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的南诏军发现了这支突然出现的唐军援兵,并未慌乱。
主将段酋琮立刻下令分兵迎战。
约八千南诏士兵在弓箭手的掩护下,发出如同野兽般的嚎叫,挥舞着弯刀、长矛、藤牌或者铜盾,迎着杨崇本的中军冲了上来。
他们作战极其悍勇,个人武艺出色,冲锋起来不顾性命,往往数人一组,互相配合,凶悍异常。
“弓箭手,放!”杨崇本冷静下令。
嗡——!
一片密集的箭雨从唐军阵中升起,落入南诏军的冲锋队列,顿时射倒了一片。但南诏兵举着藤牌或铜盾,冒着箭雨,速度丝毫不减,很快便冲到了阵前。
“长枪,突刺!”
前排的唐军长枪兵发出怒吼,长矛如同毒蛇般猛地刺出!冲在最前面的南诏兵顿时被串成了糖葫芦,惨叫着倒下。
但后续的蛮兵悍不畏死,用藤牌格挡,用弯刀砍断枪杆,甚至直接扑上来抱住唐军士兵撕咬,战斗进入了残酷的肉搏阶段。
金属碰撞声、利刃入肉声、垂死哀嚎声、疯狂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鲜血迅速染红了战场。南诏兵的个人勇武给唐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往往需要两三名唐军士兵才能换掉一名凶悍的南诏罗苴子。
战线陷入了胶着。南诏军主将段酋琮见唐军中军抵抗顽强,试图调动兵力加强中央突破。
就在南诏军阵型微微向中央倾斜,侧翼露出破绽的瞬间——
右翼树林后,响起了陈二牛如同炸雷般的怒吼!
“弟兄们!丹棱城的袍泽在看着我们!蛮子就在眼前!随我冲——踏平敌营!杀!!”
“杀——!!”
早已蓄势待发的两千骑兵,如同决堤的洪水,从侧翼猛然杀出!陈二牛一马当先,手持马槊,如同人形猛兽,直接撞进了南诏军毫无准备的侧翼!
“轰!”
骑兵冲锋的恐怖动能展现得淋漓尽致!南诏军侧翼的士兵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枪阵抵抗,瞬间就被高速冲来的骑兵洪流淹没、践踏!
陈二牛一马当先,马槊如同毒龙出海,直接将一名试图举起藤牌的南诏小头目连人带盾捅穿!他身后的骑兵紧随而至,如同烧红的尖刀切入凝固的牛油,瞬间就将南诏军仓促组建的防线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
“散开!左右穿插!不要停!往人多的地方冲!”陈二牛怒吼着,率领骑兵在南诏军营寨中横冲直撞。
他们并不恋战,而是利用骑兵的冲击力和机动性,肆意破坏营帐,驱散集结的士兵,制造最大的混乱。
南诏士兵个人勇武确实不凡,许多蛮兵面对奔腾的战马毫不退缩,挥舞着弯刀、骨朵嚎叫着冲上来,甚至有人试图用套索绊倒马腿。
但在集团冲锋的骑兵面前,个人的勇武显得如此苍白。铁蹄无情地踏过,马槊长矛轻易地刺穿皮甲,横刀掠过,带起一蓬蓬血雨。
惨叫声、兵刃碰撞声、战马嘶鸣声瞬间响彻云霄。南诏军的南面营寨陷入了一片火海和混乱之中。
正与杨崇本中军血战的南诏军,听到侧后方传来的惨叫和马蹄声,军心瞬间动摇。阵型开始混乱,进攻的势头为之一滞。
“全军压上!”杨崇本抓住战机,下令中军和左翼的邓元明部同时发动反击!
原本僵持的战线,因为侧翼被骑兵突破,南诏军瞬间陷入了被前后夹击的困境。个人勇武在失去阵型保护后,显得苍白无力。唐军步兵趁势猛攻,与来回冲杀的骑兵配合,将南诏军分割、包围。
“结阵!前进!”邓元明冷静下令。唐军步兵结成严密的枪阵和盾阵,如同移动的钢铁森林,稳步向前推进。弓箭手在阵后抛射出一波波箭雨,压制试图反扑的南诏兵。
前方是陈二牛的骑兵来回冲杀,搅得天翻地覆;后方是邓元明的步兵稳步推进,步步紧逼。南诏军首尾不能相顾,阵型被彻底冲散,指挥系统陷入瘫痪。
一名身材异常高大、浑身涂满诡异油彩的南诏勇士,手持一柄巨大的双刃战斧,咆哮着连续劈翻了两名唐军骑兵,试图稳住阵脚。陈二牛见状,怒吼一声,直接策马冲了过去!
“蛮子受死!”
那南诏勇士见主将冲来,毫不畏惧,挥动战斧迎头劈下!斧风呼啸,势大力沉!
陈二牛不闪不避,马槊由下至上猛地一撩!“铛——!”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槊尖与斧刃狠狠碰撞,火星四溅!
两人都是力大无穷之辈,这一下硬碰硬,震得手臂发麻。陈二牛战马人立而起,他借势又是一槊横扫!那南诏勇士俯身躲过,战斧横砍马腿!陈二牛猛地一勒缰绳,战马灵巧地跃起,同时马槊如毒蛇般向下疾刺!
“噗!”槊尖精准地刺入了南诏勇士的肩胛,鲜血飙射!
那勇士发出一声痛苦的怒吼,竟不顾伤势,扔掉战斧,猛地扑上来想将陈二牛拖下马!陈二牛冷哼一声,双腿死死夹住马腹,腰部发力,借助马势猛地一甩!
“咔嚓!”令人牙酸的骨裂声响起,那南诏勇士被巨大的力量甩飞出去,重重砸在地上,抽搐了几下便不再动弹。
主将勇武,更是激励了联军士气。而南诏军见己方勇士阵亡,士气更是跌入谷底。
战斗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南诏军彻底崩溃,主将段酋琮见大势已去,带着几个亲信也慌忙撤出了战场,剩下的残兵败将如同无头苍蝇般四散奔逃,丢弃了营寨和大量攻城器械,向着洪雅县方向溃退。
“追!别放跑了一个!”陈二牛杀得兴起,率领骑兵沿着官道一路追杀。马蹄践踏着溃兵的尸体,横刀不断砍下逃亡者的头颅,血腥的追杀持续了数十里,直到人困马乏,方才收兵。
是役,杨崇义、邓元明、陈二牛率领的一万联军,以伤亡两千余人的代价,击溃围城的数万南诏军,阵斩超过五千,俘虏千余,缴获兵器旗帜无数。
当陈二牛等人押着俘虏、带着缴获,凯旋回到丹棱城下时,城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丹棱县之围遂解。