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哭夜关和虎行关的捷报一封封加急送达,看得永明帝都忍不住想亲临战场看看这地雷和手雷的威力。
这两年哭夜关和虎行关的日子好过了许多,将士们不说吃的有多好,但至少能保证一日两顿,偶尔还能有点荤腥。
两地这一回玉米大丰收,尽管不能敞开肚子吃,但至少看见了希望。
有了希望,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将士们的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如今又有神兵利器相助,那还不是追着胡国人打。
夜晚的草原已经有了寒风,九月的胡国已经迈入初冬,草原腹地零星的雪花不时飘落。
对于与燕国的这一战,胡哈尔国上下原本都是信心十足。
在得知燕国有了一种高产的粮食后,胡哈尔国上下已经把燕国的这批粮食看做了囊中之物。
按照两国以往的交锋情况,这一战燕国会打得极为艰辛甚至是惨烈。
就算代家人再次挡住了他们的进攻,胡国无法攻入燕国腹地,也足够他们抢掠一番。
燕国的粮食、女人、金银财宝会大大地充实胡国。
燕国给予柯沁王的羞辱,胡国会百倍从燕国人的手上讨回。
如果可以,他们更乐意把代家男人的首级砍下来挂在虎行关的城墙上。
胡国大汗在胡国军队出征后就开始做着美梦了,哪知却事与愿违。
从胡国大汗向来引以为傲的骑兵突袭哭夜关,到虎行关的燕国兵马主动出击,战事完全呈一面倒的趋势。
燕国不仅没有打得艰辛,反而是势如破竹地大败胡国军队。
最令胡国人骄傲的胡国勇士在燕国军队的面前如稻草般被轻易收割。
究其原因就是对方出其不意的凶猛攻势和己方主帅在重重保护中仍被对方刺杀。
主帅死在战场上是兵家大忌,任你士兵的战斗力再强,主帅一个个在面前被杀,这心理防线也得崩溃。
远在胡国主城的胡哈尔国大汗屠哲木每天看着加急送来的战报,根本难以抑制自己的暴躁及内心深处升起的恐慌。
燕国会把人、马瞬间炸成肉块的是什么东西?
燕国的弓箭射程怎么变得那么远那么厉了?!
还有燕国怎么总是会那么容易就发现他们的踪迹?
如果屠哲木知道“鸟枪换炮”这个成语,一定会脏话连篇地多次使用。
胡哈尔国王宫夜夜烛火通明,胡哈尔国的大臣们个个心急如焚。
本来他们去换柯沁王就是给自己找一个攻打燕国的借口。
结果人是换回来了,交出去的财宝拿不回来不说,可能还会人财两空!
对胡哈尔国来说,现在只能进不能退,新任大汗的屠哲木更不能退。
屠哲木下令务必弄清楚燕国那能把人、马轻易炸死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屠哲木同时下令,谁能领兵击退燕国,他就给谁封王。
胡国的都城兰城并不大,毕竟胡国人口相比占据中原腹地的燕国来说少了许多。
加之胡国人以游牧为主,兰城还是上一任大汗死之前才刚刚建成的。
有了城,胡国人就更迫切地想要建立真正的国度,就如中原人那样庞大的国家。
只不过近期随着战事的不理想,进出兰城的骑兵多了许多,也有一些商队来到兰城避祸。
一支数十人的胡国商队在夜色中缓慢进入兰城。
这支商队不知遭遇到了什么,每个人都是十分的憔悴,身上的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的,各个胡子拉碴,一头一脸的土。
领队用纯粹地胡语与城门守卫交谈,说他们原本是听说燕国有了新的粮食,想去打探一番。
没想到燕国那边看守严密,他们不仅没能打探到有用的消息,还险些被燕国人埋在地下的不知名的东西给炸上天!
“就在我们前方,一队商队8个人全部被炸死了!肠子都出来了!”
领头的充满了后怕地与守卫讲述燕国可怕的武器。
守卫一听这支商队亲眼看到了燕国那地下可怕的东西,立刻把上峰叫了过来。
内城,邵云安失眠了,他可以百分百肯定王石井绝对参战去了。
目前不知他是自己领兵还是跟着他爹或兄长。
邵云安认为跟着他爹或兄长的可能性更大些,毕竟王石井已经离开军中,算不得正经将领。
看别人打仗,邵云安还能勉强保持冷静,可轮到自己人身上他就冷静不起来了。
好消息虎行关目前很安全,燕国的军队在追击胡国的兵马,地雷、手雷和气枪在这场战斗中发挥出了关键的作用。
算不上太好的消息是邵云安不知道他爹、他哥和王石井现在的具体情况。
就是他已经十分熟悉的那些叔伯们现在是否安全,他也不清楚。
前方的消息只有大军目前的战况,没有详细到某位将领的。
不过他爹和叔伯们怎么也是高级将领,如果有什么损伤也应该很快会有消息过来才是。
邵云安是坐立不安,相比他,粟辰逸和乌甀公主就淡定多了。
邵云安不明白:“小爹,您就不担心吗?”
