,连熬三个通宵把趴窝的收割机修好。社员们都说“这大学生没忘本,把根扎在咱农村了”。

“尹斌?”我对着名单翻了半天,团委登记的暑期实践学生里没这个名字。直到去教务处查了学籍档案,才在机械工程系的名册里找到一行字:机械751班,尹斌,男,籍贯辽东县,曾在向阳公社青年点插队。旁边还附着一张一寸照片,青年眉眼清俊,眼神亮得像淬了光,胸前的校徽别得端端正正。

“这可是与工农划等号的好典型啊!”团委书记把公社的信拍在桌上,搪瓷杯里的茶水溅出几滴,“现在正提倡‘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尹斌这事儿得好好挖一挖。你去机械751班跟班调查,摸清情况,咱们得把他的事迹好好宣传宣传。”

我揣着笔记本往校办农场赶时,远远就看见一片金黄色的稻浪,几十顶草帽在稻浪里起伏,像是撒在田里的星星。走近了才听见镰刀割稻的“唰唰”声,还有女生们清脆的吆喝——机械751班的学生正在这儿割稻。

“杨老师!”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姑娘直起腰,脸上沾着泥点,却笑得格外亮堂。是刘莹,机械751班的班长,也是党小组长。上次系里开座谈会,她代表班级发言,条理清晰又有干劲,我印象很深。她擦了擦额角的汗,指了指不远处一个正弯腰割稻的身影:“那就是尹斌,咱们班的团支书。”

我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尹斌穿着件蓝色的劳动布上衣,正在弯着腰飞快地割着稻子。

“杨老师怎么来了?”尹斌走过来,顺手把手里的稻子递给旁边的同学,声音带着点喘,却很爽朗。我说明来意,他倒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就是帮老乡修了几台机器,不算啥大事。生产队里的拖拉机坏了,地里的玉米等着浇水,我刚好学的机械,能帮上忙就帮了。”

刘莹在旁边打趣:“啥叫不算大事?你忘了王大爷拉着你的手说啥了?‘斌子,你要是不来,咱这几亩玉米就得旱死!’”刘莹说着,从田埂上的布包里掏出一个黄乎乎的玉米饼子,掰了一半递给我:“杨老师,这么远的路,一定饿了,先垫垫肚子。咱班同学都在这儿劳动呢,要不等收工了,我再给你讲讲我们那个农机研制小组的事儿?”

我跟着他们在田里割了一下午稻子,腰累得早就酸得直不起来,额头淌下的汗浸湿了衣袖和前襟。收工时,夕阳把稻田染成了金红色,尹斌扛着农具走在最前面,刘莹和一个戴眼镜的男生跟在后面,三人凑在一起低声说着什么,时不时传来笑声。刘莹告诉我,那个男生叫孙强,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他们三个组成了农业机械研制小组,专门琢磨怎么改进农机器具。

“你是不知道,”刘莹坐在田埂上,一边擦着脚上的泥,一边跟我聊,“刚入学时,你还是我们机械751班的班主任呢!那时候你穿件灰色的中山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给我们开第一次班会时,说‘咱们学机械的,就得能动手、能吃苦’,这话我到现在都记得。”她顿了顿,眼里闪着光:“虽然后来你调去了团委,但班里同学都念着你的好。我代表班里的同学,给你道声迟到的问候——杨老师,您辛苦了!”

我心里一阵暖流,那些被忙碌冲淡的记忆突然清晰起来。那时候我刚毕业留校,第一次当班主任,面对一群和我一样大的学生,心里还挺紧张。记得刘莹那时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记,每次组织活动都冲在前面,朴实又肯干;尹斌则是个“技术迷”,课余时间总泡在制图室里;孙强话不多,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提出好点子。

“对了,杨老师,你还记得上次班里发生的那件事吗?”胡莹突然压低声音,像是想起了什么。我愣了愣,她接着说:“就是有个同学,从田里抓了好多青蛙,把青蛙大腿撕下来,说要煮着吃。你当时看见了,特别生气,把他批评了一顿。”

我猛地想起那件事。那天也是在农场劳动,午休时看见一个男生蹲在树荫下,手里拿着几只青蛙,青蛙的腿已经被撕掉了,血肉模糊。我当时又气又急,把他说了一顿,说“青蛙是益虫,怎么能这么残忍”。没想到刘莹当时还替他辩护,红着脸说“吃不着肉啊,那个青蛙肉我还尝到了呢,真好吃!”那时候物资匮乏,学生们一日三餐的菜里根本没有肉,能吃上一顿荤菜比过年还难,

“现在想想,那时候确实苦,”刘莹叹了口气,“但苦归苦,大家心里都有股劲。你看我、尹斌和孙强,组建农机小组就是想让老乡们少受点累。你知道吗?我们最近在琢磨的人力手动插秧机,画了好几张图纸,改了又改,上次在稻田里试了一次,一个插秧机能顶十个人干活呢!”

说到农机小组,尹斌和孙强也走了过来。孙强推了推眼镜,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叠图纸,上面画满了密密麻麻的线条,还有用红笔标注的修改意见。“杨老师,你看,这是我们改进的插秧机齿轮结构,之前的样机总卡秧,现在改了传动方式,应该能解决问题。”他说话时,眼神一直落在刘莹身上,带着藏不住的温柔。

尹斌指着图纸上的一个部件,语气坚定:“一旦试制成功,我立刻把样机带回青年点。你不知道,青年点的知青们插秧插得腰都直不起来,一天下来,手上全是水泡。这机器要是能用,能解放多少体力劳动啊!”他的眼睛在夕阳下亮晶晶的,像映在稻田里的光。

往后的日子,我经常去校办农场或者制图室找他们。有时候是看他们在田里调试插秧机,尹斌在前面扶着样机,孙强在旁边记录数据,刘莹则拿着扳手时不时拧紧螺丝,三人配合得格外默契;有时候是在制图室里看他们围着一张桌子对着图纸争论,孙强总爱跟刘莹抬杠,说她的设计“太保守”,刘莹则会反驳“得考虑实际操作,老乡们用着得顺手”,尹斌就在旁边当“和事佬”,笑着说“咱们再试试,总会有办法的”。

我渐渐发现,孙强看刘莹的眼神不一样了。有一次,制图室的灯管坏了,孙强踩着凳子换灯管,刘莹站在下面扶着凳子,仰头看着他,眼里满是担忧:“你小心点,别摔着。”孙强低头看她,嘴角弯起一个温柔的弧度:“放心,我技术好着呢。”换完灯管,他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水果糖,递给刘莹:“上次我妈寄来的,给你吃。”刘莹接过糖,脸颊红得像熟透的苹果,偷偷剥了糖纸,把糖放进嘴里,甜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尹斌其实早就看出来了,有一次跟我聊天时,他笑着说:“孙强和刘莹啊,就是嘴硬。上次调试插秧机,刘莹不小心摔进田里,孙强二话不说就跳下去把她拉上来,还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她披上,生怕她着凉。”他顿了顿,语气里满是欣慰:“他们俩都是踏实人,在一起挺好的。”

插秧机的试制过程并不顺利。有一次在稻田里试验,秧机突然卡住了,秧苗撒了一地,尹斌急得满头大汗,蹲在田里拆机器,手指被齿轮划破了,鲜血滴在泥水里,他却浑然不觉。刘莹递给他一块干净的布条,眼圈红红的:“要不咱歇歇吧,别太累了。”尹斌摇摇头,咬着牙说:“不行,老乡们还等着呢,咱们得抓紧时间。”