粟辰逸冷静地说:“你爹和你兄长以前上战场的时候,我只能在京城盼着消息。
现在我就在虎行关,我不用盼着那些奏报、书信,我相信他们会平安回来的。
因为咱们在内城等着他们。”
乌甀公主说的就更洒脱了:“我选择武威将军的那天起我就知道他统领的是最危险的先锋军。
他若平安回来,我就嫁给他;他回不来,我替他上战场杀敌。”
邵云安听得是眼泪滚滚,他承认他的心理素质比不上他小爹和乌甀公主。
也因为小爹和乌甀公主淡定无比,邵云安也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
他如果一直这么紧张,会影响孩子的,也难怪王青和妮子这几天都格外的“乖巧”。
至于蒋沫熙……脸上是看不出来,但从他每天会花很多时间照顾两个“弟弟”上也能看出他心里也是担心的吧。
兰城的夜,风越刮越大,一支刚从虎行关逃命回来的商队很幸运地被大汗召见。
从虎行关逃回来的人对燕国的可怕武器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难得碰到一个亲眼目睹后还能逃回来的,大汗自然要问清楚。
这支商队的人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只让洗了把脸,擦了擦头发就被带进王宫了。
※
京城也冷了下来,朝中大臣几次三番上书,让皇上命忠勇公和瑞郡郎把太子殿下带回来。
之前大臣们不知道就算了,现在知道了太子殿下在虎行关,那肯定得把太子殿下赶紧接回来才是正事。
虎行关在打仗,殿下在那边多危险啊!
永明帝是知道王石井参战了,这种时候肯定没办法让王石井把太子带回来。
而且来信上也都说太子被瑞郡郎和忠勇公养得很好。
这王石井不回来,邵云安估计也不肯回来,那就算派人把太子接回来,万一太子不适应呢。
永明帝和君后对邵云安带孩子比较有信心,实在是自从太子开始吃辅食后,那小肉就开始蹭蹭蹭。
王石井暂时回不来,君后和永明帝也相信邵云安能把太子照顾好。
永明帝压着大臣要求把太子接回京的折子,不过他也给虎行关去了信,如果王石井那边没事了,让他和邵云安提前先回来。
虎行关,邵云安接到了转了一手的来自皇上的信。
信是先送到军营,由大帅身边的亲卫送过来的。
看过信后邵云安发愁了,虎行关现在都很冷了,但王石井还没回来。
小太子倒是每天手脚热乎乎的,能吃能睡,上个月新做的衣裤又都小了,给他“弟弟”穿了。
邵云安也是觉得该回去了,总不能让太子在边关过年吧。
就在邵云安发愁的时候,虎行关大捷的消息在内城的街道上奔走相告。
这回大捷不是打退了胡人,而是虎行关的将士深入敌后炸了胡国王宫,炸死了胡国大汗等一众胡国贵族!
胡国大汗被炸死的消息传开,往后撤的胡国败军更是溃散。
虎行关与哭夜关的燕国将士两线进攻,士气是节节高升。
这份捷报从内城直接向京城方向传去,十日后,京城一前一后收到了哭夜关与虎行关的大捷。
这回燕国是真的把胡贼给捶死了。
代明荣和代明军并没有就此鸣金收兵,他们不仅是要把胡国捶死,还要把胡人赶去更远的地方。
先帝令燕国的边境岌岌可危,永明帝登基七年,不仅守住了边境,还杀胡国大汗,驱胡贼。
这是绝对可以青史留名的大事!
永明帝拿着捷报一路呼啸地跑去景幽宫,叉着腰在君后面前笑声回荡整个大殿。
永明帝自从年轻后,这心情也是各种的好。
胡国这一心腹大患算是被拔除,日后或许会有另一种对燕国造成压力的异族,但那也是今后的事了。
至少在永明帝这一代,胡国的威胁已不存在。
这胡国大汗都死了,邵云安估摸着王石井也该回来了吧,终于,在他快失去耐心的时候王石井终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