那天晚上,他们在制图室里熬了个通宵。孙强画图,刘莹整理数据,尹斌则拿着零件反复琢磨。天快亮时,尹斌突然一拍桌子:“我知道了!是齿轮的咬合度不够,咱们把齿轮的齿数改一改,应该就能解决问题。”他们立刻动手修改,等太阳升起来时,新的齿轮已经装好了。

再次试验时,插秧机在稻田里稳稳地前进,一行行秧苗插得整整齐齐,速度比人工快了十倍不止。社员们围在田埂上,看得目瞪口呆,有人忍不住拍手叫好:“这机器太神了!以后插秧再也不用累得直不起腰了!”刘莹和孙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喜悦和激动,尹斌则拿出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数据,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后来,尹斌带着插秧机的样机回到了青年点,帮老乡们改进了不少农机器具。毕业时,他被分配到黄金学院,凭着一股钻研劲,一步步从讲师做到了院长。他还经常回学校给机械系的学生讲课,每次都会提到当年在农机小组的日子,说“是那段在稻田里摸爬滚打的时光,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的机械,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刘莹和孙强则留校当了老师,并结成伉俪。夫妻俩一起组建了农业机械研究室,继续改进插秧机、收割机,他们研制的农机具不仅在本地推广,还卖到了周边省份。

有一次我去他们家做客,看到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张老照片,是当年农机小组在稻田里的合影——尹斌扛着插秧机,刘莹和孙强站在他旁边,三人笑得格外灿烂,身后是金灿灿的稻田,像一片翻涌的波浪。

“杨老师,你还记得这张照片吗?”刘莹指着照片,眼里满是怀念,“那时候多年轻啊,总觉得有使不完的劲,想把所有的想法都变成现实。”孙强从厨房里端出一盘水果,笑着说:“现在也不老啊,咱们还能再研究几十年农机呢!”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落在照片上,把那些青春的脸庞照得格外清晰。我突然想起公社党委的那封信,想起尹斌在稻田里弯腰割稻的身影,想起刘莹和孙强在实验室里争论的模样。那些在青春里闪闪发光的日子,那些为了理想而奋斗的时光,就像稻浪里的收割机的齿轮,咬合着、转动着,把平凡的日子磨成了最珍贵的回忆。

后来,我在整理团委档案时,又看到了那封公社党委的信,信纸已经有些泛黄,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我把它和那张老照片放在一起,心里突然明白,所谓青春,就是在最好的年华里,遇见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奋斗、一起成长,把自己的梦想,种在祖国的土地上,等着它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经典收藏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艳海风波 都市皇宫 渔港春夜 都市花缘梦 考公失败,我转身进入省委组织部 巨星崛起 重生:红色仕途 四合院之感受年代气息 重生80靠赶山狩猎实现财富自由 四合院:从1958开始 鉴宝神瞳 我的替身是史蒂夫 开局九色神龟,纵横两界修长生 四合院从1953开始 官途,从小科员到一省之首! 都市极品医神 铁腕官途 暗海反杀 宋檀记事 
最近更新鉴芳年 她算哪门子表姑娘 婉风沉 重生矿奴,却成为人类救世主? 穿书被鞭打,我抱上黑化首辅大腿 全家偷听心声吃瓜,我赢麻了 和死对头双穿,冷面丈夫成了权臣 穿越开自助,办个酒楼做首富 春深囚宦 守寡后,我逼疯了满朝文武去种田 SSSSSSSSSSSSSS满级神医 锦鲤崽崽穿六零,捡来爹娘宠上天 雾色迷津 我是废雌?可哥哥们是大佬 六零换嫁,大小姐随军西北赢麻了 穿越七零,我靠兽语成团宠 领证爽约?我转嫁你哥哭什么 八十岁老太勇闯娇宠虐文 重生后,黑莲花权臣宠妻杀疯了 每天努力躺平,大佬人设却焊死了 
我的人生手帐 杨庆柏 - 我的人生手帐txt下载 - 我的人生手帐最新章节 - 我的人生手帐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